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唐-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二日。土无二王,殿内数天子,是为不详之兆”而劝退。
总之裴匪舒是一个能人,是大唐少有的大匠。
武清和裴匪舒分宾主落座,对于裴匪舒来说,武清声名在外,他自是认识,所以他不知道武清此来所为何事。
“侍郎今日来此是?”
武清笑道:“刻板印刷所用墨汁能否让我一观呢?”
裴匪舒笑道:“不知侍郎有何用处。”随即觉得有些唐突,又说道:“是在下唐突了,裴某是想问侍郎是否有新作呢?”
武清一愣,而后哑然失笑,这裴匪舒,竟然问这个,武清说道:“在下只是想研究下印刷墨汁是否可以在铜板上使用。”
裴匪舒一惊,这武清要做什么?竟然要在铜板上涂墨,不过还是说道:“铜板上涂墨真没试过,但墨中有水,恐怕难以涂上。侍郎要是想看的话,我带侍郎去便是。”
“那就多谢裴大人了。”武清拱手谢过。
裴匪舒便带着武清来到了织染署,这里不仅制作各种墨汁,而且也制作各种颜料。武清走进织染署,就闻到一股股刺鼻的味道,院中堆满了蓝草、茜草、红花、郁草、栀子、五倍子等染料草。
武清明白这些都是制备各种颜色的染料的植物,不像前世的化学合成染料,这些植物是真正地纯天然的,无毒无害。只不过,这制备过程却是有些脏乱差,环境也不好。
到了制墨作坊,武清才看到,一个个大缸内都是正在制作的墨汁,匠人们正在不断搅拌。这个时代的墨汁大都是取松木等各种木材燃烧的烟通过筛烟、溶胶、捣杵、锤炼等工序最后成墨,其中含有大量的水。
裴匪舒找来一块刻了字的铜板,往上涂抹墨汁,而后印在纸上,只见色泽极为清淡。
武清说道:“能不能做出能够在铜板上涂抹而不像这样的墨呢?”
裴匪舒摇了摇头,说道:“侍郎的想法很不错,可以研究一下,只是侍郎还没告诉我用这种墨到底做什么?”
武清一笑,说道:“暂时保密,等你做出了这样的墨,我再告诉你。”
裴匪舒是从三品下的少府监,比武清高了一级,可是就地位来说,他这个从三品远远比不了武清的吏部侍郎的,像少府和将作这些官都几乎是世袭,品阶虽高,但地位低。而且很少能得到天皇赏赐。
裴匪舒明白,在自己没有研制出能够在铜板上使用的墨之前,武清是不会告诉他的。
“请侍郎放心,我即使不吃不喝也一定研制出来。”裴匪舒作出了决定,而且朝中大臣早有传言,武清拜相也就在这几年,能够跟一名未来宰相交好,他裴匪舒是非常愿意的。
“那就多谢大人了,在下这就告辞!”武清拱手后,便出了印染署,而后便去了左羽林卫。
左羽林卫经过将近三个月的打磨,如今完全看不出这还是曾经的左羽林卫,左羽林卫士卒,如今是个个摩拳擦掌,每日里苦练不休,因为还有半月,就到了擂台赛了。谁要是不苦练武艺,那么毫无疑问,将会被挑战者打下擂台。
武清走进左羽林卫的时候,长史独孤思等迎候。
“大将军,如今我左羽林卫真可谓是一支真正的精锐啊。”独孤思满脸笑容。
如今独孤家与武清有了那么一点关系,所以独孤思比之以前,更加靠近武清,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好事,至少在很多方面不需要武清去操心,而他只需要过问一遍便成。
不过,今日,武清准备换种方式,他想仿照前世二战期间的纳粹元首希特勒,他要训示!
召集队正以上将官于官舍,武清凝视片刻。
“诸将辛苦了!”武清沉声说道。
下面将军们一愣,而后参差不齐地说道:“为将者不敢言辛苦!”
武清郁闷了,怎么这么没气势呢?看来在往后的训练中有必要训练口号方面的东西。(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三章 整军建言(二)
清风楼。
此楼外表看来,只有三层,其实有四层,即顶层。在这顶层里却是大有乾坤。此刻一个明媚皓齿、双眸有些狐媚的少女正坐在案前,书案上放着一摞摞卷轴,还有数目不少的小册子。
少女正用心地看着卷轴,此时房中的铃铛摇动了三下,便知有客来访,少女起身,通过墙上的猫眼,她看到了一个她非常愿意看到的人。
少女赶紧打开门,而后扑入了男子怀中,说道:“老师如此之久竟不来看如玉,叫如玉好不想念。”
武清张着双臂,愣在了原地,这妞现在太没把自己这个老师没放在眼里了吧。他们是师生啊,怎么能有不伦之恋呢?
