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超陆权强国 >

第264章

超陆权强国-第264章

小说: 超陆权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胜关伏击战大胜!”

很快这一份大胜的消息便被传送到了数十里外地县城指挥部内,落在了李汉的办公桌之上。

“啪!”

李汉兴奋的将手上拿着的一扎文件重重的放在了,激动的拿起陈天祥方才放下的电报。

“好好好好好!”

他口中连说五个好字,可见此时内心的激动了!

“全赖大帅坐镇前线调度有方,各帅各部得以发挥,方能累获喜讯传来!”

一旁陈天祥面上也是多有喜色,在一旁恭敬的说道。

“你呀,什么时候也学会奉承的话了!”李汉嗤笑一句,若是平时他多半会就势训他一句,只是今天他心情的确很好,也就浑不在意了!

“不错,良轩的指挥能力还远在正夫之上,好……这一场伏击战打得漂亮!”

李汉心情的确不错,这一会儿难得多夸奖了不在身边的季雨霖几句。

差不多在武胜关大捷的战报传来前约莫一刻钟的时间,第一混成协也传回来了一封捷报,陈穆坤付出一百多人的死伤,趁平靖关守军不备,仅比武胜关稍缓了不足两个小时,拿下了古称义阳三关之中的第二座——平靖关,为军政府彻底守稳了北疆门户,拿下了平靖关之后,他终于可以睡了安稳觉了!

“大帅,季标统乃是当时帅才,由他坐镇武胜关,则武胜关可稳掌在我军政府手中!”

陈天祥与季雨霖颇有些交情,因此见他此刻心情不错,便在他身边为季雨霖说了几句好话,有心为好友去掉身上代理第八标标统的头衔。

“嗯……”

李汉点了点头,旋即微微皱了皱眉,“不,他的确是一员帅才,不过要说能够将武胜关稳掌在军政府手中,此话却为时过早了!”

叹了口气,不错,这一仗季雨霖打得不可谓不好,以区区不足敌人一半之兵,伏击击溃了兵强马壮的新第二十一混成协,虽然最后给那清将李纯率一部逃走,不过却在军政府大军的伏击之下几乎全军覆灭,不但丢失了全部的辎重,为军政府补充了近两千杆完好的步枪以及十余门重炮,战马五十多匹,被俘伤兵七百余人,留下了近三千四多具尸体,其中有一大半以上都是倒在了哈奇开斯机枪的密集火力网狙击之下。

只是这四千多的损失,对于南下的清军大军来说,才不过刚刚断了它的一根手指而已,痛是肯定的……但是却完全不影响清军的南下!

不过,这一场伏击战彻底打出了鄂中军政府的气势,却应该大书特书、广传天下才是,他若是不趁势多做上几番宣传,岂不白白浪费了这一番打击清军士气、为鄂中分军政府正名、吸引人才、吸引捐款、吸引政治投资、甚至吸引注意力以便让某些人加紧‘打探军政府机密情报’的机会了吗?

沉吟了一下,他便开了口道:“伯庸,记录!”

陈天祥这段时间一直跟在他身边,自然对他习惯已经摸得非常清楚了。实际上,方才陈见他面上隐隐思考的时候便猜想他可能要有吩咐,手上纸笔却是早就准备好了!

李汉释然一笑,说道:“你倒是有了经验了,记录吧。”

面上一肃,“命令第七标、城中巡防各挑选一营,合作二营立刻整军准备,连夜赶赴武胜关,交予季雨霖指挥。告诉他,关内一切守军我许他全权掌握!至于孙国安……嗯,安顿起来的确有些麻烦了。罢了,他到底与我军政府多有帮衬,不是想要兵权吗?回电季部、告诉他准了孙国安的河南混成协协统之位,不过战时需要听从季雨霖调度!一切补给按照第四标的标准与他,不许怠慢了他!”

陈天祥一怔,他也没想到这军政府的第五位协统竟然会是他。只是愣了一瞬,他便想到了一个问题,忙追问道。

“大帅,那孙国安与我军政府有帮衬之功,军政府的大军能够夺下武胜关他多有功劳,只是此人乃是清军出身,恐其日后生出异心,您看是不是应该对他隐晦敲打一下?”

“你说的有道理!”他这一提,李汉也想到了,当下便皱眉思考了一阵。

“继续记录,第七标、应山巡防营、原第四十二标三营合为鄂中革命军第十三标,委任刘化欧为第十三标标统。升原第八标代标统、武胜关战时总指挥为第六协暂代统制官,督管原第八标、第十三标,另继续兼任武胜关战时总指挥!”

