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贼-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不是,难道我这么仁至义尽,武大人不为我做点什么吗?”萧禹道。
“你说说看。”武安福平静得多了,既然萧禹对自己有所图,那就不会轻易撕破脸皮,既然自己有用,想必一时不会有什么危险。
“我从小出生在江南世家,我的爷爷是南朝梁国的皇帝,我的堂兄是江陵后梁的皇帝,我的堂姐嫁给当今的皇上。可以说我们萧家是江南最有势力的门阀家族。”萧禹带着三分骄傲的道。武安福不知道他为什么说起家谱来,心想难道他也想当皇帝不成?皇帝这个宝座真是人人都爱,萧禹这小子看起来冷静多智,怎么也这么疯狂?他有些瞧不起萧禹这种书生造反的劲头,浑然忘记自己的心中也有着夺取天下的阴谋,比起萧禹好不到哪去。
“我的父亲在家中排行第五,是庶出的儿子,所以封地只有可怜的五十户,我自小就被嫡出的堂兄们看不起。他们锦衣玉食,动辄挥洒千金,出则车马。入则豪门,象我这样的庶出子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新衣服穿,比起寒门百姓,也强不了多少。”萧禹似乎沉浸在回忆之中,武安福更觉得奇怪,只能耐着性子听他自言自语。
“从小我就在想,为什么我们生下来要不平等,直到我遇到灵藏大师才知道。原来这些苦难,繁华,快乐,悲伤,浮云掠影,都是一场空。人生一世,只有追随佛的脚步,以慈悲胸怀普济世人才能除去罪孽,得成正果。也因此我从小就拜在灵藏大师的门下,成了佛门的俗家弟子,一心要宏扬佛法。建立一个伟大的佛国,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民心向佛。”萧禹说到后面,慷慨激昂,武安福听见“佛国”两字,知道到了正题,凝神细听。只见萧禹面带红晕,一副狂热的模样,心道他难道是修佛修得走火入魔了吗?
“可是这佛国哪是那么容易建成的,咱们中国崇尚儒家,就算如先帝一般生在寺中。自小崇信佛法的皇帝,虽然建造了上百寺庙,却还是提拔重用儒家官员,更喜欢严刑峻法,难及天竺阿育法王万一。灵藏大师和先帝少年时曾约定一起建立一个伟大佛国,先帝却越行越远,晚年贪缅女色,疏远僧人,灵藏大师大失所望。这才让我辅佐当今皇上。”萧禹道。
武安福听了暗暗心惊,他本以为萧禹是因为堂姐是杨广王妃的缘故才在杨广府里效力,听他这么一说,竟然是灵藏和尚派他卧底的不成?灵藏和萧禹到底想要干什么?
“当今皇上龙潜时尊崇佛教,在江南大兴土木兴建佛寺,组织佛经辩论,深得佛门中人信赖。比起尊奉孔孟的杨勇,我们佛门自然是全力支持当今皇上了。我们只希望皇上登基以后,能够如同天竺阿育王一样,建立一个大佛国,将佛教尊为国教,为三教之首。”萧禹慨然道。
武安福听到这里,终于明白了萧禹的意图。这个文质彬彬弱不禁风的文人,这个杨广的小舅子,隋朝堂堂的尚书令,竟然是个宗教狂人。
第136章 各取所需
“我说了这么多,武大人可明白了啊?”见武安福脸上全是错愕,萧禹问道。
“还是糊涂。”武安福当然要装糊涂。
“皇上登基之后,倒是对我佛十分的尊崇,可是朝中大臣礼佛的虽多,尊儒的更多,都不同意把佛教列为三教之首。前两月我曾跟皇上奏过此事,却被压下。因此我师灵藏大师十分忧虑。”武安福心道你是想拉拢老子帮忙吗?帮忙倒也不是不可以,管他佛教儒教还是道教,只要有好处,就是魔教也未尝不可。
“本来此事倒不必着急行事,可是前几日我又犯了大错,师傅大怒,斥责了我。说来不怕武大人你笑话,这事全是被你害的。”萧禹叹道。
“我?”武安福奇怪的道,最近可没针对萧禹做过什么,怎么扯到自己身上了。
“就是科举考试一事。”萧禹道。
“科举考试怎么了?”武安福还是不解。
“科举考试考的是儒家经典,若是真正通行全国,士人才子从此以后必定苦读经典,尊崇儒家,谁还会信奉佛教呢。”萧禹道。
