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傲娇医生的小娇妻 >

第26章

傲娇医生的小娇妻-第26章

小说: 傲娇医生的小娇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一寝室,都是些十来岁的女孩子,偶尔会有些小小的不愉快,总体来说,大家相处得不错。晓晓比这几个都要小半岁,但她学习劲头十足成绩还一直是班上的骄骄者。美中不足的,体弱多病。上个体育课累得气喘吁吁的,有点伤风感冒也会出气不赢,但像这样呼吸急促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

凌月连忙披上棉衣下了床,伸手摸了摸晓晓的额头,烫得厉害,见她这模样,甚是心焦,想要叫醒她。

“怎么啦?晓晓生病了?”张兰被喊叫声惊醒,也快速从上铺爬了下来

“呀,这情况不好,得赶紧送医院。”寝室里的动静越来越大,睡意朦胧的几个女生全部起来了。

王欢果断决定。“快,我去找老师,凌月帮她穿一下衣服。你们要跟着去医院的也要穿厚点,这大冬天深更半夜的,一出门就冷得慌。眼看快考试了,别再多一个病号出来。”说完就打开寝室门出去了,一阵冷风灌进来,几个人全都没了睡意。

“幸好这医院离学校只有几百米远,要不然,我们几个都背不动了。”到医院急诊室门口,程璐放下背上的晓晓,扶了扶快掉下来的眼镜,感叹道。

王欢跑去找老师了,凌月穿好衣服就和张兰轮流把迷迷糊糊的李晓晓背出了寝室,快到学校门口时遇到了王欢和班主任田老师。田老师是个年轻的男老师,大家觉得不方便让他背晓晓,所以王欢接过了背晓晓的接力棒,没想到她胆子大力气却小,走了不到一百米就败下阵来。程璐赶紧上前补缺,一直坚持把晓晓背到了医院。

“病人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需要住院治疗,先去办入院手续,缴住院押金1000元,出院结算。”诊¨wén rén shū wū¨断完后,医生开具单据交给了田老师。

“住几天院?你们谁知道她家地址,天亮了跑一趟,让她家长来一趟。”田老师摸了摸口袋,慌慌忙忙的出来,也只带了两三百块钱。这一缴就是一千,他实在囊中羞涩,说起来,自己这个县中的老师一个月工资还不如那些南下打工的初中毕业生一个月的收入。看着围着他的几个女生,问道。见大家都摇着头,田老师郁闷了。

“医生,我们是旁边学校的,家长没来,我身上也没带够钱,您先给治疗,天亮了我就通知家长来补办手续。”田老师红着脸跟医生解释。

“行,我这边先治疗起,你记得补手续。”人到中年,容易心软,急诊医生在心里给自己下了个定义。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看这孩子的病情也不是能拖延得起的,能帮就帮一把,就不信他们会赖账。

“对了,田老师,听晓晓说她弟弟这期也考到我们学校,在九七级一班,叫李晓林。”王欢突然想起。“等会儿我回学校就去男生宿舍查一下,让他回去通知家里。”

“好的,就这样安排。你们几个先回去睡觉,等会儿就天亮了要上早自习。我就在这儿守着她输液。”田老师见几个女生都冷得跺脚了,反正留在这儿也没用,就让她们回学校。

“田老师,还是你先回去吧。我和凌月留下来照顾她。”张兰想到输液的晓晓如果要上厕所什么的,田老师就不方便照顾了。和凌月商量了一下,主动要求留下来照顾她。

“好吧。好在现在新课上完了,都是复习阶段,你俩等她家来人了就回学校学习。”显然田先生也考虑到这么个情况了,又在衣服裤子荷包里掏了半天,好不容易翻出二十块钱递过去。“这点钱给你们吃早饭和午饭。下午我过来时给你们带点钱过来。”交待好后,才带着王欢她们回了学校。

“啊,我姐住院了。不行,我不回去,我要去照顾她。”从被窝里被老师叫起来的晓林一听姐姐犯病,心里着急了。

“你不回去谁还找得到你家,谁通知得到你父母。你姐现在有我们在照顾,你就别去添乱了。”王欢和田老师好不容易才在在男生宿舍把这个李晓林给找出来,结果遇上了个犟拐拐,四季豆不进油盐,左劝右劝不回家,死活不松口,就是要马上去医院。

从送晓晓上医院起,折腾了几个小时,起床铃响了,这小子却不听劝,嘴里叫着“我去医院了。”扭头就往宿舍门口冲。结果,一不小心撞上了一个比他高大的男生,活活把自己撞倒在地。

“你干什么,赶着投胎呢?”撞得胸口痛的李晓峰心里直呼今天起早了流牛不利,骂着倒地的小子,却还是一手把他给拉起来。想要看看是谁走路不长眼睛。

“你才投胎。”心情本就急躁还被人骂,本想道歉的李晓林也来了脾气。个子大就是占便宜,虽然被撞了却毫发无损,还站在那儿骂得欢。

“咦,是你。”从地上拉起来的居然是隔壁李晓林,李晓峰自认倒霉。“大清早的,你跑什么呢?”

