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乱世小农民 >

第15章

乱世小农民-第15章

小说: 乱世小农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有田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柳凤说得也有些道理,读书——做官——成为压迫剥削者,这确实也是种常见现象。
  “怎么样?没词了吧?”柳凤高高的昂起了头。
  “才不是呢!”孟有田有些好笑的说道:“没听过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吧?念书是大有用处的,只是要用到正地方。比如说我念的书,就是教你怎么种好庄稼的,学好了一亩地可以打出原来两亩地的收成,你想想,粮食多了,大家就不用挨饿了。”
  “还有这样的书?”柳凤不可思议的瞪大了眼睛。
  “什么样的书都有,种庄稼的,造东西的,医治病人的,行军打仗的,当然也有歪门斜道的,关键是看你怎么用。”孟有田耐心的解释道:“穷人念了书,那些地主老财想在文契上作手脚,也会困难不少,对不对?”
  柳凤仰起头想了想,不太服气的说道:“念书的人心眼多,对,坏心眼多。”
  “呵呵,心眼多有什么不好。”孟有田笑道:“就算是坏心眼多,可要用对了地方,也很好啊!比如说用在地主老财、贪官污吏身上,用在小日本鬼身上。”
  “伶牙俐齿,念过书的坏家伙,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柳凤笑骂道,但态度已经有很大的松动。
  “看看,不念书连说话也说不过人家。”孟有田笑道:“就说你们吧,肯定有传递消息、打探情况的,我就不信都是用嘴来传,不念书怎么写情报,不念书怎么看情报?敌人给你来封挑战书,你还以为是邀你赴宴呢?”
  “少看不起人。”柳凤用手枪点了点孟有田,嗔怒道:“我也是认字的。”
  “那你就不要再恨念书人了,恨就恨那些坏蛋。”孟有田轻轻躲了一下,见柳凤似笑非笑的移动枪口,只好无奈的摇了摇头。
  “念书人胆小,这个对不对?”柳凤将枪口垂下,开玩笑般的说道。
  “呵呵,这当然不对。”孟有田停顿了一下,讲述他所敬重的两位历史名人的事迹,一个是文天祥,一个是阎应元。


