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总管家周恩来-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学和理论研究抓起来,同时又要把理论研究与科学实验结合起来,高能物理研究和高能加速器的预制研究,应该成为科学院要抓的主要项目之一。”《周恩来选集》下卷,第473页。在周恩来关心下,中国科学院建立高能物理研究所这件事就决定下来了。
在抓好基础,突破尖端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不仅取得了令世界为之惊叹的“两弹一星”的光辉成就,而且在理论科学研究上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其影响更加深远。
…
尊重人才、造就人才(1)
…
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文化建设都需要人才。1951年8月22日,周恩来在18个专业会议代表和政府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会议上指出:“人才缺乏,已成为我们各项建设中的一个最困难的问题。不论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还是在巩固政权方面,我们都需要人才。”《周恩来教育文选》第34页。1952年10月,周恩来在政务院第156次会议上指出,我国要建设,人才就成为一个决定性因素。1953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周恩来说:“现在,我们国家最需要的是建设人才。”《周恩来经济文选》第160页。
尖端科技是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行业。振兴科技,从抓基础性的科学理论研究到突破尖端,都需要具备高深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1959年12月24日,周恩来说:“掌握尖端技术,关键在于人才。”《周恩来经济文选》第405页。在经济建设上周恩来重视技术手段,反对搞“人海战术”。在发展科学技术、突破尖端上,周恩来强调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工作者。1962年3月2日,周恩来说:“科学研究不是靠突击和群众运动能解决问题的。”《周恩来选集》下卷,第366页。
国家各方面的建设需要人才,发展科技突破尖端更需要人才。然而事实上是人才缺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怎么办?周恩来的指导思想是尊重人才、造就人才。
尊重人才,就是要充分地动员和发挥现有科学技术专家、现有知识分子的力量,使其学有所用、有职有权,各尽其才。怎样去做?1956年1月,周恩来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指出:第一,应该改善对于他们的使用和安排;第二,应该给他们以应有的信任和支持;第三,应该给他们以必要的工作条件和适当的待遇。1963年1月,周恩来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要求加强科技界人士的主人翁责任感;集中和加强科学技术力量;改进各方面的关系;适当改善科学技术研究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他说:“我们已经有了一支比旧中国大许多倍的知识分子队伍和科学技术力量。从清末派出留学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为止,全国一共只有二十多万大学生。新中国建立后到去年为止,我们有了九十六万大学毕业生,几百万中级知识分子。”“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支不小的技术力量和一批科学研究机构,这是国家的宝贝。”同上书,第414页。
对于尖端科技人才,周恩来更是视为宝中之宝,倍加珍爱。“文革”动乱中,周恩来多方保护“两弹一星”的科技专家。1966年9月,周恩来得悉二机部有的专家被抄家,家属受牵连,引起科技人员的严重不安,影响科研工作。他立即要求中央军委严肃处理。这年国庆节,周恩来安排了60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上天安门观礼,起到了特殊保护的作用。其中二机部、七机部就有10人,他们是朱光亚、张沛霖、彭桓武、邓稼先、王承书、钱学森、李世培、杨南生、丛树国、任新民。1968年6月8日,火箭专家姚桐斌被造反派活活打死了。周恩来气愤极了,他当即命令粟裕带兵去逮捕凶手,决不允许此类悲剧再演。1968年12月5日,核科学家郭永怀乘飞机从罗布泊返回北京着陆时不幸罹难。周恩来惊悉这一噩耗,立即命令有关部门,彻底查清发生这次事故的原因。对七机部等单位,周恩来要求列出必须重点保护的科技专家和技术骨干的名单,经他批准后,由各单位保证他们的安全和能够正常地从事科研工作,并要经常向他报告执行情况。大连工学院结构力学专家钱令希教授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进行批斗时,核潜艇研制部门需要请他参加审查核潜艇结构设计和编写结构设计规范,周恩来立即同意请钱教授参加这项工作。参见《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上),第90页。
尊重人才,不仅要珍惜和爱护专家,而且要“用而不疑,疑而不用”,给专家以充分的信用。周恩来说:“我们讲重视科学、重视知识、重视实践,是说每个人不可能懂得所有的事情,因此要尊重科学人才,请他们办某些专门的事情。”《周恩来经济文选》第501页。周恩来、聂荣臻领导尖端科技的发展,规定了总设计师制度。每一次核试验或导弹、卫星发射试验,都由出色的科学家担任的总设计师从技术上最后把关。总设计师听取各种意见,审查总体设计部的报告,经过分析平衡,最后下决心拍板。在1986年前我国进行的32次核试验中,核科学家邓稼先在技术上最后签字,亲自在现场主持的有15次。任新民、屠守锷、谢光选都是搞导弹的总设计师。周恩来担任中央专委会主任,主持中央专委会议讨论两弹一星研制、试验中的技术问题时,十分尊重专家的意见,尊重总设计师的最后决定。
面对人才缺乏,不仅要充分地动员和发挥现有科学技术专家、现有知识分子的力量,而且要下大力造就人才,大规模地培养新生力量来扩大科学技术专家队伍。1950年8月,周恩来在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上提出要争取海外科学家回来,“欢迎他们回来”。同时,周恩来说:“我还希望现有的科学家能培养出更多的青年科学工作者,让他们跟着你们一道前进,这样,中国的科学事业才有前途。”《周恩来选集》下卷,第27页。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一开始,周恩来就阐明“培养技术人才是我们国家建设的关键”。《周恩来经济文选》第142页。他指出:“培养大批的建设人才,是我们现在最中心的问题”,是摆在党的各级组织部门面前的第一项任务。同上书,第160—161页。怎样造就人才?“要从各方面培养人才。除各种专门学校外,还要在工厂中培养技术工人,要使干部学习业务,学习技术。”同上书,第142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造就人才需要加强教育工作。1959年12月24日,周恩来提出“抓好科学、教育这一环”。“发展科学、教育,也是现在一个中心的任务。”同上书,第407页。
…
尊重人才、造就人才(2)
…
