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民国当大帅 >

第147章

回到民国当大帅-第147章

小说: 回到民国当大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演讲:“我们的国民政府已经是民国到今天为止十分**的政府了,我们两院决策和执行都充分体现了我们的**意志。可是为什么我们依然觉得这个政府不**呢?问题出在哪儿?我们一直不得其解,知道汪精卫刺王事件之后,我们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觉得自己的政府不**,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原因,军队权力过大,已经凌驾于政府之上。我在这里对武汉的军事委员会没有什么意见,但是却充满了担心。从目前来看,王振宇领导的军事委员会依然在努力维持国民政府的权威,这没什么不对。可是如果有一天,王振宇个人的思想变了,或者说军事委员会的最高决策者更迭了,我们的**是否还能继续下去,我们的国民政府是否还能是一个**政府,这才是我最担心的。所以我们应该在接下来的南北和平统一谈判中争取主动,把北方的军队和南方的军队团结起来,在我们的军队系统中形成一个平衡的生态环境,只有这样,军队和军事集团才无法凌驾于政府之上。而这个时候我们的国民政府才能在完成祖国统一的大前提下,成功的升格为中央政府,而中国才能更加**和富强。。。”

    孙文被迫病休之后,名为政党实为联盟的国社党内的政治局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原本处于龙头老大地位的同盟会系发生了分裂,胡汉民,许崇智为首的一派选择坚定的站在孙文这边,被人称为“孙文系”。而原属黄兴一系的熊克武,程潜等人则选择投靠了王隆中,这一系根据其渊源被人称为“黄兴系”。而同盟会系的分裂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章太炎的光复会系和熊希龄、梁启超的进步党系在国民政府内部的强势崛起,这两个派系原本在同盟会系的强势压制下是联合抗敌的,但是王振宇出手打击和分化同盟会系后,他们反而为了权力发生了分裂,这一点是当初王振宇决定赶走孙文时没有预料到的。

    现在好了,手握文官事务和政府监察大权的章太炎在南京公开提出了组建联合政府的政治口号,打着把奉军和青年军一起合并组建国家军队的主意。还别说,这么个思路一出来,在南京各界还真的是有不小的市场,毕竟在大家看来,内战这玩意能够不打还是不打的好。

    而在武汉,几乎是同一天,已经习惯当甩手掌柜的王振宇正带着自己的四个儿子,十二岁的沈荃、五岁的王敬业,已经刚刚可以小跑的王敬文和王敬武。其实王振宇还有一个孩子,就是五月底出生的千金王思韵,这会还满足于天天喝奶睡觉了。

    王振宇平日诸事缠身,很少有时间和自己的孩子进行亲子互动,好不容易安排出这么一天,带着四个孩子去参观刚刚落成的武汉国立动物园吧,南京那边又出现了反对的声音。

    王振宇对此很是不爽,其实反对自己并没有什么,作为政治人物,王振宇这点肚量还是有的。但是章太炎千不该万不该在王振宇陪孩子的时候恶心他,他是真的有些不爽了。

    “陈秘书,给我叔父去封电报,最近我们国民政府贪污**的现象愈发严重了,需要惩戒一下。这样吧,设立一个廉政公署,任命陈炯明为主任,把文官事务委员会的纠察权分给这个部门就是了。此外安排我们的代表发起一个提案,反对国民政府官员兼领国民大会下属单位职务。这个监察院院长我看可以给孙文一系的谢持或者邹鲁,另外派人去上海见下孙文,让他安心修养这一年。”

    “爸爸,为什么那个老虎不肯站起来”王敬业稚嫩的童音很快又把王振宇拉回到了父亲的角色中去了。

    “傻孩子,因为老虎也要睡午觉啊。”王振宇十分慈爱的对儿子道。。。

    王振宇轻轻松松的几句话就使得刚刚在南京出头起风的光复会系立刻遭到了沉重打击,不得不交出了国民政府的人事权和监察权。而沉寂了一个多月的“孙文系”也十分意外的收获了两个重要的职务,这一下连胡汉民都看不懂王振宇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了。

