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太医-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衣了。”
“还要表妹亲手做?你不是给你我二人各买了两套吗?为何还要自己挨累?”
何宇轩看着忙里忙外的馨兰,那么小的年纪还要这样伺候自己,心里自然有些过意不去,即使是亲兄妹能做到这样也不容易埃
“前日是买了两套,一套留着逢年过节应酬大小事儿时穿,还有一套褂子是留着平时出门穿的,在家里无须买着穿,馨兰从小学过女红,表兄放心,馨兰手艺不差的。”
何宇轩望着窗外浩瀚深邃的苍穹,已经霜降了,昼短夜长,幽静的夜空显得些许凄凉,三百年前地球大气层还没有像如今这样全球变暖,北方的天气更冷。
好在他让馨兰买了最好的窗纸,将窗户从外面糊了个密不透风,窗纸糊在窗户的外边,一方面可以避免窗档中积沙,另一方面可避免窗纸因冷热不均而脱落,糊好后又在窗纸的外层来来回回的淋了树油,这样既可以增加室内的亮度,又可以使窗纸坚久耐用。
“表兄不是嫌弃馨兰的手艺,是……是舍不得我的表妹那么累,这持家过日子自然是女主内,可我这个本该主外的男人……。”
“表兄别心急,咱们旗人家全民皆兵,代代世袭,玛法、馨兰的阿玛、还有你的阿玛都曾是战场上的巴图鲁,如今虽然都不在了,可按理说表兄若想补个兵额是理应的,只是如今战事结束,咱们旗人人口增多,兵额有限,不知能否补得上,补不上也无妨,咱们手里还有十几两银子,足够你我二人支撑好久了,馨兰打小也没过过这么富足的日子,表兄前天不是说先前盛京学过医术吗,手里有本事不愁没事做的。”
馨兰说着笑着,腮边两个深深的梨涡里荡漾着无限的满足,一个贫苦女孩儿,心思特别的简单,一日三餐吃饱穿暖,有个哥哥对她好她已经非常满足了。
【上册 百姓人家】 第九章 新的开始
第九章新的开始
二十两银子,解决了暂时的生活,每当何宇轩看到馨兰吃的小肚鼓鼓的时候,心里的那种满足感是语言都无法形容的。
当兵保卫伟大的祖国?何宇轩尴尬的摇头苦笑,自问手无缚鸡之力,如何扛得动刀枪?他虽曾是校队长跑冠军,可上战场杀敌不是长跑比赛,那可是马背上真刀真枪!
他凭着模糊的记忆依稀记得康熙二十年年末时三藩平定,以后的日子就是康乾盛世了,被征收兵役没那么简单吧?即使能去得上也无自己用武之地啊,做一线军医?真要上了战场,到时还指不定谁救谁呢!
他从心里也没想过要为兵为官为勇士,那官也不是好当的,他最看不上那些为虎作伥的势利小人,自认为人处世也没那么圆滑,做个清官,窝囊,做个贪官,他不稀罕!
心无力挽狂澜的霸气念头,他只想带着表妹平安快乐的生存下去,还是以看家本领求个温饱最实际,人只要拥有一技之长在手,到哪儿都能活下去,他坚信,凭借自己的西医医术,在这年月肯定会赚到钱,会生活的好好的,活着多么简单的两个字,可如今却是何宇轩最伟大的理想。
何宇轩凝视着馨兰的小脸,又见她眉宇间却隐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原本他还以为是因为馨兰玛法刚刚去世的原因,可几天下来何宇轩琢磨着不是那么回事,馨兰有心事,那副愁眉不展的模样,让人看了不免心生怜惜,可他不知道该问还是不该问,问了又怕勾起馨兰更多的愁事儿,可不问却又从心里担心着馨兰,只能慢慢等待时机吧。
“表妹说的不错,不管是战争年代也好,平安盛世也好,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生病就要求医问药,咱们不怕没饭吃,明日表兄就出去找事做。”
“嗯1馨兰笑着点头。
外面梆声响起,已是三更天了,何宇轩和馨兰南北炕而卧,朦胧的月光透过窗棂洒进室内,何宇轩在黑暗中借着月光望着北炕上背对着他睡的香甜的馨兰,翻来覆去久久不能入眠,他想了很多,直到周公来寻,才酣然入睡。
这夜,他做梦了……。
鸟儿站在枝头“叽叽喳喳”啼叫的时候,何宇轩才睁开惺忪的双眼,太阳直射进屋内,南炕朝阳,太阳光晃得何宇轩连忙以手掩面,转头再看北炕,馨兰已经不知去向。几点了?哦,不对,什么时辰了?
