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传襄公三十年》说:〃於子蟜之卒也,将葬,公孙挥与裨灶晨会事焉。过伯有氏,其门上生莠。子羽曰:'其莠犹在乎?'於是岁在降娄〃,《国语·晋语四》〃君之行也,岁在大火〃,就是用岁星纪年的例子(注:有人认为《左传》《国语》里的岁星纪年出自刘歆伪托,并不反映当时的实际天象。)。
再说太岁纪年法。古人有所谓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分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其安排的方向和顺序正好和十二次相反。二者对照如下表:
附图:
岁星由西向东运行,和人们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和顺序正好相反,所以岁星纪年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起来并不方便。为此,古代天文占星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做太岁(注:《汉书·天文志》叫做太岁,《史记·天官书》叫做岁阴,《淮南子·天文训》叫做太阴。),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相一致,并用它来纪年。根据《汉书·天文志》所载战国时代的天象纪录,某年岁星在星纪,太岁便在析木(寅),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寅〃;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枵,太岁便运行到大火(卯),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卯〃,其余由此类推,如下面图所示。此外古人还取了摄提格、单阏等十二个太岁年名作为〃太岁在寅〃〃太岁在卯〃等十二个年份的名称(注:单阏,读chányān。)。屈原《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注:见本书第二册549页。),一般认为这里的摄提就是作为太岁年名的摄提格,是说屈原出生於〃太岁在寅〃之年(注:注意:屈原时代的〃太岁在寅〃是反映当时岁星所在的相应的方位的,人们可以把《离骚》里的摄提(格)翻译为寅年,但不能理解为后世干支纪年法里的寅年,干支纪年法里的子丑寅卯只是一套抽象的次序符号,和太岁所在、岁星所在没有关系。又,朱熹《楚辞集注》说:〃摄提,星名;随斗柄以指十二辰者也。〃这是另外一种解释。);孟陬指夏历正月建寅之月;庚寅是生日的干支。这样说来,屈原的生辰恰巧是寅年寅月寅日。
附图:
下面列表说明摄提格、单阏等十二个太岁年名和太岁所在、岁星所在的对应关系:
附图:
大概在西汉年间,历家又取了阏逢、旃蒙等十个名称,叫做岁阳,依次和上述十二个太岁年名相配(配法和前述六十甲子相同),组合成为六十个年名,以阏逢摄提格为第一年,旃蒙单阏为第二年,其余由此类推,六十年周而复始。《史记·历书·历术甲子篇》自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始,就用这些年名纪年。《尔雅·释天》载有十个岁阳和十干对应,列表如下(注:岁阳名称也根据《尔雅·释天》。《淮南子·天文训》与此基本相同。《史记·历书》所见十个岁阳的名称和顺序是:焉逢、端蒙、游兆、彊梧、徒维、祝犁、商横、昭阳、横艾、尚章。和《尔雅》有出入。):
附图:
上文说过,十二个太岁年名和十二辰对应。为便於查阅,再作简表如下:
附图:
所以如果用干支来更代,阏逢摄提格可以称为甲寅年,旃蒙单阏可以称为乙卯年,等等。这些年名创制之初是为了反映岁星逐年所在的方位的,但是后来发现岁星并不是每年整走一个星次,用它们来纪年并不能反映逐年的实际天象,所以就废而改用六十甲子纪年了。后世有人使用这些古年名纪年,那是根据当年的干支来对照的。例如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六《陈纪》十下注曰:〃起阏逢执徐,尽著雍涒滩,凡五年〃,是说从甲辰到戊申共五年。清初作家朱彝尊在《谒孔林赋》里写道:〃粤以屠维作噩之年,我来自东,至於仙源〃,其实是说在己酉年。他的《曝书亭集》里的古今诗系年,也用这些年名。我们阅读古书,应该知道这种情况。
干支纪年法一般认为兴自东汉(注:有人认为在汉朝初年就开始用干支纪年,到了东汉元和二年(公元85年)才用政府命令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六十甲子周而复始,到现在没有中断。由此可以向上逆推,知道上古某年是什么干支。一般历史年表所记的西汉以前的逐年干支,是后人逆推附加上去的,这一点应该注意。
关於纪年法我们就说到这里。
最后谈谈〃三正(zhēng)〃的问题。
春秋战国时代有所谓夏历、殷历和周历,三者主要的区别在於岁首的月建不同,所以又叫做三正。周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殷历以建丑之月(即夏历的十二月)为岁首,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后世通常所说的阴历正月)为岁首。周历比殷历早一个月,比夏历早两个月。由於三正岁首的月建不同,四季也就随之而异。下表以月建为纲,说明三正之间月份和季节的对应:
附图:
夏殷周三正是春秋战国时代不同地区所使用的不同的历日制度,我们阅读先秦古籍有必要了解三正的差异,因为先秦古籍所据以纪时的历日制度并不统一。举例来说,《春秋》和《孟子》多用周历(注:《孟子·离娄下》:〃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阮元以为此用夏历,但是这一点学者间有争论。),《楚辞》和《吕氏春秋》用夏历。《诗经》要看具体诗篇,例如《小雅·四月》用夏历(注:所以原诗说〃四月维夏,六月徂暑〃,〃秋日凄凄,百卉具腓〃,〃冬日烈烈,飘风发发〃。),《豳风·七月》就是夏历和周历并用(注:此诗凡言〃七月〃等处是夏历,〃一之日〃等处是周历。)。《春秋成公八年》说〃二月无冰〃,史官把这一罕见的现象载入史册,显而易见,这是指周历二月即夏历十二月而言;如果是夏历二月,则已经〃东风解冻〃,无冰应是正常现象,无需大书特书了。又如《春秋庄公七年》说〃秋,大水,无麦苗〃,这也指周历,周历秋季相当於夏历五六月,晚收的麦子和〃五稼之苗〃有可能被大水所〃漂杀〃;如果是夏历秋季,就很难索解了。由此可知《孟子·梁惠王上》所说的〃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也是用周历,周历七八月相当於夏历五六月,其时正是禾苗需要雨水的时候。根据同样的理由,我们相信《孟子·滕文公上》所说的〃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的秋阳是指夏历五六月的炎日(注:见本书第一册306页。)。在《春秋》和《左传》里,同一历史事实,《春秋》经文和《左传》所记的时月每有出入,甚至同属《左传》所记,而时月也互有异同,这可以从三正的差异中求得解释(注:文字错乱又当别论。)。例如《春秋隐公六年》说〃冬,宋人取长葛〃,《左传》记载为〃秋,宋人取长葛〃(注:杜预想调和经传记时上的矛盾,解释说:〃秋取,冬乃告也。〃又说:〃今冬乘长葛无备而取之〃,则自相矛盾。其实从周历夏历的差异上来解释就很自然。);《春秋僖公五年》说〃春,晋侯杀其世子申生〃,《左传》记此事於僖公四年十二月。可见《左传》所依据的史料有的是用夏历。
