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第一将 >

第298章

三国第一将-第298章

小说: 三国第一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也是久经战阵,却是不会有丝毫怯场,同样也是明白这等军阵最重气势,输人不输阵,便是为此。
    “魏延!可来一战!”
    既然曹操已经是同意,那李典也不示弱,一挥枪,便见自有一万军卒自行列阵在其后。
    却是见到之前卫涛早有所令,已经是有一万军卒立于魏延之后。
    魏延并没有是趁着对方立阵未稳的时候发动攻势,而是待到对方已经是将阵型立足之后,才是一杆长枪直指。
    “李典,今日就让你见识见识义阳武卒的厉害!众军,随我杀!”
    随着魏延一声令下,魏延当先冲杀而出,其后三千士兵紧随其后,速度最快,隐隐与其他七千士兵拉开距离,这三千士卒正是魏延本部人马义阳武卒。
    “哼!自找死路!”
    那李典相比武艺更是长于率军,见到魏延前后卫似乎是有脱节的意思,当即眼睛一亮,心中暗笑,再是一挥手,就是领军而杀来,整个阵型如一。
    “文长此人太过弄险,却不知道此阵如何……”
    其他人或有不了解,只以为这是魏延得意忘形,但深知魏延秉性的卫涛却是明白,这不是魏延得意忘形,而是那魏延在弄险。
    “李曼成!你太小看我魏延了!”
    果然,下一刻那魏延身后士卒便是直接分散开来,后军速度极快,迅速是赶上前军,同时从两翼包抄而下,目标正是那李典大军。
    正如卫涛所想,魏延这一番举动做作所为的目的不是其他,正是弄险以破其军也!
    李典为人本来也是谨慎,但哪里想到魏延在这等关键大战之上还敢如此行险,一时不察,竟然行成险局。
    纵然后面还有二十多万大军,但李典知道,在这样的情势之下,哪怕是曹操,也不可能轻易下令救援。
    “众将士!拼命的时候到了,随我杀!”
    不得不说李典也不是浪得虚名,一声暴喝就是当前迎杀而来,却是在片刻之间已经是明白魏延如此行做的不妥,中军过于薄弱。
    “杀!”
    但魏延身后就是他所信任的义阳武卒,同样也不见有丝毫犹豫,依旧是步伐不停冲杀而上。
    “昔日有陷阵营统领高顺,领其陷阵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陷阵营虽只八百人,却可敌三千军。惜哉高顺将军没于下邳,陷阵营因此而无有所闻,今日得见义阳武卒,犹胜于昔日陷阵营也!”
    这时候见到那义阳武卒皆是无所畏惧之势,卫涛忍不住长长感叹一声,谓说左右而言道。
    “魏延果有大将之风也!若是其性子无有那行险一搏之故却为更好。”
    “杀啊……杀啊……”
    战场之上,喊杀之声响成一片,两军绞杀之间,惨杀极为壮烈。
    不得不说那义阳武卒不愧是魏延带出,冲杀之间根本不见有丝毫惧意,本来三千人不过是薄薄一层,但任由那曹军如何冲击,始终不能杀透。
    如此下去,那么就真的中了魏延数面合击之计,到时候这一阵就算是败了。
    “魏延!”
    但就在这时,那李典一声暴喝,猛然向着魏延一冲,却是李典看出,那义阳武卒如此奋杀,全因着魏延在前,要破义阳武卒,就要先破魏延。
    “死来!”
    知道自己不可能速胜魏延,那李典却是起了拼命的心思,一枪之中全是强攻,没有半点防护的意思。
    但魏延这时候眼眸之中也是凶光大盛,别人只看到义阳武卒之强韧,却是不知道每死一人,魏延的心头也都是在滴血,这可是家乡子弟兵!
    所以在见到李典不顾性命杀来的时候,那魏延也同样顾不得性命,身子一晃,竟然是避也不避直迎了上去。
    “扑!”
    一声轻响,李典一枪正中魏延肩头,正是魏延避开要害,以自身硬接李典一击。
    魏延自然不会是要白白挨上一枪,只见他左肩中枪,右手却更是猛烈一劈而下,当即那李典胸前被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
    受此猛烈而击,两人皆是坚持不住,随即落马,生死不知。
    “将军!快救将军!”
