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炼金大中华 >

第652章

炼金大中华-第652章

小说: 炼金大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百姓里有人看报,但大多数人忙于生计,对报纸还是不晓得的。

但不管看不看报,他们都认识那些大官,于是大官说有话讲,他们就停下了手里的活,竖起耳朵认真聆听。

“有识字的先站出来。通过了考试,你们以后就是朝廷的人!吃皇粮嘞!”

“不识字也行,只要你家有六岁以下的小孩,都可以明天到打谷场来考一考,通过考试的。奖励秀才出身。”

“在你们这村,马上会办学校,学校是啥?就是大的私塾!读书不要钱,只要完成每天先生布置的作业,还有铜钱拿!不限年龄,都可以来报名!要是最后通过了托狗考试,还有纹银一百的大赏!”

“官老爷,我家就是世代养狗的,不用考,十条八条的藏獒,我都能拖的顺溜!”

“滚蛋,托狗是国外引进来的考试,是为了推选皇帝做的准备!与你那贱业有P的关系!”

“咦,皇上也要选吗?”

“咳咳,那墙头有告示,本官就不多说了,看得懂的自己去看,看不懂的,就在旁边听,有人专门诵读讲解的。”

……

如此这般的对话,在神州大地上不断发生。

按照龙灏的规定,两个皇帝都可以派人去‘拉选票’,培养选民。

但是只能利导,不能强迫选民意愿。

否则,如果被龙灏和艾世丽的督查暗访队看到,那么,就会扣分!

扣分到了一定的数量,一个投票区的‘大票’你也就别想要了。

谁说中国的官僚制度是效率最低下的‘公务群体’?

错了,那得看是谁在驱动?

上有皇权,旁有龙灏提供的海量资金,拉选票的活动,真正的下到了全国各个县镇、乡村……

虽然按照章程,一个投票区只要有十万张有效选票就行,但谁让两个皇帝的‘竞选’队伍都下去了呢?

竞争使然,你开办一个学校,我就必然要成立一个培训班……两方的良性竞争,使得加入到‘识字赚秀才,托狗赢官身’活动中的人愈来愈多,活动也愈发的如火如荼。

不识字的老农都知道,家里有娃,只要不聋不哑,就送去那培训考托狗的学校。

不仅三餐有保证,而且作业完成的好,还有铜钱拿。

这等好事,自古以来都没听过呢!

你有没有娃?

如果没有,赶快生一个!

说不定还来得及呢!

其实章程里也没有限定投票人的年龄,并非非儿童不可,不过那些官员多精啊,如果是不识字的,培养一个小孩,当然要比培养一个成年人更加容易。

而且,你把成年人‘抓’进学校,断了他的生计,每日的补贴也是个不小的数目呢!

虽说有好心的商户在给钱赞助,但能省则省,省下来的,大家一合计,不是还可以落入自己的荷包吗?

因此,二十三个投票区里,接近一万个学校,里面九成九的都是五岁到十岁的小孩。

这种情况,都在龙灏的预料之中,他准备的‘托狗’培训教程,本来就是针对十岁以下小孩而制定的。

因为现在的华夏同胞,成人都已定了型,很难再培养。

只有孩童,才是华夏未来的希望!

按下这场中国有史以来范围最广、影响面最宽的‘扫盲行动’不提,我们还是来看一下美国。

自从巴拿马运河大爆炸后,美国就陷入了立国以来前所未遇的窘境。

其际遇可以归纳成如下几点。

其一,它的海军力量被毁了七成,带来的连锁反应不仅是国家威慑力的下降,而且还引来了众多债主。

这些债主有美国国内的,也有海外资本家,既有私人团体,也有国家机器。

俗话说,欠债不愁,但那也得看你的经营状况是否良好,美国现在就是一副快要崩溃的烂摊子,一看到美国随时就要玩完,那些债主哪还不蜂拥而至?

【572】美国分裂

抢回一点,就减少一点损失啊!

其二,欠债导致了全国范围的国债挤兑风波,尽管最后由警察部队用蛮力镇压下去,但联邦内部,人民的不满情绪持续高涨,各地的游行不断,而且还伴随有暴力冲突。

可以说,美国这个标榜自由的国度从成立至今,还从未经历过这般的社会大混乱,政府的威信被严重削弱,国民已经不信任白宫了!

