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婆是军阀(精校版)-第5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天培的话令班纳吉一惊,忙道:“这不可以,邓将军,英国人统治加尔各答的时间很长,在过去,我们很多人都为英国人做事,贵军如果清算历史,我担心很多无辜的人都会被牵连。”
说着话,班纳吉盯着邓天培神色,他很有些惶恐不安,中国军队太强大了,英国人已经被驱逐,留下的加尔各答市民根本就没有丝毫反抗的机会,中国人抓捕亲英分子?那很可能演变成一场烧杀抢掠的暴行,甚至是一场血淋淋的屠杀。
邓天培沉思着,默默点头,过了一会儿道:”您说的对,我们一切都该向前看。您看,如果没有您的指点,我们很可能铸成大错,班纳吉先生,为了维持加尔各答平稳有序,您一定要出面主持大局才行。”
班纳吉开始心中一松,可渐渐的有些明白,这位中国将军在给自己下套呢?可人家说的也在理,有自己出面维持协调关系,对于双方都是最佳的选择。
1883年9月,中国东路远征军攻克加尔各答,举世震惊,在全世界的政客、媒体看来,从战略角度,东路军付出的惨痛牺牲与取得的辉煌成果相比自然微不足道,大英帝国海军失去了在印度东海岸最重要的港口,这几乎是致命的一击。
占领加尔各答后,东路军就地休整,几日后印度国民协会的几名成员在加尔各答宣布成立自治委员会,并且煞有其事的选举出了委员长。
加尔各答战役好像吹响了中国人反击的号角,中国西印度远征军攻克了德里后,开始向孟买——这个印度西海岸最大的港口城市进发。
1883年11月,当中国西印度远征军对孟买形成包围之势时,在俄国战场,弗拉基米尔省境内,建有无数炮塔、碉堡,链接各阵地的公路和铁路总长超过三百公里,号称“欧洲不可逾越的死亡防线”被中国人攻破,在弗拉基米尔战役中,中国人动用了毒气弹、燃烧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俄军主力兵团伤亡惨重,数个步兵师成建制被消灭。
俄国复兴党政府仓皇从莫斯科出逃,基辅成了俄国政府的战时陪都。
在协约国集体谴责中国人的残暴时,对东方军团的恐惧也与日俱增,中国陆军,实在强悍的超出他们的想象。
德法战场,虽然德国对战争的爆发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但在中国人的强大牵制下,其东线边境无虞,可以全力同西线英法联军作战,胜利的天平慢慢向其倾斜。
随着俄军在东线的惨败而不得不从西线调走大部分兵力,奥匈帝国主力军团在巴尔干地区开始占据绝对优势,土耳其新军勉力支撑着战局。
但是伊朗对土耳其帝国的攻击却遭遇滑铁卢,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个老大帝国对付数百年来的手下败将仍旧显得绰绰有余。
1883年11月,意大利再次对土耳其宣战,正式倒入同盟国行列。
11月到12月的两个月间,中国又有3艘战列舰、18艘巡洋舰以及若干驱逐舰、鱼雷舰交付海军。
虽然中国海舰队同英国太平洋舰队的初期较量中屡屡受创,但中国人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使得中国海舰队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英国太平洋舰队的活动范围距离中国海越来越远,甚至已经很难在威克岛以东的海域看到他们的身影,这也等于宣告了,其太平洋舰队已经不能再对澳大利亚施与保护,澳大利亚完全暴露在中国人的攻击范围内。
帝国大厦顶层军机房。
叶昭翻阅着桌上厚厚的文件,虽然海外贸易几乎停滞,但这场战争却令帝国轻重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至于政府负债累累,却也无足轻重。
