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双城生活 >

第6章

双城生活-第6章

小说: 双城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以为生下来后会轻松点,至少吃药打针时用不着考虑对胎儿的影响,谁知女儿一出生就新生儿黄疸,从小到大小病不断大病不少。入小学幼儿园前体检又发现弱视,当时程进是单位青年骨干,处于事业上升期,韩英怕影响他前途,自己把家务扛了下来。

每天韩英先去托儿所接女儿,接了送去矫正视力,看一小时翻来倒去的小黑字、数珠子,然后再去放心班接儿子。带了两个孩子不方便骑车,让女儿坐自行车后座,儿子跟着她走,她推着车边走边替儿子背书,不方便看课本,流利不打顿的就算背出来了。晚饭由程进做,吃过他洗碗,她替儿子检查作业,然后打发孩子们洗脚睡觉再洗衣服,弄完也要九、十点钟,再摸出她的书。

韩英回想当年,真奇怪怎么撑下来的,居然还成了第一批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

全是逼出来的。

时代不一样了,韩英高中毕业时国家还负责安排工作,在文化水平参次不齐的售货员里她还算半个知识分子。转眼大学生一年比一年多,没经验眼光差算啥,评职称加工资全看那张文凭,没硬纸头的人靠边站。韩英不服气,社会给机会,电大、函授、夜大多得很。珠宝行档的课程少,她到处找书看,自学,总算出了注册鉴定师资格考试,从此实至名归。

现在的年轻人,嘿。

韩英略为自傲,儿子女儿成绩优秀,但那是在有人服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基础上达到的,要他们每天早上五点起床买菜、晚上十点后才摸得着书角,能做得到吗?儿子算不娇的,自家的女儿自家知道,一点挫折也受不起。好在她算有能力,只要他们念得上,就有办法供得起。

人比人气死人,韩英看不上陆念,家庭一般,职业普通,居然不知道迎头赶上,仍一味好吃懒做。靠男人?世上像文文这样的男人少了。她恨不得替媳妇好好洗脑,求人不如求己,赶紧出门去找份工作,好坏不论,起码做到自立,不要混日子了。

程奕琪和韩英视频通话时劝她,“老妈你少管闲事,哥哥觉得好就行了。”

韩英才发了几分钟牢骚,不过瘾,“不要学电视剧里腔调,难听。”

程奕琪知道是迁怒,哄道,“噢噢,妈妈。”

韩英再问了几句女儿的学业和生活,意兴阑珊,“我在你们这年纪早用不着大人管了,哪有结了婚还要大人操心的道理。”

程奕琪心想妈妈是真的不开心了,得向老哥通风报信,免得他沉浸在幸福中忽略了其他人。她是年轻人,能理解只要在一起开心就好了,妈妈考虑的东西多,哥哥身为三夹板,维护和平是他的责任。

程奕文接到“线报”,收住往外跑的脚,和陆念最多晚饭后在大道上散步半小时。

陆念很喜欢路边的绿化,夹竹桃的蓬蓬勃勃最常见,不经意间会遇到爬满蔷薇的围墙。上海的女孩子也好看,像小鹿,打扮言谈中透着活力。程奕文笑,裸妆背后是几小时的精心打扮。前几年妈妈每天起来洗头,再层层霜啊粉啊拍上去,出门时何止画了一层皮。

陆念问,你为什么笑。

程奕文说,你好看过她们。

陆念说我没她们瘦,没勇气穿这种短裤。

程奕文说我来秤秤有多重。

他像抱孩子那样抱起她。

双脚猛地离地的失控感,吓得陆念尖声大叫,她拍打程奕文的肩膀,“放我下来。”

程奕文笑,“一点都不重,我们也去买一条来穿。”

陆念忍不住用上新学到的词眼,“神经病啊~”是上海话的发音,嗔怪中带着娇嗲。

程奕文放她下来,“咬字很准。过两年就学会了,上海话一点都不难。”

陆念说我干吗学上海话,你真是地方主义。然而看着程奕文带笑的眼睛,她又觉得,学说上海话也不麻烦,都为他跑到千里之外了,还在乎说什么方言吗。

第十三章 同住难

程奕文全身心沉浸在甜蜜中。他这个年纪与资历,肯做而且会做,在公司里是活多闲少的阶层,上班时工作排得足足的。现在连下班后也挤满安排,要哄老婆开心,陪妈妈说话。培训回来后他升了级、加了薪,像打过鸡血般意气风发,连走路的节奏也快不少,恨不得把一天掰碎,当成几天来过。

