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修缮,修葺。左传隐公元年:〃大叔~聚,缮甲兵。〃孟子万章上:〃父母使舜~廪。〃(廪lǐn:仓房。)注意:古代汉语中的〃完〃没有〃完了〃,〃完毕〃的意义。〃完了〃,〃完毕〃这种引申义是后起的。
283。【备】
(一)完备,齐备。论语微子:〃无求~於一人。〃荀子劝学:〃而神明自得,圣心~焉。〃战国策齐策四:〃世无骐驎騄耳,王驷已~矣。〃现代变为双音词〃完~〃,〃具~〃。
(二)防备。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师劳力竭,远主~之。〃庄子胠箧:〃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
[辨]完,备。两者都含〃全〃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备〃着重在数量,有〃什么都有〃的意思,所以〃求全责备〃不能改作〃求全责完〃。〃完〃着重在完整,所以〃完卵〃,〃完裙〃都不能说成〃备〃。
284。【陈】
(一)陈列。左传隐公五年:〃~鱼而观之。〃论语季氏:〃~力就列。〃〔下~〕宾主相见陈列礼品之处,位在堂下,故称〃下陈〃。古代统治阶级将剥削所得的财物、婢妾填充内庭,叫做〃充下陈〃。战国策齐策四:〃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
(二)陈述,陈说。孟子公孙丑下:〃吾非尧舜之道,不敢以~於王前。〃楚辞离骚:〃跪敷衽以~词兮。〃(敷衽:平展衣襟。)古诗十九首:〃欢乐难具~。〃
(三)通〃阵〃。论语卫灵公:〃卫灵公问~於孔子。〃史记淮阴侯列传:〃出,背水~。〃注意:古代文献中,〃阵〃多作〃陈〃。
(四)旧。跟〃新〃相对。诗小雅甫田:〃我取其~。〃
285。【故】
(一)原因。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墨子非攻上:〃此何~也。〃又用作连词,表示〃所以〃,〃因此〃。论语先进:〃求也退,~进之;由也兼人,~退之。〃孟子公孙丑上:〃~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二)事变,事故。国语郑语:〃王室多~。〃孟子尽心上:〃父母俱存,兄弟无~。〃现代有双音词〃事~〃。
(三)旧的,历史悠久的。论语为政:〃温~而知新。〃战国策齐策四:〃以~相为上将军。〃孟子梁惠王下:〃所谓~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旧]平日有接触的人,朋友。论语泰伯:〃~旧不遗,则民不偷。〃(偷:薄。)[~人]旧友。孟浩然过故人庄:〃~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今成语有〃非亲非~〃。
(四)故意。伪古文尚书大禹谟:〃刑~无小。〃(故意犯罪的人,就是情节轻也要惩处。)今成语有〃明知~犯〃。
286。【穷】
(一)阻塞不通。跟〃通〃或〃达〃相对。楚辞天问:〃阻~西征,岩何越焉?〃(传说禹的父亲鲧被舜流放于羽山,西行度越险阻,坠崖而死。)庄子列御寇:〃夫处~闾厄巷。〃王勃滕王阁序:〃岂效~途之哭?〃引申为到尽头。山海经大荒南经:〃南海之中有泛天之山,赤水~焉。〃(赤水:水名。穷焉:源头到此山为止。)陶潜桃花源记:〃欲~其源。〃又为走投无路。史记项羽本纪:〃~来从我,不忍杀之。〃三国志魏志邴原传:〃~鸟入怀。〃
(二)极,尽。礼记乐记:〃~高极远而测深厚。〃王勃滕王阁序:〃~睇眄於中天。〃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故卒死於~裔。〃今熟语有〃无~无尽〃。
(三)生活困难,无依靠。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民而无告者。〃战国策齐策四:〃振困~,补不足。〃
(四)不得仕进,不能显贵。跟〃通〃、〃达〃相对。这是由第一义发展而来。孟子尽心上:〃~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庄子德充符:〃~达贫富。〃又让王:〃古之得道者,~亦乐,通亦乐。〃王勃滕王阁序:〃~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辨]贫,穷。在古代(特别是上古),〃贫〃和〃穷〃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缺乏衣食金钱,叫〃贫〃不叫〃穷〃,不能显贵只能叫〃穷〃,决不叫〃贫〃。从它们的反义词也可以看得很清楚:〃贫〃的对面是〃富〃,〃穷〃的对面是〃通〃或〃达〃。庄子德充符:〃死生存亡,穷达贫富。〃〃穷达〃对举,〃贫富〃对举,是很明显的。〃困穷〃连用时,包括有〃贫困〃的意思,后来〃穷〃单用也渐渐能表示〃贫〃了。不过这是很晚的事情了。
