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乱世女医 >

第4章

乱世女医-第4章

小说: 乱世女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亲刚刚下葬,祖母便要父亲续弦,连人都选好了--皇商曹家的嫡次女。祖母说那女子年方十八,体健貌美,温柔娴淑,又有嫁妆丰厚。是个好人选。

可再好的人选又如何,人都说有后娘就有后爹。他不是为自己担心,自己一届男儿身,又有外祖父扶持,就是亲事上不顺些也无大碍。与后母不和,不过分府另过。可妹妹怎么办?

妹妹已经十六了,本就年纪大了,不好寻亲。守孝三年,又是何总光景?想到此处,不由有些埋怨:母亲,你去的太不是时候了。就算你体弱,养病在床,无法为妹妹亲事打算,也合该待我为妹妹寻到佳婿在走哇!

思索半日,周围也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第二日,洛大郎起了个早,打马上京,去寻祖父去了。也巧,那日赵朝阳正好休沐在家。听说此事,分外气愤,赵朝阳是个有成算的老狐狸,并未多说什么,只叫洛大郎回家后多打听打听,如有其它于他们兄妹不利之事,再来与他商议。洛大郎便放心家去了。

不过几日之后,就有消息传来,工部尚书赵朝阳为状元楚如峰保媒,说的便是皇商曹家的嫡次女。

说起这门婚事,本是门不当户不对的,只是楚如峰乃弃儿,被智能禅师抚养长大,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楚如峰虽有状元之才,无奈长相不佳,又不擅讨女子欢心,更无家境可言,自是不能太挑剔;曹氏虽相貌妍丽,颇有家资,无奈出生商贾之家。这桩婚事自然也算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赵朝阳苦恼于外孙女的亲事:一是时间紧;二是有祖母和父亲,名不正言不顺;三是周围没有合适的人选。赵朝阳只一个女儿,本就疼到心坎了,外孙女肖母,人品相貌又都是个好的,赵朝阳自然舍不得低就了。满朝文武看来看去没有一个合适的。

这日,赵朝阳陪陛下视察工作,来到白马书院。

白马书院院长韩权乃是当朝刑部尚书韩斌之子。韩权自幼潜心六艺,旁及百家,尤喜乐府,文才出众,深得其父同僚之喜爱。他不受世俗约束,生性高傲,不慕势利,从不利用父势或借助其父门生故吏满天下的有利条件,谋取功名,因而仕途很不得意。

景龙九年,韩权亲订洞规,置田建屋,延请名师,充实图书;且又亲临讲课,与学生质疑问难,并为其书院取名白马书院。

白马书院地处雍州,赵朝阳倒是从未来过。只是观其四面山水,清邃环合,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倒是真群居讲学、遁迹著书之所。白马书院建立至今不过十八载,倒是出了不少人才。

韩权有一子,名韩谨,好藏书,能诗,擅词,弓马娴熟,六艺俱佳。只是年十九了,还未有功名。据说是韩权不让他去考,说:“科考不过为官之捷径,你既然无心为官,何必费心多此一举。”

韩谨深以为然。自此绝了科举的年头。

赵朝阳觉得韩谨文武双全,名门清贵,风度翩翩,仪表堂堂,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配他外孙女正好。恰好洛青松也在,洛青松看上韩斌的权势,赵朝阳看上韩谨的人才,两翁婿一拍即合。求了陛下旨意,待到明年洛二娘除孝了,立马成婚。

听得洛二娘婚事有了着落,洛大郎松了好大一口气。

洛二娘听得陛下指了婚事,一颗心提到嗓子眼。待听到婚事是外公与父亲一起求的,又听得对方是书院院长之子,虽不愿科考,但在雍州之地,素有才名,一颗心才放了下来。

因母亲长期卧榻,洛二娘六岁便开始管家,虽只是自家院子和母亲的陪嫁。十年时间,洛二娘也是磨砺了出来。女红不说擅长,只衣服鞋袜,荷包扇坠也没什么大问题的。

二娘心知,书院必定生活清寒,只是好过家里现在的境况--祖母与二房虽说不曾亏待大房,但也只是月例按时发放而已。母亲生病本就很是花钱,单单月例,那里够,还要陪嫁的产出填补。丫鬟婆子最会看人下菜碟儿。自己这个长房嫡女比起一般小户人家的姑娘的生活还要艰辛些。自己还有哥哥帮衬,外家照顾,才得了一门好亲事。还不知大娘将来如何呢!