武安福心想佛教也不能当饭吃,哪比得上当官来的实在,大家自然要信儒家不信佛的。若是信佛就管饭吃,给钱花,自然不愁没有信徒,只可惜你们没那么大的本钱罢了。这话他自然不会说出来,只是道:“萧大人说的是这个道理,不过这考试的一应事务都是你和裴大人处理的,你怎地没有反对呢?”萧禹苦笑一声道:“我出身庶族,生平最恨门阀贵族依靠出身出人头地,信奉我佛也是因为我佛说众生皆平等的缘故。当日听到你和裴大人的提议,只觉得这事有功于国家人民,未曾细想。等皇上定夺之后报于老师,老师才点破其中的干系。”萧禹天生聪慧,智谋百出,这一次因为出身原因对科举考试大有共鸣。忘记了一直肩负的使命,无意中大大的帮了儒家一把,此刻想起来,觉得自己实在愚蠢,恨恨的叹了口气。
“可是事情已经定下,不能更改了。”武安福说的倒是实话,科举一事已经定下,很快就会诏告天下。这是三省六部一起通过的,皇上恩准,玉玺都盖了,过几日就要颁布天下,一过完年各地就要开始考试,就算萧禹他有通天的本领,也无法做出改变了。
“我知道事已至此,无法改变。不过只要武大人你帮忙,佛门兴旺发达,指日可待。”萧禹满怀希望的道。
“怎么帮你?”武安福道。
“迎舍利。”萧禹道。
“迎舍利?”武安福当然知道舍利是什么东西,可是迎什么舍利?迎来干吗?跟萧禹梦想中的大佛国又有什么干系呢?
“我佛释加牟尼圆寂以后,留下了真身舍利,如今都保存在天竺。若能从天竺请回佛祖舍利,在全国建造佛塔供养,写经造像延僧讲习,用以教化世人信仰佛教。若有佛祖舍利庇佑,儒家虽然势力庞大,根基深固,也不是不可超越。”萧禹道。
武安福心说这就是未来时代所谓的样板工程吧,要真是弄出这些玄之又玄的门道,以杨广好奇的性格和老百姓愚昧的程度,说不定真被他们得手了。不过换个角度想想,萧禹这事实在逆天,杨广虽然信奉佛教,可治理国家就非佛教能为了。就算能把舍利迎来,如萧禹希望的那样供养,也不见得能起什么作用。不过既然他热衷于此,自己何必做坏人,当下道:“不知道萧大人叫我如何帮你?难道要我去天竺不成吗?”“天竺路远,不必武大人操劳。迎舍利一事我跟皇上奏过,可惜越王十分反对,因此不能成事。我想请武大人帮我斡旋越王,促成此事。”武安福这才明白。杨素对萧禹是一贯的看不起,何况他也不像哥哥杨坚那样痴迷佛法,从中作梗是有可能的。说起来他虽然不信奉佛教,却也不见得讨厌,想来他反对此事多半只是阻挠萧禹得势而已。武安福权衡其中的利害,觉得此事倒也不难办,便道:“若只是此事,我倒可以帮萧大人跟越王那里美言几句。”“如此就太好了,越王与我多有误会,难以进言,有武大人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萧禹道。
“不过我还有一件事情不明白。”武安福道。
“何事?”“当朝和越王千岁交情好的大臣很多,不知道萧大人怎么偏偏找上我呢?”武安福道。
“我不是说过吗,上次大人在大兴善寺的话深得我佛精髓,足见和佛祖有缘。因此我想大人不会不帮忙,何况大人你现在官运亨通,掌握大权,越王不会不给你这个面子的。”萧禹道。
武安福总觉得萧禹只为这事就和自己化敌为友有点简单,不过他实在想不出其中还有什么阴谋,便道:“既然如此,咱们就一言为定。”“一言为定。”一个时辰前还是不共戴天的对头的大隋两重臣,对望着点了点头,达成了默契。
“既然你我已经有了约定,我想萧大人跟踪我的人可以撤掉了吧?”武安福道。
“那是自然。”萧禹一笑。武安福不知怎的想起萧禹带上承天楼的几个高手,心中对他的警觉更浓,此人背后的势力深不可测。说不定是个比杨素和宇文化及更强大的对手,日后和他相处,可要事事留神才行。
“方才打扰了你和瑞心的谈话,实在抱歉,我先告辞了。”萧禹见武安福答应了自己的事情,料他不敢反悔。
“不送了。”武安福和萧禹如今互相利用,却也不必客气,目送他出了门,郁闷的倒了杯茶,一饮而尽。茶刚入喉,门又响了,定睛一看,却是陈月香回来了。
“你没事吧?”陈月香焦急的问道。