    两人如此一落马,双方军士当即顾不得再战,赶紧是将自家主将抢回阵中,而后顾及两人的伤势,卫涛和曹操随即就此鸣金收兵。
    此一仗真的说来,是卫涛一方占了些许上风,曹军伤亡更重几分,但真的算起来,虽然是胜,也不过是惨胜,卫军比曹军好不了多少。
    所以这时候,卫涛的心情也是不好,军医已经是有初步消息传来,纵然是能够保住性命,但要恢复那魏延手臂却是不易,那一枪可是将其左肩都是刺了一个对穿。
    这才开战不久,卫涛就已经是损失了两员大将,虽然说曹操也同样是如此,但依旧是让人高兴不起来。
    这一战的确不好打。
    想到如此,卫涛终于是有几分按捺不住,再一次将麾下的谋臣、武将召集了起来,而后就是开门见山地说道。
    “此次乃是两国交战,必定要分于胜负。曹军厉害难敌,虽有各位奋力,还是难破,值此之际,我当前往上阵,力求可破曹军也!”
    听到卫涛所言所有谋臣武将皆是面面相觑,不知所言。(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一章 草原琐事
    严格说来,随着卫涛地位步步高升,卫涛就越来越是要远离战事。
    以往卫涛往往是亲自冲锋陷阵,万军之中取上将之首级,可是到得后来之后,卫涛就当是只在单挑胜负之间。
    待到卫涛亲自为帝之后,哪怕是亲征也应该只是坐镇军中。
    事实上,若不是当时卫涛亲征之时,手下将领全都是刚刚新降,亦或者是资历尚浅的青年将领,不可能是劝阻得了卫涛,卫涛都不可能是亲自上阵斩敌。
    卫涛自己当然也是明白这一点,所以虽然有些不甘,但其实在这一战之中本来也并没有是出手的打算。
    但这时,形势又见有不同。
    连连平手之下,卫涛自然能够看出,自己与曹操实力相当,用谋又是难以施展,一番思量之下,自然就是想要将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出手之上。
    不过事事劳动卫涛出手,其实就是显得属下无能。
    当然更重要的是,刀剑无眼,一旦卫涛有失,那么整个王朝就是有崩塌之势。
    虽然如今卫涛已经是有后,但不过数岁小儿,怎堪大任?
    这样一来自然没有人是希望卫涛会是出事,若不是这一次乃是决定两国命运的最后一战,而且对方也是曹操亲来,恐怕哪怕是周瑜也会是劝阻卫涛到来。
    但如今卫涛虽然临战,但要说要上场,这就是未免是不可了。
    “朕也知各位之意,但此战拖延到如何就是不说了,两军相争。不说要死伤的士卒。若是我不为出战。如何压制取胜?凭着两军如今之实力,恐怕短短三月却不足以是能够分出胜负。”
    卫涛倒不需要什么狡辩理由,但这个时候却还是不得不说言说道,毕竟虽然各个谋臣、武将一时之间皆是沉默不言,但卫涛还是能够感觉到他们的不甚赞同。
    “诸位谋臣将士之意朕更是明白,但如今之事为如此,却让朕是为何?朕之所为,乃是为我大汉民族。攘除外敌,安定天下,这是朕的责任。而如今一战若是延绵下去,不说攘除外敌了,就是连我大汉百姓都不得安生。此非朕之意,恐怕也不是那曹操所是想。若不然也不会有如此一战了。”
    听到卫涛如此一言,所有谋臣脸上都是泛起了丝丝苦笑。
    毕竟卫涛所言不差,若不是曹操也有着这心思的话,这一场大战就不会是如此,但如今正因为这一场大战是如此。所有的人发现自己都不好是妄自而动。
    面面相觑之间,所有的目光却是集中在了周瑜身上。
    谁让周瑜的身份大有不同呢?
    “陛下且听我一言。”
    周瑜心头一叹。感觉到了四周同僚的目光,周瑜自然是心中明白,不过他同样也知道,这时候恐怕也只有自己才能够开口。
    卫涛需要的不是理由,而是结果。
    “陛下,如今两军交战可谓是胜负未分,虽然典韦、魏延两位将军先后受创,但其实也不过只是平局而已,陛下何必是如此着急?虽然曹操为人谋略深远,麾下武将勇猛,谋臣过人,但陛下也知道这等战事不是一二日就可分出胜负,一二次的平局并不能够代表什么。”
    “公瑾这是在安慰我了?”
