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宫廷电子书 > 福慧双全 >

第168章

福慧双全-第168章

小说: 福慧双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氏还冷着呢,回过神来急忙说:“尽管吃,别客气,彩云去给谢公子做碗麻辣粉。”

谢明晖饱餐了一顿,才带着人离开了,李家人猜测宋家肯定有事要商量,也起身告辞,待人都走了之后,崔氏才问:“慧哥儿,你说要是那苏夫人答应了,咱家给谢家送料子吗?”

到现在为止,家里人还是改不过来“慧哥儿”这个称呼,宋天慧也听习惯了,干脆就让他们继续叫了。

宋天慧摇头,“我是不想答应,给宫里送货哪有那么简单,那风险也大,咱们平头百姓还是安稳些的好。”

宋正仪赞同这个说法,点头说:“对,咱踏踏实实过日子最好,少些银钱都不怕。”

“就怕到时候答不答应由不得咱。”宋彩云提醒道。

一家人齐齐叹了口气,宋天慧也不想大家因为这个发愁,急忙说:“咱也别想的太严重了,走一步算一步吧,咱老老实实的做营生,就是不管以后怎么样,咱都能过的踏实。”

好在之后一段时间谢明晖没再来打扰他们,不知道是他没能说通苏夫人,还是他只是一时兴起,没几天就忘了,宋天慧也乐得安宁,不再多想此事。

转眼又到了收获的季节,因为这次宋正仪雇了长工,外加还有个铁力,秋收就变的比上一年轻松许多了,不过他是做惯了活计的人,也不愿意待在田边看着,就跟着下地去干活,长工们看雇主的庄稼把式这么好,干活也利索,便更加卖力起来了,总不能被雇主挑毛病吧?

因为山泉村就两亩地,所以是最后收的,宋正仪回来有些气愤的说:“老三越来越不老实了,又跑咱家地里来偷粮食,本来我都不好意思说他,可他不但偷,还糟践庄稼,咱庄户人家就没有这样做事的。”

宋天慧偷笑,连宋正仪也认同宋正廉是“又来偷粮食”了,说明宋正廉去年偷粮食的事情已经深深的印在宋正仪心里了。

崔氏听了就叹气,说:“他三叔这性子到底跟谁学的,咋越来越不像话了。”

“还不是我奶惯的,看我大伯跟我爹就是老实人。”宋彩云直接说道,也没有因为宋正仪在场而顾忌什么,之前刘氏在摊子上当众给宋正仪下跪,就把宋正仪给跪伤了,这个伤指的是伤心了。

其实宋正仪早就伤习惯了,但是他实在接受不了他娘为了小刘氏那种人,为了所谓的面子,然后给他下跪,打他的脸,让他被人戳脊梁骨。所以听到宋彩云这样说,他眼神黯了黯,却没有说什么,他不得不承认,宋彩云说的是实话,不是有句话叫“慈母多败儿”吗?这里的慈母可是指太过溺爱孩子的母亲。

宋天慧倒没其他人反应那么大,说:“爹,明天地里就能收完吧?”

“嗯。”

“那明天咱推一车粮食送到老宅去,有人问起,就说给我爷奶送些口粮。”宋天慧不是抠门的人,她甚至想着如果刘氏和老爷子不是太过分,她不介意让他们过的更好一些,毕竟他们是宋正仪的亲生父母,是她这具身体的爷爷奶奶,只可惜刘氏太过贪婪,老爷子也太过虚伪,所以,她最多大方的送他们些口粮,那一推车粮也够两位老人吃很久了,就是村里人看到,也只会赞他们的好,不会说什么不是。

要知道,他们家不但每个月给老人三十文孝敬钱,逢年过节还送礼过去,礼都是些实用的吃食、衣料,只可惜刘氏看不上,觉得他们送的棉布没档次,可是庄户人家不穿棉布穿什么?你穿绸缎能干活了?当然,这话不能用在刘氏身上,人家是天天坐炕头的。

第二天,宋天慧跟着宋正仪一起去的山泉村,小四学里放了农忙假,他也跟着回了村里,当一家人推着一车粮食往老宅方向走时,果然有人问起来:“宋老2,你地里今年收成 不错吧?我看你那庄稼长的好哪,不是我夸你的,你种地确实是这个!”那人竖起了大拇指,又问:“你们这是干嘛去?”

“去给老人送车口粮,我这不在身边,也出不上啥力,就想着让老人吃好点。”宋正仪笑着说。

宋天慧点头,宋正仪这话说的漂亮。不过她更相信宋正仪是这么想的,虽然老爷子和刘氏让他寒了心,但那毕竟是他的父母,他孝敬他们一点,心里也好过一些。

不止问话的人,旁人听了都竖起了大拇指,“宋老2,你可真是个大孝子!”

