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借天改明 >

第124章

借天改明-第124章

小说: 借天改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投降就成。
    他正犹豫着拿什么做保证,以便让昌黎城头上的人能相信的时候,有一个声音嚷起来了:“除非那人能坦诚相待,进城来当人质,如此诚意,才能相信他。”
    “对,只要他不是骗我们的,就不会害怕先进城当人质。”另外一个声音附和道。
    “县尊,千万不要投降啊,上对不起朝廷,下对不起祖宗。”这是万人杰在大声说话。
    左应选大声喝道:“你说什么话呢,本官自有主张,来人,把他押下去严加看管。”
    然后就是万人杰一边挣扎地相劝一边被押下去了,不甘地声音慢慢地远去,显然是被押走了。
    “火烈贤弟,你看这。。。。。。”左应选拖了一个长音。
    李应芳把城头上的一切都看在眼里,听在耳里。
    他心里想着,他们有顾虑才显得是真心实意在考虑投降这件事,我显得坦荡一点,他们看来才觉得确有其事。等大金军入了城,就由不得他们了,自己自然也能安全。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李应芳暗自打定主意,就对城头上喊道:“五彩兄,小弟所言句句是真,如若不信,小弟愿入城为人质,以救兄长,救昌黎百姓。”
    左应选为避免反复,假装还在考虑,并未一口答应下来。围在他身边的乡绅则是纷纷大声呼喝喊叫,一个意思,县尊如要投降建虏,此人必须为人质才行。
    左应选估摸了下火候已足,就对李应芳道:“那为兄就委屈贤弟了。”
    李应芳见城头已答应,就转身对护卫在身边的建虏头领说道:“这位爷,麻烦您回禀一声贝勒,我进城去当人质,约定时间后,请贝勒及时进城。”
    那人已得代善吩咐,要自己全力配合。而且他也没有怀疑李应芳是以此为理由假装为人质投回明国,真要是这个原因的,也不会投到一个必会被大金攻破的小县城中去。
    因为以上几个原因,这个建虏头领同意了李应芳的要求。
    双方一协议,由城头放下一个吊篮,把李应芳吊了上去,护卫他的建虏则回去禀告代善。
    李应芳上了城墙后,对着左应选一躬身道:“五彩兄,这下可安心了吧,是否可以谈谈什么时候开城门?”
    左应选一听,李应芳已脱离建虏控制,还在一心想劝降昌黎,心中最后一丝对他的幻想破灭,于是,装作热情地道:“先不忙,多rì未见,先去县衙为贤弟接风洗尘一番才是。”
    周围的乡绅听了一愣,这厮不是已经上来了,该杀该剐都是县尊一句话的事了,县尊怎么还要和他去喝酒,难不成真得是要投降了吧?

