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第一将 >

第201章

三国第一将-第201章

小说: 三国第一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这样的情况,纵然曹操的确是雄心壮志,但也同样是无可奈何。
    但这个时候曹操却是思索出一法,将船与船首尾相连,这样一来,便是不怕风浪颠簸。
    关心这一场战事的人是有不少,卫涛自然也在其中,当听闻此事之后,卫涛的眼眸的都是瞪得圆了。
    这一战已经不是在赤壁,这个时候也没有是听闻有庞统自江东而来献上连环计,但卫涛却是听到了这么一个结果。
    这正是连环计,而且是曹操自己所想出来的连环计。
    “此计妙也!”
    但更让卫涛有些想不到的是,无论是周瑜,还是荀攸对此都非常赞同。
    “公瑾、公达,那曹孟德将船以首尾相连,虽可让小船一如大船一般,行驶大江之上如履平地,但同样也是失去了灵活。而江上战斗。首用火攻。大火一起。则避无可避,逃无可逃,如此当为如何?”
    卫涛说是不通水战,但两世为人的卫涛,哪里会真的不知道水战妙用,自然也是了解了不少,这个时候说来,也为确实。
    “呵呵……”
    周瑜听到卫涛的话不由得轻轻一笑。
    “主公有所不知也。且不说江上战斗当以大船为首。虽然大船是有不够灵活的缺点,但两军战力还是要看哪一方大船更多。虽然此等连环船算不得真正大船,无有大船优势,反有不易调头的劣势,但曹操军队人数更多,如此一来更可发挥其优势,所谓扬长避短是也!”
    “公瑾所言不错,而且固然大江之上首在用火,但也正因如此,大江之上首重防火。若凭火箭远射,虽然可能是损失数船。但以曹军之众,如此,却是利大于弊。”
    荀攸也是跟着言道。
    卫涛不由得微微愣住,其实也不是卫涛容易发愣,而是因为,这与卫涛所知道的历史不符。
    按着卫涛前世所知,正是因为曹操中了连环计之后,才是被周瑜在赤壁一把火将数十万大军全都一烧而尽。
    虽然如今这已经不是在赤壁,而且也没有了周瑜,但曹操既然同样是用出了这连环之法,那么周瑜等人不可能是看不出这其中的利弊。
    但卫涛仔细一阵思量之后,却是发现周瑜、荀攸两人所言却是确实,而且进一步回忆之后,卫涛更是想起一事。
    就是那周瑜在曹操施行连环计之后,更为重要的施展了一条苦肉计,苦肉计的结果是什么,就是黄盖可以驾驶着装满干柴等引火之物靠近曹操连环战船。
    没有如此,光凭着火箭如何可以轻易将数十万大军所乘之船俱是烧毁?
    当那‘东风’也是极为重要,若无此,曹操也可能及时派出人进行拦阻。
    但东吴人久居江东,如何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是有东南风?
    还是那苦肉计施展得精妙而已。
    “如此说来,还是曹孟德占了上风?”
    卫涛想清楚之后,也不过淡然一笑,随即就此而问道,不过同时心中也有一股好奇,好奇那鲁肃会不会是用苦肉计。
    “如今曹孟德占据上游河道,又有连环战船之行,若无奇策,恐怕最后还会是曹孟德取胜。”
    荀攸很是肯定地点了点头,没有多少的迟疑。
    “自古以来都是顺江而下,之所以说江东占取了地利,却是其水军牟利,而且其毕竟久行于大江,自然知道大江风险,如此自然是大占其利。”
    荀攸本身就是难得的谋臣,其之所言自然是有理,哪怕是卫涛也是微微点点头。
    前世历史毕竟已经是前世历史,当不得如今之佐证,自从卫涛到来这一个时代之后很多的事情都已经是有了改变,纵然曹操是可能取胜也不是什么让人惊奇的事情。
    卫涛将目光放到了周瑜身上,周瑜之前多是在微微思量,不知道他是有什么见解。
    “公瑾,你以为如何?那曹孟德可能取胜否?”
    “呵呵……主公,我且是再想一人。那鲁子敬我们也算是在九江与之交过了手,虽然我们也是得到了恢复之机,但同样也将九江送给了孙策。说起来还是孙策所得更大,最少其在入主九江之后迅速就可将九江掌握在手中而非又要借着斩杀世家大族以做震慑。”
    周瑜微微一笑,当即就是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如此明智之人,可能会不知道曹操之策?若没有奇策,其如何敢是为水军大都督以抵挡曹操?”