“如玉,快放开,这成何其统!”武清说道。
颜如玉一脸满足感,撒娇道:“不,如玉喜欢老师的胸怀。”
武清郁闷了,只好抱起颜如玉,走进了这顶层阁楼。关了门,而后推开颜如玉,沉声说道:“注意你的身份!”
颜如玉一愣,便知道老师生气了,于是正了正色,说道:“好了,我自作多情了。”
武清没有接话,直接问道:“有什么重要情报?”
颜如玉到书案上取过一本簿册,双手递给了武清,说道:“请老师过目。”
武清接过,打开一看,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这颜如玉果然能干,算自己没白疼。颜如玉把大唐分为了东北、正北、西北、正东、东南、中央、正南、西南、正西等九个区域,每一个区域的情报都统计在一起,从情报的大小依次排列。
武清看到东北的情报。第一条便是大唐与新罗的贸易日益频繁,交易颇大;第二条是边境之地百姓生活穷苦,州县官府对边民盘剥日重,特别是对契丹等族。剩下的几条则是对当地民情的简述。北方主要是突厥侵扰,掳掠边民牲口等。正东和东南的情报不错,随着江南船行海贸的盛行,有不少小船队也加入了江南船行的海贸。海贸已经有大兴的迹象。不知道这个时候建言设市舶司会不会通过呢。
正南没多少情报,西南有乌蛮和白蛮相争,白蛮迟早被吞并。这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白蛮亲唐,而乌蛮多是原始部落,以狩猎为生,天生的战斗狂。白蛮是农耕文明。生活优渥。思想与大唐看齐,战斗不及乌蛮。若乌蛮吞并白蛮后,那毫无疑问,野心膨胀的乌蛮会毫不犹豫地攻向巴蜀。
正西和西北,都是关于吐蕃和唐军的战争,因为吐蕃的侵扰,西域客商锐减了不少,这对大唐的贸易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武清挑重要的情报看了下,说道:“嗯。不错,要是没有经费了告诉我,亏不了你们的。”
颜如玉倒也不敢撒娇了,说道:“老师给的经费都够实用三年的了。”
武清苦笑道:“别哭丧着脸,精神点,影字八号存放的兵器呢?”
颜如玉露出笑容,说道:“弟子这就给老师取来。”
只见颜如玉转入里间,不过片刻,便拿出了一个打木箱,看那木箱足有数百斤重,而颜如玉竟然拿起来如此轻巧,武清赞叹一声,不愧是咱的弟子。
武清打开木箱,只见里面放着长匣,武清取出一只,打开一看,里面横躺着一把横刀。对于横刀,武清也是非常喜爱的,前世的时候就知道横刀就是古代世界四大名刀之一,武清一一验过,总共是十二把横刀。
武清对剩下的八个长匣有些期待,隋炀帝到底收藏了哪些宝剑呢。
武清捡起一只木匣,而后打开,只见一把古朴的青铜剑横躺在匣中,武清取出一看,上面刻着“湛卢”古篆字,武清随即一愣,这是真的还是假的,这都快一千年的东西了,竟然还能保存完整?他想起前世有介绍鉴别古青铜器办法,就是用舌头舔舔,看是否是甜的,若是甜的,那差不多有九成就是真的。
武清伸出舌头,正准备要舔舔看,颜如玉凑近前来,也伸出了舌头,俩人差点碰到一起,来个舌吻。武清连忙收回,说道:“你做什么,别捣乱。”
武清不理会憋屈的颜如玉,便轻轻地在剑身上舔了舔,果然有点甜。武清大叫道:“果然是真的。”
“让我也舔舔!”颜如玉接过宝剑也舔了下,那双狐媚的双眸中放出光芒。
武清不理会,这丫头被自己惯着了,以后不能这样了。紧接着,他打开了其他木匣,其中有赤霄、定光、含光、八服、青钢、白虹、定隋。
很多宝剑,武清都不知道来历,不过这后面的七把宝剑都是铁剑,武清取出一把,好好看了看,觉得有些锋利,看来这些宝剑都是用特殊手法打造而成。
武清决定先带回府中,闲暇时再研究,于是便对颜如玉说道:“可别调皮啊,过段时间再来看你。”