仅仅以造船业为例,1881年以来,帝国东海岸多了59座造船台,生产能力由1881年的16万吨飞跃至50万吨,两年时间,实现了三倍的增长。
不过叶昭却也不甚满意,比起一战时美国造船能量的飞跃,还是要差一些,当然,帝国仅仅立国二十多年,现今足可比拟美国的奇迹,有过之而无不及。
各路奏章,叶昭每一份都仔细阅读,战时内政更不可废。
国务院新上了折子,修改女工法例的草案。
战争从一定程度也促进了帝国妇女的解放,虽然帝国在境外动用的兵力不超过二百万,但若计算后勤保障的劳工、技术工人等等,怕动用的人力已以千万计数,这就使得大量的妇女涌入工厂、贸易行工作,成为帝国生产大军中不可忽视的一员。
完善女工立法,保护她们的权益也就势在必行。
下面的折子来自陆军参谋部,其拟定了两个月内灭亡俄国的闪电计划,呈叶昭裁决,显然弗拉基米尔战役之后,雄心勃勃的陆军将帅们对彻底征服俄国充满了信心。
此外还有陆军准备出兵伊朗支援伊朗国民军与土耳其新军作战的计划。
叶昭在这两个折子上都画了叉,局势有利,更要稳扎稳打,战线不宜拉的过长,何况欧洲大陆力量的平衡亦需考虑,现今又是冬季,在俄国北部用兵殊为困难,巩固一下防线最好。
接下来是冯子材的折子,却是斥责邓天培独断专行的奏章。
其实叶昭知道,近现代社会,在历史记载中外界眼里光芒万丈的文官武将们,又哪里有完人?站在自己的位置才能把他们看的通透。
冯子材固然是难得的将才,却也不是圣人,对邓天培在他赴缅甸后擅自发起加尔各答之战自然会有想法。
其实邓天培当初抱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想法打了加尔各答战役,弹劾他功不抵过的折子可不少,更有人抨击他应该为牺牲在加尔各答的数千名烈士性命负责,加尔各答之战,帝国军团伤亡一万五千余人,超过了弗拉基米尔战役外俄国战场任何一次战役的损失。
冯子材在缅甸与旧交缅甸锡袍王进行了深谈,同时也化解了亲华派与独立派系随时可能爆发的内战。
冯子材同锡袍王提到,大皇帝已经允诺给予缅甸完全平等之地位,此后缅甸国王不需中原皇帝册封,两国可完全平等交往。
冯子材并不是以退为进,而是接到了叶昭密电,他所承诺的条件句句来自电文。
其实这也是叶昭对东南各国一直以来政策的延续,如果东南各族独立意识不可阻挡之时,宗主国的虚名不要又何妨?与时俱进,如此才能使东南各族对中原帝国维系长期的好感、认同和依附。
锡袍王却是被吓了一跳,他很清楚君主立宪制度下,他的权力源自中原帝国的支持,一旦失去中原的册封,他的地位随时可能不保。
实际上在中国军团攻克加尔各答的第三天,消息还未传到缅甸首都曼德勒,锡袍王便罢免了倾向独立派系的首相,改而任命冯子材推荐的人选担任首相。
新首相上任后,缅甸议院很快批准了对英国宣战的提案,冯子材缅甸一行功德圆满。
奏章上冯子材认为,如果能推迟一个月打加尔各答,东路军定可取得同内务府加尔各答情报站之联系,稳扎稳打,战术多样变化,便不必强攻付出极为惨重的伤亡代价。
同时中英两国之战,从数月战局看来,无非是国力之拼,加尔各答之战在当时固然意义非凡,但三个月后再观之,徐徐图之对整个中英战事并无影响。
叶昭看完折子,将其放到了一旁,冯子材说的很有些道理,自己当时希望徐徐图之也是这种考虑,但很多时候,很难说哪种抉择更好,在当时境遇来说,邓天培做出了他认为最好的抉择,既然打了个大胜仗,在当时更令整个欧洲震颤,令国人士气振奋,这就够了,哪里有十全十美的战略?事后诸葛亮更要不得。
下面又有海军部的折子以及陆军部关于围困孟买之东路军拟在三天后发起总攻的作战计划。
叶昭正翻阅奏折之时,突然听到西面有女孩清脆却怯怯的声音:“报、报告,陛、陛下”
转头看去,却见西侧长溜电话机、电报机前坐着紧张工作的一排话务员中,怯怯的站起了一名女话务兵,年纪应该不大,橄榄绿军装裹着她曼妙身材,船形军帽两侧乌黑瀑布般的烫卷发,气质极佳。
本来话务员接到电报、电话都由话务官报告给叶昭,但刚巧现在话务官不在,电话又挺急,小女兵没办法才奓着胆子跟叶昭直接对话。