何宇轩赶紧起身穿鞋下地,打了水洗了把脸,又拿着那根儿头部植着两小排马尾毛的小木牙刷,蘸着以茯苓等药材煮成的“古牙膏”刷了牙,灶下的火微醺着,看来馨兰出门有会儿功夫了。
转身瞧见锅台上扣着一只碗,掀开一看,两个白面饽饽,两个已经剥好了皮儿的鸡蛋,外加一块咸肉,饽饽就着咸肉三口两口吃了下去,再吞下一个鸡蛋,香极了,“咕咚咕咚”喝了几口凉水,又去拿碗里另外一个鸡蛋,想象着馨兰清早亲手为自己准备早点的模样,他的心里暖暖的。
虽然只是一个饽饽两个鸡蛋再平常不过的食物,可都不知道馨兰吃了鸡蛋没有,想到这里,何宇轩收回伸向另外一个鸡蛋的手,再把碗重新盖上,自己已经吃了八分饱,再吃不吃这个鸡蛋无所谓的事情了,还是给馨兰留着吧,那小姑娘生来苦人,勤俭惯了,她怎会舍得吃呢,好一点的吃食自是留给他的。
出去找事做!为了自己!为了馨兰!为了好好的活下去!凭借自己在现代是个颇有成就的年轻医师,一把小刀,满腹医术,怎会落于古人之下?
何宇轩在炕上的大木柜里找出了前些日子馨兰特意为他买的那身专门外出时穿的大氅,全身一新满心自信的走出了家门。
刚出了家门口,何宇轩就开始犯难了,瞧了半天不知该往哪儿走,更不知道怎么进城,一路问来问去,最后还是在一位好心的老伯指点之下,跟着一个拉着木材的驴车到了东直门。
为使江山永保、皇权永固,京城历经数次的变迁、修建、完善,范围变化很大,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蓟城,秦汉、隋唐时期的蓟城,到辽朝的燕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变动了几处地点,直至明清方定了下来。
到清代时京城分为外城、内城、皇城与紫禁城四重,外城共有城门七座,内城共有城门九座,皇城与禁城分别各是城门四座。
当年一代军师刘伯温修建京城时,内城共设了九个城门,均有寓意,功能不一,各有司掌,东直门便是京城内九门之一,因古代以东方属“仁”,元代称之为崇仁门,该门为大都城的正东方,与西直门遥相对应,劝民兴教化,东至东海,西至西陲”之义,镇门之宝外有铁塔,内有一座石雕的药王爷像,隶属正白旗驻守。
何宇轩从东直门入城,一路下来除了木材车就是砖瓦车,电视上看到过的那种达官贵人的八抬大轿一个都没见到,颇感诧异。
此时看到高高的城墙上城门大开,抬头往上看,城楼之上手持弓箭的侍卫各个威武健壮、英姿勃勃,城门两侧各站着几名腰挎刀枪身着盔甲的侍卫,阳光的折射下,明晃晃的刀枪上泛着寒光,何宇轩不自觉便融入到环境中,背着双手,大摇大摆的进了城。
什么都来不及多想,办正经事要紧,随着来来往往的百姓走进城内,一条长街出现在眼前,走了没多久,过了冰窖口,越往里走越热闹,眼见街道两侧各种店铺林立,店前的街面上摆着各种小摊,卖各种小吃的,卖瓜果蔬菜的,卖鱼肉粮油的,卖日用品的,卖杂货的,卖小玩意儿的,卖膏药的,卖风车的,卖脸谱的,还有杂耍的,测字算命的,代写书信诉状的,茶米油盐酱醋茶,只要是老百姓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无论是吃的、用的,这条街上应有尽有。
叫卖吆喝声此起彼伏,南来北往各色行人或是匆匆而行,或是闲逛的,或是购物的,偶尔也有骑着高头大马在人流中穿梭而过的,挑挑儿的,担担儿的,推车的,背筐的,何宇轩看着热闹非凡的人群,感觉这集市如同现代中的庙会似的,不亚于现代中北京的东直门大街。
再看熙熙攘攘的人群,多半儿都是身着粗衣布鞋的的平民百姓,也有一两个手持扇子文人模样的男子慢慢的踱着步,已过寒露的天了,手里还以扇示人,怎么看都有点别扭。
路过的还有一些小商贩,或是大宅子里的仆人打扮的,穿的算是稍稍齐整一些,可哪个也没何宇轩那样全身崭新的。
何宇轩看了看自己身上的长衫,不觉莞尔一笑,转身在一个卖豆汁儿的小摊前停了下来,东瞧西看了半晌,街道两侧酒楼、茶馆、当铺、布庄、香料铺、书画店、客栈、银庄……什么店面都有,就是没看到有关于医院、诊所之类的。
这可怎么办?哪里寻去呢?