在战国秦汉之间有所谓〃三正论〃,认为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是夏商周三代轮流更改正朔,说什么〃王者始起〃要〃改正朔〃〃易服色〃等等以表示〃受命於天〃。当然这并不可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以建亥之月(即夏历的十月)为岁首,但是夏正比较适合农事季节,所以并不称十月为正月,不改正月(秦人叫端月)为四月,春夏秋冬和月份的搭配,完全和夏正相同。汉初沿袭秦制。《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载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十月杀灌夫,十二月晦杀魏其,接着说:〃其春,武安侯病,专呼服谢罪。使巫视鬼者视之,见魏其、灌夫共守,欲杀之。〃(注:见本书本册744页。)司马迁不说〃明春〃,而说〃其春〃,就是因为当时以十月为岁首,当年的春天在当年的十二月之后的缘故。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此后大约二千年间,除王莽和魏明帝时一度改用殷正,唐武后和肃宗时一度改用周正外,一般都是用的夏正。
附带谈谈一些节日。
由於风俗习惯的关系,一年有许多节日。下面把一些主要节日按月加以叙述。
元旦 这是正月初一日。
人日 这是正月初七日。据传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按即杜甫):〃人日题诗寄草堂。〃
上元(元月元宵) 正月十五日。旧俗以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朱淑贞《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 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在春分前后)。杜甫《遭田夫泥饮美严中丞》:〃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这是春社。又,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在秋分前后。
寒食 清明前二日。《荆楚岁时记》说,冬至后一百五日,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因此,有人以〃一百五〃为寒食的代称。温庭筠《寒食节日寄楚望》诗:〃时当一百五。〃但依照旧法推算,清明前二日不一定是一百五日,有时是一百六日。所以元稹《连昌宫词》说:〃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
清明 就是清明节。古人常常把清明和寒食联系起来。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
花朝 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又叫百花生日。
上巳 原定为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旧俗以此日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但是自曹魏以后,把节日固定为三月三日。后来变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浴佛节 传说四月初八日是释迦牟尼的生日。《荆楚岁时记》说,荆楚以四月八日诸寺香汤浴佛,共作龙华会。《洛阳伽蓝记·法云寺》:〃四月初八日,京师士女多至河间寺。〃
端午(端阳) 五月初五日。《荆楚岁时记》说,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江,人们在这一天竞渡,表示要拯救屈原。(后来又把船做成龙形,叫龙舟竞渡。)关於端午节的传说很多。唐代以后,端午节被规定为大节日,常有赏赐。杜甫《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
伏日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叫初伏,第四个庚日叫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叫终伏(末伏),总称为三伏。据说伏是隐伏避盛暑的意思(注:此据《史·记秦本纪》〃二年初伏〃张守节正义。)。伏日祭祀,所以也是一个大节日。一般所谓伏日,大约指的是初伏。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
七夕 七月七日。《荆楚岁时记》说,七月初七日的晚间是牵牛织女聚会之夜,人家妇女结采缕穿七孔针,陈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杜牧《七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中元 七月十五日(注: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后代只有上元中元成为节日。)。佛教传说:目连的母亲堕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烈火,目连求救於佛,佛为他说盂兰盆经,叫他在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注:孟兰盆,梵语,是倒悬的意义。作盂兰盆,指施佛及僧,以报父母养育之恩。)。后代把中元看成鬼节,有施饿鬼等等迷信行为。
中秋 八月十五日。人们以为这时的月亮最亮,所以是赏月的佳节。苏轼《水调歌头》(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重阳(重九,九日) 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所以称为重阳。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酒的习惯。据《续齐谐记》所载,费长房对汝南桓景说,九月九日汝南有大灾难,带茱萸囊登山饮菊花酒可以免祸。这是一般人认为重九登高的来源,但不一定可靠(注:《风土记》以为此日折茱萸插头,以辟恶气,而御初寒,与此也不相同。)。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冬至 就是冬至节。冬至前一日称为小至。古人把冬至看成是节气的起点(注:《史记·律书》:〃气始於冬至,周而复始。〃),从冬至起,日子一天天长起来,叫做〃冬至一阳生(注:《史记·律书》:〃日冬至,则一阴下藏,一阳上舒。〃)〃。古人又认为:冬天来了,春天就要跟着到来。杜甫《小至》诗:〃冬至阳生春又来。〃
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