叶昭很快就意识到是怎么回事,其实也就是战事不紧,若在前线,话务兵是直接面向最高首长的,甚至还发生过因为首长同前线通话时啰嗦被话务兵训斥的情形,毕竟前线战事激烈之时,电话线被炸断是常事,接通电话时每分钟可能就要付出士兵的生命来守护。
“你说吧,怎么回事?”叶昭笑着手往下按了按,道:“别紧张。”小女兵负责接的那趟线通常来自海军部。
小女兵脸通红,脑子一片混沌,嘴里说的话都是下意识的,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是,是裴部长打来的,他有急事跟您汇报。”
叶昭微微点头,便走了过去,从小女兵手里接过听筒,稍微碰到了小女兵滑腻小手,小女兵慌慌乱乱的被椅子绊了一下,差点仰天跌倒,在叶昭面前这般失态,又羞又急,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叶昭心说这小丫头挺好玩的,对着话筒嗯了一声,随即听筒里传来裴天庆的声音:“陛下,南洋舰队刚刚在仰光海域同英国鬼子干了仗,把英国鬼子赶跑了,我马上便将详细战报给您送过去。”
叶昭知道,前阵子海事吃紧,裴天庆这个海军部部长承受了极大的压力,也难怪现在听到打了胜仗,尤其是同英国印度洋舰队交手的胜仗,他会抑制不住兴奋了。
第一百八十九章 巨灵神小队
盯着瞄准镜里戴着棉帽的俄国士兵脑袋,几乎埋在雪里的杜卫国轻轻扣动扳机,俄国人哼也未哼,半截身子就栽倒在教堂的窗户上。
然后,枪声大作,东正教堂里顽抗的俄国士兵、游击队员大约有二三十号人,不时响起的惨叫声和越发稀疏的枪声昭示着这支被中国步兵包围的武装在迅速减员。
这里是弗拉基米尔省的一个小镇, 距离莫斯科虽然不远,但在中国军队对莫斯科形成包围之势后,这里已经成为中国军队的后方,弗拉基米尔被打散的俄国士兵极多,他们自发组织起来,与民间武装组成一个个游击队,骚扰中国军队的运输线、炸毁铁路、切断电报电话线,弗拉基米尔地区是俄国被占领区反抗最为激烈的省份。
杜卫国所在的皇家巨灵神步兵旅从入春起的主要任务便是利用其快速的机动能力,围剿弗拉基米尔省的俄人反抗力量。
皇家巨灵神步兵旅前身为正黄旗旅,随着帝国前清色彩渐渐消褪,在十年前正黄旗步兵旅更为现名,没有用龙骧、骠骑等等番号,又预示着东方之文明,正逐渐进入一个承前启后的崭新时代。
帝国的几支步兵旅,实则都是最为精锐的独立师,旅指挥使的地位也不过稍逊于集团军司令,甚至可与其平起平坐。
如巨灵神步兵旅,便是机枪架设到班且配备卡车的快速机动部队。
现今帝国境内已经开春时节,虽然俄国北方仍是冰天雪地,但气温渐暖,汽车水箱发动机只要维护得当便无损坏之虞,弗拉基米尔地区积雪更在渐渐融化,加之弗拉基米尔地区有俄国人本来为了“死亡防线”调兵方便修建的四通八达的公路,是以在乌拉尔西部地区蛰伏了整个冬天的步兵旅再次被调派至前线。
俄国境内的炼油厂不多,但在弗拉基米尔省会城市恰巧有一家且未遭到破坏,巨灵神步兵旅便以弗拉基米尔城为中心,开始扫荡四周的反抗力量,战果最为丰硕的则是直属旅部配备卡车的四个侦察连(卡车轻步兵连)。
杜卫国便是第三侦察连最为出色的狙击手,也是三连的副连长,实则整个第三连的建制,配备轻重机枪的火力排除外,其余每个步兵班都有一名狙击手,通常由副班长担任。
侦察连的战斗力在巨灵神步兵旅各个步兵连中也最为强悍。
所以这场战斗也很快结束,辅助侦察连匆匆从附近县城赶来的东俄国民军士兵开始清扫战场,从东正教堂中将一具具血淋淋尸体抬出来,教堂的台阶也很快被鲜血染红。
按照帝国与乌拉尔公国签订的密约,帝国帮助乌拉尔公国恢复对乌拉尔山西部地区数个省份的统治,弗拉基米尔省地区以西以北的土地,则归属彼得斯科公国,实际战事刚起,彼得斯科公国已经被俄国所灭,芬兰趁机宣布独立,同时对两个阵营的战争采取中立立场,彼得斯科政府流亡到了柏林。
帝国与乌拉尔公国的协议,在最后的附粘条款中注明,该条约只是两国本着善良的意愿所签订,俄罗斯地区人民之命运最终还要遵循战后签订之种种协定。
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