“你家对老人真是好的没话说!”

“也不知道谁乱嚼舌根子,说你们搬去镇上就不认父母了,我可是听说了,你家每个月给老人三十文钱哪,咱村里谁家分出去后给的都没你家多。”

宋正仪被人夸的不好意思,红着脸说:“应该的,应该的。”

旁边地里就有人插嘴,“宋二兄弟是没话说,宋家老三就不行,自家兄弟的地也来偷粮,还糟践人家的庄稼,太不厚道了。”这人是目的了宋正廉偷粮的,所以特别看不惯。

宋正廉身上是没有庄户人家的样子,偷懒耍滑,好吃懒做,村里看不惯他的人多了。

宋天慧一家子秉着不多话的原则,跟乡亲们告辞,继续推车朝前走,后面就有人小声说:“你们看宋老2家几个娃子也有出息,就是不高兴也不会说宋老三啥话,哪像宋老三没少在外面说叨人家,还亲兄弟哪!”

就有人附和道:“可不是吗,唉,就可惜慧哥儿咋是个女娃哪?”

宋天慧一直竖着耳朵在听,听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她忍不住身子僵了僵,这事她也没办法,不过幸好她是女的,她可受不了什么女穿男,她还是习惯了过女人,挺好!

粮食送到老宅的时候,老爷子是满脸堆笑,刘氏却拉着老长的脸说:“买了那些地了,就送来一车粮,你以为你打发要饭的哪?”

老爷子就瞪她,“孩子是孝顺,你少说两句不行?”

刘氏一听就喊了起来:“我说啥了?咱家还欠了一百两银子哪,你拿啥换,还不是你那好孙女逼着老四写的字据,胳膊肘都朝外拐的,现在拿一车粮就打发了咱,没门!”

(以下内容免费,不占收费字数哦 ̄)

谢谢书友峡兮送来的平安符!某咔今天惊喜的发现,大神之光多了一个,是谁呢?某咔不知道从哪里能看到,所以只好在这里谢谢这位书友了,另外呼吁一下,求大神之光啊,订阅某咔的所有V章,就能活动某咔之光,听起来很有赶脚哦 ̄推荐倾咔的另一本书完结作品《重生不嫁豪门》,欢迎大家围观 ̄下面有直通车,点击即可过去。

简介:

做了一场灰姑娘嫁入豪门的梦,却被深爱的老公和信任的表妹合谋害死,更连累了身边的亲人和未出世的孩子;一场梦结束,她重新回到了十年前,上天给了她重新开始的机会,又给了她意念控制异能,从此如鱼得水,尽显其能。

这一世,她要活得潇洒从容,不嫁豪门,只要幸福。

266章 劝说

(二更)

宋天慧很鄙视刘氏,有门没门是你说的算吗?

“既然奶不稀罕这车粮食,我们推走好了。”宋天慧开口说道。

刘氏翻了翻白眼,原本笑起来是月牙状的眼睛也变的极其难看,她想宋正仪肯定不敢把粮食推走了,要是推进门了又推走,村里人看到了还不知道要咋说他哪。

想到这里,刘氏就不在乎的说:“你推啊,不怕被人戳脊梁骨,你就推走!”

“爹,我们把粮食推出去。”宋天慧就冲宋正仪说道,宋正仪也怕被人说叨,但这些日子下来,他知道宋天慧极有主意,而且家里现在习惯了宋天慧做主,他一时间也顾不上反对,愁眉苦脸的推起车子,朝大门走去。

“爹,我帮你推哪!”小四撸了撸袖子,露出两根肉乎乎的小胳膊,作势就去帮宋正仪推车,但他人小哪有啥劲哪,但宋正仪见儿子这么懂事,心情也跟着好了一些。

见宋正仪真把车子推到了大门口,刘氏心里就急了,她是雁过拔毛的那种人,怎么会眼看着到嘴里的粮食又吐出去呢?

她正肉痛,就听到宋天慧在大门外喊了起来:“格外大爷大娘,今天我爹给我娘送了一车粮,我奶说她不要,让给街坊邻居分了,我们觉得在理,我爹说平日里不能照顾我爷我奶,多亏了抢亲们帮顾着了,是该感谢大家的,这车粮就给大家分了吧!”

她这一喊,王婆子最先出来了,然后是刘家,还有再往东的陈家,宋天慧就把车上的粮食给临近的几家分了,其他来凑热闹的人也分了些,得了粮的人都开口谢宋正仪他们,却只字不提刘氏的好,村里的事情传的快,尤其是邻里对清楚了,现在谁不知道刘氏的德性了?