大时代当真是人才辈出,这刘化欧前番能够领导武胜关内军民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起义,要说没有点能力是不可能的,李汉也是对他起了爱才之心,何况他还是文学社出身,军政府还有些布置日后需要用到文学社,如今他不过提前布置一番罢了!不过战时提升季雨霖之位却是他临时起意,一来有心敲打孙国安,以防他居功自傲;二来未尝没有试探他的意思。毕竟无论第八标还是武胜关他都还有些布置在手中,此番举动却也不过希望他能够明白的表明态度,愿不愿意日后身上打上‘鄂中将领’的铭牌罢了!

“……”

陈天祥一时之间手中的笔为之一顿,他还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为季雨霖争来了一协统制的位子,军级平白升了一级半,这么快的升官速度,在革命之前当真是闻所未闻,此刻心中微微有些妒忌也是在所难免的!

“对了,等会派人去把随军北上的那两个‘中国之声’报纸的记者叫上,让他们随军一起赶赴武胜关,今晚多拍些附近战场的照片,明日全都正理好了,一并南下寄给应城‘中国之声’报纸总部,由让电报处把这一份武胜关大捷的情报发过去,哦对了,隐去所有军政府的损失情况跟关内守军情况,这方面是军事情报,万万不得有失!”

“是,请大帅放心,伯庸省得!”

陈天祥很快便记录完了他的命令,不过却没收起纸笔,还在等待他的吩咐。

“基本上没了,对了,第一混成协拿下平靖关的事情也要记上,一并传给应城那边。这一次咱们务必要大书特书,让整个天下都知道我大军的勇不可挡!”

“是!”

第三卷 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第二百六十八章 滦州兵谏(二合一)

处理完了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武胜关大捷的善后事项之后,压在武胜关大捷下面的几分情报露出了自己的庐山真面目。

方才陈天祥送过来的情报一共有四份,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那一份他在忐忑中等待了许久的武胜关大捷的消息。除此之外还有三份,都是应城方才发过来的情报。

第一份他只是翻看了一眼就掀了过去,介绍的是军政府在武昌被擒的几个情报人员已经全部被遣返,随之而来的还有一支约莫十多人的队伍,打着的旗号乃是参谋部特别参谋,说要北上协助他指挥抗敌大业。

李汉冷哼一声,只在情报后面写上‘不理’二字,如今应城都在张梅生的打点之下,老狐狸自从投效了他之后倒也安分,他叫情报司安在他身边的几个人都没发现他又什么不对的地方。以他之经验,阻挡区区几个武昌派过来的人员却是够了,何况不是还有李东来在吗!

只是后面李东来写的几句话令他微微皱了皱眉,他在密电中提到要对几人观察一阵,并且希望军政府允许他暂时下令宜昌那边的情报人员潜伏一阵的说法令他隐隐感觉到,被遣送回来的几人状况一定不是很好,武昌在应城这边吃了不少暗亏,这一次只怕用了不少手段,甚至被遣送回来的几人还能不能用,有没有经不起严刑拷打屈服甘当武昌暗线的都说不定。

他也是老情报一线出身的,对于这方面的龌龊知道的比谁都多,当面便应了他的要求,许他便宜行事大权。

第二份倒是令他多看了几眼,因为来介绍的都是武昌三镇、准备的说应该是三镇之一的汉口局势。

这几日清军兵力推进速度甚快,经二十六、二十七两日苦战,到昨天清军便将阵线又往汉口市区推进了一段,至午夜民军武装敢死队发动突然袭击才将其驱逐出市区。只是今日清军集中了北洋两镇所有重炮,连续轰击民军阵地,导致民军伤亡甚重,不得不放弃市区繁华地区,退守至六渡桥一线重新布防,死死的守住防线不失。

令他稍微感兴趣的便是今天上午黄兴亲至汉口前线督战,并将自己的战时军事总司令部于汉口满春茶园,以表自己与前线士兵共生死、同进退之心。要知道这满春茶园距离前线甚近,清军只要再突破了汉口民军六渡桥防线,火炮就能射击到他的司令部所在了!

