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枢一木匠-第4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一切都晚了。李自成夺下庆阳的第六天,高迎祥带领主力人马,来到庆阳。两军汇合,高迎祥自然是高兴无比,大大夸赞李自成一番,紧跟着,众人商量起下一步的计划。
李岩早已给李自成想好了对策,他们在攻下庆阳之后,也得到准确情报,杨奕山所率领的兵马,一部分是从山西调来的,一部分是从四川调来的,四川地势险要,而且巡抚朱燮元有些本事,不易攻取,倒是山西,相对容易许多。
于是,在会议上,李自成按照李岩的意思,提出已经商量好的对策,兵进山西。他的提议,得到众人认可,眼瞧着朝廷大军很快就会赶来,流寇只休息一日,便离开庆阳府,朝山西赶去。
流寇占据庆阳的消息,很快传到左良玉、吴家省的耳中,他们率军星夜兼程急追,赶到之时,遇到了奉命前来的曹文诏,可是流寇却已然从庆阳城走了三天了,看方向,应该是奔山西去的。
三位将军想要率部追击,怎奈带来的军粮只够两天了,所以左良玉与曹文诏决定给杨奕山送信,汇报情况,兵马在此等候杨奕山的大军到来。可吴家省等不起,得知流寇要去山西,他心急如焚,见另外两人不打算去,只能自行带本部人马,向山西方向追去。
流寇也怕官兵追来,所以这一次,并没有裹挟百姓,而是只带领主力兵马出发。不过没裹挟百姓,担心官兵追来,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还是仗着李自成,是他强烈要求,不得裹挟百姓,以免影响行军速度。
流寇行军也不是一窝蜂的走,也要分前中后三军,前军一向是最占便宜的,因为流寇多是以抢为主,走在最前面的,自然是第一个动手抢的,等后面流寇的路过,什么也不会剩下。
为了争取当先锋,流寇的几位头领挣的是面红耳赤,经过再三协商,最后在高迎祥的支持下,这个任务,被闯天王高应登得到。
流寇大军之中,现在兵马最多的,是李自成,他现在手上有一万多人。而其他几家,合起来才一万多人,这也是他们为了逃命,不敢多带人马,但是跟在身边的,都是精锐。流寇之间的关系,也不存在什么统属关系,而是依附,可以说,这几营首领,只是依附高迎接,尊高迎祥为大哥。
高应登手下只有一千来人,他充当前部,他早就想好该怎么办了。多抢些银子,多拉些壮丁,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实力。
从庆阳一路向东,就能进到山西境内,高应登一路抢掠,不过说句实在话,却也抢不到什么。这年头,百姓不敢种地,因为谁种抢谁的,没人种地,老百姓就四处流窜,除了城市,乡间根本就没什么可抢的。
走了十多天,高应登一伙啥也没抢到,流民倒是收了好几千,人手这一增加,带来的军粮就不够吃了。这些流民不少都不是什么善类,吃不上饭,便干些抢劫的勾当,见高应登的部队也没有多少粮食,就帮着出主意。
一个叫乔五的小子,告诉高应登,往西南方向走八十里,有一个叫作溪山镇的地方,那里有不少百姓,而且还有人种庄家,比较富余,咱们可以到溪山镇去抢。高应登也是有些急眼了,一听说有富余的地方,岂会管其他,率领人马,就直扑溪山镇。
不过高应登哪里知道,这地方要是好抢的话,还用得着他去抢。乔五这帮人,干的就是抢劫村镇的买卖,他们曾经在那里吃过亏,想借高应登的力量,报一箭之仇。
第098章 高应登溪山落败,猛刀客初露锋芒
溪山镇,镇如其名,在这宁静村镇旁,不仅有山,还有一条小溪。
溪水潺潺,好一派湖光山色,如画卷一般,在乱世之内,更显出它的美丽。陕西虽说大旱,却也只是头两年的事,今日春后,先后下了两场雨,现在进了夏天,偶尔也有雨水,倒不能说种地之后,就一点粮食也打不出来,只是百姓怕人来抢,不敢耕种罢了。
这里的百姓,为什么敢种地呢?主要是因为,在溪山镇旁的大山之上,有一条好汉。此人名叫胡恪,是溪山镇土生土长的汉子,年少时喜欢练武,四处闯荡,磨练出一身好本事,成为陕西有名的刀客。后来陕西大旱,流寇肆虐,他担心家乡受到骚扰,带着一帮绿林上的朋友回到家乡,组织镇上男丁练武,保护家园。附近村子知道之后,也纷纷来人,希望能够受到胡恪的保护,大家联合起来。人多力量大,胡恪当然愿意,于是各个村落都派男丁跟胡恪练武,人数已然过千。这两年来,时常有小股流寇前来骚扰,但都被胡恪带人给打跑了,乔五就是其中之一。
这一日,溪山镇的男丁们,帮忙农活,就开始跟着胡恪练武,他们现在拿的都是正规兵器,这也是托流寇的福,因为几次交手,那些流寇都留下不少兵器。
正练着的时候,不远处是燃起浓烟。这是各村商量好的信号,哪里有烟,就是哪里出警。
胡恪当下收住兵器,带领丁壮朝出警的地方赶去,一进镇子,就见不少百姓惊慌失措是朝他们这边跑来,胡恪大声问道:“出什么事了。”
“是流寇打来了,有好多人啊。”一个大婶惊慌地说道。
“大家不必害怕,快快找地方躲避,这里就交给我们了。”胡恪说完,领头朝镇口赶去。
刚到镇口,就见不远处有好几千人朝这边奔来,不过胡恪丝毫不畏惧,大声叫道:“各位弟兄,不必害怕,他们不过草寇而已。我等只需齐心协力,定能将敌人打败。大家跟我上,保护家园!”
