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春秋小领主 >

第317章

春秋小领主-第317章

小说: 春秋小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丫逆湔纠铮娴牧甘橙砍钥眨簧偃硕荚诒г顾恰叭缁瘸婀场保 �

赵成叹了口气,赵武接过热毛巾擦着汗,笑着说:“谁抱怨?驿站的人不应该抱怨,他们历年积累的库存都卖出去了,全部换成现金,他们挣够了钱,还抱怨什么?当地的官员不应该抱怨,一万多路过的商人在当地消费,他们的消费能力要比平民百姓高得多,官员们因为他们的消费收足了交易税,官员们为什么要抱怨?维持沿线道路安全,并竭力护送商队的小领主们也不应该抱怨,他们的武士因为护送商队,不知道挣了多少银币,我估计领主及其武士现在已经被银币晃花了眼睛,他们为什么要抱怨?”

齐策嘿嘿一笑:“主上说的没错,这种事大家都从中获得了好处,原本他们应该开心满意,只是按照惯例,这些商队如蝗虫般过境,大家总要抱怨几句,才显得正常。不过,当地人也是一边抱怨,一边积极的采购货物与粮食,期望这些商人回城的时候,能够顺便继续住宿于当地。”

赵成不满的插嘴:“父亲,这场战争已经动员了国内所有的青壮劳力了,怎么还要劳动我们晋国的商人?如此一来,恐怕我们国内只剩下妇女和儿童了,谁来下地耕作呢?”

赵武与齐策相互望了一眼,赵武将毛巾扔给侍从,微笑的说:“我教你一招老政客的政治手段:当国内积累的矛盾非常尖锐的时候,那么,你需要转移一下大家的视线,这时候,发动一场对外战争,不失为一个最好的解决办法。想一想,我晋国当然遭遇了千年大旱,为了实施扩张性赤字经济,各地领主几乎将历年的积蓄都拿出来,期望来应付这千年一遇的难关。

而国家稳定的基础是什么?是中产阶级,只有中等收入者,才会切实的维护政体的运转。他们的人口基数最多,而且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且个个对预期收入表示满意,他们对未来充满快乐的畅想,因此最不期望生存环境向坏的方面转变。但在这次大灾当中,我们的武士与士大夫阶层,都把钱袋掏空了,当政者重新填满他们的钱袋,是他必须履行的责任,这样才能维护国家的稳定。那么,怎么填满他们倒空的钱袋?唯有对外掠夺,对外战争。齐策,你且汇报一下我们的战绩。”

齐策双手一背,挺起了胸膛……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没有改变自己的穿衣习惯。当初,齐国是天下纺织中心,管仲为了发展齐国的纺织业,让列国尽量多的消费齐国的纺织品,曾设计了一种袖子非常宽大的服装,并引导百姓把这种服装当作时尚。管仲这么做,纯粹是为了让别人多消费布料。而在管仲执政的时候,齐桓公是天下霸主,所以齐国的服装爱好就成了天底下最顶级的流行趋势,凡是齐国人都喜欢拥有一个、能藏进一位七八岁小孩的大袖子,并且认为这种大袖子,实在太贵族了。

赵武自从上位以来,竭力推行类似胡服骑射的服装习惯,但齐策从不为此改变,他不喜欢胡服式的箭袖、以及赵武设计的夹克衫、猎装,就喜欢成天到晚甩着一双大袖子。如今他双手一背,宽大的、可以当拖把的袖子,几乎垂到地上,而齐策却认为自己的样子很贵族,很潇洒。

他昂着脸,如数家珍的盘点着:“前前后后,我们大约俘虏了十四万楚囚,这些楚囚当中,卖得最好的是楚国左右两广的亲兵,大约能卖三百个铜板,卖得最便宜的是老妇人,大约价值两个铜板。目前,光发售这些俘虏,我们大约挣了百万钱上下……”

百万个铜板,搁在宋代也就是几千贯而已,但春秋时代,钱贵,东西便宜。这时代只要是金属冶炼物,就属于高科技产品。一般,四百个青铜钱就能制作出一把青铜剑来,所以一柄青铜剑价值也就是五百个铜板左右。要知道,赵武的新式铸钱计划才推行数年,每年铸出来的铜板也就是几百万枚,至于银币就更罕见了,而金币在大多数人眼里,还是一种传说中的货币,终生都未曾见过。