    “哈哈……既然如此,那么那么我等便是静待,看看那鲁肃到底是有何奇谋!”
    虽然人物是有变幻,地点也是不同,但卫涛也更对这一战感觉到好奇,到底是曹孟德一如历史大败,让自己由盛转衰,还是自己能够一举平定江东,让自己能够放心抵御外敌?
    这样的猜测很是有趣啊!
    “对了,主公还有另外一件事情。”
    就在这时候,荀攸却又是开口说道,或者说这才是荀攸来找卫涛的正事。
    “之前在袁绍帐下,被陛下亲口封为皇叔的刘备已经是查知其行踪了。自从其谋乱袁绍不成之后就是不知所踪,直到近来才是有人探知其已经是在益州,投靠了那刘璋。而且因为其汉室宗亲的身份,甚是得刘璋器重,将大小事务全都交托之,可以说如今其在益州可谓上下俱得人心,”
    寻找刘备下落,这是卫涛一直交代下来的任务,不过卫涛一直是多让其向荆襄找寻。
    这是因为卫涛知道,刘备的转折点可以说是就在荆襄之地,刘备就此开始走向辉煌的。
    但卫涛怎么也没有想到刘备竟然直接就是进入到了益州,而且听着荀攸的架势,好似那刘备颇为不得了似的。
    “公达,到底是如何?莫不是那刘备还能够把持住益州大权不成?”
    卫涛一声轻笑,本来只是想要让事情轻松一些,但没有想到这个时候,荀攸却是苦笑着点了点头。
    “主公有所不知,也不知道那刘备是有何本事,但如今情况的确是如此。虽然益州明面上还是归着刘璋统属,但据我所知,其实已经是被其所架空,只不过因为同为汉室宗亲,那刘备不好直接明夺而已,还为其留着一个空名。”
    听到荀攸此言,卫涛不得不感叹,刘备果然是刘备,无论能力也好,命运也罢,其终究是要为益州之主,就是不知道那位‘卧龙’还是会不会再到其身旁了。
    天下事情绝不会因为个人意志而有所动。
    就在卫涛为着孙曹之战惊讶,为着刘备赞叹的时候,江东之地,战斗已经是打响。
    事实上如同很多人所想见的一般,本来还是可以仗着舟船娴熟来去纵横打击曹军一方,但曹操连环之计一出,顿时让江东束手无策。
    这个时候,除了鲁肃能够始终保持镇静之外,就是连那些江东老臣,黄盖、程普之流也是坐不安稳。
    纷纷是前来找到鲁肃。
    不得不说江东多人才,曹操那一套的弱点也是有不少人分析了出来,可惜正因为曹操先一步占据上游,就算是有东南风之助力,也让人感觉难以行事。
    而这个时候,黄盖却是私下面见鲁肃提出了苦肉计,而且还可以亲身以行。
    “公覆不可,此计不可行。”
    哪里想到面对黄盖这份提议,鲁肃却是摇摇头,而后不等黄盖反驳就是言道。
    “不说公覆乃为三朝老臣,曹操会是不会相信,单单只以我之性子,曹操便会有所怀疑。更何况大江之间,消息不通,仅仅是凭传言,更难是让曹操相信。传闻曹操曾有言:宁可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如此之人,只要一个怀疑便会斩杀公覆,此计不可行也。”
    这个时候曹操可没有派着什么死间诈降,鲁肃随口解释一番,黄盖也就是明白。
    “那要怎么办?总不可能是让曹操占了我江东领土。经过主公三代奋斗才是将这江东打下,若是这么就将之交出去,不可能!”
    黄盖的性子也颇急,加上其为江东老臣,资历更在鲁肃之上,说起话来也没有那么多顾忌,说出的话几乎就是指着鲁肃骂了。
    “别说你要投降曹操,要降可以,先跨过我黄盖的尸体!”
