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都市修炼研究生 >

第38章

都市修炼研究生-第38章

小说: 都市修炼研究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教授也点点头:“这倒是一条思路,染色体数量倍数相同倒也可能获得成功,如果成功的话,这可不得了,以后这杂交水稻都不用搞了,不过对农民倒是好事,种子不用买了,也不用担心旱灾了,栽培面积至少可以在目前的情况下扩大50%。很多地方就是因为没有足够大水源,导致大量的农田荒芜。不过你小子做试验还是以前那样蒙着头啥叶不管啊,怎么不算好时间呢,你现在炼苗,到哪里找那么多温室。我那温室全给你也不够啊,现在学校基地缩减了些,温室里都挤得满满。不过我还是可以将一些不重要的腾出来,但是也解决不了你的问题。”
    说话间,基地的徐主任也过来了,见徐教授正在说话,也不打搅,领导示意在旁边坐了下来。静海农大可是有个传统,校长的话都不一定管用,但一些有资历的教授们讲话肯定管用。所以像徐教授这样的有实力的学者,领导也是不敢得罪的。
    看到何主任的到来,徐教授很高兴,“哎,何主任,你来得正好,这事就你那里解决得了,基地的温室应该还有很多空的。”
    何主任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听到领导召唤,匆匆忙忙从基地赶来,还没弄清楚事情的由来呢。
    这徐教授赶忙将曾军的事说了下,“就你那里还能解决得了,我们那里温室都占了,再说这样的实验也是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的,这东西若是研究了出来,肯定是影响极大,里面牵涉的利益也是巨大,所以也不能这么简简单单就进去,得签订保密协议。当然这小子现在不差钱,要多少钱,你不要跟他客气。”
    徐教授毕竟姜是老的辣,想得很全面,这要是曾军肯定就想不到这么远。的确如果这个研究成功的话,对于中国都将是一件大事,这样的研究成果拿个国际奖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若是没有政治原因,就杂交水稻的成果就该获诺奖的。更何况这里面牵涉的经济利益更是巨大,所以签署保密协议也是非常必要的。当然为了表示自己不完全偏向曾军,给基地一些利益也是应该的。
    曾军有些感激徐教授,以前自己在这里读书的时候就受到徐教授很多照顾,本来研究生毕业可以直接读他的博士的,不过由于家庭经济压力,曾军决定工作,让何教授叹息不已。没想到现在何教授还是这全力的帮助自己。
    由于事关重大,在何教授的建议下,专门请来了律师签署保密协议,并且曾军可以在试验期间自己派人进行看护管理,基地不进行任何干涉。当然曾军也自愿付出一些经济上的代价,曾军将出资100万,用于基地的建设,这方面何教授倒是没有发表意见,反正这小子也有钱,给学校做贡献也是应该的。徐教授这人一是一,二是二。学校的发展在他心里也是非常重要的,只要保证曾军的根本利益不受损就行了。
    温室一安排好,曾军立即安排人手,开始动手清理温室,准备进行驯化移植,曾军还是在温室里布置了养灵阵还加速驯化的过程,幸好签署了协议,校方不能以任何理由进入曾军的温室内,以免技术以及材料的泄漏。
    有了养灵阵的帮助,驯化移植进展的很快,植株的生长也极为快速,一周以后,一些高大的组合,竟然开始在温室里安排不下了,曾军只好将这些组合全部移走,放进了灵药谷进行栽培,同时安排人手进行管理,还好大多数的组合,曾军采用的是株型比较矮小的竹子种类,在温室中基本能够安置下来。不然都会面临移栽的麻烦。
    别墅内的实验室也在同时进行实验,但是灵物的融合体还是没有动静,倒是灵物也可以进行驯化移植了,不过这些灵物的组培苗的移植没有再放到静海农大去,而是直接放到灵药谷中进行驯化。灵药谷很是奇怪,气温如春,没有季节的变化,用来驯化是再好不过的。
    其实那些普通融合体也是可以放到这里来进行炼化的,不过那些东西总是要推广出去的,放到静海农大虽然麻烦些,还要付出些代价,甚至有泄漏的风险,不过以后推广时反而少了麻烦。曾军倒是也指望从里面赚多少钱,而是真心实意的想为像自己父母一样的农民一些事。再说这种子卖得再贵也是一竿子买卖。种子贵了农民用不起,再说也太容易盗版,很难进行专利保护,还能指望能赚多少。不过申请好专利,国外想要用这个技术,倒是可以好好的赚上一笔,要知道中国出口M国的技术中,杂交水稻就是其中的一项,估计在农业技术中也是不多。说起来,曾军赚起老外的钱来,从来都是不手软的。   
第58章 超级水稻(3)