造就人才,对于突破尖端尤为迫切。1955年1月15日,在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作出发展原子能、研制原子弹重大决策的同时,周恩来强调这方面的人才培养问题是今后的一件大事。钱三强认为周总理的话说到了点子上。此后,在周恩来关心与过问下,北京大学创办了技术物理系,清华大学创办了工程物理系,1958年创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时又分别办了近代物理系和近代化学系。这对培养我国原子科学人才发挥了重大作用,是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的决策。
…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
独立和富强是相互关联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国只能是贫弱的中国。只有独立的中国才能实现她的富强,而富强又是独立的根本保证。发展科技、突破尖端,既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关键途径,也是捍卫国家独立的重要条件。
在发展科技、突破尖端的过程中,怎样处理好国际合作的关系?在这方面,周恩来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
第一,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不能依赖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去实现富强,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富强。中国必须建立自己相对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必须拥有自己的镇国之宝——原子弹和导弹,必须自己掌握高科技,这是任何一个别国所不能替代的。“不然一旦风吹草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支援我们完全解决问题。”《周恩来经济文选》第339页。针对苏联的所谓“国际分工论”,周恩来指出:“苏联同志不了解,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不搞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是不成的。”同上书,第330页。针对国内有些人完全依靠苏联的想法,周恩来说:“我们要靠自己,有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的帮助当然很好,没有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的帮助,我们也要建设社会主义。”同上书,第329页。“我们这么个大国,不可能设想一切要靠苏联帮助来解决问题。如果靠到苏联身上,苏联根本不能担负。”同上书,第403页。
第二,任何损害中国独立的外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1958年7月31日至8月3日,赫鲁晓夫到中国访问,要中方答复不久前苏方提出的“关于建立联合舰队与长波电台的建议”,妄图控制中国,当即遭到毛泽东、周恩来的严正拒绝。此后,中苏关系渐趋疏远。1959年6月,苏联单方面撕毁了1957年10月15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关于生产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以及在中国建立综合性的原子工业的协定》。对此,1959年7月,周恩来指出:不理他那一套,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8年时间搞出原子弹。1960年7月11日,周恩来批示,发展科技,突破尖端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立足国内”的方针。在一要、二学、三买、四钻的四个方面,他特别强调“钻”:“不管要到、学到、买到与否,或者多少,主要还靠自己钻研,自己不钻,不仅不能有独特的创造发明,而且也不能把要到、学到、买到的用于实际和有所发展。”参见《聂荣臻回忆录》(下),第807—808页。实践证明尖端科技国外是不会转让给我们的,只能靠自己去攻关,去拼搏,去创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立足国内”是完全正确的。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周恩来说:我们能不能自力更生地攀登科学技术高峰,这不仅在国外而且在国内,都是有人怀疑的。但是,随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现在应当是扫清一切自卑感的时候了。我们希望全国所有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同志们,树立雄心壮志,大胆发明创造,一个又一个地攻破现代科学技术的尖端,为祖国作出更加伟大的贡献。
第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立足国内,不等于盲目排外、闭关自守。周恩来指出:科学技术不分国界,对全人类都是有用的。我们要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尽可能迅速地用世界最新的技术把我们国家的各方面装备起来。只要我们放眼世界,博采众长,努力拼搏,就可以加快科技发展的步伐,突破尖端,后来居上。他说:“我们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是我们有先进经验可以学习,有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可以利用,这样可以扩大我们的眼界,所以我们前进的步伐可以加快。”《周恩来选集》下卷,第412—413页。怎样学习、利用?其一,要重视科学技术的情报信息工作,及时掌握国外科学技术发展的情报资料,知道哪个地方哪门科技是最先进的,明确学的对象。在周恩来关心下,中国科学院建立了情报所。1963年周恩来领导制定“十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时,科学技术情报工作被列为重点之一。科技情报信息工作的发展,在学习、利用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二,从人才培养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按照我们所最急需的门类,派遣专家、优秀的科学工作人员和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出国学习、取经。请国外专家来中国传授知识。从技术设备方面采取引进的办法。50年代,周恩来领导了从苏联引进技术、设备的156项重点工程的建设。他要求认真学习和推广这些项目“从设计、施工、安装直到开工生产的技术经验”《周恩来经济文选》第185页。。60年代和70年代,周恩来领导了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技术、设备的工作。1974年,周恩来针对我国广东、上海、东北能源短缺的状况,十分关心核电站引进考察情况,要求早日引进核电站。实践证明,他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其三,向外国长处学习,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要同创新结合起来。50年代,周恩来指出:“要独立思考,避免盲从,不要迷信。”同上书,第257页。60年代,他进一步指出:“外国一切好的经验、好的技术,都要吸收过来,为我所用。学习外国必须同独创精神相结合。”同上书,第5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