因指的婚期在一年后,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算宽裕。二娘自指婚之后就把自己锁在屋子里绣嫁妆,还打算帮哥哥准备些衣裳鞋袜,自己出嫁后,谁来为他添置这些。至于父亲,祖母不是打算为他继弦么?自有继母为他准备着,还能少了他的。

时间就在二娘待嫁,大郎守孝,祖母为洛青松张罗继弦中慢慢的划过。

第七章 林孝拜师

洛谦规规矩矩的当起教谕来,只是洛谦性子活泼,与一般教谕大不相同。

洛谦口才了得,与一般的说书先生相差无几。人家教书是先背书,老师在讲,理解文章靠自己。洛谦却是日日上课即开讲,一日只讲一时辰,背书之事由自己。

偏偏这样的教法,凡是书里的文章,经过他一讲,便立刻变通透了,也好记许多。这也是,之乎者也多难记,若是犹如说话般的大白话,自然好记许多。

又有那《科举简要》一书,拯救了多少迷茫的孩子,让他们知道了奋斗的方向。

洛谦上班,只上午将一个时辰四书经义,下午评一个时辰策论。然后就回家了。

这一日,有一幽州学子找到庄子上来。庄子本就偏僻,无人来访,忽然有人登门拜访,况且帖子上的名字很是陌生,洛谦很是疑惑。

登门拜访的这个人名叫林孝,家住幽州。幽州紧邻契丹,民风比青州更为彪悍。幽州一地尚武,并不重文。自景龙18年,幽州豪门李氏二房第三子李玉龙亡故,幽州教谕就没有做得长的。18年到26年,朝廷派了5位教谕前来幽州,有三位不堪契丹骚扰,害怕称病了。一个倒霉鬼被契丹人杀害了;另一个倒霉鬼直接没能到幽州--接到任命直接吓死了。

幽州没了教谕,自然文风不兴。全靠死记硬背,能不能理解,是不是理解错了,谁知道呢!

林孝一家也不是诗书传家地,他家是幽州最大的镖局--威武镖局的二公子。林家世代习武,无奈地位不显,总想出人头地。总算出了个林孝,起码看着书不瞌睡,背起书来也算是快。虽然策论什么的一点不会,谁让人家记性好,也能考上举人。

林孝知道自己也就止步举人了,可家里人不放弃希望啊!看着一家大小期盼的眼神,林孝只好逃了,美其名曰:游学去也!

也是林孝的运气,林孝有个姑妈嫁到青州,青州和幽州紧邻着,林孝就先到姑妈家避一避来着。

这个姑妈家住州学附近,开了一家茶馆。林孝日日听到学子们议论新来的教谕,说是:“明经科探花,进士科状元,写了一本书,专讲科举的。”就觉得自己的科举之路有了新希望。

只是洛谦每天只讲上午一个时辰,下午一个时辰,放学就回家。林孝又不是州学学子。于是,一路走一路问,访到洛谦家里来了。

这个林孝也不是空手来的,幽州产马,幽州马体格高大,结构匀称,头部小巧而伶俐,眼大眸明,头颈高昂,四肢强健。当它颈项高举时,有悍威,加之毛色光泽漂亮,外貌更为俊美秀丽。幽州马作为贡马、战马用,往往一马难求。

林孝这匹马本是自用的,名为奔雷。奔雷毛色以黑毛为主,四肢和额部常有被称作“白章”的白色斑块。奔雷性情温顺,禀性灵敏,擅长跳跃,山路乘驮如履平原。日行八百里,夜行六百里。

林孝一时也淘换不到什么好物件,心知自己想要参加下次科考,时日不多,要想及时拜师,却也没什么那得出手。家传玉佩是老娘让他拿着凭中意的媳妇的,要是送人了,老娘敢叫他把人家的闺女娶回去,那小娘子还未满周岁呢!想来想去,君子六艺,御也是其一,送马,应该还算合理吧!

洛谦端坐在中堂的太师椅上,思量着这林孝的来意。就见小厮伺墨带了一个公子过来。

这位公子身长八尺(景龙朝一尺合今23厘米,八尺为184),腰阔膀圆,头裹芝麻罗万字顶头巾,脑后两个扭金丝环,上穿鱼肚白罗衫,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绦,足穿一双四缝宽鞋。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一身正气浩然。虽然读书人打扮,却不太像个读书人,倒像哪家武官。

林孝也在暗暗打探,厅堂不大,靠中间挨墙放一张长方形的方桌,桌子两边放两把椅子也有叫太师椅子的,两边各配一张桌子并两把椅子。正中间的墙上挂一副中堂画,画的是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中堂画两边是条幅,上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厅堂当中坐着一个年轻的公子,身量适中,面若冠玉,唇若涂脂,头上一个青玉簪儿挽了头发,一袭青衫系了一条五彩的绦儿,脚上趿拉着一双家常布鞋,翘着二郎腿一手托腮,一手在桌上轻轻敲着。

见林孝来了,洛谦放下腿,理了理身上那袭青衫,起身迎了上去,双手抱拳做了个揖,道:“贵客上门,不曾远迎,恕罪恕罪!”