“我姐住院了,我去医院看她。你放手。”李晓林对眼前的人没有什么好感,从小就知道要离他远点。说到底,姐姐身体不好,就是眼前的人惹的祸。

“给你说了喊你回去通知你父母,怎么这么不听话呢,这孩子真是的。”田老师和王欢紧跟着过来“你还跑得这么快,毛毛躁躁的,不听安排,你不回去谁还找得到你家呢。”

“噢,是回家通知他父母是吧,我去,我是他堂哥。”听明白了的李晓峰回答道。转身回寝室拿钱作车费。

“郑婶子,吃早饭啊。”坐上第一趟班车,回到李家沟的晓峰看见门口正端着碗的郑嫂子,招呼道。

“咦,今天又不星期六,你怎么这么早回来了。”郑嫂子看着匆匆忙忙回来的李晓峰很是不解。这孩子这几年虽说依旧调皮,听说学习上和晓晓比起来不相上下,按说不至于逃课,难道闯什么祸了。

“对了,麻烦您告诉叶婶子一声,她晓晓生了病,现在在住院,让她带一千块钱押金赶紧去医院。”本还在纠结怎么去传话的李晓峰转过弯来,眼前的郑嫂子不正好可以带话吗。传了口信,索性也不回家又返回学校算了。

“晓峰,你怎么回来了?”兰芳端着一盆衣服准备去井边洗,刚出门一眼看到了准备转身跑回去坐车回校的李晓峰,惊奇的问道。

“噢,我有一本很重要的书忘记带了,老师说必须回家取。”这借口是在车上就想好的了。两家关系一直很僵,要让奶奶或妈妈知道自己跑这么一趟是为了那个病号,非臭骂自己一顿不可。说完,李晓峰只得硬着头皮跑到楼上房间里随便拿了一本书跑下楼赶紧去坐车回校。把兰芳的唠叨远远的丢在了身后。

正文 第七十二节 穷

“晓晓住院,一千块钱?”听郑嫂子传话,叶英瞬间就蒙了。

“是隔壁那个孩子回来传的话,你看你俩谁去医院?我知道这几年你们一直在供俩孩子读书,经济有点紧张,家里还有三百块钱,你先拿去应个急”郑嫂子就是属于雪中送炭的人,过来传话就把这事考虑到了,将手中的钱递给了发蒙的叶英。

叶英连忙道谢,卫东从房间里翻了一会儿,拿了四百块钱出来,这还是刚卖了两头肥猪的钱,准备凑到明年给孩子们缴学费的。

“还差点钱,住几天院还要生活费这些,我去找马利或刘娟看看。”叶英回过神赶紧跑去弟媳家借钱。

楼房修好的卫东夫妻俩,并没有过上像李家沟人眼中的一番风顺的日子。还完修房的借款,晓晓时不时生病开支,同时供养两个孩子上中学,每学期的学费书本费,每月的生活费,全靠地里刨出来和叶英喂些家畜补贴,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夫妻俩过年都舍不得给自己买件新衣服,孩子的穿着都是兄弟姐妹们逢年过节,生日这些给添置的。一下子要拿出一千块钱,还真的是一笔大数目。

“晓晓住院了,你大嫂去医院照顾她。这一病花掉的钱,他两口子又要挣半年了!”井边一群妇女在洗衣服,郑嫂子和刘娟闲聊着。

“这孩子什么都好,就身体差。哎,大嫂他们这日子过得也恼火。卫红还在说明年喊大哥一起去打工算了。”刘娟这几年一直在家种庄稼带孩子,卫红打工,家里条件在李家沟还是数一数二的好。

“照我说,晓晓明年初中毕业了就不要她读书了。去打工嘛,现在读书有什么用,看我家晓山这几年打工还不错。他们这样供两个孩子读书,累死累活的,日子越过越回去了。不划算。”赵霞很满意晓山这几年寄回来的工资,明年正月,自己也要修楼房了,紧接着就是谈媳妇,这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味。幸好没去读那个什么高中,白耽搁几年时间,还不如打工来得实在。