李汉不得不赞这黄兴打了个好算盘,不过虽说短时间之内起到了鼓舞士气的效果,但也应该看看场合。

因此只能说是走了步臭的不能再臭的臭棋。

因为就前日战事的惨烈来看,六渡桥甚至整个汉口之失已经不可避免了,他此时不去加固汉阳城防,却反而将自己的司令部建在战场之后。从军事上来讲,民军无论出于合计,都不得不在六渡桥地区死守战线,而这一点正是清军想要看到的,清军据有火力优势,重炮射程远在民军之上,巴不得民军集中与一处,然后重炮轰之、对其造成大量杀伤。这是将司令部放在最前线的第一失。

而从政治上来讲,孙武被夺了三镇兵权之后心中如何能咽下这口气,暗地里只怕早就擦亮了眼睛,就等黄兴指挥有失之时跳出来反击同盟会,明后两日一旦六渡桥失守,民军不得不后撤……到时已经成为了前线民军军心所依的总司令部也不得不随之迁走,结果白白折了好不容易聚拢起来的人气!

对于汉口局势,李汉暂时帮不上任何忙来。甚至因为几个对鄂中发展极为有利的战略,他内心其实还隐隐的希望汉口失守,当然,时间却不能太早了。因为,他还没准备好呢!

同样简单的批注了几句。

他方才将这几份已经阅完的情报都揭了过去,翻到了最下面,陈天祥整理时认为是最次要的一份情报上了!

情报上信息很短,却有一个刺眼的标题滦州兵谏!

才一看到这个情报,李汉的眼睛顿时为之一凸,握着这份情报的右手背上青筋不自觉的便暴了起来,可见心中的激动!

“终于,要来了吗?”

他心中叹了口气,隐隐有些激动,更有些莫名的失落,滦州兵谏……这一个情报司只得了只言片语的消息,甚至还不如他知道的消息跟更加确切的多的情报,终于送到他的手上了!

滦州兵谏,这是一场在历史上仅仅留下了很少很少的篇幅,但是却在百年之后被从历史的废墟之中翻出来,被一群已经失去了自信、民族脊梁骨的老学究、学者、专家、教授们或攻击、或遗憾、或称赞、或美誉的历史事件。

因为他的父亲的原因,李汉对于这一场源于2004年,终结于他出事前的2011年,波及了大半个学术界的探讨知之甚详。

整个历史事件的始末是这样的!

1911年10月29日,也就是今天。

刚刚因武昌起义,被心中恐慌的清廷从永平秋操调回驻地的轻响革命,准确说是‘英、日式君主立宪制’的东路军二十镇中之王金铭、施从云、冯玉祥等革命派极力敦促张绍曾即刻举兵,响应南方革命。反对派潘榘楹、范国障等人则力主赴湖北镇压起义。此时张绍曾收到彭家珍(同盟会)的急电,希望张在滦州扣留由彭负责押运支援南方的军火。张见电即刻行事,共截获枪5000支,子弹500万发。

与蓝天蔚、吴禄贞合称‘士官三杰’之一的张绍曾截获军火后,以为实力大增,结果不停‘蓝天蔚、吴禄贞’二人劝阻,逐于10月29日电奏清廷,实行兵谏,提出“废除内阁,速开国会”,表示只要“实行立宪”,即可“停军不发”同时提出改革的十二条政纲:

⑴大清皇帝万世一系。

⑵于本年内召集国会。

⑶宪法由国会起草,以皇帝之名义宣布之,但皇帝不得加以修正或否认。

⑷缔结条约及讲和,由国会取决,以皇帝之名义行之。

⑸皇帝统率海陆军,但对国内用兵时,必经国会议决。

⑹不得以命令施行“就地正……法,格杀勿论”之事。

⑺特赦国事犯。

⑻组织责任内阁,总理大臣由国会选举后,以皇帝敕任之,其他国务大臣由总理大臣推荐任之。皇族不得为国务大臣。

⑼国会有修改宪法之提议权。

⑽本年度预算未经国务议决,不得适用前年度之预算支出。

⑾凡增重人民之负担,须由国会议决。

⑿宪法及国会法之制定,军人有参与权。

清廷的一帮皇族宗贵自然不会接受此在他们看来的无理要求,因为一旦接受了便表示他们将丧失了手上的所有权力,比之同袁世凯妥协带来的损失还要大得多。

不过29日正值山西举义宣布独立后的第二天,京畿之地正处于无兵可守的不利局面之中。清廷本来面对相隔还有段距离的山西都感到胆颤心惊,惟恐不接受张昭曾之提议,令他恼羞成怒兴兵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