赵成被这一数量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但这还没完,齐策继续说:“发售奴隶的收入,刚刚够我们支付士兵的薪水。当然,钱数少了点,但因为我们常用铁制工具支付列国士兵的薪酬,所以,真正花出去的钱不多……顺便说一句,我们在蔡国开设的冶炼厂,其冶炼出的铁制工具以及武器,很受列国士兵欢迎,列国士兵常常宁愿选择农具,而不愿接受我们发的铜板。其实,在我看来,蔡国的铁器冶炼技术还不成熟,那些铁制工具远远比不上赵氏工厂所产的……

好吧!奴隶的事暂且不说了:上个月我们堵塞郢都十座城门,只给楚国留下了四座通行的大门,然后派遣列国士兵四处去搜刮粮草、物资,士兵们从楚国乡间搜刮出许多青铜制品,以及大量的黄金。

而郢都城中,有许多楚国富商,以及楚国贵族想要贿赂我军,以便能够获得我军的许可,携带家眷及财富逃离郢都这座被围困的城市。按元帅的命令,我们只取他们财产的三分之一,剩下的任由他们带走。楚国人倒真是富裕,我记得一名楚国人用一只巨大的,十几个人都抬不动的青铜大鼎,支付了全家的买路钱。这个鼎,按照元帅新制定的重量标准,大约有几吨重。可惜我们也搬不走,只好敲碎了,融化成铜钱,发给士兵当薪水。

另外,楚国百姓家藏的黄金也不少。按元帅的吩咐,我们把那些黄金提纯之后,铸造成百斤重的大方砖,命名为“得胜金砖”。如今铸造的方形金砖,已经有百余块之多,而且,看这个架势,我们财富增加的趋势远远没有枯竭。”

赵武微笑着解释:“楚王好细腰,这说明什么,说明楚国非常富足,大多数女人都吃得很胖,以至于很少见到腰肢纤细的女子。一个举国妇女都吃得很胖的国度,只要使劲捏一把,手里全是油膏。这下子,我们国中的武士该满意了吧!”

稍停,赵武继续感慨,他感慨的话也是向赵成进一步解释:“凡事都有源头,当初我执行刺激国内经济的赤字计划,我们把国中的积蓄全部花光了,我们手头已经空了,而钱这个东西,不能无中生有的编出来。那么,当我们府库全空的时候,下一步该怎么办?

楚国的入侵恰好给了我们这个机会,富足的楚国,实在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挑战我们晋国这头饿狼。当时,整个晋国都赤红了眼睛,没日没夜的琢磨从谁身上撕咬下来一块血肉,来填饱自己饥饿的肚子、以及空虚的钱袋。这时,不自量力的楚国恰如其分的跳了出来,成功的激怒了晋国人……那么好吧!只要我的肚子没有喂饱,只要我的钱袋没有装满,我绝不终止战斗。”

齐策转向赵成,也帮着赵成理解:“这场战争的起因是楚国侵犯了宋国,当初,人人都以为这只是一场小小的反击战,但元帅却将这场战争的规模不断扩大,把战线不断的向南推进,把整个战争的时间拖得越来越长,为的是什么?”

赵武甩了甩手,吟诵着姜尚姜太公所著《六韬》中的名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利益,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场战争是这样,我们不断的胜利,意味着我们可以不断的获利。你可以把这场战争看做一个商业行为,我们投资于“战争”这个商品,如今看来,“销售战争”让我们获益很大,只要它能够让我们继续获益,我们怎能不扩大投资规模呢?

这段时间来,不断的有人问我什么时候结束战争,我却总不回答,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什么时候,战争获得的利润,已经不够我们因此支付的成本:就是指士兵的薪水,粮草,以及我们在战争中所消耗的各种物资,当战争赚来的钱,开始不够成本的时候,那么我就要开始推销另一件商品,这件商品叫做“和平”!”

说完,赵武一指北方,微笑着反问:“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人们结队南下,不过是为了一个“利”字而已,儿子,你猜一猜他们图的是什么利润?”

