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医锦 >

第49章

医锦-第49章

小说: 医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大姑娘活泼善良,“大嫂子,有阿悠这样的孩子可真是您的福气,就连我也羡慕呢,要不是我娘去的早,我也好想能有个阿悠这样的妹子。”
    陈悠以为陶氏不会回话,没想到陶氏带着淡笑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这孩子从小就懂事,就像孙大姑娘说的,她是我们一家人的福星。”
    陶氏的话让孙大姑娘高兴的眯起眼睛,实际上,孙大姑娘听李阿婆提过些李陈庄老陈头老三家的事,知晓陈悠的母亲以前对她一直不好,难得这母女两会一起来孙记布庄,孙大姑娘就想着借这个机会提点一下这个村妇,让她对自家女儿宽容些。
    但让孙大姑娘没想到的是,陶氏会这般回话,惹的孙大姑娘又仔细瞧了陶氏两眼。
    “阿悠,孙姐姐今儿早买了许多桂花糕,一会儿让你带些回去吃。”
    陈悠连忙拒绝,“不能每次来都要占孙姐姐的便宜,桂花糕还是孙姐姐留着吃吧!”
    “无事,我买的多,要是觉得占了孙姐姐的便宜,下次就送我一个你们做的那小药包。方才听隔壁的春兰说了,听着怪好玩的。”孙大姑娘将陈悠她们买的丝线和布料包好,还特意放了她们多了一些。
    “这好说,下次来就给孙姐姐带。”
    临走时,孙大姑娘塞了一个油纸包到陈悠怀里,将三人送到了布庄门口。
    李阿婆边走边摸了摸陈悠软软的抓髻,“阿悠啊,这是你结的善缘。以后可要好好记着孙大姑娘的好。”
    说完,李阿婆才想到陶氏也在身边,脸色顿时有些尴尬,别人的娘在旁,她还当着她的面提点她的孩子,这委实过了些。
    陈悠也注意到了李阿婆的神色,连忙说话打岔了过去。
    而陶氏并没有像李阿婆与陈悠想的那般斤斤计较,此时她脑中想了许多。不管是今日陈悠卖小药包时熟练的口才、对客人毫不胆怯的热情招呼,还是孙记布庄孙大姑娘给她的提醒,甚至这林远县的小集市,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全部都不是她擅长的,甚至可以说是她短缺的。
    以前觉得自己如何了得,自小性格中的那份骄傲和高傲,还有她无往不利的高贵身份,一切都显得那么没有挑战性,所以陶氏一直认为自己都是高高在上的。即便是重生在了一个农妇身上,那份性子中的骄傲却从未消失。
    而今日所遇的一切,让她的想法彻底改变。她竟然还不如一个十岁的女娃,以前那些她放不下的自尊,在这个时候,突然觉得一点也不重要了。
    看开后,陶氏脸色的笑容都变得的真挚起来。
    与李阿婆一道,陶氏买了些细白面,在陈悠的建议下,又买了些便宜的猪下水和猪骨并些佐料,今日卖小药包赚的钱就差不多了。
    家中只有阿梅阿杏照料,陶氏与陈悠都不放心,急赶着回去,几人并未在县集中耽搁。
    刚过午时,陶氏与陈悠便回到了家中。
    阿梅阿杏忙高兴的迎上来,陈悠将孙大姑娘给的桂花糕递给她们,让她们拿到东屋带陈怀敏一起吃。
    两个小家伙惊喜的盯着油纸包,对于她们来说,桂花糕这样的零食糕点,已经许久都未吃到过了,久的已经记不清桂花糕的味道。
    午饭是早上便熬好的稀粥,晚上一家人第一次包了一顿白菘菜素馅饺子,在林远县买的猪骨头下午时被陈悠就放在锅灶上熬着了,洗净的猪大肠红烧了。剩下的猪肚,陈悠想着明日做个槐花猪肚汤,健脾胃,止血。这节气,正好槐花刚刚开放,李陈庄到处都是槐树,摘槐花也容易,这道汤正适合秦长瑞和陈怀敏这样刚伤病愈合的脾胃虚弱之人。
    晚上,一家人,大人带着孩子们终于吃了这许多天来最丰盛的一顿饭。
    细白面包的肥胖饺子,炖的浓浓鲜鲜的骨头汤,飘散着浓郁香味的红烧猪大肠。
    吃过数百种山珍海味的秦长瑞夫妇,在吃到眼前一顿简单地家常饭时,竟然觉得美味无比。味道丝毫不输于以前那些精心准备的膳食。
    一家人暂时找到了赚钱的法子,接下来的几日,陈悠也不再带着妹妹们去村后的山头,而是与陶氏在家中做小药包。
    第二次制作,两人比第一次都多了许多的经验,小腰包也多了五瓣花和四叶草等形状。她们花了些心思做了二十个更加精致的小药包,在药包底下缀了各色的穗子,这次她们一共做了百十来个。
    第二次去县集卖小药包果然生意变得更好了,孙大姑娘还特意带了手帕交来捧场,她们做的那些精细小药包也销量不错,等到中午已经一个不剩。
    这次她们居然赚了四百多文钱,大概半两银子,这是陈悠也没有想到的。