其三,美国西部四州联盟有了动作,扩大到八个州,而它之所以得到壮大,也是多亏了美国政府的倒霉。

美国不是正在经历赤字危机吗,白宫的第一举措就是向各个州府征税来应急。

白宫平常这么做没关系,但现在却出了问题,各个州府可不是傻子,现在的美国和二战时还不一样,四十多个州府都是加盟的性质,可不是二战后空前团结的‘合众国’。

因此,你找我加税,那我还不得尽力规避吗?

于是,四个靠近西部的州府就宣布脱离联邦,加入了西部四州联盟。

《纽约时报》在一**五年五月二日这样记载:“这一天,是美国人民的哀悼日,是美国自由精神的耻辱日,联邦彻底地分裂了,分裂成了东西两块!这样做对美国是毫无益处的,难道非要再来一场内战,在南北战争后再来一场东西战争,才能令美国起死回生吗?”

历史事件在相同的时间总是在不同的空间场景呈现相似性。

中国,有北清南清,而美国,则在事实上分裂成了东西两块。

西部联盟其实蛮冤枉的,它们宣布正式**的日子在五月十六日。位于《纽约时报》发布那篇哀嚎也好、战斗檄文也罢的报道之后。

从某种程度来说,西部联盟更像是被逼反的!

西部联盟**,令得美国联邦雪上加霜。

白宫不能忍,军部也不能忍,战争一触即发。

五月二十日。美国总统克利夫兰在华盛顿发表《保卫联邦宣言》,之后不到二十四个小时,一共二十二万美国联邦陆军,拔营而起,向西部进发。

五月二十一日,西部联邦推举利兰。斯坦福为‘西联’第一任总统。总统下令,整军六万,开赴科罗拉多河支流的格林河畔,准备迎接联邦陆军的进攻。

六月一日,号角吹起,美国与西联的第一次交锋。在格林河畔打响,双方各自投入了一万兵马,装备着热武器,在平原上列阵厮杀。

这是南北战争后的第二次美国内战,相隔几十年,别的不提,单单观察的方式都先进了许多。

超过一千名的战地记者。涌入了战场周围。

对这次东西交锋,不同阵营的记者有着不同的见解。

简单说就是,《纽约时报》认定联邦优势,《圣何塞信使报》则认为西联必胜。

两种对立的猜测,很快就从战果中分出高低。

西联军大胜联邦军,士兵人数虽少,但西联的武器明显更胜联邦军一筹,而且在战争尾端出现的重型汽车群,也对联邦军形成了碾压之势。

联邦军面对这种‘刀枪不入’的重型汽车,简直毫无办法。溃败是必然的结果。

惨败发生,图片见报,各方惊讶地发现这种重型汽车,底下的轮子居然包裹着履带。

坦克的原型,因为这次美国东西交锋。提前出现在了陆地战场上。

有了履带,汽车就能在任何地形畅通无阻!

步兵将成为被屠杀的靶子!

捅破了窗户纸,美**部才拍头懊悔: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汽车加小型炮管,并非要铁轨和水泥马路才能行动,DMG的汽车进入东部市场已有一段时日,我们怎么就没看出其中隐藏的战争威胁呢?