    卫涛微微苦笑摇头,他也是有些想象不到这事情,但也知道这是自己麾下谋臣武将的好意,所以是在微微考虑之后,就是开口而道。
    “也罢,我便听从公瑾之言。不过当是以一月为期。毕竟真的说来,我军也不过就是三月之粮食。而且动用如此大战用于中原争斗本来就是不合我意,可一决不可再。若是汝等无法占到上风,到时候我亦不会再听其言。”
    卫涛平平而道,有些时候卫涛的确很是好说话,但所有的人都是能够明白,在这好说话之中,卫涛同样也是难以改变其决定。
    哪怕是周瑜这样的顶级谋士,心头也是不自觉地多出了几分急迫。
    不过虽然也是急迫,但并不代表他们会是盲目行动,事实上,包括周瑜在内的所有谋臣武将都只在细细思量该死如何应对,并没有是主动盲目而一战。
    卫涛军中是如此,那曹操军中也是如此,只不过没有卫涛这般逼迫,曹军麾下也就是没有了这一分急切。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双方接下来虽然也是有数次交锋,但实际上每每都是两败俱伤,虽然没有再如魏延、李典那般相互重创,但相互之间的士兵也已经是损失了不少。
    转眼之间,已经是得大半个月过去,双方依旧是相持在此,不说其他,单单只是每日的粮食损耗都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但在这时候,双方之间自然不可能有所退却。
    “哼!竟敢是如此!”
    这时候帐内的卫涛心头又是一怒,不是为着眼前之局势,而是因为后方传来的消息。
    在这一战之前,那些曾是被卫涛压制住的匈奴、乌桓、鲜卑、羌族本来就是蠢蠢欲动,经过这些年的休养生息,按着卫涛的策略的确是有不少心生代是自认为汉人,但同样的,也有一些人更为憎恨汉族。
    本来有着卫涛压制,那些人虽然心中憎恨,但却起不了什么风浪,只是随着卫涛将大军开拨至此,而且卫涛在之前更是很明显的要让那些‘族中老人’迁至中原,彻底将其根苗尽断,这时候有着反抗,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不过对此卫涛早就是有着严令,张辽等人更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人物,必定是立即执行卫涛之令,派兵镇压。
    不过那匈奴、乌桓、鲜卑、羌族敢是反抗也不是完全没有准备,他们之间早就是串联到了一起,从各个方向齐齐而动,这就让卫涛麾下的众将的兵力是有些捉襟见肘。
    不过好在张辽等人的反应也是迅速,他们想要重新将其族权夺回也不是那么容易。
    “如今我算是面临两面大战了。”
    卫涛没有立即将周瑜等人找来,倒不是不信任他们,也不是有什么隔阂,而是他们正是在准备一次谋算,看看能不能够算计到曹操,这时候卫涛自然不愿意有什么意外发生。
    何况这些事情并不是什么不可收拾的事情,那几族的力量早就是被削弱到了极点,大多数人根本没有办法接触到什么兵器,想要平乱的话,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
    其实之所以会让张辽感觉到为难,那就是那些‘各族老人’在发动起事的时候,除了那些激进的后辈之外,还是裹挟了不少秉持中立,以及已经心向大汉的人。
    除此之外,就是虽然反应及时,但还是有些汉人是落在对方的手中,那些汉人可不是普通的汉人,最少也是识文断字之人,是卫涛让其教化蛮夷之人。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识文断字的人的确是有不少,但多是各个家族之人,愿意从事这事情的人是有限,所以卫涛也不会轻易就将那些人是为舍弃。
    “不过这些人也是愚蠢,真就以为我拿他们无有办法了吗?”
    但这时候卫涛突然微微一笑,而后就是直接命人传令而下。
    “传我命令,命人出使各族传令,但凡是有心归服我中原者,即刻与之断绝内外关系。而后令张辽、赵云、徐晃领兵出击,胁迫其牧场, 但凡是有牛羊,立即将之截下。而后再是传令,令其各族牧民,只要其能够是斩杀一个逆贼,便可为汉人身份,斩杀三人,赐居室可于关内居住,斩杀五人,赏良田十亩,并且授其耕种之术。若是不喜田,可赏羊是匹,草场三倾,另外再是断了那草原粮食供应,就让我看看那几族能够坚持多久。”
    卫涛冷冷一笑,从这里传过命令还要数日,但卫涛对于那些游牧民族可不是没有防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