☆、☆、第081章 修缮房屋
  
  陶氏与陈悠去县集卖这小药包,一直持续了两三个县集,终于攒了一两多银子。
  母女几人辛苦了这半个月,却也有了收获。
  这时节已经将近五月,再过上一个来月,就要入夏,气温也越来越高了。这半月期间,也下了两场雨,虽然没有暮春那次下的大,不过也让一家人累的够呛。雨一停,三间屋几乎没有一间保持着干爽。
  陈悠早就与李阿婆打听了翻修屋顶所需的银钱,所以一家人这刚凑够了一两多银子便急着找人来修缮房屋。没办法,这件事实在是耽误不下去。
  今儿一大早,陶氏便与陈悠一起去村东头的大山嫂子家。大山哥是盖房修屋的一把好手,现今田里也就一些除草松苗的活计,大山哥也有时间。
  大山哥和大山嫂子都是好说话又热心的人,陈悠与他们又熟些,便首先想到了他们家。
  大山哥与他们是同族,大山哥的祖父与老陈头是堂兄弟,所以大山哥与陈悠她们才是同辈。
  他们这房早就分了家,大山哥是老三,便未与父母同住。
  村东头枣树多,这个时候正是枣花开的季节,地上落了一层米粒大小的白色小花,缀着清晨的露珠,在晨光下闪闪发亮。
  陈悠与陶氏到大山嫂子家门前时,他们家才五岁的小子刚巧开门要出去玩,见到门口的陈悠与陶氏,抬头瞧了瞧,突然双眼一亮,“阿悠姑姑?还有三嬷嬷?”
  陈悠被这小萝卜头叫的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她这身体才十岁就是姑姑,陶氏更加夸张,三十岁不到的人就已经被叫做奶奶……
  “你是阿峰?”陈悠弯腰摸了摸陈锋的头。
  小箩卜头歪了歪头,“阿悠姑姑,你要给张家在县学里读书的少爷做童养媳吗?”
  刚刚已经被雷的不轻的陈悠,再被小陈锋这一句惊的险些冻住,在小陈锋头上抚摸着的手也僵硬起来。
  整个人石化住一般,不能动弹。
  啥?她没听错吧,这小萝卜头说她要给谁做童养媳来着?张元礼?
  “阿峰,快进来,小孩子家家说什么胡话!”大山嫂子生气的在院里叫小陈锋。
  小箩卜头被他娘一吼,有些不愿意,撅着嘴巴嘀咕道:“我又没说谎,村里人都这么说的!”
  陶氏脸色也微变,她虽知道这件事,但一直隐瞒着,并未告诉陈悠,她不希望一个不知是有心还是无心的传言,影响陈悠。时间是让一个谣言平息的好办法。
  却没想到在这个时候被一个小家伙直言不讳的提出来。
  小陈锋朝着院内他娘的方向做了个鬼脸,迈开小短腿跐溜就跑出去了。
  “你这熊孩子!”大山嫂子气道。
  大山嫂子见到门口的陶氏和陈悠,连忙迎过来,脸上还带有一丝尴尬,“三婶还有阿悠,你们别介意,他一个小孩子乱说话。”
  陈悠从震惊中回过神,压了压自己情绪,扯了扯僵硬的嘴角勉强道:“没事,大山嫂子。”
  大山嫂子将手放在身前的粗布围裙上擦了擦,“三婶和阿悠都快进来做。”
  陶氏摇了摇头,“我们不坐了,有件事想请你们帮忙,说完我们就家去,家里还有一堆事儿等着。”
  大山嫂子也不勉强,“啥事三婶直说便是,只要是我和大山能帮上忙的。”
  陶氏也不与她客气,“我们家那屋你也知道,屋顶不修这夏天怕是不能住人了,所以趁着这几日天晴,想让大山来我家帮忙,将那三间房的屋顶修修,不知大山可有时间?”
  大山嫂子一听便乐起来,“三婶,这事好办,我们家大山盖房修房最是在行,跟咱爹一样,你可是找对人了。大山在家里这几日也无什么事,我这就告诉他这事。可是,不知道三婶你这急不急?”
  “大山嫂子,当然是越快越好了!”陈悠连忙插嘴道。
  “若是要快也成,大山还有几个相熟的兄弟,盖房也是一把好手,让大山把他们叫上,准保修的又快又好,像三婶家小院的那几间屋,顶多两日。”