“保护家园!”“保护家园!”……
胡恪身后的汉子,也不害怕,大家伙跟着大声喊了起来,随着胡恪向前冲去。
对面的流寇正是高应登的人马。对于高应登来说,打劫乡镇,已经成了家常便饭,眼看着眼前的村镇甚是繁华,而且乡间的农田还种着庄家,他就心中欢喜,知道这里肯定有余粮,自己不会白走一趟。
来到镇口,刚要发话去抢,不曾想从镇子里竟然率先杀出一伙人来。他们立足未稳,镇里的人已然杀到面前,领头的胡恪,二话不说,直接劈倒一名流寇。在胡恪身边,还有三十多人,这帮人都是胡恪绿林上的兄弟,各个身手不弱,胡恪第一个动手,他们也不留情,抡起刀枪,就砍杀起来。
胡恪和这些绿林中人,甚是厉害,岂是一般流寇所能比的。而且胡恪教出来的这帮壮丁,也不是好对付的,每日里的训练,哪怕遇到正规军,也不会示弱。
这一动上手,高应登和他的手下当时就懵了,实在没有想到,对方还敢先动手,而且还这么利害,一时间被杀了个措手不及,先后倒下好几十人。
高应登心头火起,一拍坐马,朝胡恪冲去。胡恪见他骑马,知道是个领头的,心中暗喜,提刀迎了上去。高应登见胡恪冲过来,心中也是高兴,他自信自己武功不弱,势必能将对手斩于马下。高应登骑在马上,手持长刀,不等胡恪近前,一刀就劈了过去,胡恪身手灵活,向旁一闪,躲过这一刀,跟着一抄,竟然将胡恪的刀杆抓住。他左臂向后一带,险些把高应登拽下马来,还在撒手及时,才没有摔下去,但掌中长刀已被胡恪抢去。
这胡恪不仅会用短刀,长刀也不含糊,将单刀向背后一插,跟着手舞长刀向高应登冲去。高应登没了武器,心头大惊,连忙大声呼救,并拨转马头,准备逃命。有他的亲信护卫急忙赶过去搭救,胡恪将长刀一抡,连续砍翻两个护卫,大声叫道:“小儿哪里走!”