第二十八章 开镰
更新时间2009…9…25 12:55:25  字数:1901

 说实话,孟有田口才并不好,讲述的也并不完整、生动,但柳凤还是感到新鲜和震撼。故事讲完后,两个人都默默无语。好半晌,柳凤才用手捋了捋额前的头发,说道:“果然是好汉子,你想学他们俩?”
  “学不象,也学不了。”孟有田苦笑着连连摇头,说道:“我没那种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气质和精神,要是被抓住,一顿皮鞭我可能都抗不住。”
  “倒是个有人性的念书人,不说假话。”柳凤用一种很怪异的目光看着孟有田,笑道:“我想知道,要是日本人打过来了,你会当汉奸吗?”
  “要是被日本人抓住,我可能假投降,然后抽冷子跑出来抗日,抓住了就再假投降,然后再抗日,千锤百炼吗!”孟有田半开玩笑的说道,说实话,想到那些可怕的酷刑,他还真没信心象电影里演的那些英雄一样坚贞不屈。
  “你这不是反复无常吗?”柳凤哭笑不得的说道:“说你怕死吧,你还要抗日,说你不怕死吧,你还投降,真是不明白你到底要干什么?”
  “唉,这个问题很矛盾。”孟有田拍拍脑袋,尽量有通俗的道理解释道:“日本鬼子很厉害,但是呢,他们一定会失败,这个过程是相当艰苦而残酷的,我就是要想方设法熬到胜利的那一天。这个,你的明白?”
  柳凤似懂非懂的晃着脑袋,翻着眼睛,最后很认真的瞅着孟有田,问道:“那你说说日本鬼子到底怎么厉害?又为什么会失败?”
  “啊,这个就说来话长了……”
  ………………………
  田野里,麦浪翻滚,遍地金黄。俗话说:“急收麦子缓收秋”,意思是说麦子一旦收获期临近会成熟的很快,必须在短时间内把成熟的麦子收割入仓,不然成熟的麦子便会把籽粒掉在地里从而造成减产或损失。麦收季节,每天吃喝拉撒都在地里,有人送水送饭过来。另外怕下雨,也将这叫做“龙口夺粮”,意思就是与下雨天争分夺秒。
  “低头,弯腰,开镰喽!”随着老保根底气十足的喊声,孟有田戴着顶草帽,挥舞起雪亮的镰刀,于田间飞刀豁豁,麦子齐齐地抓在手里放倒在地上。
  用镰手工割麦子是耐力活,握着镰刀,弯下身子,半天不能直腰。麦子有麦毒,麦芒刺的手和胳膊几天都刺痒。大热天,还得穿着厚厚的衣服,割一天麦子,累得腰酸腿疼,胳膊腰间都黑黑的。而且孟有田采用的是留高茬,麦秸还田技术。在麦收前十到十五天已经套种上玉米,此时已经出苗,这脚下更得有准。
  今年由于有孟有田弄的土化肥,老玉保种的麦子不仅多而且比旁人早熟了五、六天。不时有干活的村里人路过地头,羡慕的咂咂嘴,和老玉保搭讪两句。老玉保也乐得合不拢嘴,笑呵呵的回话,手上也不闲着,一捆捆的麦子绑得扎实,直立在田地里。别小看了这招,一条绳子飞檐走壁地捆扎结实,送到麦场里,一拉绳子,就刷地落地,也是个有技术含量的活儿。
  “玉保哥,今儿开镰怎么也不言语一声?”一个洪亮的声音传来,孟有田不用抬头看便知道是老蔡来了。
  “老蔡呀!”老玉保笑呵呵的打着招呼,“就这点地,哪还用麻烦别人。”
  “嘿,这小子真是把好手哩!”老蔡冲着地里的孟有田扬了扬下巴,走到地里,“来,老伙计,我来割麦子,看看这手艺退步了没有。”
  “你还是捆扎吧,咱这割麦子与往常可不一样。”老玉保笑道:“要留杆还田当肥料呢,还有小心这玉米苗。”
  “哦,这也是有田的主意?”老蔡仔细瞅了一下,笑道:“听村里人说过,有田侍弄庄稼是把好手,用了他说的化肥,地里的庄稼长得又快又好,三亩薄地愣是能打出水浇地的量来。”
  “这孩子灵醒着呢!”丰收在望,老玉保心情特好,见别人夸自己的准姑爷,不由得得意起来,“还识字哩,是跟他爹在外面扛活时偷偷在私塾里学的。”
  “好福气,玉保哥真是好福气。”老蔡抬头望着远处正弯腰奋战的孟有田,嘴角挂上了含意不明的笑容。
  远处走来了几个人,有双连、愣子、有新,娟子拿着镰刀低着头有些怯怯的和谷雨走在后面。
  “大伯,我们帮您割麦来了。”走到地头,双连挥了挥手里的镰刀,大声说道。
  “今儿不给东家出工了?”老玉保奇怪的问道。
  “出什么工?人都没影了,谁还犯傻。”有新笑着答道。
  “你们这帮小子。”老玉保笑骂了一句,走过来,仔细将收割的注意事项说了一遍,几个壮小子说笑着排成一排,从地头割了过去。
  “大伯,我,我也来帮忙。”娟子有些羞怯的说道。
  “冯义家的,你还是回去。”老玉保慈爱的说道:“心意我领了,家里病人还没好利索,你婆婆一个人照顾不开。”
  “能照顾开。”娟子没动地方,倔强的说道:“回去了会招骂的,这农活我会干的。”
  老玉保无奈的点了点头,这都是欠下有田的人情的,不让她干点,这心里觉着过意不去。
  “那你捆扎吧!”老玉保指了指地里,给她安排个轻活。
  “嗯!”娟子点了点头,包好头,下地干了起来。
  “爹,这是姐煮的绿豆水。”谷雨将手里的罐子扬了扬。
  “回去告诉你姐,中午多做些饭,然后回来割麦。”老玉保指了指地里的人们,“可不能让人饿着干活。”
  ……………………