第一百九十四章 为国除奸
        左应选热情地在前面带路,一边走一边对李应芳说道:“贤弟在永平还好么?”
    “当然好了,大汗仁义,永平的百姓没有一个不称赞的。”李应芳为宽左应选的心,什么话都信口拈来。
    “那就好,这样为兄也放心了,毕竟为官一方,多少总要对百姓有一番交代。”左应选一幅如释重负的样子,两人在互相演戏。
    “昌黎城的百姓能有五彩兄这么好的父母官,真是有福气啊!”李应芳也奉承着左应选。
    两人这么聊着走着,就快要到县衙的时候,左应选忽然说道:“贤弟一路看来,为兄的布防怎么样,为兄就凭着这些乡兵,硬是撑了好多天。”
    李应芳已和左应选聊得熟了,放松了刚进来时候的小心翼翼,慢慢地显露出了傲气,听左应选在吹,就不屑地道:“五彩兄应该知道小弟的本事,如果我向大汗献上利器,攻城拔寨,必不在话下。”
    左应选一听,站定身子,看向李应芳道:“怎么,你还没向大汗言明你jīng通火器,懂造红夷大炮?”
    “我待立一份大功之后再向大汗言明,如此方显小弟的本事,可不只是会造火炮而已。”李应芳傲然地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左应选一听,大喝一声:“好。”
    李应芳被他吓了一跳,赞同自己的打算也不用如此大声吧。
    跟在后面的乡绅纷纷看向左应选,不知道县尊要干什么。
    “万人杰何在?”左应选点名了。
    “县尊,学生在此。”不知何时,万人杰已跟在他们的后面,见县尊召唤,上前应道。
    李应芳的眉头皱了起来,这万人杰的声音好熟,然后看到闪身出来的万人杰,越看越眼熟,忽然想起来,这个人不是在城头不愿投降被左应选押下去的那个人么,怎么没被关起来?
    “马上召集全城百姓到广场集合。”左应选的脸sè庄重,沉声吩咐道。
    “是,县尊。”万人杰答应一声,点了两个跟随而来的乡兵,前去集合百姓。
    “石国柱何在?”左应选紧接着又点名。
    “末将在。”石国柱一直跟在左应选的身后,马上站出来回应左应选。
    “把此贼拿下,和原县丞一起押赴广场。”左应选命令道。
    李应芳原以为左应选是要召集百姓宣告开门投降之事,一时没反应过来,直到石国柱指挥两个乡兵绑了他的手,才反应过来,连忙问左应选道:“五彩兄,你这是何意?”
    “为国除jiān,为民除害。”左应选的回答掷地有声,然后命令道:“押走。”
    李应芳回味过来,原来左应选压根就没想过投降,只是要把自己诳进城里而已。
    于是,大声地骂起左应选,心中后悔不该进城。
    看着李应芳被押走,跟随在左应选身后的一个乡绅问了:“县尊,为何进城后不马上把他杀了,反而要走这么长路,聊这么久后,才要杀他。”
    左应选看看他,又看看其他乡绅,发现都在看着他。于是,他解释道:“此人乃我同乡,得洋人所授,jīng通火器,能造红夷大炮。本官当心他为虏所用,因此需要问明情况,万一不幸他已向奴酋献了火炮制作之法,本官也须向朝廷奏明此事才行。”
    原来如此,乡绅们都点点头,明白了左应选的用意。但有一个乡绅又问道:“如此人才难得,不如把他献于朝廷,为朝廷造炮,杀了未免可惜。”
    左应选听了叹道:“此人心术不正,一心只想博大富贵。朝廷已能铸造红夷大炮,他多次为此叹息。看他一心投靠建虏就可知,建虏不会造炮,他如果去,必有荣华富贵。而且。。。。。。”
    左应选说到这里,看看乡绅们,低声道:“建虏全力来攻,昌黎真得有把握守得住么?”
    这些乡绅可不是那些老百姓,能糊弄的了的,真实情况如何,大家都心里有数,他们唯一的希望,只能是坚持到朝廷援军过来解救。
    乡绅们相对无语,还是县尊设想的周到,这个祸害不能留给建虏。
    “也是天佑大明,他妄想劝降昌黎后才向奴酋言明他的本事。否则,建虏入关,只得他一人,就是大明的祸害了。”左应选叹道。
    马上,他发现大家的情绪不高,就转移话题道:“走,去广场监刑,把这些汉族败类明正典刑。”
    那个县丞在听说自己的熟人过来劝降的事后,就动了心眼,暗中召集亲信商议开城门投降的事,被石国柱暗中安排的人查得一清二楚,自然就被抓了。
    这次,左应选决定一起处置了,一则震慑还可能潜在的不安份的人,二则去了祸害,可以专心对付城外的建虏。
    就在左应选宣布了一众汉jiān的罪状,处决了这些汉jiān之后,隆隆的马蹄声又从远处传来。
    左应选连忙叫负责民事的乡绅安排百姓各归各位,自己则带着其他人赶到城头去观察情况。
    此时,已近黄昏,天sè有点暗了,但还能看清来了很多鞑子。没想,李应芳说的话是真的,奴酋派了大军前来。
    左应选的心头有点沉重,当下,他安排人轮流值夜,以防建虏夜间偷城。
    在城外建虏大营,代善正在接见蒙古诸部首领,看着他们纷纷要抢着攻城。心里明白这准是皇太极把他们忽悠过来了,从这时可以看出,他应该不会跟自己计较军令状的事了,否则就没有必要忽悠这些蒙古人过来帮自己。
    代善当场答应让他们去攻城,并多少说明了昌黎城的防守情况。
    于是,这些首领各自回自己的营地做一些准备,定了明rì一早攻城。
    而在永平城中,皇太极带着众多贝勒,贝子之类的建虏头目一起参与白养粹安排的大型洗尘宴。
    出战这么多rì,在大冷的天,风餐露宿,虽说已是习惯,但也比不上在永平城舒服。所有人都放开了肚子吃。喝着美酒,欣赏着歌舞,很是尽兴。
    酒过三巡,白养粹作为永平城投降建虏的最大汉jiān,带头向皇太极敬酒恭贺大汗的赫赫威名。
    皇太极喝得高兴,就表扬道:“你们汉人还都是有一手的。范文程你知道么,足智多谋;你么,安排这些事也是妥妥当当的,朕很喜欢。”
    “多谢主子夸奖,奴才恨不得为主子肝脑涂地,如有吩咐,万死不辞。”白养粹带头跪了下来,谢主子夸奖。
    两边坐着的建虏头目对这些汉狗的奴颜卑膝早已见得麻木了,看他们拍皇太极的马屁,也不在意,自个在喝酒找乐。
    皇太极忽然想起白天之事,就问白养粹道:“今rì白天你所说的那个前去劝降的举人,有些啥本事么?”
    “回主子的话,那人只是有点匠人的本事而已,却持才傲物,对上官出言不逊,奴才教训他好几次了。”白养粹媚笑着答道。
    “哦,匠人的本事,是何种匠人的本事,敢让他对上官不敬。”皇太极有点好奇。
    “也没什么了不得的本事,只是会造炮而已。”白养粹有点不屑,那人搞得大明只有他会造炮一样,还不只是低贱的本事而已。
    “什么炮?”皇太极对炮这个字有点敏感,就顺便问了句。
    “西洋大炮。”白养粹不敢用红夷大炮的称呼,怕引起皇太极的不快。
    “什么西洋大炮,难道是红夷大炮?”皇太极一下坐直身子,追问道。
    “是啊,据他自己说会造,奴才没见过。”白养粹一看皇太极好像有点重视,就连忙解释了下。
    皇太极是多次吃过红夷大炮的亏,知道厉害,也知道有了上好质量的红夷大炮的话,以后攻城就容易多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认识,他才以为带着永平城的火炮去打山海关,会有把握。
    能造炮的人才从自己眼皮底下溜过,让他后悔莫及,现在前去昌黎劝降,别落得和前两个去劝降的人一样下场,那就损失大了。于是,他不再理会白养粹,赶紧叫过亲信鳌拜,让他快马连夜赶往昌黎,带回李应芳。
    同一天下午,在明国京师,内阁首辅温体仁在文华殿劝说崇祯皇帝。两人的意见,首次有了分歧。