大家都知道刘氏又闹腾了,觉得她不知足,儿子每个月都给钱,收了粮又给她送来,她还看不上,所以她不要拉倒,别人还乐意要呢。

院门没关,刘氏在屋里听的清清楚楚,还往外探了几次头,气的脸都发白了,心里也跟剜刀子似得心疼,可是她能咋办,难不成冲出去说不给邻里分了?

分完粮后,宋天慧他们也没再进屋,直接回了镇上。

老宅里面,老爷子唉声叹气起来,家里日子本来就不好过,老2送来一车粮食是好事,可现在好事也变坏事了,粮食也没了,还让人笑话了去。

他瞪了刘氏一眼,无奈的摇了摇头,又朝门外的方向看了一眼,嘴里念叨道:“慧哥儿那娃到底随谁哪?咋那么刁哪?”

刘氏跳了起来,“啥慧哥儿,她就是个丫头片子,下作的玩意,跟她娘一样,一肚子的坏水,以后死了也得下油锅拔舌头,遭报应。”

王氏偷偷撇了撇嘴,要说遭报应,你老也得排在前面。因为给老四还银子的事情,刘氏找了王氏和宋正礼,说让他们问王家借钱,宋正礼说开不了这个口,王氏也不松口,说娘家人丁多,这些日子小辈们都在说亲了,家里花费大,手头没钱了。

刘氏肯定不相信,又不敢直接惹王家,就说让二郎想办法赚些银子回来,说二郎不是秀才了吗?也该为家里出出力了,家里供个秀才也不容易。

王氏当时就发火了,扯着嗓门喊了起来:“秀才能卖钱吗?你老说的轻巧,你怎么不让你老儿子去试试?再说了,我家二郎考上秀才是家里供的?真是笑话了,你老儿子在镇上读了好些年书了,花费一笔一笔的,我家二郎这才去了村里学堂不到一年,怎么叫供他不容易了?”

王氏讽刺的笑了,继续说:“要不是二郎他姥爷肯栽培他,他能考上秀才?当初是谁不舍得给我们二郎花钱读书来着?陪啥我家二郎现在考上秀才就要给你老儿子还债?这事门都没有,不然咱就闹出去,让村里人好好给评评理!”

王氏往日里不会跟刘氏撕破脸,因为刘氏也不敢苛责她,她为了王家的名声,也不愿意做悍妇,但是现在刘氏竟然让她儿子给宋正材背债,她就实在忍不住了,二郎考上秀才不容易,私下里没少用功,以前瞒着家里,就是怕刘氏多事,别人不知道,她却是知道二郎读书多辛苦的。现在好不容易有点成果了,就被刘氏惦记上了,还一上来就是一百两银子,她死活是不会答应的。

刘氏被王氏说的有些怕了,她也怕王氏把事情在村里闹开了,如果闹开也是她没理,宋正材也要名声扫地,恐怕以后说亲都不容易了,所以她不再敢提让二郎帮着还债的事情了。

宋天慧并不清楚老宅发生的事情,她家在镇上过的舒舒服服的,也懒得管刘氏那边,直到有天,王氏找上了门来。

等王氏说明了来意后,他们才知道,其实王氏并非是找他们支援的,只是想给大郎说一门亲事,她想在镇上看一户人家,觉得崔氏他们在镇上住了一阵子了,往来的人也多,也好帮她参谋参谋。

因为宋彩云也差不多到说亲的年纪了,听到类似的话题,就害羞的躲了开,去灶房里忙活了。

宋天慧从来不笑的害羞为何物,她直接问王氏:“大伯娘想找什么样的人家哪?”

王氏叹了口气说:“也没啥挑的,你们也知道村里谁不知道家里的事哪,好人家都不舍得把闺女嫁到咱家来,就是外村的相看了几个,人家过来打听了一下,也没信了,明显是觉得咱家里会亏待人家闺女。”

其实宋天慧觉得刘氏未必会亏待孙媳妇,不是说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吗?婆婆和媳妇是天敌,那老太太和孙媳妇自然比较亲近了。不过谁都知道老宅那边缺人干活,新媳妇进门搞不好会累死累活的太辛苦了。庄户人家的闺女都能做家务,极少是好吃懒做的,但家里能干活的人手也多,大家都是分工了来做,哪能让那么一两个人伺候全家老老少少的?任睡觉父母都舍不得。

“只要人勤快、本份就好,还有,得知道心疼人,对咱家大郎好。”王氏又补充道。

崔氏和宋天慧都点头,王氏是真心为儿子着想,想给儿子找个知冷知热的人。

“大伯娘,其实大郎哥年纪也不算大,要是现在不好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