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万叶丛中过 >

第5章

万叶丛中过-第5章

小说: 万叶丛中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叫他程三娃!”

孙阿姨拉着儿子坐到了餐桌边,安抚说:“好好,叫三娃就三娃。快看,阿姨烧了你最喜欢吃的醋溜带鱼,来,尝一块试试。”说着,坐到江夏旁边,夹了一块醋溜带鱼,把旁边的鱼刺弄干净,放到了江夏旁边的盘子里。

江夏挑衅地看了看程风行,夹起带鱼放到嘴巴里,砸吧了两口,立刻眉开眼笑了:“阿姨,你烧的醋溜带鱼最好吃了。”

程风行默默地低下头,扒着碗里的饭,这华美的餐椅让他如坐针毡,这丰盛的晚餐让他食不下咽。

晚上,程风行和孙阿姨睡在一楼,江家很大,一楼就有两间小卧室,孙阿姨帮儿子整理好床铺,却看见儿子默默地坐在床边,不由得有点心疼:“三娃,怎么了?住不惯?”

“妈,我想回奶奶家。”程风行的说话声仍带着十足的河南腔。

孙阿姨愣了,她这两年好不容易让江家把丈夫的工作安顿好,另外两个儿子都大了,不用她操心,只有这个小儿子,她一直觉得自己愧对他,为了生活,在他两岁的时候她就跑到这个远房亲戚的家里当了全职保姆,一年就回去一趟,小儿子连妈妈长什么样都忘记了,今年,江爸爸主动提出来让她把小儿子带过来到这里来读书,眼看着一家人分居两地的日子就结束了,她怎么肯让儿子再回去?

“三娃,你是不是心里不舒服啊?”孙阿姨小心翼翼地问,“小夏其实是个好孩子,她以前从来不会乱发脾气的,你比她大,要让让她。”

程风行不说话。孙阿姨眼圈有点红了:“三娃,妈妈好不容易把你接来,这里教育条件好,你只要努力读书,以后一定会出人头地的,答应妈妈,别回奶奶家了。”

程风行终于点了点头。

书房里,家里的另一对兄妹也正在谈心。

……

江春头疼地支着脑袋,看着斗鸡一样的妹妹,想了想,问:“你喜不喜欢阿姨啊?”

“喜欢,所以不能让那个程三娃抢走了。”江夏斗志昂扬。

“那个程三娃,哦不,程风行是阿姨的孩子啊,你不喜欢他,阿姨会难过的,阿姨难过了到时候和程风行一起走了,那怎么办啊?”江春谆谆诱导,“所以,要和这个哥哥和平相处,好不好?”

江夏想了想,抱住了江春的脖子,像个无尾熊一样地缠在江春身上:“他才不是我哥哥呢,我只有一个哥哥。”说着,波的一声,在江春脸上亲了一口。

江春被这马屁拍的心花怒放,说:“好,不叫哥哥,那叫名字,不过不能叫人家三娃。”

“我知道,我不会当着阿姨的面叫的,”江夏狡猾地笑了,“如果他对我好,我也不会在阿姨面前欺负他。”'TXT小说下载:。。'

江春也凉薄地笑了,小夏很乖很听话,他对这次谈话的结果很满意。别看他每天对人笑得满面春风,温柔可亲,骨子里却凉薄得很。在他眼里,爸爸、妈妈、妹妹是他最重要的人,其他的人,都没有被他放在心上,更何况是这个刚见了一面的男孩子,只要大家面子上过得去,实际是怎样的又有什么关系。

第 6 章

三年级正处于小学低段和高段的中间,向来被老师们认为是关键的一年,课业渐渐紧张起来。这不,历老师要求他们都提前十五分钟到校进行早读,由几个班委轮流负责,内容是负责人找的好词好句、古诗或者课文内容。比起上课,江夏最喜欢早读了,从周二到周五,分别是副班长、学习委员、语文课代表、纪律委员,这几个人都会眼巴巴地跑过来问江夏今天想读些什么。只有周一,班长云依宁负责的时候,她的爸爸是是电视台的编辑,熏陶得她的文学功底深厚,小小年纪已经看过不下十遍红楼梦,是个十足的“小红迷”,于是经常搜集一些红楼梦里的诗词和精彩片段让大家读,到了后来,没兴趣的同学们都怨声载道。

江夏更是没有兴趣,在她眼里,那些拗口的诗词简直就是天书,听都听不懂,别说诵读了。云依宁一领读,她就从抽屉里拿出一本《爆笑校园》,独自一个人看得不亦乐乎。

云依宁拿着一本《红楼梦》在课桌间走来走去,颇有小老师的架势,走到江夏旁边,理所当然地发现了她的小动作,于是拿起手上的一根小棍子,敲了敲江夏的桌子:“江夏,你不好好读书,在干什么!”