    一个月后,静海农大温室的融合物完成驯化,开始正常的栽培,当然在这个季节也只能继续在温室里种植,虽然竹类是很抗寒的,但是要想快速的开花结果还是要在温室里才行,因为水稻的生长以及开花授粉都是严重受温度的影响。
    不过也可以看得出来,这些融合体基本还是符合曾军的设想的,植株基本继承了竹类的生长特点,生长也极为迅速,叶片则有些不同,变得更长也更宽了,但是比起水稻的长叶又有所不如。但是会不会像水稻一样结实,还要等到后续的栽培结果才能知道。
    有了养灵阵,这个过程也不是很难等待,在春节前不到一个月的时候,静海农大的温室里传来了好消息:开花了。
    曾军听闻心花怒放,赶忙赶了过去,果然就看到温室中的竹子一样的植株上面怪异地长着水稻的叶子,开着稻花。这花序和水稻的很不一样,至少也是水稻花序的2倍以上,每个植株都有上百个花序。曾军有些担心这细细的竹竿能不能承受得起。不过这些竹子形成了一个整体又加上强度不再是水稻的禾杆所能比拟的。
    水稻的花粉授粉依靠风媒,但是温室里确实封闭的,所以曾军让几个负责管理的手下适时的用风机进行吹动,帮助水稻进行授粉,以达到最大的产量,为最后的实验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
    本来正常的水稻花期就有8天左右,从授粉到种子成熟更是需要一个半月,但是在养灵阵的作用下,这个周期得到极大的缩减,花期集中在两天全部完成,这样授粉的效率高了不少,可以预见,空壳率会大幅度的降低。而成熟期更是缩短在2周多的时间即完成了。过年前的两个星期的时候,温室里到处是金黄色的谷子,沉甸甸的,颗粒比普通的水稻大了至少5倍,像一颗颗的圆溜溜的水果。将所有的品种收获,产量相当不错,最低也有1640公斤每亩,最高的竟然高达2418公斤每亩,当然想达到50年代所谓的亩产过万斤还是有极大的距离。
    竹竿的承受力也没有出现曾军担心的问题,比起冬季厚厚的冰雪的挤压,水稻的稻穗的压力有些小巫见大巫,自然也在竹竿是承受范围之内。不过收获的确有些麻烦,现在也没办法采用什么机械,不过好在曾军有机器人的帮助,不然那些高大的类型收获真是困难。高大类型虽然难以收获,但是产量却相当不错,高于2000公斤的基本是高大株型,而且承受能力也要强了不少。不像矮小株型一下子就压弯了。
    还好曾军没有为丰收的喜悦所冲晕,没有将自己的成果很快的发布出去,而是将已经收获过的融合体全部挖出,收走,移植到灵药园中,温室这里则是重新将刚刚收获的种子,进行播种,等到这些种子萌发成熟,这样既可以检验融合的作物结出的种子,成长后还能不能保持两种作物的特性,以及产量在不断的扩种过程中会不会发生改变。另外,这匹种子成熟收获也刚好将自己的省略的时间将将补上,而不至于让人对自己的核心技术起了疑心。
    播种的过程曾军采用了机器人过来帮忙,不然这么多的温室,几个人还真是不容易完成,就死那些成熟植株的移栽就是很大的工程,尽管这些人身体经过了强化,但也不是铁打的不是。
    移栽走的放进了灵药谷,继续检测后面的情况,比如第二季需要多长的时间,产量能不能保持,还要进行一些水肥的管理制度的制定,这样才能在推广的时候,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
    温室里则是用收获的融合水稻种子进行育苗,这个过程比较简单,工作量确实不小,为了对实验有全面的把握,曾军又全部是自己亲力亲为,过年前的一周左右终于完成育苗并全部栽种了下去。在农历27的时候终于将栽培全部完成,曾军才有了时间去陪叶玉蓉准备过年的物资。但是他的几个手下则只能在温室的过春节了。曾军对他们也很关心,轮流给他们假期回家探亲,不过要确保温室的安全。
    曾军是个很重视传统的人,对春节最为看重的,毕竟每年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不多,尤其是工作以后,一年也见不上几次面,所以过年的时候,就想带着叶玉蓉一起回了莽山镇曾家村,好在叶玉蓉非常理解,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就随曾军一起回了莽山。
    本来曾军原来想和叶玉蓉再冬天的时候结婚,不过一方面时间太紧,反正定了婚,不那么紧迫;二来家里的老人说这边年没有什么好日子,得到第二年才有黄道吉日。所以只好将日期定到了第二年的冬天。
    过个年真是不容易,叶玉蓉和曾军采购的东西硬是将后备箱与后座全部塞满也没有装下,曾军只好用传送阵将剩下的一大半直接送到了莽山体校。等回去之后再去搬。
    农村的新年可能没有城市里那样的绚烂的烟花,美丽的街灯,但是农村过年才是真正意味上的过年。农历28赶到家里的曾军赶上了家里正在冲糍粑。
    叶玉蓉兴致勃勃的和曾军抢起了冲糍粑的锤子,“给我玩一下吧!”