“现在供娃娃读书是有点恼火,特别是他家,两个娃娃都还读得,你让谁不去读书嘛?这不是害人家一辈子吗?以后会抱怨大人偏心的。再苦再累,上了大学读出来了就好了。”陈梅从卫民口中知道,这几个孩子读书读得,说不定这李家沟就要出几个状元了,不赞同目光短浅的赵霞的话。

“就是,读得书就要供他们读,有知识有文化打工挣钱都要快些。大嫂他们再苦几年就好了。”刘娟吃过少文化的苦头,心里想,如果能考上大学,经济上自己和二嫂马利肯定是会支持一下的。至少借钱时不用去找外人吧。

“你大嫂给我说过,也不是你大哥不想出去打工,实在是你们三家的男人都出门了,家里没一个主心骨,栽秧打谷犁田打耙的,三家人十多亩地,不可能丢荒吧?”郑嫂子对这三兄弟的团结很羡慕,都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但真正的能做到像他们几弟兄几妯娌和睦相处不斤斤计较的还是少。自己娘家兄弟媳妇几个就为分家时父母给谁多分了、父母又偏心谁了这些没踪没影的事斗得鸡飞狗跳的,现在她回娘家都不知道该去谁家吃饭才不会引起矛盾了。

“是啊,大哥就是吃得苦,这些年,二哥只有农忙时回来帮了一下忙,我们卫红一年到头都看不到人影。几家人的重活全是他一个人包干了。”刘娟谈起大哥,心里也是满满的敬重和感动。难得的是,大嫂也不是那种尖酸刻薄的人,要不然,就只是家里的挑抬就够她喝一壶了,哪来这么好的逍遥日子过。

“不能出去打工,又没个手艺,就靠地里刨食,供两个娃娃读书,眼看晓晓生病又陷了一千多块钱进去。他俩的日子,恐怕越来越难了。”叹了口气,郑嫂子清洗完最后一件衣服拧干,一手提盆子一手提水桶回家去了。

“要不,喊你大哥去挖煤炭嘛。我兄弟挖煤炭,一个月能挣三四百块钱。上班时间三班倒,只干几个小时,还能照顾得到家里。”赵霞很少这么热情的出着主意。

“可以,挖煤炭还是挣钱,就是有点危险。”陈梅觉得主意不错。同时,也分析着厉害。

“这有什么,生死由命,福贵在天。哪行哪业不危险的。都是各人八字带,你看那些命不好的,算命先生还会说‘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落’呢。”赵霞信命,这井边洗衣服的几个妇女也都信。看看抢婚赢了的兰芳,看看叶英,这不都是命中带吗。

不管信与不信,好还是坏,一天天的生活都要过。

叶英去医院照顾晓晓五天出院回家,喜忧参半。医生告诉她女儿的病只要增加体质,加强营养和锻炼,慢慢会好起来;忧的是,孩子们下学期的学费没有着落、郑嫂子和马利的钱要还,眼看又要过年了年货也没钱买,这日子过得,不是一二般的穷了。

“也不知道是哪家人,腔不开气不出的就洒药。八个鸭子全部给药死了。”大清早的放出去还活沷乱跳的鸭子,不到中午就看到在田里没动。过去一看,全被药死了。这么冷的天气,下田捡回来八个死鸭子,还不知道是谁家下的黑手,走到房子边的郑嫂子气愤不已。

“这大冬天,田坎上的葫豆也没糟踏,还洒药,真是说不过去。算了,不要气了。药死了就吃肉。”叶英劝着郑嫂子。

“这是才药死的,你把肠肠肚肚和鸭脖子这些都丢了。肉还是能吃的,拿四个回去吃。”郑嫂子心疼每天捡的那几个鸭蛋,这次吃一次肉就全部没了。想想叶英家的条件,孩子放假在家,人口多就给他们添点油晕,把右手上的四只全递给了她。

“这么多,我要一只就行了。你留着慢慢吃。”叶英不好意思接过来。这些年,郑嫂子对她家的好,给她家的支持都快赶上两个亲弟弟了。

“别和嫂子客气。我家人手少,有四个都够吃好些天了。说起来,还得感谢那洒药的人家,要不然我可舍不得杀来吃。”房子边,兰芳和赵霞等好几个妇女在那儿聊天,郑嫂子语气不善的说道。在李家沟,哪些人家是小肚鸡肠的,哪些爱做这些小动作,大家心里还是多少有些底。“来,晓林,把鸭子提回去打整好,你们中午打牙祭。”见门口李晓林出来了,郑嫂子招呼着这孩子。

“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