    “公覆何必如此是想?我鲁子敬岂是那般之人?”‘
    鲁肃的性子的确是极好,面对黄盖如此质疑,也只是微微苦笑,有此也可知其为何是说不可能是为用苦肉计,但凡对其有所了解之人,便知道其中有诈。
    “至于曹军此策,虽不在我意料之中,但对我军去大为有利,还请公覆放心便是。”
    (感谢天?叶№舞空的打赏,浪子兵哥的评价票,也感谢其他书友的大力支持,谢谢!)(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五章 尽掌幽州
    “公覆既然可知那曹军弱点,我又如何不知?可以说我本来只有小歼曹军的可能,如今说不定可以一举是覆灭曹军三十万大军,而后大举攻扬州,反为江东谋取扬州之地。若得扬州,则我江东可两路并袭荆襄,荆襄一取,则可与北方豪雄并列,到时候进而一争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鲁肃自信一笑而道,可具体如何,却没有告诉黄盖。
    好在黄盖虽然鲁莽,但也不是不知趣的人,见如此反倒是对鲁肃多了一分敬佩,一拱手就此而道。
    “黄盖鲁莽,还请都督恕罪,若都督果然是能保我江东基业,哪怕是要黄盖项上人头,黄盖也在所不惜!”
    对于黄盖这样死忠于孙家的人,鲁肃自然也是能够信任,微微思量过后就是点点头说道。
    “如此,正有一事还需公覆出力。”
    “请都督明言!”
    十数日之后,曹操所有船只全都环环相连,虽然运转是不便,但舟船袭来,江东水军无可阻挡。
    只不过也因转运不便,所以江东水军一退,其根本无从可追,而且水上又是与陆地不同,纵然是有舟船,也不可能停留在江面上不动,所以纵然一时打退江东水军,但过得一阵,曹军也要自行而退。
    除非一口气能够打到南岸,不然如此下去只能够是僵持。
    可不得不说鲁肃也不是什么无谋之人,号令全军之下,将整个江面层层封锁。最终让曹军无法南下。
    一时之间局面僵持。但局面依旧是曹军占据了优势。如此下去,纵然损伤不小,但最终曹军还当是能够取胜。
    所以每日之间,曹操就命船向江东猛攻。
    只不过正如世事难料,正当曹操志得意满的时候,一支军队突然从上流杀来,就此在曹操腹背一击。
    同样顺水而下,而且还是让曹操措手不及。整个时候连环战船不好掉头的缺点就漏了出来,一击之下,杀伤曹军数万人,而后轻易扬长而去,根本不给曹军半点机会。
    荆州文聘,就是这一支大军的统帅,这一次却是荆州水军发动的攻势。
    更令人惊讶的是,文聘一击得手之后,当即返回荆州,半点没有是要参与这一场大战的样子。更不似在相助江东一般。
    不过,很快所有人都是从荆州方面得到了消息。荆州并没有参与这一场战斗的意思。
    之所以会是有此一击,目的也是为了打击曹操,不让曹操为之坐大。
    这正是鲁肃一趟荆州之行的成果,虽然没有拉到荆州同盟,但这一击足以是让曹操一时之间无力攻打江东。
    “鲁子敬果然不愧是鲁子敬,纵然是我也没有想到荆州会在这时一击,而且还不耗费多少力气。”
    消息传到卫涛麾下,荀攸首先就是摇摇头,他的确是没有想到这一点。
    “而且更重要的是,曹操受到如此一击,必定不敢是将所有精力全都投入对江东攻伐,到时候凭着江东水军地利之便,想要拿下更是不易,此战必定无限延长,实在是让人想不到啊!”
    “好了,公达,江东水战之事不用多言,如今这个情况该当如何?”
    卫涛摇摇头,天下形势变幻是谁也料不到的,不过如今卫涛可不是为了西凉的事情而担忧。
    如今马腾、韩遂在司隶已经大打出手,不过若是仔细探查,他们基本的理智还是有的,实力虽然大有所减,但想要攻取西凉还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
    卫涛所说之事自然不是西凉之事,而是幽州。
    幽州动乱。
    严格来说,应该是说幽州之内,一部分的世家大族不满张宁等原先太平道的统治,竟然意图动乱,这一部分家族可是包含了不少本来是投靠太平道,而后归入卫涛麾下的臣属的人。
    当然,这一场动乱很快就是平息,毕竟幽州军权还是在掌握卫涛手中,在军权之下,纵然是有大世家支持也不可能真正动乱,更何况只是一群小世家。
    但卫涛知道事情没有那么容易,这些人其实不过是投石问路的‘石头’,那些幽州之内一言不发的世家才是真正的主谋。
    “呵呵……主公惊子瑜一直留在幽州不动,甚至许了他紧急时候可以调动军队的权利,不正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