第二十九章 柳无双的想法
更新时间2009…9…25 19:31:16  字数:2013

 孟有田家的房门从外面锁着,外人谁也不知道屋里躲着两个人,还是两个官府恨之入骨、百姓闻之色变的江湖豪杰。
  “爹,您说肖叔能找到这里吗?”在屋子里呆久了,柳凤有些气闷,拄着根棍子走了两圈,心急的问道。
  “别人不行,老肖肯定行。”柳无双边擦枪,边充满信心的说道:“咱们被那白眼狼给骗了,这么长时间没消息,弟兄们肯定也急得很。狗子把回去的路都封住了,凭老肖的脑袋,肯定猜到咱们会往相反的方向走,这个时候可能已经派出耳目来寻找了。我看再等几天,也就能找过来了。”
  柳凤噘了噘嘴,坐在炕沿上,说道:“我的伤也快好了,再等三天,他们不来,咱们就自己回去。”
  “行,我闺女怎么说就怎么办。”柳无双连连点头应承,然后又挠了挠脑袋若有所思的说道:“日本人真那么邪性?带轱辘的铁罐子,还有机关枪;天上飞的铁鸟,又扔炸弹又扫射;矮个子、罗圈腿,拼刺刀却厉害得很。”
  “嗯?”柳凤扬了扬眉毛,奇怪的问道:“爹,你听谁说的?还是你昨晚在装睡,偷听人家说话?”
  “这孩子,怎么这样说话。”柳无双翻了翻眼睛,说道:“嘀嘀咕咕说了半宿,好觉都被你俩给吵醒了。”
  “醒了就起来呗,装睡是怎么回事呀!”柳凤很不满意的说道。
  “这个,听得怪有趣的,怕打断了那小子。”柳无双讪讪的笑道:“那个姓文的是个好读书人,有种,那个什么,人生在世谁都死,留下心肝照青天,说得多好。”
  柳凤眨巴眨巴眼睛,对自己这个目不识丁的老爹颇感无奈,她抚着孟有田给他做的拐棍,缓缓说道:“他说的有些东西未尝没有道理,光打野食,不立灶伙,脚下无根,象片浮云,确实不行,也掀不动大山头。光贪捉鱼不建船,连个稳固的根都没有,这样不行。”
  “凤儿,你昨晚是不是在故意套他话呢?”柳无双探询道:“他一个庄稼人,读了两本书就夸夸其谈,他懂打仗吗?”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咱不能全信他的,但有道理的地方也可以自己仔细琢磨呀!”柳凤解释道:“比如他说的这个建立根据地,有了稳定的钱粮供应,人力补充,安全的躲避之所,这队伍才能壮大,否则就是流寇。还有那个游击的法子,我倒是觉得能管用。”
  “乱招人可不行,咱俩被那个白眼狼害得还不够惨吗?”柳无双摇晃着脑袋反驳道:“根据地啊,咱们有不少落脚的地方啊;游击的法子,跟咱们打了就跑也差不了多少吗!”
  “还是有区别的。”柳凤笑道:“咱们慢慢研究,这个不着急。”
  “这个是不着急。”柳无双向后一仰,双手枕在脑后倚靠在墙上,“爹最想知道的是治好咱俩伤的那个医生的事情,当初,要是有他,你六叔……,唉。”
  柳凤也有些黯然,柳无双一共有七个结义兄弟,都是穷哥们、硬汉子,在与官府和地主的斗争中,已经死去了三个,其中这个老六,是最疼柳凤的。当时也是受了伤,因为伤口发炎而不治身亡。
  “你的伤和老六真是差不了多少,只一夜工夫,就治得七七八八,确确实实是好手段。”柳无双继续说道:“要是能把那个医生招进来,以后弟兄们可是能得利不少。”
  “只是这小子嘴巴严实,您不是套了好几回了。”柳凤思索着说道:“要不他就是说的实话,就是他给治好的?”
  “不象,不象。”柳无双微闭着眼睛呆了半晌,稍显无奈的说道:“问他用的什么药,他老是吞吞吐吐的,要不你再试试看?”
  “不说就揍他。”柳凤半真半假的说道。
  “不行,不行。”柳无双将脑袋摇得象拔浪鼓似的坚决反对,“他救过咱俩,也算是救命之恩,咱可不能忘恩负义,毁了名声。”
  “我试试看吧!”柳凤摆弄着手指头,无可无不可的说道:“他想说就说,不想说拉倒。”
  ……………………。。
  人多力量大,临近黄昏的时候,地里的麦子已经全部收割完毕,用骡车拉回了自家的场院。
  见活已经干完,几个帮忙的洗了洗脸,纷纷谢绝了老玉保的留饭,告辞回家,穷人都实在,中午吃过一顿了,无论如何不好意思再吃晚饭。
  “有田哪,有时间上我那儿坐坐,咱俩好好谈谈,我瞅你很对脾气哩!”老蔡拍了拍孟有田的肩膀,笑着说道。
  “蔡叔,我改天一定去,今儿是真累了。”孟有田脱下厚衣服,只穿了个小褂,接过春儿端来的水,哗哗的洗着。
  老蔡点了点头,又跟老玉保打了个招呼便转身走了。
  “新媳妇,穿红裤,裤里装个小老鼠,打一鞭,尿一裤,你汉叫你小姑姑。”院外传来一群孩子们哄笑的声音。
  谷雨几步就跑了出去,不大一会儿又跑了回来,笑着说道:“是秀儿姐回来了,小头辫梳成了个大盘髻,后面还跟着个老太太。”
  “唉,命苦的孩子,被人黑害了。”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