    曾军有些不大愿意,“大小姐,这很重的,你要是不小心掉到地上就白瞎了。”
    叶玉蓉也不放弃,非上场不可,“我就是非要试试不可,看看我是不是真有你说的那样没用么?”
    曾父曾母可是绝然的站到了未来媳妇的这边,“曾军,那啥,把锤子给叶玉蓉用一下,你小子也太不像话了,大男人也不让让一个女孩子。”其实他们想说媳妇的,又怕叶玉蓉不好意思,临时改了口。
    曾军无可奈何,“好,好,好,大小姐,你口悠着点,这糍粑都快行了的,千万不要搞到地上了。好容易才煮熟的。”
    叶玉蓉没有说话,只是用眼睛瞪了曾军一下,那边曾父曾母看就急上火了,正要批判,曾军哪里还敢继续撑,只好给了叶玉蓉,不过还是不大放心,站在了旁边。
    叶玉蓉不高兴了,“你这人真烦啊,你站在这我怎么用力啊?”
    曾军只好又退了点,不过事实证明曾军的预感是正确的,叶玉蓉果然在捶了几下之后,手中乏力,把糍粑粘起来控制不住,差点就要掉到地上,好在曾军即使赶到,才避免了前功尽弃的结局。叶玉蓉伸了伸舌头,赶紧走了进去。
    不过在做糍粑的时候又跑了出来,曾军抓了一小团糍粑,给了玉蓉,“尝尝。”
    “能吃么?”叶玉蓉有些迟疑,“这熟了没?”
    曾军有些腹痛,“没熟能做成糍粑啊,这时候才好吃呢,等以后即使加热变软也没这么好吃了。”
    大年30的时候,农村的人最喜欢在这一天去逛街,曾军也与叶玉蓉一到去了镇里,将车开到离镇中心还很远的地方,曾军就将车停到一个空地上,然后步行去了镇中心。事实证明曾军的考虑是正确的,镇里人山人海,到哪里都能赶上春运感火车的场面,连路的中间都摆上了摊位,整个街道全部变成步行街。那些不懂行的人将车开了进来,前面堵住,后面塞上,动弹不得,估计是要等到晚上才能开走了。
    曾军与叶玉蓉在大街小巷四处闲逛,什么东西都没买,到处看看热闹而已。在一处偏僻的巷子里,曾军和叶玉蓉两人看到一件怪事。按说猫与狗是很难相处的,但是这里,这猫与狗却相处得非常融洽,那狗不仅没有欺负猫,反而处处让着猫,一起玩耍时相互抓这痒痒呢!
    曾军看着不由得陷入沉思,为什么猫和狗也能相处融洽呢?那么那两种灵物的细胞能不能通过某种方式也可以相处融洽起来呢?像这一猫一狗肯定是有故事的。
    果然,好奇的叶玉蓉问起了这家的主人时,果然是有故事,这猫是这家养了多年的,而这狗则是流浪到这里,并且受了伤,被这家主人养好,本来有些担心狗和老猫相处不来,没想到后来这一猫一狗竟然成了好朋友。想是这狗还是通人性的。
    曾军一边与叶玉蓉接着四处逛,但是心底一直在思考着问题,难道两种灵物细胞包含了某种东西才是细胞不能融合的根本原因。我们都知道,每个细胞都是具有一整套的遗传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