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管理中的心理学 >

第21章

管理中的心理学-第21章

小说: 管理中的心理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易做起来难。为了消除上下之间的对立情绪,领导得有时需要委屈一下自己,设身处地了解对方的心理和观念,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这对有缺点的员工来说,是最大的信任,只要你始终坚持这一原则,你必将赢得别人的尊敬。

总之,管理是一门艺术,管理的根本就是协调,就是把所有人的努力疗成一股绳指导他们去实现一项共同目标的活动。管理者应该在具体工作中根据员工的不同特性,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注重一个“活”字。在特定时间、特殊环境下,针对下属不同的心理特征,“理”而不“管”,让员工有足够的心理空间去应对各种问题方是上策。

让员工感到你的厚道

厚道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准则。中国古代讲,修身是立命之本,做到修身才能使家庭和国家兴旺,修身用现代语言解释就是要厚道,要讲诚信。管理者也是人群中的一分子,而且是出色的分子,更应该在自身的修养和做人方面有过人之处。

另一方面,要使企业有生命力,首先要有企业的基本准则、企业的精神和文化,这与做人是一样的,能做厚道人,就能建立厚道的企业。企业也像一个人,厚道的管理者心里时时装着员工,把员工看作自己的子女一样来爱护,替员工着想。员工也会有一种被认同的心理,有一种归属感和价值感,从而更加认同企业,更加拥护为员工着想的企业文化和精神,从而使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能够建立一种双赢的关系。

力帆控股集团董事长、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尹明善在一次演讲中阐述了力帆集团的创新思考。他说:“其实一个管理者,不必要有太大的能耐,最要紧的是要厚道,然后你的员工就地道了。”

要建立这样的企业文化,首要的是有一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好管理者,也就是“厚道人”。管理者就好像一家之主,其言谈举止、经营思路都在影响着员工的工作风格。管理者厚道,就容易将这种厚道影响员工,让员工也具有厚道的素质,所谓“近朱者赤”就是这个道理。管理者如果厚道、诚信,一方面会给企业员工做一个好表率,另一方面也会通过计划和执行给企业量身定做一套鼓励厚道、鼓励诚信的工作氛围和评价标准,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员工对自己的要求。

另外,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厚道的管理者由于对厚道、诚信这些品质的认同,以及自身具有厚道的素质,所以更倾向于寻找也具有厚道精神的员工,这个道理就好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样,这是厚道的企业文化之所以形成的人性基础。而员工也在挑管理者,挑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使进入厚道企业的员工从一开始了解企业就比较认同厚道的精神,即使是那些本来不那么厚道的员工,在厚道的管理者和厚道的企业文化熏陶下,天长日久,也逐渐具有厚道的人品,从而更加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而不厚道的管理者也常常换来下属的不信任,对管理者存有防范心理,有心计的下属甚至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跟管理者在工作中玩猫腻,不厚道,让管理者最终自食其果。

一位老板向管理大师诉苦说,他的公司管理极为不善。管理大师应约而往,到公司上下走动了一回,心中便有了底。管理大师问这位老板:“你到菜市场去买过菜吗?”他愣了一下,答道:“是的。”管理大师继续问:“你是否注意到,卖菜人总是习惯于缺斤少两呢?”他回答:“是的,是这样。”“那么,买菜人是否也习惯于讨价还价呢?”“是的。”他回答。“那么,”管理大师笑着提醒他,“你是否也习惯于用买菜的方式来购买职工的生产力呢?”他吃了一惊,瞪大眼睛望着管理大师。

最后,管理大师总结说:“这主要是由于你的不厚道引起了员工对你的警惕,从而与你计较,这就是公司管理不善的病源之所在啊!”

诚然,有些管理者曾经不厚道地对待过员工,但不要认为这些管理者能长期愚弄人们。他的职员可能看上去相当文静和羞怯,但是,如果这些职员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时,他们也会搏斗如虎。所以要记住,在对待人的问题上,聪明不能代替善意和真诚。不要认为你能愚弄人们,他们会受你的欺骗。不可能,他们会一眼看穿真相。人际交往的第一原则便是对等原则。很多高层管理者只是想到让员工努力干活,却没有想到自己也应该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在这样不对等的情况下,员工是不会那么拼命的。这个事例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做人要厚道,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尤其要厚道!

