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借天改明 >

第293章

借天改明-第293章

小说: 借天改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就笑着对贡萨握说道:“我组建了新军,有炮兵部队,调你过来就是当他们的教官。教得我满意了,要官还是要钱,都会给你对应的奖赏。”
    贡萨握一听是老本行,没什么难度,当即就回道:“侯爷有命,末将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
    敢情这西洋人在大明军中待了一阵,也学会军中的套词了。
    钟进卫暗自摇了下头,也不管他的贫嘴,对他说道:“一会和你同僚见见,他们的官职虽没有你高,但除军事上的事之外,其余士卒的事情还是要他们来管理。这是新军的规矩,明白么?”
    “末将遵命。”
    贡萨握的话音刚落,五名锦衣卫校尉就随孙可望前来报到了。
    钟进卫就对无名锦衣卫校尉说道:“你们教士卒识字也有一段时间了,各自挑选接受能力强,学东西快的士卒出来,组建炮队。”
    五名锦衣卫校尉一听,互相看了会,其中一个作为代表问道:“侯爷,要多少士卒?”
    钟进卫事先已有考虑,直接说道:“十人为一队,三队为一旗,三旗为一百,其中百总另配属一队为炮队。而后把总辖四个百总并一个百人炮旗。”
    堂上的人,包括贡萨握听了都倒吸一口冷气,这炮什么时候这么不值钱了,一个把总,竟然就配置了这么多炮。
    至于编制倒没让他们奇怪,因为中兴侯说的这种编制基本就是戚大帅兵书中所写的编制。
    即队长十人,旗总三十人,百总一百人,把总两百五到五百人,千总一千人,副将、参将、游击一营约为三千人。
    当然了,现在钟进卫所编练的新军还在实验中,只是五百人的编制,就只有把总了,等级更高的编制就以后再说了。
    曹文诏在一边惊讶之后,才明白为什么中兴侯说不怕骑军冲锋了。
    这种军队完全是拿钱砸出来的,都已超过当初孙阁老所提出的车营配置了。要知道当初孙阁老所提出的车营,最终也是组建不起来,因为没那么多钱。
    不过曹文诏马上就想到了他回到京师这些天,就没听过有拖欠军饷的。而且京师中的不少事情,他也有所耳闻,好像是在中兴侯的努力下,朝廷国库多了不少钱。
    但不管如何,按照中兴侯这种新军的花费之法,这军费将是天量的,怕是朝廷承担不起吧!曹文诏默默地想着。
    “侯爷,怕是没那么人!”五名锦衣卫校尉互相看看,最终还是刚才那名校尉回复钟进卫道。
    “怎么?”钟进卫有点奇怪地问道。
    “侯爷,那些士卒对于属下五人讲得故事倒听得津津有味,但教他们读书识字却大半是抓耳挠腮,教十个只记住一个。”那校尉有点苦着脸答道。
    钟进卫一听,沉默了,他在后世的时候,好像听人说过旧式军队中的士卒连左右都不分,看来还真不是谣传。
    幸好自己的兵源都是老兵,不存在这个情况。但让他们现在读书识字,难倒了一些人也是情有可原。
    过了一会后,钟进卫才对五名锦衣卫校尉答道:“有多少就挑多少出来,剩余的缺口我再从五军营中调过来。”
    “属下遵命。”五名锦衣卫校尉这才齐声回答道。
    钟进卫又叫过孙可望、李文秀两人,让他们带贡萨握前去新军营。锦衣卫校尉则自行离去,抽调士卒去了。
    曹文诏见此情况,趁机提出前往新军营中一观。钟进卫自然不会不答应,就吩咐孙可望给曹文诏做向导。
    等大堂内就剩下他的护卫后,钟进卫把身子往后一靠,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心中想着在目前的军中推广教学,都让他们识字,怕是一厢情愿了。
    读书识字这事,还是从娃娃抓起比较好。不过不管如何,能教出一个是一个了。
    钟进卫的闭目养神并没有持续多少时间,就被闯入的宦官给打断了,奉旨前来传他觐见的。
    真是劳碌命!钟进卫自我嘲笑了下,便赶往紫禁城。
    按照时间来推断,应该是藩王宗室差不多快聚齐了吧,钟进卫想着可能是这事。
    于是,他一边赶路一边想着藩王宗室封建海外的方方面面,想着崇祯皇帝找自己怕是让自己去旁听那宗室会议,有必要的时候再进行解释说服工作。
    等到了紫禁城,见到了文华殿内的崇祯皇帝和温体仁后,他才知道原来是自己想错了,不是这个事情。