江夏不耐烦地说:“你读的东西难听死了,谁要听啊。”

云依宁气得脸都白了:“你不学无术,这个是四大名著,你懂不懂!”

“我知道,不就是一个戴了玉的人最后破产了的故事嘛。我哥哥给我讲过。”江夏不屑地说,“都破产了,你读这些有什么用。”

“那不是破产,那是——”云依宁一下子想不出来那是什么,顿时僵在那里,正在这时,教室门被推开了,历老师走了出来,丁哲华在后面捅了捅江夏,提醒她赶紧把《爆笑校园》放好。

“咦,今天教室里怎么这么安静啊?”历老师看起来心情很好,笑吟吟地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个男孩子。江夏定睛一看,晴天霹雳,居然是那个程三娃!今天他穿了一件白色的衬衫,一条牛仔裤,剃了个小平头,脸洗得干干净净的,看起来比刚来她家的时候胖了一点,居然还长得挺清秀的。

“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新的转学生,他的名字叫程风行,”历老师往讲台上一站,朝程风行招了招手,“过来,和同学们做个自我介绍吧。”历老师心里很庆幸。这次整个年级来了六个转学生,每个班一个,转学考试的时候这个男孩子的总分最高,语文和数学都是一百分,就是英语考了个不及格,校长大笔一挥,把他分到了历老师的班里。

程风行站到了讲台上,一眼就看到了江夏,他虽然早有准备,但还是心里一沉。“同学们好,我叫程风行。”他两句话结束了自己的介绍,朝大家深深鞠了一躬。

江夏顿时笑了起来,怪声怪气地学着程风行带着河南腔的普通话,扑到在桌子上,教室里哄堂大笑。程风行在讲台上抿紧了嘴,谁也不知道,他为了讲好这两句话,一个人偷偷躲在被窝里练习了好几个晚上。

历老师敲了敲桌子,扫视了一遍教室,顿时教室里安静了下来。“程风行刚从河南转学过来,普通话说得不好很正常。以后我们都是一个班的,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老师相信你们能做到的,对不对?”

“对——”同学们齐声回答。历老师一看江夏,仍然扑在桌子上,肩膀一耸一耸的,走过去拍拍她的肩膀:“小夏也是个团结友爱的好孩子,对不对?”

江夏仰起脸庞,看了看历老师期盼的眼神,乖巧地点点头。

这是,云依宁举起手来,历老师冲她点了点头,她站起来说:“历老师,我来教程风行说普通话好了。”

历老师高兴地说:“好的,班长以身作则,是个好孩子。程风行就和你坐一起吧,你们两个互帮互助,要把我们班的学习成绩带上去。”



事实证明,历老师和江夏游斗了将近四年,教学眼光越来越厉害。程风行比班里的孩子大了两岁,降级读了这个年龄段,又比谁都用功刻苦,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从一开始转学来时的中游,迅速升为第一名,语文和云依宁、丁哲华三足鼎立,数学独占鳌头,被选入校奥数兴趣班,英语的笔试成绩经常满分,但是口语和听力却依然在中游徘徊。

而江夏,令历老师头痛的江夏,成绩永远象过山车一样,忽而挤进前五名,忽而掉下后十名;忽而解答出最难的附加题,忽而把最简单的口算题全部做错,最有意思的是她的作文,忽而干巴巴的几句话,忽而奇文突现,令人捧腹。

一天,历老师正在批作文,忽然把笔一扔,捂着肚子狂笑起来,办公室里的几个老师都凑了过来,“怎么了,你又改到什么好笑的文章了?”