相反,陆念的日子像永远停留在同一时刻,每天差不多的时候起床,看多了电视剧也无聊。工作时没觉得有多好,一旦离开了,才发现其中乐趣,她很怀念中午11:45~12之间的忙碌,充实得让人来不及想东想西。

如果有份工作,大概就没空计较和婆婆相处的小小不愉快了。

陆念想。

一段时间同住下来,陆念发现婆婆年轻时髦的外表下有颗碎碎念的心。比如程奕文扣着一个人的量给她做午饭,有时剩点儿没吃完,几根菜两片肉的。她放在灶台上,准备出门时扔掉。婆婆提醒了两次,说剩菜放冰箱,她心想那点菜难道还留着晚上吃。为避免婆婆罗嗦,以后千万不能忘记丢。谁知越怕不记得,偏偏又发生了一次。

婆婆沉着张脸,在饭桌上强调节约是美德。按陆念的观察,婆婆确实以身作则,晚上剩的菜,哪怕一筷子也好,第二天早餐当小菜,反正绝不浪费。

她不习惯。陆念妈粗枝大叶,陆念在她眼皮下扔剩菜,她也不会发现。看到了也没关系,初中毕业的陆念妈,相信大学生女儿学问比她高,听女儿的没错。

衣食住行,婆媳不谐调的地方不少。陆念打扫过的洗手间,韩英仍要再清理一遍;陆念用洗衣机洗衣服,韩英跟程奕文说,天气热衣服单薄,洗手机不如手搓干净,不伤衣服又省水。声音说得那么大,显然说给陆念听的。陆念不放在脸上,但不代表听不出别人的潜台词。她做前台主管,大酒店接待客人的最前线岗位,察颜观色的基本功相当好。可说这些话的人不是别人,是她爱的人的妈妈。

磨合吧,陆念把解释的话吞回去。

婆婆光念叨这些也罢了。陆念妈也嘴碎,陆念左耳进右耳出,有则改之无则勉之。可婆婆隔三岔五旁敲侧击,年纪轻轻别养成在家蹲的习惯,要出去闯;不要嫌活多钱少,有工作先做起来,骑驴找马好过望洋兴叹。陆念听多了有点烦,她才休息半个月,2千一个月的文员工作当然好找,可那不是浪费时间吗。每个人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只要没影响到他人,别人无权干涉,甚至自己的父母也不可以。

陆念向已婚的旧同事请教,如何和婆婆处好关系。对方回了三个字:分开住。

谁不知道上海房价贵,陆念翻着房产买卖的网页,牙痛似的倒吸冷气。跟上海一比,北京的房价又不算什么了。按程奕文目前的月薪,要住上60平方地段稍好的小户,也得奋斗上20年。难怪网上说只要半个平方,能够玩一圈日韩新马泰。

租房呢,她一个人去看了几套。90年代彩电热水器的房子,打出“只需拎包入住”的词眼;80年代老公房,号称买菜出行都方便;新且好的房子也有,但每月租金……除非她同时打几份工。

陆念对婆婆的尊敬无形中长了许多。能够靠自己在上海买到这么大一套房子,是眼光,是本领。她无奈地想,最怕婆婆有文化,能干加勤快的婆婆给媳妇的压力简直无法用语言表达。

陆念的折腾,程奕文听她说了。他安慰道,“委屈你跟我一起啃老,沾妈妈的光。将来等我有了能力,一定给你大房子,让你舒舒服服地做我的老婆。”

陆念只好用沉默来表达对韩英的异议,希望聪明的婆婆能明白她的心思。韩英敏锐地感觉到了,然而陆念年纪轻,她有责任纠正小辈好逸恶劳的不良作风,免得他们以后吃苦。

同一屋檐下的婆婆与媳妇,坚定地想把对方培养成自己需要的人。

气温一天比一天高,无声的对抗也越来越强。

七月底八月初的上海,地面滚着火球,世纪大道没绿化,从地铁站公交车站走到家,衣服被汗打湿,粘粘地贴在后背。韩英把工作时间减为每天上午,中午11点半回家午饭,下午小憩,睡醒了看会书,然后做晚饭。

韩英做饭时,陆念在旁边打下手,帮忙择菜洗菜。韩英对媳妇干的活看不入眼,只好耐着性子教,“每段长豇豆长短要均匀,太长了炒不入味,太短了又不方便挟。”“天热了,空心菜的茎老了,捡菜时要注意把老的摘掉,吃起来才爽口。”最后,“别看我家文文是男孩子,从小到大家务只要教一遍,他上手快得很。”