齐策担心赵成由于年龄小,思考问题不透彻,以至于无法回答赵武的话,赶紧抢着提醒:“且不说向我们兜售战争物资、收购士兵战利品获得的利润吧!这些都是小钱,而战争带来的最大利润是控制权。我军一路南下,身后铺成了一条畅通的战争大道,道路就是货物流通的血脉,谁拥有这条道路的优先通行权、独家通行权,谁就能获益。现在,这条道路控制在我们的手心,光是贩卖道路的通行权,就是一笔白得的收益。”

齐策与赵武两人说的话,对赵成这个孩子来说冲击力太大,他眨巴着眼睛,艰难的说:“路修好了,怎能阻止别人在路上行走呢?”

齐策笑着提醒:“战争!战争就是最大的理由。战争当中,一切军事优先!为了保证军事物资的畅通,我们不得不对道路实行军事管制。而这条道路,又是天底下最安全的,因为无数军队沿途在保护道路的通行权,没有盗贼敢来这条路上做生意。所以,谁有资格踏上这条道路,他就有资格将自家的商品沿着这条大路运送到南方……

当然,我们给予他道路的通行权,也不是毫无代价的,我们需要为自己的收费行为寻找一个借口,这借口很好找,比如授予他们“军需物品专供商”的名义,要求他协助运送军用物资,至于他顺便夹带了自家的货物,那是我们无法干涉的……”

第二百五十八章 楚国服软了

齐策稍作停顿,等赵成消化了他的话。又继续说“少主,你想想,几十万大军横扫而过,又控制了主要的交通命脉,为了防止别人对我们交通线的危害,大军禁止闲杂商人靠近这条战争大道,于是,沿路两旁百姓生产的货物卖不出去,即使有商家想来收购,他们也要我们的许可才能进入我们的军事管理区。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许可某人运来一些沿路百姓需要的货物,顺便把百姓手中生产的积压品收购回去……他能不赚钱吗?”

赵成至此恍然大悟,齐策看到赵成眨巴着眼睛,又耐心的补充:“道路的控制权、外加沿途城市的市场控制权……只是其中之一,另外,战争所带来的最重要收益,还是金融的控制权以及资源的控制权。

我大军南下,蔡国的铁矿场、石灰矿场,都是我们新开发的,而像这样的类似资源还有很多,为了就近补充战争物资,我们几乎把整个军事工业搬来了南方,虽然我们终究要撤走,但能借着我军大胜的势头,控制这些货源,控制这些货物的生产方法,销售渠道,以及价格,都将是每个家族长久的致富之路。

至于说到金融,这方面我还搞不懂,不过家主说了,十数万拿着晋国铜板的士兵,就是控制金融市场最好的武器。我们的士兵一手挥舞着晋国的刀枪,一手挥舞着晋国的铜板,借助这次大胜,我们成功的将晋国的货币推广到列国,成为列国的通用结算货币,这以后就是晋国源源不断的财富来源……

噢噢,这个我也不太懂,你父亲说:我们不需要太懂,只要我们铺成了路子,替你们打开这扇窗户,让你们看到窗外的景象,剩下的就是你们的事了。这市场具体怎么操作,需要你们这些年轻人去琢磨,我已经老了,替你们铺垫到这里,已经足够了。”

齐策后半段话不免有点灰心丧气,主要是晋国的扩张,使得信息大量涌入赵武,齐策感觉到他已经失去了对事物的把握,甚至面对层出不穷的变革与发明,他感到有心无力了。这也就是他此前躲入自己封地的原因……

赵武赶紧夸奖齐策:“其实,这场战争中我最得意的就是,齐策将道路的经营与维护权分包给各地商人,结果我晋国几乎很少动用正式的士兵去修筑道路,利用各地商人们主动雇用当地闲杂人力,他们仅仅花了十个月的时间,修建出一条从我晋国新田城直抵郢都的大路。而这条路的修建,雇用了沿途列国的闲散劳力,更帮我稳定了各个占领地区。这是大功啊!而这也是东郭离随行商人数量庞大的原因。

我猜想:当列国商人闻听这一消息后,第一个反应是:追随晋国南下。在他们看来,连替大军修路都能盈利,都能发财,那么亲身来到我晋国军营,商机更多。没错,我这里商机确实多,营房里的战利品已经堆满了,但我手头却没有多余的士兵去护送这些战利品回国,这些商人来得正好。齐策,军中除了留下必要的物资,其他的东西全部卖了,卖的钱无需向我当场交纳,因为在这里交给我,我也运不走。

告诉他们,我们可以采用佘帐的方式,让他们彼此相互担保,可以不用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