高应登现在已经转过马去,听到胡恪的喊声就在身后,吓得是方寸大乱,再也顾不得许多,双脚一磕马腹,向后急冲。马前现在全是他的手下,这帮人见高应登冲过来,吓得赶紧闪避,倒也有闪的慢的,直接被翻在地。见老大都向后跑,对方对方气势如虹,猛杀猛砍,后面的流寇全都慌了,顾不得其他,是掉头就跑。
流寇一向没有什么素质,尤其是现在,高应登在路上新收了一帮人,这帮人参差不齐,绝大多数都是随风倒,只能打胜仗,不能打败仗。一遇对方凶猛,就习惯性的抱头鼠窜。只要又跑的,其他的人就开始跟着跑,流寇的队伍立刻是混乱不堪。
“杀呀!不要放走一个敌人!”胡恪见有机可趁,马上大喊起来。
壮丁们也是跟胡恪打过流寇的,这种场面经常遇到,于是奋勇向前,跟着大声喊起来,“弟兄们!杀呀!杀光流寇!”……
听到这震天价的喊声,流寇更是慌了神,拼命的向后逃窜,自相践踏,死伤无数。作为流寇,没有战斗力,没有组织纪律性,一贯是欺软怕硬,当初曹文诏只率领五千人,就能打的五六万流寇抱头鼠窜,其素质可想而知。
流寇正向恐慌的逃命,胡恪带领村民紧追不舍,一口气追出五里多地,这才掉头回镇。此一战,流寇死伤千人,不少都被打散了,最后跟在高应登身边的,只不过是几百人。
胡恪抓了一百多俘虏,这些俘虏被押进村子后,都大哭起来,说自己也是没有办法,吃不上饭才跟流寇造反的,要是能有口吃的,谁会做这等事。胡恪向他们寻问这批流寇的来历,俘虏也不隐瞒,把自己高应登的名号,以及闯王率大军从甘肃逃回来的事,详细地说了一遍。
胡恪听罢,心中暗道不好,告诉村民,赶紧收拾粮食和财物,躲进山里,以防流寇再次前来。被俘的流寇,全部绑上,暂时押进山中,乡间的作物,实在没法收割,因为种的是小米,现在还是谷子,没成熟的时候,是不能吃的,只能留在地里。
事实证明,胡恪的做法是正确的,在高应登兵败之后,是怒火难消,率着手下的残兵败将,星夜掉头寻找高迎祥的大部队。两下汇合之后,高应登在战败的情况一说,高迎祥也是大怒,除了生气有百姓敢公然对抗“义军”之外,也是气高应登太过无能,连这么一个小镇也无法夺下。
他随即下令,明日一早,就兵发溪山镇,为高应登报仇,给那些无知小民点颜色看看。
命令传达下去,李岩知道此事之后,连忙去见李自成,开诚布公的表示,希望李自成去劝说高迎祥,不要去攻打溪山镇。别看李岩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猜也能猜到,十有**是高应登去人家那里抢劫,结果被人打了回来,如果是好模好样的话,万不会如此。
他给李自成的理由很简单,咱们的口号是“诛无道,剿兵安民”,要是遇到百姓的村镇就抢,见到百姓就裹挟进来,那和强盗有什么区别,而且这样的军队,只是人多罢了,没有一点战斗力,要不然,高应登也不会战败。更为重要的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若按现在这个做法,并不可能得到民心,时间一久,反而会失去民心。
李自成认为有理,向李岩拜谢,随后去见高迎祥,把李岩的观点,稍微加工,当作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希望高迎祥取消这次行动,不仅不能去打,还要人家赔礼道歉。
高迎祥也是个人物,听了之后,认为李自成的话,十分有道理。咱们一向以义军自称,怎么总能干这强盗的事情,以前裹挟百姓,人数是多,看起来是骇人,但真和官兵打起来,遇到狠茬,便是一触即溃。这也并不是自己的主力部队无能,其实还能抵挡,可因为那些滥竽充数的太多,他们一向后逃跑,整个军心就乱了,其他人跟着无心恋战,只能全往后跑,光自己踩自己,都不知道要死多少,更别说官兵再冲上来。
军纪作风看来是要进行改革了,不能总是像以前一样,朝廷说我们是流寇,咱们就精干流寇的事。既然是义军,就得多干仗义的事,没有依附到我门下的,我可以不去管,但你们现在都依附到我这里,但我就得对你们的军纪加以管束,省的给我高迎祥的名头抹黑。
高迎祥答应了李自成,随即把各路头领喊来,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的内容就是严肃军纪,以后但凡是跟着我高迎祥的,就要按照我的军纪做事,只杀官军,只抢土豪恶霸,绝对不可擅自抢掠普通百姓,更不许裹挟百姓。如果你们愿意,可以留下,如果不愿意,现在就可以走,我高迎祥绝不强留。
到场的头领都是来依附他的,推闯王为老大,现在老大这么说了,即便心有不愿,也不能说半个不字,毕竟现在离队,一旦遇到官军,就是死路一条。谁都看到了,高应登连乡间的百姓都打不过,要是落单了,不等到山西,可能就被灭了。要知道,官军肯定在后面追呢。
见没有人反对,高迎祥提出第二件事,让高应登去溪山镇给人家道歉。这种事,高应登哪能答应,不过这个时候,李自成站了出来,大声说道:“我与高兄皆属舅父部下,既然高兄不愿,那就让我去吧。”
高应登见李自成主动请缨,心中暗想,这小子不会是以道歉为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