陆念心里黯淡得快成黑夜了,表面还得装出在听,她没跟长辈顶嘴的习惯。

更气的是婆婆在背后说她,“我这个媳妇,最擅长的事就是睡懒觉,简直像吃过瞌睡药。夏日炎炎正好眠,她早上睡到九点多,下午一觉,晚上十点又打哈欠说困了。”

韩英和朋友聊天,上海话本来抑扬顿挫,说到起劲时更加声音洪亮,传到在厅里倒水的陆念的耳朵里。她大致听懂了,委屈地想,不说困了难道听你和程奕文聊个没完没了么。

陆念从来也没见过,儿子跟做娘的有这么多话好说,行情、黄金、菜价,甚至新买的衣服也要换上了让儿子品评。陆念做了24年女儿,还比不上程奕文像小棉袄。她想,程奕文站着高高大大的人,做起老莱子来挺拿手的,哄得婆婆心花怒放。

陆念情绪低落,程奕文感觉到了,决定来点小浪漫。早上他如常出门上班,出了小区打电话给陆念,约她出来玩,“我请了一天假,专门陪你玩,你想去哪我们就去哪。”

陆念不信,韩英最反对无故请假,乖儿子会反常吗。

程奕文说,“快下来,我在路口等你。”

陆念匆匆奔出去,路口人来人往,却不见程奕文。

她茫然地站在那,竟有种不如回家的念头,当然,是回自己的家。

满满一大束带露的玫瑰伸到眼前,“早上好陆小姐,我能约会你吗?”

第十四章 一条裙子

碧空万里,程奕文的眼睛又黑又圆,小狗讨好主人般巴巴地看着陆念。

陆念接过花,低头拨弄了几下,也不知道这么热的天,他在哪准备的,枝枝娇嫩欲滴。嗳,人缘人法,她就是喜欢他。

程奕文翘班偷了假期来,两人既欢欣鼓舞,又不知去哪消遣才好,最终去了长风公园。把船划到湖岸停下来,他俩各自捧本书,偶尔交流几句,看到倦时丢开小睡。船在风吹浪送中微微起伏,特别舒适。

到平时程奕文下班的时候,两人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公园。怕韩英发现,他们特意分开上楼。可惜韩英年纪比他们大一倍,中午回家时发现陆念竟然出去了,房里还多了束花。她心里一算,立马猜到儿子今天没上班,和媳妇去玩了。

近墨者黑,韩英叹气,做人做事都是逆水行舟,进一步恨不得力挽千斤,退却是随流而下、逝者如奔。没有事业心的儿媳妇,眼看要把自己辛苦教导出来的儿子带上歪路了。哪天儿子想穿不肯做了,宁可粗茶淡饭,和媳妇双双对对孵在家里啃老,她怎么办,难道还能把他们赶出去不管?

韩英越想越怕,儿子既然会闪婚,未必做不出其他离经叛道的事。说来也怪自己,一直以为儿子年纪小、对男女之情没兴趣,只知道专心事业,所以也没动脑筋特色儿媳人选,否则老同事老邻居那么多,随便找哪家的,也比儿子找个外地人好。

经过一下午反复思考对策,韩英在饭桌上问起陆念找工作的事,“要是外头不好找工作,我们公司店面正缺营业员。岗位听上去不响亮,但有我在,保你三年里摸着门槛。现在喜欢玉器的人越来越多,这碗饭不敢说吃得好,吃饱肯定不成问题。”

在韩英心目中,珠宝当中的学问越钻越深,青春饭的服务员工作哪比得上。媳妇是自家人,到时她手把帮带,将来不但不愁生活,还能在大上海找到立足地。所以韩英的话说得婉转,语气却是不容反对的坚决。

陆念没多想,随口就答,“妈妈谢谢你,但我现在还不想去上班。”说完看见韩英的脸色,她心里打了个愣,说错了?可她对生活有自己的计划,来不及管其他的安排。

程奕文解释道,“陆念九月份要考试。她说既然来了上海,争取考出高级口译证。最近她都在看书,免得考不过浪费报名费。”

韩英半信半疑,“是吗?”儿子讨了媳妇后滑头不少,说不定看老娘不开心,找些假理由哄哄她。

这话听在陆念耳里,不怎么舒服,难道她还会骗人不成,也就一场考试,犯得着吗。

程奕文笑,“妈你太小看陆念了。她爸爸妈妈忙,从小没人管她读书,她照样考上大学,靠自己找到工作。”他含情脉脉看着陆念,“要说不靠谱的事,可能她只做过一件,就是嫁给我这外地人,还跟我到了上海来。”

陆念被他当着婆婆的面一顿猛夸,有点难为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