  陶氏连忙向大山嫂子道谢,“那就多谢你们家大山了。”
  “都是亲戚,说什么谢不谢的。”
  找好了修房的人,陶氏和陈悠都松了口气,只是从大山嫂子家回来时,陈悠为了小陈锋说的那个传言心不在焉。陶氏瞧出了她的心思,一手拍了拍陈悠细瘦的肩膀道:“阿悠,莫要担心,这件事交给娘来处理好不好?”
  陈悠抬头看了眼陶氏,良久才点了点头。
  其实陈悠心中最怀疑的人便是陈顺,那日在场的她只发现了他一人,张元礼身上的马蜂窝也是他用弹弓打掉下去了。
  大山嫂子和大山哥都是急性子的人,做事风风火火。陈悠与大山嫂子说后第二日,大山哥就带着他几个擅长盖房造物的兄弟上门了。
  修房顶的瓦片材料都是陶氏出钱,让大山哥和他的几个兄弟帮着买的。
  这群人确实都是好手,这第一日加上采买修缮的材料就已经翻新了两间房的屋顶。现在只剩下堂屋了。
  中午陶氏管了大山哥他们一行人的饭,这群汉子实诚,饭后不多久又上房干起活来。晚上走时,陶氏过意不去,一人给了二十个大钱。
  明日大概还有半日,这屋顶便能修好。
  一家人这日脸上都带着笑容,以后下再大的雨,他们都有了一片可以遮挡的地方了。
  这晚,陶氏带着几个孩子刚刚用过晚饭,就着微弱的灯火做小药包。白日里,忙前忙后,都没空,再过两日就是县集了,他们这房屋一修葺完,之前的积攒也花的差不多了,必须得抓紧做活才成。
  陶氏小药包上的一朵桃花绣了一半,就听见院外的脚步声。
  陈悠皱眉放下手中的草药,站起身来刚想出去瞧瞧,这脚步声就到了门槛。
  来人是箫氏还有陈秋月。
  一进门,箫氏的眼珠子就往陶氏与陈悠面前的簸箕里瞟,陶氏放下了手上的活儿,抬眼朝着箫氏看过去。
  陈悠也连忙将各种草药收起来,用一块棉布盖住,放到了一边。
  陶氏与陈悠这般的防范让箫氏不悦地撇了撇嘴,这几日听说三房做那什么小药包做发了!就连修房子的钱都出得起了,她很早就想来探探风声,可又找不到理由。
  今儿一早,后院这边就热闹的很,她指派陈顺来偷看,这才知道三房在修房子呢!
  于是,三房卖小药包赚钱赚的盆满钵满这事她就更加的肯定了,箫氏嫉妒的不行,恨不得立马去瞧瞧这小药包是怎的做的,刚才她才瞧了一眼呢,就被陶氏和陈悠像是防贼一样防着了。
  箫氏轻笑了一声,“小妹,我说吧,这个时候三弟妹家中定然还未歇息,这堂屋灯还亮着呢,三弟妹忙着赚钱,哪会这么早就睡下。”
  陈秋月别扭的叫了声三嫂。
  陶氏应了一声,“这么晚了,二嫂和小姑来有何事?”
  箫氏又瞥了陈悠藏在身后簸箕一眼,眼珠子一转,“这不是听三弟妹家要修房吗!今儿大山他们家来,听说你管他们的饭,还一人给了二十个大钱。三弟妹,不是我说你,虽然你现在有钱了,可也不是这么花的,这在县城里做活,一日也拿不着二十个大钱呀!大山那房,虽说与我们同宗,但还能比你亲兄弟还亲吗?你二哥也是个修房的好手哩!三弟妹,你瞧瞧我们家那房,被当家的修过后,这都大好几年了,从来不漏雨!”
  陈悠听到箫氏这么说,险些要笑出声来,这箫氏什么意思?是怪罪她们有给这么高报酬的工作不找自家人来做,反而找了外人,这肥水都流到外面去了。
  可箫氏也太不会举例子了,以前二伯修的那几间房的房顶可还是他们三房的,用这样的例子,也不怕他们觉得膈应。
  “二嫂的好意我心领了,但之前早与大山说好了,都这时了去毁约不妥当。”陶氏平静回道。
  箫氏抬头看了看头顶,眼角乱瞟,“是,是二嫂话多了,三弟妹,这屋子还未修好吧,左右你二哥这两日在家也没什么事,明儿我也叫他来帮忙。”
  陶氏张口要拒绝,箫氏连忙打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