287。【难】
(一)不容易,困难。跟〃易〃相对。老子二章:〃故有无相生,~易相成。〃又十二章:〃~得之货,令人行妨。〃论语宪问:〃贫而无怨~,富而无骄易。〃
(二)读nàn。责备。孟子离娄下:〃於禽兽又何~焉?〃又为诘问,反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奢不能~。〃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说,~壬人。〃(壬人:佞人,巧言谄媚之人。)今有双音词〃责~〃、〃非~〃。又为名词。辩驳的观点,论点。汉书高帝纪:〃〔汉王〕以问张良,良发八~。〃又公孙贺等传赞:〃〔桓宽〕极其论~,著数万言。〃
(三)读nàn。祸乱,乱事。左传成公十三年:〃利吾有狄~。〃庄子逍遥游:〃越有~,吴王使之将。〃起事叫〃发~〃。汉书项籍传:〃天下初发~。〃又为灾难,患难。左传庄公三十年:〃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纾:解除。)杜甫登楼诗:〃万方多~此登临。〃
288。【夷】
(一)平,平坦。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而民好径。〃韩非子五蠹:〃千仞之山,跛牂易牧者,~也。〃(牂zāng:母羊。)用如动词,表示铲平,挖平。左传成公十六年:〃塞井~灶,陈於军中。〃国语周语下:〃是以人~其宗庙。〃
(二)铲除。左传隐公六年:〃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蕴崇,绝其本根,勿使能殖。〃(芟shān:割除。蕴崇:堆积。)引申为灭族。史记秦本纪:〃诛三父等而~三族。〃汉书李广传:〃大臣无罪~灭者数十家。〃
(三)我国古代东部地区的种族名。孟子离娄下:〃舜生於诸冯,迁於负夏,卒於鸣条,东~之人也。〃(诸冯、负夏、鸣条,都是我国东部古地名。)又泛指汉族以外的民族,和〃夏〃相对。论语八佾:〃~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狄:古代北部的种族名。)孟子滕文公上:〃吾闻用夏变~者,未闻变於~者也。〃王勃滕王阁序:〃台隍枕~夏之交。〃
289。【平】
(一)平坦。汉书李广传:〃尚四五十里,得~地。〃引申为公正,公平。诗经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不~谓何?〃
(二)平定。孟子滕文公上:〃当尧之时,天下犹未~。〃
290。【庸】
(一)用。一般只见於〃无~〃这种固定形式。左传隐公元年:〃无~,将自及。〃后代成语有〃无~讳言。〃〔登~〕指举荐贤才。尚书尧典:〃若时登~。〃
(二)平庸,平凡,一般,中等。战国策魏策四:〃此~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贾谊过秦论上:〃材能不及中~。〃今成语有〃~~碌碌〃。
(三)副词。岂,难道。左传庄公十四年:〃~非贰乎?〃韩愈师说:〃夫~知其年之先后生於吾乎?〃〔~讵〕岂,难道。庄子齐物论:〃~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
291。【已】
(一)动词,停止。论语泰伯:〃死而后~。〃荀子劝学:〃学不可以~。〃今成语有〃称赞不~〃,〃精进不~〃。〔不得~〕表示情势所迫,不能不这样作(不能停止)。论语颜渊:〃必不得~而去,於斯三者何先?〃孟子滕文公下:〃予岂好辩哉?予不得~也?〃引申为止於,限於,动词。庄子马蹄:〃马知~此矣。〃〔而~〕〔而~矣〕略等於现代汉语的〃罢了〃。孟子梁惠王上:〃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孟子公孙丑上:〃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矣!〃也可以说成〃也~矣〃。论语先进:〃亦各言其志也~矣。〃
(二)副词。已经。论语微子:〃道之不行,~知之矣!〃
(三)语气词。通〃矣〃。孟子梁惠王上:〃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
292。【必】