善待失意者

管理者在自己的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失意的下属。在这些失意的下属中,大多数都是因为工作上的不如意,他们自以为没有得到用武之地,职务与才华不相匹配,因而情绪低落,有的甚至以酒买醉。可以说,失意者是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的。

出于心理动因,失意者的一些言行举动,有时会令人可笑,有时会令人可悲。失意者也许会占用你宝贵的时间,耗费你的精力,模糊你重要的判断,但要记住,奇。сom书失意者尽管千方百计地搜寻事物的阴暗面,他们一般并无恶意,他们只是懦弱值得同情。那种认为他们是自作自受的观点是不对的。

管理者对待一时失意的人,不可轻视他们的人生观对你的神经的麻痹,松懈你的警惕。一个集体内,要是某一个人有悲观的情绪,就可能阻碍整个集体的前进。必须注意两种结果:一是这个集体的整体成绩是否欠佳;二是你本人的热情和干劲是否降低。

对待失意者除了思想帮助外,给他一个合适的工作岗位也是应该的,这时候,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受人器重的心理。如将他放在流水线的末尾,在这种地方,失意者可以成为良好的监督者,即使不出现问题,他也会鸡蛋里挑骨头,要是确实存在差错,他也会比别人更能把差错找出来。

“微软之王”比尔?盖茨认为:当一个人为生计发愁时,他就会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行创造性思维,恰恰在这种时候,最容易出成绩,而且这种人比事业顺利的人更具有承受挫折的能力。微软公司以后也将会经历挫折,那么,这些曾经失业的人才必定会在逆境中干得更加出色。因此,盖茨一旦发现本行业中比较出色、但因所在公司经营败落而失业的人才,就会在适当的时候聘他来微软工作。而心理学上的相关研究也印证了比尔?盖茨的这一观点,据心理学家研究,一个失意者更需要得到心灵上的安慰,更渴求有人能填补他心灵上的空白,治疗他心理上的疾病。因此,当一个独具慧眼的管理者向他们抛出橄榄枝并予以重用的时候,他们更能激发潜能,努力工作,甚至达到以死相报的境地。

《战国策》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齐国人冯谖由于贫困潦倒,几乎没有办法维持生计了,失意非常。无奈之下,冯谖前去投靠孟尝君。孟尝君问他有什么才能没有,他说没有,但是礼贤下士的孟尝君还是把他收留了下来。后来,冯谖两次三番地对所受到的待遇感到不满,于是弹剑而歌,孟尝君闻知后,都一一满足冯谖的要求,让其在心理上也有了满足感和安全感。后来,冯谖自愿去薛收债,通过巧妙地操纵,让薛地百姓对孟尝君感恩戴德。为孟尝君开辟了一条后路。

冯谖之所以绞尽脑汁竭尽全力地为孟尝君做事,就在于报孟尝君的知遇之恩,报孟尝君救自己于失意之中。可以说,在这一点,管理人才的大师孟尝君确实有独到之处。其实,像这样的事例在历史上何其之多,他们最终都取得了双向的成功。

管理者何不效仿古人,善待失意者,投之以桃,相信失意者终会报之以李!

采用巧妙的批评手段

在工作中,下属难免会出现错误,这时候,作为管理者往往要就其行为提出批评。然而,批评的时候不讲究策略,往往就会产生不良效果。尤其是当管理者正在气头上的时候,情绪失控、容易借题发挥,从而产生更恶劣的影响。

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被人指责说工作表现差或者是犯下了本可避免的错误,这滋味是很不好受的。受批评的员工不仅仅会产生防御心理,被上司批评这件事还会让他觉得受了伤害,觉得很泄气。员工们个性不同,心理学家所谓的“自我力量”(内心深处对自己的感觉,也就是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有强有弱,受批评时会产生愤怒、焦虑、沮丧等种种不同的反应,甚至这些反应会同时出现,这些不良情绪就是批评所导致的“情感创伤”,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伤害。