【上册 百姓人家】 第十章 出师不利
第十章出师不利
转头一看卖豆汁儿的老大娘正闲着,何宇轩微笑着上前几步,“老大娘,讨扰了,请问您知道这哪儿有瞧病的地方吗?”
老大娘约有五十来岁的年纪,身材矮小,满头的白发,脸上爬满了皱纹,她仔细的打量了何宇轩一番,答道:“小伙子,瞧你不是本地人吧?眼生的很,病了?坐下,坐下,大娘先给你盛碗豆汁儿暖暖身子吧,天凉了,出门在外的都不容易,年轻人就是不会照顾自己……。”
熟话说的好,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宇轩态度好总会讨人喜欢的,可他不想喝老太太的豆汁,因为他出门身上根本就没带银子,于是连忙推脱道:“谢谢大娘,我不渴,也不饿,不喝豆汁了,您就告诉我哪里有瞧病的地方就行了。”
“放心吧,小伙子,大娘不收你钱,看你出门在外生病,想起我那去外地干活的儿子了,也跟你这么大了,都难呐……。”
老太太从大竹篓里拿出一个半大的花瓷碗,一边说着一边就往正煮着沸腾的豆汁儿锅走去。
“别别别,大娘,我真的不喝,我急着找地方……瞧箔…瞧箔…”何宇轩顺着老大娘的想法说着。
老大娘立刻停下了动作,急切的问道:“病的很重?”抬手指着街口又道:“瞧见没?走到街口往北,那儿有一家药铺,里面有坐堂医,去那儿就成,要是走不过去的话,大娘去给你把那坐堂医叫来?可是要收出诊费的,要是这会儿有个郎中路过就好了。”
何宇轩顺着老大娘所指的方向望去,前面隐约可见一家药铺,可不用想也知道,那里肯定是中药铺,外带坐堂医的那种,会用西医吗?
何宇轩眉头紧蹙的想着,老大娘东张西望的寻着,口中还不停的唠叨着:“这会儿没瞧见有郎中路过啊,你要是看到沿街有手持摇铃,身背药囊的人路过,就赶紧喊一声,那些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治病也神着呢,而且还要不了多少银子。”
“哦,谢谢大娘了,那我去那家药铺瞧瞧吧,大娘您忙,改天我再过来喝您的豆汁。”何宇轩感激的看了一眼老大娘,多热心多朴实的老百姓啊,他心里暖暖的,谢过老大娘,朝着药铺走去。
他一边走心里一边想,中药铺里自己去能行的通吗?中药铺里怎么会有西药?没西药自己给人看了病也治不了啊,拿什么治啊?可是听老太太所言,可以确定古时候民间还没有专门看病的医院和诊所,都是在药铺里让坐堂医瞧了直接开药,或者找郎中,再或者就是去家里请那种有名气的大夫了。
可是他清楚的记得在某些书中写着古时候有医馆的,怎么会没见到也没打听到呢?先不找医馆了,去药铺问问用不用西医,也许中医药铺掌柜用了他,岂不是就无须再多费周章了。
一阵冷风吹过,斑驳的树叶“沙沙”坠落,转而又随风四处飘荡着,本该是日上三杆之时,头顶的天忽然间变得灰蒙蒙的一片。
何宇轩连忙加快了脚步,朝着街口走去,转过街口向北大约二十米,只见路北伫立着一间古旧的店铺,门前挂着的大大的“药”字幌子随风摆动着,门顶廊檐上挂着“济善堂药铺”的牌匾。
何宇轩抬步进了药铺,药铺很大,正厅摆着一张桌子,一位年约五旬的老人正在给一位老妇人把脉,柜台前两个年轻的伙计正在给病人抓着药。
“咳咳……”何宇轩故意咳了两声,柜台里的伙计抬眼见到何宇轩进来,只是轻轻的颔首,倒是那位慈眉善目的坐堂医客气的起身应着:“先生,您是抓药还是问病?”
“哦,我……在下有事请教,请问掌柜的在吗?”何宇轩也客气的回答着。
老者打量了一下何宇轩,见他穿着整齐,气度不凡,便没有多话,指了指柜台处答道:“去那里寻吧。”说完又继续坐下拿起笔来给老妇人开着药方。
正在这时,柜台内的内室帘子掀开,一位戴着老花镜手拿算盘和账本的老者走了出来,满脸喜洋洋,连颚下几缕青须都跟着飘动着,看那表情就知道药铺近来应该是没少盈利。
“掌柜的,灵芝、甘草、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