    似乎是英雄相惜,也可能是心有灵犀,就在章太炎倍感难受的时候,张作霖毫不客气的踏上一脚。9月10日,在上海举行的南北和平统一谈判在历经了差不多一周的不温不火之后,突然发生重大变化。北方代表杨宇霆突然提出,北京政府乃是中华民国唯一合法之中央政府。为促进南北和平统一,理应撤销南京国民政府这一地方性政府。同时解散青年军这一非法武装,南方各省等待中央接受。这下南方以王正廷为首的代表们立马就傻眼了,这是什么情况,昨天不还好好的吗?怎么今天突然就变了。王正廷连续追问无果之后,只得向南京和武汉方面汇报此事。

    当时正在自己官邸召集光复会系同仁开会的章太炎听闻此消息,气的大骂张作霖无耻,中国**无望。情绪激动之余险些心跳停止。

    而王振宇在得知消息之后,十分轻描淡写的笑道:“发个通电,告诉全国上下,是他张作霖破坏了和平。让前线的那帮小子们准备动手干仗了,让弟兄们打的狠一点,别让奉军总觉得只有他们东北人才是男人,只讲狠话冲话爱耍个性的人一般都是欠收拾的,要好好收拾。”

    9月11日,北京方面,张作霖宣布由于南方国民政府拒绝和平,拒绝统一,奉大总统徐世昌之命令,从即日起取消南方国民政府地区性政府的地位,从即日起视为叛乱,同理,青年军为叛军。

    不过在前一天,王振宇就发了通电:“张作霖何许人也?东北一打家劫舍之徒,窃居民国要津,是百姓如草芥,穷兵黩武以求窃国。如此祸害若任其蔓延,则吾国必亡。故文正今以匹夫之身,负天下之兴亡,举兵为民为国讨之。”

    张作霖看了王振宇的通电,虽然给人揭了老底却没有生气,只是不甘示弱的在发了讨伐令后还效仿当日袁世凯之口气单独回帖王振宇道:“吾纵观王文正之流,从前清宣统三年起,左是造反,右是捣乱。自民国肇始,无一日安宁与国,雨亭今居中央之地,为天下苍生计,断容不得此辈继续捣乱下去。待吾军破贼之日,定枭此贼首级以谢天下。”

    王振宇看到此通电后,也不用陈布雷了,亲自提笔回复道:“张作霖,男,汉族,现年42岁,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ru名老疙瘩。身高四尺八寸(1米62),在东北为祸多年,近日流窜到直鲁一带继续作案,有捉拿归案者赏华元百万。即日。。。”

    看到王振宇写的这份通电,哭笑不得的陈布雷还想劝一下自家大帅,通电不带这么发的。

    王振宇却摆摆手道:“就这么发,这可是神回复了。。。”

    果然,张作霖看到这份通电,先是一愣,再一寻思,破口大骂道:“妈拉个巴子的,这个王振宇太不是个东西了,有这么损人的吗?他这是按规矩在玩吗?妈拉个巴子的,还敢通缉老子,老子,老子。。。”老子了半天,张作霖才又扯着嗓子大声吼道:“去,给老子悬赏大洋三十万,老子要这个王振宇的脑袋。。。”

    口水仗打到这个水平也可以算的上是空前绝后了,可大家的心思还是关注着整个战场,开玩笑,这可真是决定中国命运和未来的大决战了。。。
正文 第395章 徐州之战(四)
    徐州九月份虽已立秋,但是秋老虎还是有的,中午很闷热,后半夜很凉。但是再凉也掩不住这漫天的杀气,张宗昌和他的直鲁联军正带着不时迸发出的冲天杀气浩浩荡荡朝着徐州而来。而青年军第一军和边防军得到的命令是不允许主动攻击,和这道命令一起到来的还有徐州前敌总指挥部新任参谋长蒋方震。

    “百里兄,你来了就好,你来了就好,有你这个定海神针在这里,我军必胜啊!”徐树铮原本在陆军部供职,和当过保定校长的蒋方震是有一定交情的。

    “又铮兄说笑了,有你这个智多星在这里,我来这一趟其实都是多余,不过白总参说要给奉军一个深刻的教训,我就只好厚着脸皮来了”蒋方震经过这几年的历练说话变得愈发得体了。

    “百里兄说笑了,只是不知道这个教训是什么呢?”徐树铮心里那一点小小的不快让蒋方震这么一说立刻消散无踪了,同时对蒋方震所提的教训内容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蒋方震点点头,从身后参谋手里拿过一张工事图:“具体来说就是这样,这样的。。。”