“是不是你们那个宝贝江夏?上次她写的‘我最难忘的一件事情’我回去和我老公一讲,都差点没笑趴下了。”

历老师说不出话来,捂着肚子“哎呦哎呦”叫唤了两声,指了指桌上的作文本,示意他们自己看。

这周的作文主题是“帮助他人,举手之劳”,作文本上的字迹还算工整,标题是“帮助老奶奶过马路。”

……

这时,我忽然发现马路的前面有一个很大的坑,坑很深很深,像个无敌(错别字;应为底)洞,要是踩上去,一定会摔死的。原(错别字,应为远)处,一个老奶奶走了过来,她眯着眼睛,好像看不清楚的样子,越走越近。我的心里很紧张:怎么办呢,老师教育我们,要乐于助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时单元语文园地里必背的名人名言)。说时迟,那时快,老奶奶来了,我果断地往坑上一趴,两个手抓住坑的那一头,两只脚在坑的这一头,就好像架起了一座桥一样,老奶奶踩着我的背,从我的身上安全地走过去了。

虽然我的背上多了两个脚印,很痛很痛,但是我的心里开心极了。

……

老师们一个个笑得东倒西歪,朝历老师竖起大拇指。历老师勉强站了起来,捡起作文本,趴在课桌上颤抖着写下评语:

会运用比喻句,进步很大;“果断”“说时迟那时快”这两个词用得很好,要表扬。你还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但是,老师建议你要分清楚想象和现实。



语文作业是丁哲华发下来的,他走到江夏身边,特意翻开本子匆匆看了一眼,上面有几个老师圈的红字和红色波浪线,应该是代表写得好的意思,于是就高兴地说:“江夏,老师夸你写得好了。”说着把本子往江夏那里一丢。

江夏也很高兴,作文她还从来没被表扬过呢,正想翻开看,作文本被旁边的云依宁一下子抢了过去,“我看看,我看看。”说着,她翻开了作文本,读起老师的评语来了,“会运用比喻句……但是,老师建议你要分清想象和现实……哈哈哈,你都没有分数,这叫写得好!哈哈哈……”

江夏一把夺回作文本,气愤地推了一把云依宁,云依宁噔噔蹬的后退了几步,一下子撞在了程风行的身上,差点摔了一跤。程风行赶紧扶住了她,看了一眼江夏。

江夏心头火起,大声说:“程三娃,你看我干什么?”

教室里哄堂大笑,程风行默不作声地坐下,云依宁不干了,质问说:“你为什么推我!你还给人取外号!”

丁哲华从后面跑了上来,小声地说:“云依宁,是你先取笑江夏的。”

云依宁俏脸发白,说:“我在念老师的评语,难道老师也在取笑江夏啊?”

荆含予在旁边慢悠悠地说:“你没有经过江夏同意就拿她的作文本,这样是很没有礼貌的。”

“我——”云依宁有点狼狈,想了想说,“你们三个都是一伙的,我不和你们吵架。”

上课铃声叮铃铃地响了,大家都悻悻地在位置上做好,历老师进来了,面带微笑:“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讲评一下昨天的作文。这次作文写得最好的是程风行同学,他写的在家乡看到消防员叔叔搭救把头卡在栏杆里的小弟弟的事情,神态和动作描写很仔细,心理活动也很生动,下面我来念念他的作文。”

云依宁忽然举起手来:“老师,我有件事情要报告。”

历老师诧异地看看她,说:“什么事情?”

“江夏刚才给同学们起外号,她给程风行起外号了。”

小学里外号满天飞,姓朱的起外号叫“猪头”,姓王的叫“王老五”,最惨的一个姓史的,叫史东兴,班里的人有的叫他“屎壳郎”,有的叫他“死东西”,还有的叫他“米田共”,把人家男孩子叫得回家哭诉了好几回,差点就逃学了。学校里为了刹住这股歪风,要班主任下大力气整治班里所有起外号的现象。

江夏咻地站了起来,气鼓鼓地说:“我就叫了,怎么样,程三娃!程三娃!程三娃!”

教室里笑成一团,历老师皱起眉头,说:“江夏,不要这样,告诉老师是怎么回事?你是个好孩子,不能给别人乱起外号的。”

江夏脑袋里一团糨糊,手里的作文本被捏成一团,眼睛死死地盯着历老师,那样子,就像一头犟脾气的小野马,即将脱缰而出。

就在这个时候,程风行站了起来,面无表情地说:“历老师,我的小名叫程三娃,不是外号。”

第 7 章

江夏的心情很好,晚上多吃了半碗饭,甚至冲着程风行笑了一下,让孙阿姨心里乐开了花:两个孩子,一个是自己一手带大的,一个是自己的儿子,如果能友好相处,那该有多好啊。其实江夏只是在回味上课时程风行说完那句话时云依宁惊诧的表情,那个时候,她是多尴尬啊。

可是,好心情持续了没几天。周一的时候都要交作文,丁哲华收作文到江夏这里卡了壳了,江夏作文忘记带了。丁哲华着急地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