林孝回礼道:“本是学生扰了先生清净。还请先生见谅。”

又道:“学生本是幽州学子,先生也知道,幽州教谕常年缺失,学生游学至此,听闻先生授业有方,还望先生指点一二,在下感激不尽。学生身无长物,只得一匹骏马,名曰奔雷,有日行八百,夜行六百之力。还望先生笑纳。”

洛谦听得林孝所求,并不是难事。虽然自己不是好马之辈,也不妨碍欣赏不是。当下就应了林孝,许了每日申时洛谦讲完学之后,林孝可到洛家学上半个时辰,洛谦留了作业,第二日评点。

林孝感激再三。只是林孝与策论之事一窍不通。这人太实在了,有啥说啥,君不知忠言逆耳哇!

林孝也知道自己的弊端所在,便哀求洛谦,把一日一篇的策论变成一日两篇。就这样,还是长进稀微。

不得已,听说林孝博闻强记,洛谦只能把林孝的策论改了个方式。这个方式和八股文颇为相似。

发端二句,或三四句,谓之破题。下申其意,作四五句,谓之承题。然后提出夫子(原注:“曾子、子思、孟子皆然。”)为何发此言,谓之原起。篇末敷演圣人言毕,自摅所见,或数十字,或百余字,谓之大结。

用白话文说;就是:先写两句,这个题目在原文中是什么意思,然后接着写这句话引申的意义,在说那些圣贤们为什么这么说,最后说两句自己的看法。

只是洛谦让林孝最后写大结的时候,连自己的看法也不写,写上几十百把字陛下之言就是了。这是在钻科举的空子--哪个考官敢说圣人之言不对,陛下之言不对么??

林孝怎么知道陛下之言?洛谦找了景龙元年至今的所有邸报,林孝回家发奋去。林孝在洛家学了半年四书经义,带着邸报和洛氏写作秘诀,回幽州老家苦读去了。

第八章 抓周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就在林孝苦写策论的时候,洛四郎和三娘的周岁生日到了。

两小包子周岁生日的前一天,全家就忙活开来。首先要给“三神”致诚。一张小桌上各放一碗大米、海带汤和“净水”(早晨先打的井水或泉水),谓之“三神桌”。桌旁还放一碗大米面蒸糕,由徐氏对着三神桌一边念叨着祈愿的话,一边虔诚地叩头致谢。

第二日一早,厨房的秦氏带着埋香就开始忙忙碌碌、说说笑笑地准备岁糕。

岁糕很讲究,选用优粉、红枣、香豆子粉、胡麻油等原料。岁糕必须做成圆的,厚约三、四寸,直径一尺左右,用蒸笼蒸。讲究厚道大方。花样要新颖美观,一般由六至八个三角形组成。每个三角形上的图案必须是用面制作的牡丹、梅花、荷花等花草,万万不可用猫、狗、兔、羊等动物一类的图案。每朵花的中心放一个大红枣。岁糕做得既白又软,吃起来又香又甜。

做岁糕是个细致活,也是个技术活。吃完早饭就开始忙活,忙了半上午,岁糕才做好。

因洛府还在守孝,早早就道不来抓周。来看抓周的人却也不少,亲朋好友,洛谦的同僚、学生并庄子上的庄户都来凑个热闹。大多数人都送了一些吃食,庄户送了些许米面、鸡蛋等自产的物什。抓周与小孩初见的长辈们,都用一挂白线,拴上钱币,给小儿套在脖子上,谓之“挂线”。

与洛府不同,徐家众人倒是早早的就到了。秦氏带了一箱子的衣裳鞋袜,均是给两个小包子做的。又给了一匣子铸成各种样子的银锞子,说是与两小包子把玩的。徐氏退却不过,只得接了。

既然王氏不来,这切糕之事就交给了两小包子的外祖母秦氏。

切了糕,洛谦便让积翠找来一张大大的草席,摆在院子中间,又吩咐伺墨和伺棋去抬来一张大案,摆在草席之上。在大案上面着印章、儒、释、道三教的经书,笔、墨、纸、砚、算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