第一百九十五章 长枪火枪阵
        “陛下,今rì锦衣卫又抓了八人,这前前后后都抓了十七名高级官员了,涉及的低级官吏更是数以百计。”温体仁向崇祯皇帝总结这几天的反腐结果,话语中透着是不是太多的意思。
    “那又如何,个个都是巨贪,朕的国库都能空得跑马了,而他们家里都是金银满屋。不抓,大明都要亡他们手里了!”崇祯皇帝愤怒地喊道。
    这些朝廷的高级官员利用手中的职权贪赃枉法,几乎涉及朝廷的方方面面。一面盘剥百姓,一面截留朝廷进出库银,私卖朝廷公器,所得数额之大,参与人数之多都是崇祯皇帝闻所未闻的,而且,他从中可以看出,朝廷内的蛀虫绝不止现在已发现的这些人。
    崇祯皇帝想起钟师傅说自己是亡国之君,以前总有点想不明白,现在看起来还真的是这样,朕要是亡国,就是亡在他们手中。
    “陛下,请息怒,臣明白陛下的心情。这些蛀虫,杀之不可惜。但眼下多事之秋,如此之多的高级官员被抓,恐不利于朝局的稳定。”温体仁还是劝崇祯皇帝先就此收手。
    崇祯皇帝原本也不想如此大动干戈的,但看到一份份的供状如此触目惊心,把他的怒火勾了起来,决定非大力整顿不可。
    “阁老,你想过没有,这些蛀虫占据官位,就算稳定了朝局又有何用,让他们一直趴在身上吸血不成?”崇祯皇帝还是不同意温体仁的看法。
    “陛下,众多官吏被抓,已有不少事情无人处理而拖延数rì。还望陛下暂且收手,一次只抓部分,不影响朝廷事务的处理为好。”温体仁苦口婆心地道。
    “阁老啊,如若牵扯出的官吏罪行不大,朕依你便是。但你看看,这一个个,全都是大蛀虫啊,这贪到手中的家底,比朕都富裕。放过了他们,天理何在?”
    两人谁也没有说服谁,各有各的道理。
    当然,崇祯皇帝知道因为被抓而空出来的职位,影响了正常办事也不好。于是,他指示温体仁道:“内阁会同吏部,都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