不管美**部抓住技术人员如何问责,总之,西联面对联邦的进攻,第一战即获全胜,战线顺势推进到了丹佛,整个科罗拉多州都成了西联的领地。

六月十八日,西联军队试探性地向堪萨斯州发动进攻,虽然有重型汽车的协助,但还是小受挫折。

这种挫折的出现是必然的。

东部联邦无论人口还是工业基础,都远胜原先贫瘠的西部。

这种差距,不是几十辆重型汽车就能填补的。

联邦军队吸取了‘格林河战役’失败的教训,放弃了在类平原地带与西联军队争锋的想法。

他们固守要塞,用要塞炮来阻止西联军队的攻势。

西联军队的后勤到底有些问题,利兰。斯坦福在与梅丽莎进行沟通后,毅然撤军。

联邦与西联的第一次交锋,仅仅持续了一个月,就戛然而止,双方合计损失的兵力也不过四万人出头。

但这次交锋却是具有历史里程牌意义。

联邦对西联的进攻未果,也就意味着,西联的**已经成为既成事实。

联邦不是不想进攻,但离开了要塞,没有士兵愿意去面对恐怖的重型汽车。

因为那不叫战争,叫作死。

所以,双方就默契地以科罗拉多州和堪萨斯州的边界线为停火线。

东部还是联邦,但西部一共十一个州,都属于了新成立的西联。

立国整整一百二十年的美利坚,在此刻,彻底分裂成了两个国家。

南北战争里没实现的结果,几十年后终于实现了。

而这一结果,被后来的史学家追根溯源,一致认为在龙灏三年前解决了班森舰队的那一时点,就注定了的。

联邦要动龙灏,给了他借口植根西部,而接下去,联邦屡次‘围剿’龙灏失败,更是构筑了自己跌入深渊的一级级台阶!

可谓是nozuonodie!

停战了。但白宫可是相当不满。

这种不满是有理由的。

东部联邦(以后简称美国为东邦)在各个方面都优于西联,仅仅是因为一个意料外的重型汽车,就打乱了一切步骤!

这个造成了国家分裂的停战,绝对是个错误!

为了挽回这个错误造成的错误结果,东邦换了总统。七月份,西奥多。罗斯福在两个约翰家族的支持下登上了最高政治舞台。

罗斯福是坚定的反龙灏派,按理说,根据《纽约时报》的推测,第二次东西交锋应该为时不远。

不过,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是。罗斯福上台后的第一个举措,就是组织人手跟西联和谈,终止双方激烈且充满敌意的对峙。

罗斯福对《圣何塞信使报》的记者说:“上一任总统在处理西部事务上犯了很多错,导致了现在的局面,新一期的白宫要做的不是一错再错,而是要知错就改!”

七月二十日。西联的合法地位被东邦承认。

至此,西联作为一个国家,连它的‘敌人’东邦也予以承认这个事实。

罗斯福的政策事后被认为是英明的,美国人民其实对战争已经非常厌倦,尤其是这种打起来没有任何利益的战争。

东邦、西联,虽然有种种矛盾,但原本不是一家人么?

何必非要兵戎相见?

八月份。北美大陆回复和平,各种商贸活动恢复正常秩序,对普通人来说,并未感觉到西联**的影响,自己的生活还是跟往常一样。

甚至于,东部的民众逐渐发现,很多经常购买的商品还便宜了几分!

比如说丽人的化妆品、日用品;

比如说魅好化工厂的高效药品;

比如说DMG出产的各式汽车;

比如说中山魂的亲民品牌;

……

根据驻纽约的《圣何塞信使报》分社出版的时事周刊解读,商品价格之所以会降,那是因为取消了商品从西部运达东部的一部分税款。

而这部分税款,原先是由白宫和联邦军部强加在这些商品头上的。

虽说龙灏此前与联邦签订的条约中明确写上了免税条款。但具体到下面执行,这些条款总是打了折扣。

龙灏拥有的商家为了不激化与白宫的关系,这些‘灰色’的税款交也就交了,因此,商品的价格自然会有所提高。

这一披露。令得东部民众对原来的克利夫兰政府更是不满,反之,对罗斯福新政府的拥护度提升。

罗斯福政府将此和平政策很好地执行了下去,一**五年的下半年,美国大陆都在平稳中度过,经济总量高企。

借此机会,西联的资本……或者说龙灏的资本,迅速渗入到此前‘严防死守’的美国东部。

不光是商品的入侵,而且还有动力块充能站的建设。

顺带说一句,经过‘格林河战役’后,DMG的汽车卖的愈发好了,即便价格还是高昂不落,但东部的权贵都舍得掏钱买了。

毕竟,那可是被战争检验过的商品,安全可靠,而军用品,对一般人来说,平常想买都买不到呢!

充能站的遍地开花,愈发逼迫石油制品的销售市场萎缩,可怜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到了九五年年底,已经沦落到只能向火车和军需战舰售卖石油的境地了。

石油的锦绣前程就这样被炼金生物制品给败坏了!

因为和平,所以投资,因为投资的广泛性,炼金养殖场,竟然开到了美国东海岸!

这是经过龙灏授权许可的,东邦的颓势已成,他也不怕将炼金生物敞开给世界!

毕竟,这是早晚的事,炼金时代的来临,除非龙灏自己出事,否则已不可避免。

当然了,具体到合作细节,还是由盘根东海岸多年的BH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