副词,一定。墨子非攻上:〃~有一死罪矣。〃庄子养生主:〃恢恢乎其於游刃~有馀地矣!〃注意:有时跟〃矣〃连用,放在句末。史记项羽本纪:〃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矣。〃又用如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必行〃。韩非子五蠹:〃故明主~其诛也。〃又:〃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使民畏之。〃汉书宣帝纪赞:〃孝宣之治,信赏~罚。〃又表示坚信。史记淮阴侯列传:〃且汉王不可~。〃又:〃故臣以为足下~汉王之不危己,亦误矣。〃
293。【一】
(一)基数。左传隐公元年:〃大都不过参国之~。〃又用如动词或形容词,表示〃统一〃,〃一致〃。孟子梁惠王上:〃孰能~之?〃韩非子五蠹:〃法莫如~而固,使民知之。〃
(二)专一。荀子劝学:〃用心~也。〃
(三)相同,一样。孟子离娄下:〃先圣后圣,其揆~也。〃荀子天论:〃故君子之所以日进,与小人之所以日退,~也。〃
(四)全。礼记杂记下:〃~国之人皆若狂。〃左传宣公十四年:〃~国谋之,何以不亡?〃用作状语,表示一概,全都。诗经邶风北风:〃政事~埤益我。〃(埤pí益我:堆在我身上。)
(五)副词。乃,竟。战国策齐策一:〃靖国君之於寡人,~至於此乎!〃〔~何〕副词。多么。战国策燕策一:〃此~何庆吊相随之速也!〃杜甫石豪吏诗:〃吏呼~何怒,妇啼~何苦?〃
[辨]一,壹。〃一〃的意义比〃壹〃广得多。〃壹〃一般只用於〃专一〃的意义。该用〃壹〃的地方可以用〃一〃,如荀子劝学:〃用心一也。〃但该用〃一〃的地方,一般不用〃壹〃。
294。【参】
(一)读sān。三分。左传隐公元年:〃大都不过~国之一。〃
(二)读shēn。星宿名。诗经召南小星:〃嘒彼小星,维~与昴。〃(嘒huì:微小的样子。昴mǎo:星宿名。)
(三)[~差](cēncī),不整齐的样子。诗经周南关雎:〃~差荇菜,左右流之。〃
(四)读cān,通〃骖〃。[~乘]即车右。司马迁报任安书:〃同子~乘。〃参看〃右〃字条。按:〃~加〃,〃~与〃是后起义。
[辨]三,参。〃三〃的意义比〃参〃广。〃参〃只用於〃三分〃,或配合成三。该用〃参〃的地方有时可以用〃三〃,但该用〃三〃的地方决不能用〃参〃。〃三〃在古代汉语中有时是表极数,如〃南容三复白圭〃,在这种情况下〃三〃读去声。〃参〃则无此用法。
295。【什】
(一)作为一个单位的十。军队中十人为〃什〃。逸周书大聚:〃十夫为~。〃礼记祭器:〃军旅~伍。〃(伍:作为一个单位的五。)史记匈奴列传:〃亦各置千长,百长,~长。〃古时五家为保,十家相连为〃什伍〃。史记商君列传:〃令民为~伍。〃诗经的雅和颂每十篇为一〃什〃。如小雅有〃鹿鸣之~〃,大雅有〃文王之~〃,周颂有〃清庙之~〃。〔~物〕家庭日用之物。后汉书祭彤传:〃下至居室~物,大小无不悉备。〃
(二)诗篇。这是由於诗经雅颂十篇为一〃什〃,所以后代泛称诗篇为〃~篇〃,后来又省称〃什〃。文心雕龙情采:〃昔诗人~篇,为情而造文。〃萧统文选序:〃故与夫篇~,杂而集之。〃白居易与元九书:〃'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离花先委露,别叶乍辞风'之~,丽则丽矣。〃
(三)十倍。孟子滕文公上:〃或相~百,或相千万。〃老子八十章:〃使有~伯之器而不用。〃
(四)十分,表示分数。孟子滕文公上:〃其实皆~一也。〃注意:〃十〃与〃什〃同音,在口语中没有分别;在书面上,作为分母的时候,写作〃什〃是为了便於区别。
[辨]十,什。二者同音,意义也同源,但用法不一样。〃十〃用于基数和序数,而〃什〃不用于基数和序数。〃什〃表示作为单位的十,〃十〃无此用法。因此〃什伍〃不能作〃十伍〃,〃什长〃也不能作〃十长〃。至于〃什〃表示十倍或十分,这种地方可以换成〃十〃。庄子达生〃而失者十一〃,指十分之一。韩愈应科目时与〃盖十八九矣〃,指十分之八九。
296。【伯】
(一)长(zhǎng),大的。孟子告子上:〃乡人长於~兄一岁,则谁敬?〃诗经邶风泉水:〃问我诸姑,遂及~姊。〃注意:上古不用数字排行,只用〃伯〃,〃仲〃,〃叔〃,〃季〃。〃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和〃季〃都指较小的,不一定是老三,老四。说〃伯兄〃,〃伯姊〃就是指〃大哥〃,〃大姐〃,说〃伯父〃是指比父亲年长的父辈。上古单称〃伯〃,〃叔〃不是指后世的〃伯父〃,〃叔父〃。〃伯〃,〃叔〃指〃伯父〃,〃叔父〃是较后的意义。
(二)古代五等爵(公,侯,伯,子,男)之一。左传僖公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