第四百七十八章 禁言反弹
    钟进卫见文华殿内的气氛并不是轻松的那种,显然不是好事情。
    果然,崇祯皇帝对首辅温体仁说道:“温卿,把三边总督的奏报给钟师傅看看。”
    一边的温体仁闻言走近钟进卫,把手中的一份奏章递给了钟进卫,并且道:“禁烟遇到问题了。”
    钟进卫一听原来是汉中禁烟的事,连忙展开奏章看了起来。
    三边总督杨鹤在奏章中说汉中吸烟之人已蔓延到汉中卫所,大部分士卒都有吸烟。禁烟圣旨一下后,汉中地区群起反对,禁令无法执行。
    如果强制执行禁令的话,杨鹤担心会造成汉中地区的不稳,甚至可能引发汉中地区的兵变。目前陕西最后一批农民军神一魁所部也被他招安,局势刚刚有所好转,请朝廷慎重考虑,以免再起烽火。
    钟进卫合上了奏章,果然既得利益者不会那么容易放弃。
    “钟师傅,你看此事如何处理?”崇祯皇帝略微有点生气,地方上竟然不遵守圣旨,要知道,禁烟的圣旨并不是中旨,乃是走正规流程下去的圣旨。
    钟进卫把奏章递给一边的内侍,然后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臣以为,朝廷的圣旨绝不能被人要挟就撤了。如此一来,以后朝廷的威严何在?以后要是地方官府、乡绅觉得圣旨有问题,或者说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就统统找理由不执行,朝廷还是朝廷么?”
    温体仁微微点头,他对钟进卫道:“中兴侯,你说的这点,我们都知道。但汉中禁烟引发的后果有可能极其严重,与一般情况不一样。”
    钟进卫在军中待久了,杀伐比初到明朝时果断多了,他回答温体仁道:“最多不就是汉中地区的兵变、造反么?我看他们就是看准了朝廷好不容易解决了陕西的动乱,怕陕西再起波澜,才出言要挟的。”
    “钟师傅,这奏章上也是实情吧?”崇祯皇帝略微有点担心地问道。
    “陛下,就算要造反,这造反和之前陕北的造反大不一样,并不需要担心太多。”钟进卫安慰道。
    崇祯皇帝和温体仁一听,都有点奇怪,还是崇祯皇帝问道:“钟师傅,此言何解?”
    “陛下,您看。这陕西之前的动乱,是因为没得吃,没法活下去才不得不造反,是这样的吧?”钟进卫问道。
    他的话一问出口,温体仁就隐约猜到了钟进卫的理由。之前的时候,他和崇祯皇帝是关心则乱,他俩真得是不想陕西再起波澜的。
    钟进卫见崇祯皇帝略带思索地点点头,就继续道:“这汉中要是敢造反,他们只是因为禁烟造反,这个区别就大了。臣可以认为,他们更多的只是威胁。毕竟造反的话,那是大罪,在活得下去的情况下,没有多少人敢做这等事情。”
    崇祯皇帝听得点点头,不过他还是有点担心地道:“但是汉中地区如此反对禁烟,只怕他们会对圣旨阴奉阳违,禁烟也将变成空谈。”
    谁知钟进卫听了却是摇摇头,他回答崇祯皇帝道:“陛下,别的地方不敢说,但要是汉中地区的话,只要应对得当,禁言就肯定能得以实行。”
    温体仁一听,钟进卫竟然这么有把握,就连忙问道:“中兴侯,当真?”
    崇祯皇帝也是心中一喜,略微有点急迫地问钟进卫道:“以何应对之?”
    钟进卫不慌不忙地答道:“陛下,只需一道圣旨给延绥巡抚洪承畴,令他带兵南下即可。”
    崇祯皇帝一听,奇怪了,问道:“这是为何?”
    “陛下,汉中在以前乃是产粮区,现在都改为种植烟草,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陕北的饥荒。因此就陕北来说,他们是不希望汉中种植烟草的。朝廷下旨给陕北,让他们前往汉中执行禁烟之策,这和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必定不会阴奉阳违。”钟进卫给崇祯皇帝细心地解释道。
    “中兴侯,军队南下,恐要花费不少,这是不是得不偿失?”温体仁有点担心地提醒道。
    钟进卫点点头,这是个问题,不过之前他已有想到,就回道:“军队南下不久待,限定一个期限,这样军费就可控。如果在定下期限内不改烟为粮,军队就强制铲平烟草。”
    他这个回答其实是参考了后世一部明朝的电视剧中,改稻为桑的剧情。
    温体仁听了点点头,可随即又摇头了,他问道:“藩王宗室的烟草呢,总不能让军队强行铲平吧?”
    地方上可以横行霸道的乡绅,对于朝廷来说,也不过是蝼蚁。但是藩王宗室,就不能不在乎了。
    钟进卫闻言转向崇祯皇帝道:“陛下,藩王宗室方面,最好得有专门旨意下达,另外藩王宗室封建海外之事也得加紧进行。”
    崇祯皇帝听了,想起一事,就说道:“那此事就这么办吧,朕调延绥巡抚带兵去汉中一趟。另则,钟师傅,朕刚好有件事情,还需要你帮朕去做。”
    钟进卫听了后,还看到崇祯皇帝让宫女内侍都避开,就有点好奇,不知道崇祯皇帝是指什么事情这么神秘。
    当文华殿内只剩下他们三人时,崇祯皇帝才说道:“各地的藩王已经到得差不多了,朕有个想法,钟师傅你看可好?”
    温体仁在一边也很奇怪,不知道崇祯皇帝要搞什么鬼,现在听崇祯皇帝说与藩王宗室有关,就更是好奇了。
    “陛下请讲。”钟进卫看着崇祯皇帝,见他面上的表情,好像是想在自己面前表现些啥东西一样。
    “朕想让钟师傅去藩王里面找几个托,你看如何?”崇祯皇帝说出话后,就像等待老师表扬的学生,看着钟进卫。
    钟进卫听得哑然无语,没想崇祯皇帝的学习能力挺强的。自己在之前的几次事件中都安排了托,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这手段就被崇祯皇帝给惦记上了。
    温体仁在一边听了,也是赞成找托。反正只要是有利于藩王宗室封建海外的事情,就可以去做,这个是原则。
    “陛下高明,臣双手双脚赞成,只是臣不熟悉藩王宗室,怕是不好找,最好是有各藩王宗室的资料,先给臣看看。”钟进卫真心夸奖了下崇祯皇帝,然后说出了自己的为难之处。
    温体仁听到钟进卫的这番话后,脑中马上出现了一个人名。
    于是,他微微一笑,对钟进卫道:“中兴侯,我这里倒有一个人选。”