“老师,学生想给老师煮茶。”颜如玉说道。
武清最受不得这妞这样撒娇,明知道她撒娇,但就是生不起气来,对于这个刚刚十六岁的少女,武清不敢有过多的纠缠,不然那将是一本糊涂账,纠缠不清,最后伤害了颜如玉,又让自己不痛快,何必呢。
当然,不得不说,颜如玉这一脸狐媚像,对男人的杀伤力是非常大的,她一个眼神,便能让武清有些招架不住,所以,还是早早离开为妙。
武清扛着大木箱直接下了楼,从后门而出,直奔武府,到了书房,很快便把木箱放入密室。在武清的书房中有一密室,主要存放一些武清所作的模型,自从回到京师后,武清也一直没有时间再去造实验室,所以便把一些小点的模型放在了这密室中。大点的,都放在了栖霞山的清心书院。武清把木箱随便扔在了角落里,便出了密室。
他心里一直想着左羽林卫的事情,就大唐十六卫来看,各卫除了正在边疆作战的南衙诸卫之外,都不是满编,吃空饷者不知道有多少,像作为禁军之首的左羽林卫就缺编七成,而照样吃满编的饷,可以想象其他诸卫会是什么样子。所以武清在书案上写下了整军建言疏,准备上奏天皇,希望能够整顿十六卫。(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四章 整军建言(三)
贞观殿内。
天皇李治躺在龙床上,不远处,便是天后,正在批阅奏疏,上官婉儿则是在一旁整理奏章,挑选重要的奏疏让天后批阅。
“咦!”上官婉儿惊呼一声。
天后耳聪目明,便问道:“怎么呢。”
上官婉儿说道:“是左羽林卫大将军的奏疏,还有吏部侍郎武侍郎的奏疏。”
天后一笑,便让人觉得觉如春风拂面,她说道:“好了,不就是武清吗,让本宫来看看。”
上官婉儿面色丝毫不改,双手递上奏疏,天后心中暗赞,便接过了两本奏疏,天后先打开了吏部侍郎的奏疏,只见里面写道:“臣闻天下安定,则百姓安乐。朝廷安稳,则仓廪充盈,如今仓廪不满,府库空虚,是朝廷之过吗,非也,臣以为实则朝臣之士大夫思想耳,凡谈经商,便以为下贱营生,凡开矿贸易,便言与民争利。臣以为此言谬矣。。。。。。”
总之此疏就是上表建言,第一条便是开盐铁专卖,一者规范民间贸易,二者还可以控制生铁流入草原、吐蕃等敌人手中,三者可以增加朝廷赋税,可以建设更多的基础设施。
第二条就是设立市舶司,原因是海贸逐渐发达,在泉州、广州等地已经出现百舸争流的场面,设立市舶司不仅可以规范管理港口秩序,还可以增加朝廷财政收入,用以扩建港口码头等。
第三条就是废除吏部低级官员的铨选制度,理由是天生我才必有用。不能因为相貌等而拒绝有才干之辈。铨选制度可以用于高级官员升迁。
第四条就是重科举,考卷实行糊名以防徇私舞弊,并增加殿试。由天子命题,入殿奏对,天子钦点状元,并设榜眼、探花,此为前三甲。
第五条就是延长外放官员的任期至五年,通过每年考绩决定下一年是否再连任,但五年之后。不论好坏,必须调迁。
第六条是三品以上官员,不论文武。没有外放为官五年经验者,一律不得进入中枢,如此便可让在朝宰相可以了解百姓疾苦,辅佐天子作出合理的决策。
天后看完这本奏疏。内心不禁被深深地震撼到了。这几乎是一次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改革科举,这一条深深地碰触到了她的心灵,若如此一改,凡是经过殿试者,那可是天子门生啊,这一条甚合她心意。至于其他的,天后还是觉得暂时不能施行。于是她在第五条上用朱笔重重地画了个圈。说道:“此一条可行!”
上官婉儿会意,便用朱笔在一旁写下小字。叫政事堂商讨后由中书省制诏,颁行天下。
天后顿了顿,她打开了左羽林卫大将军武清的奏疏,看着看着,她的脸上不禁动容。
奏疏中写了整军建言。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