    听完蒋方震的解说,徐树铮不得不感叹道:“德国佬不愧是军事方面的行家,这种玩法都能想的出来,这下好了,他张宗昌就算军队再翻一倍又有何惧载。陶军长,你们就按蒋参谋长的这个办法做吧。。。”

    9月11日,直鲁联军抵达小柳泉和青山泉镇一线,在这个4。7公里宽的正面上,奉命在这里和直鲁联军交手的是陶峙岳的嫡系,青年军第一师,这支部队可以算的上是内战的功勋部队了,更为重要的是,一批从欧洲轮换回来的军官刚刚补充到了这支部队。至于这支部队目前的师长,是在欧洲战场上以善守著称的远征军第八师师长张自忠担任的,能够出任王振宇起家部队的师长,也算是对张自忠这个非嫡系最大的褒奖和信任。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张自忠自然是毫不客气的把第一道防线的守卫任务拿下来了。严格来说,在4700米的防线上,只放二万五千人的军队,其中战斗人员只有一万九千人的条件下还要面对近二十万敌军的正面冲击是十分危险的事情。

    所以直鲁联军的斥候把这个侦查结果报告上来的时候,张宗昌几乎不敢相信的摸起了自己的光脑袋,然后堆着下头施从滨这些军长道:“这些南方蛮子是胆子够大了,还是够傻呢?老子再不会打战的也不会只派这么点人迎战啊,这不是做死是什么啊?”

    施从滨看完了报告,也十分不解的摇摇头道:“大哥,我们也看不懂这是个什么道理了,照理说他们青年军不至于这么蠢啊,不然南方那么大片地方是怎么打下来的?莫非有诈?”

    “这能有什么诈?”张宗昌背着手快步走了几个来回反问道“从地形上看,这个地方只要拿下来,剩下的就是那条不算太难过的黄河了,我实在是看不出有什么诈可言。而且根据日本朋友提供的情报,整个徐州的敌军加到一块拢共不到十万人,还没咱们一半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我就不信了,南蛮子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自说自话到这里,自然是没人敢出来提反对意见了,一向以名将自诩的张宗昌一拍大腿道:“给我点齐人马,我今天就让这帮自我感觉良好的南蛮子见识一下什么才叫真正的打仗,什么才叫真爷们!去把日本顾问请来,等会先让青年军知道啥叫重炮。。。”

    这被张宗昌器重的玩意就是日本人送来的明治三十八年式150mm野战榴弹炮,这种炮光是看口径就知道威力有多大了。光是炮弹的重量就有三十六公斤,射程差不多6000米。当初试射给张宗昌看的时候,就让张宗昌很是高兴了一阵子,觉得小日本连这么够种的东西都拿出来送给自己了,真的是够朋友。不过张宗昌可能不知道的是,这种炮并不是什么好坏,至少放在日本军队中这玩意已经趋向于过时了,理由也很简单,炮身笨重运输不便就不说,这不到六公里的射程在真正的大炮对射中那铁定是要吃大亏的。你想啊,人家随随便便就够着了,你拼了老命也伤不着人家,这仗还怎么打?所以这种压制射击用途的火炮,到了二次世界大战开战时性能已经过时,且早已停产淘汰,属于储备品的序列,只有很少一些编在独立炮兵部队或步兵联队里凑数,很少在战场上出现。

    不过没关系,一来现在战场在华北平原,运输又是靠着铁路,而且放眼全中国,同等威力的大炮射程比这远的还真的是少见;所以上述两个弱点一直都没有暴露出来。而张宗昌自然是把这个武器当成了自己的王牌,不但按照日本顾问的要求单独组建了重炮旅,而且还雇佣了大批日本退役的炮兵直接充当炮手。毕竟炮兵是个技术兵种,不是那种给套军装发把枪就能用的炮灰,这里头光是间瞄和音测两项技术就不是短时间能够培训掌握的。而两个月前还只是奉军一个旅长的张宗昌最缺的恰恰就是时间,所以在他忙着挥霍权力娶第十三房姨太的时候,终于忍不住的日本顾问向他提出了建设重炮旅的设想以及办法,而张宗昌自然是忙不迭的点头答应。在他看来,日本人这么下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