第四百七十九章 隆武帝就是好托
    崇祯皇帝和钟进卫一听,都转头看向他。
    “温大人,是谁?”钟进卫虚心请教道。
    “唐王!”温体仁轻轻吐出了两个字。
    “唐王?就是之前朝廷在商议处罚措施的那个唐王?”钟进卫不确定地问道。
    “正是!”温体仁微微颌首。
    崇祯皇帝听了没有开口,看着钟进卫在继续提问温体仁:“温大人,你是说以处罚为要挟,迫使他首先接受封建海外?”
    “正是。”温体仁连说了两个正是,然后不待钟进卫再问,就解释道:“朝廷之前所议的处罚结果是削去朱聿键的唐王,废为庶人,幽禁到凤阳高墙,唐王之职改授其弟。”
    钟进卫之前并没有听到这个处罚结果,现在一听觉得还真有点重。不过这个处罚结果,其实就是原本历史上的处罚结果。
    他看看温体仁,又转头看看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一见,知道钟进卫在想什么,就说道:“因为藩王封建海外之事,因此之前商议对唐王的处罚尚未有最终定论。”
    钟进卫听了有点沉默不语,光靠这个处罚结果的话,虽可以威胁其成为托,但钟进卫还是比较犹豫,因为托也分好坏优劣。
    好的托,具有良好的榜样作用,引导别人向他学,达到用托的目的。
    无能的托,搞不好只会起到一个反作用。
    “温大人,还有此人的其他信息么?”钟进卫问道。
    温体仁点点头,他在之前主持讨论对唐王的处罚之时,有查看过朱聿键的经历。
    因此他能马上回答钟进卫道:“唐王的经历也有点曲折,不过你这么一问,老夫倒觉得这人或许是托的最佳人选。”
    温体仁这么一说,连崇祯皇帝都忍不住问了:“温卿何出此言?”
    温体仁向崇祯皇帝一躬身,然后介绍道:“朱聿键于万历三十四年四月丙申生于南阳唐王府,现年刚好二十五岁,正当壮年,正是适合前往北美开建藩国的年龄。这是其一。”
    “其二,朱聿键的唐王来得不容易,因此会比别人更是珍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