武安福看出她的关心来,心神荡漾道:“没事,多谢你关心。”“都怪我把你引过来。”陈月香懊悔的道。
“算起来,还是我对不起你的多一些。”武安福忙道。
“算了,过去的事情不提了,我如今青灯古佛,不想再回忆从前了。”陈月香道。
“香姑娘,你真的想在这庵里待一辈子吗?”武安福急道。
“前事如尘埃,何必不相忘,佛法涤我心,从此无牵挂。”陈月香淡淡道。
“何必自己骗自己呢?你放心对我那么关心,哪里是割舍了尘缘。”武安福道。
“施主,请你自重。我只是怕害了你,可不是什么儿女情怀。不过你若是愿意胡思乱想,也随便你。贫尼不奉陪了。”陈月香脸色一沉,转身要走。
武安福上前一步,拉住她的袖子。陈月香回头冷冷道:“请你放手,佛门清净之地,不容你玷污修行者的清白。”武安福知道自己过分,收回手道:“你真的不想还俗吗?”陈月香哈哈一笑道:“天大地大,就算还俗哪里又是我的栖身之处呢?”说完,竟然扬长而去,任凭武安福如何呼唤,连头也没回。
武安福看她的身影消失在树影间,怅然若失,他和陈月香之间若有若无,若即若离,自己都不清楚两人到底是什么样的情感。如今看她铁了心一生长伴佛祖,孤灯青影,只觉心痛。
没理会灵月老尼姑请自己留下吃饭的嘴脸,武安福失魂落魄的下了山,侯君集还在等候,一见武安福就道:“大人,方才有两个黑衣人留了封书信给你。”武安福接过来打开一看,只见里面三页纸密密麻麻记录了他这三天来的行程,事无巨细,丝毫没有遗漏。他怒从心头起,把信撕的粉碎道:“候兄弟,那两个黑衣人的本领你见到了吧?”候君集道:“他们的身法很奇怪,似乎不曾见过。”“他们是萧禹的手下,这几日一直监视着我。”武安福恨恨的道。
“都怪我侦察不利。”候君集一听,忙自责道。
“这也不能怪你,我看萧禹手底下这几个黑衣人都很厉害,承天楼上我就见识过他们的能耐,寻常人当然不是他们的对手。你虽然本领高强,毕竟势单力薄,六道中人更不是他们的对手,看来当务之急还是要多招揽能人啊。”武安福想到萧禹随时都能掌握自己的行踪,心中就大为不爽。
“大人若是这么说,我倒是认识几个高手,只是不知道他们愿意不愿意为大人效力。”侯君集道。
“候兄弟既然说是高手,一定是有用的人才,只要他们肯为我效力,权力财富都不是问题。”武安福求贤若渴,憋着口气非要找几个高手对付萧禹的神秘黑衣人不可。
“他们都是江湖中人,所求的不过是三餐温饱,财富权力并不看重。”侯君集道,“他们真正看中的是成就大事的决心,而大人是真正有这样的决心的。”武安福一笑道:“既然你知道,就去找他们吧,一切用度,跟孙先生说就行了。”“遵命。”侯君集领命道。
跨上长风,长呼一口气,回身望了一眼佛隐山。山舞落叶,分外凋零,武安福一声叹息,夹紧马腹,回城去了。
他的背后,留下孤单的山色,伴着晚秋的苍凉和一声声乌鸦的啼叫。
第137章 大业元年的第一场雪
大隋大业元年,一切似乎都显得雷厉风行,杨广在杀戮中取得皇帝的宝座,却想用仁义来治理天下。洛阳东都在大张旗鼓的营造,加强对东方疆域和江南的控制;大兴依然在扩建,三千富户又搬迁而来,使得大兴日趋繁华;大运河的提议在裴矩的完善下由工部提出,杨广大喜,当即下令开凿,第一段通济渠已经动工;天下钱粮源源不断的会聚在关中,风调雨顺,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前进。而这一年新年前一个月,杨广的诏书又给了所有出身贫寒的读书人一个希望:“天下之重,非独治所安,帝王之功。岂一士之略,自古明君哲后,立政经邦,合唱不选贤与能,收采幽滞。周称多士,汉号得人,常想前风,载怀钦伫……”诏书中要各地选拔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美秀。才堪将略,膂力骁壮者在新年过后参加地方考试,成绩优异者,由地方支付路费,前来京城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