所以,当下属出现错误的时候,管理者一定要采用巧妙的批评手段批评和训诫下属。出于改造和团结的目的,批评讲求方法,不能粗暴,不能由自己的性子而定。

一是可以采用模糊式的批评方式。某单位为整顿劳动纪律,召开了员工大会,领导在会上说: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公司的纪律总的来说是好的,但也有个别人表现较差,有的迟到早退,也有的上班时间聊天……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模糊式批评,用了不少模糊语言:“近―段时间”、“总的”、“个别”、“有的”、“也有的”等等。这样,既照顾了面子,又指出了问题,他的批评没有指名,并且又具有某种弹性,通常这种批评比直接点名批评效果更好。

二是采用正调反唱的批评方式。这种批评方式是指领导者知道员工的过错但不提出批评,而是充分肯定或表扬员工的长处和成绩,对员工进行激励,使员工自我反省,进而认识过错、改正过错。在一般情况下,当员工工作中出现过错时,管理者要及时进行批评。所以员工普遍的心理活动是:一旦出现过错,就等着挨领导者的批评。领导者不批评员工,员工心里反而不安宁。当受到领导者的批评之后,心里的包袱也就放下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仿佛员工出现过错,挨了领导者的批评,就一对一拉平了。然而逆向思维来讲,对有些出现过错的员工,完全可以不用批评,而是通过表扬其本人或他人的优点,特别和其过错相对立的优点,可以促使其本人扪心自问,主动自我反省,很快认识过错,改正过错,从而收到批评的效果。

三是可以采取旁敲侧击的批评方式。所谓旁敲侧击的批评是指领导者并不直接针对犯错误的员工提出批评或指正,而是通过某种手段引起其自我觉醒,方法可以是故意严厉的批评他人,抓住某个员工充当“替罪羊”,让他受训斥时,使其他人受到震动,并因为躲过上司对自己的批评而暗自庆幸,从而不易形成反抗心理。旁敲侧击式着重体现在“敲”与“击”上,具有观点明确、态度明朗的特点,使对方在敬畏之中不得不接受批评。

四是可以采用请教式的批评方式。生活中有个例子:有一个人在一处禁捕的水库内网鱼,远处走来一个警察,捕鱼者心里想这下可糟了。警察走近后,出乎意料不仅没有大声训斥,反而和气地说:“先生,您在此洗网,下游的河水岂不被污染了?”这情景令捕鱼者十分感动,连忙诚恳地道歉而去。同样的道理,当下属发觉他的过分行为伤害了你后,他在某种程度上也会自责的。这个时候,你就没必要厉声训斥他,而应用温和的方式作一个“冷处理”,这样更好。

五是采用安慰式的批评方式。有的情况下,员工的错误举止是基于人之正常心理驱使的必然结果,在这时候,尽管你对此不能接受,但你也应当从员工的角度考虑问题,体会下属的真正思想。或者你会发现如果你站在他的位置上,你也可能这样做,只不过不像他那样厉害罢了。既然能意识到这一层,你就应该注意去保持下属的心情,在给以批评的同时,也留一些余地,给对方一些安慰。然而,你要明确你的态度是批评性的,绝不可以给下属留下一种鼓励、劝勉的印象,那样同样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六是采取暗示式的批评方式。暗示式批评方式其最大的特点是具一定的隐蔽性,这种隐蔽性避免了你在批评某位下属时的直接对立或尴尬。一般而言,这种批评方式非常适合于那些过分献殷勤的异性下属。假设在工作中,你的某个异性下属总是有事没事地去找你这位中层管理者献殷勤,而你又正在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份重要文件的处理中,可他(她)却三番五次来干扰。他(她)以为是好意,要么问问是否用咖啡,要么去打听一番你的工作进程。对于这种下属,你可以告诉他(她):“我看××倒是很好!安安静静的。”通过两相对照来暗示这位异性下属不要太和你亲近,他(她)自然会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