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强汉 >

第206章

强汉-第206章

小说: 强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死人……林斌不怕。他是一头猛兽,到了一个地方肯定要吞噬人命,据说与之交战的肃慎全国人口锐减。十不存五,其中以东部人口减员最为严重?”
    最先开始说话的人又笑说:“东夷人与我等何干?此次我等相聚只为谋策,如何在到达辽地后打入汉部,获得林斌信赖,掌控汉部重权!”
    晴天风雨兮,将临下……
第一第二百五十五章:良将无兵
    个民族的崛起总是伴随着另外一个民族的衰弱,民族中需要经历无数次淬炼,所谓淬炼指的就是战争,用无数次战争来摧毁挡在崛起道路前方的障碍,用战争的手段防卫自己崛起的过程中不被外力破坏。没有军事的保证,崛起只能是空谈!
    想要崛起必需拥有军事力量的自保能力,自保能力足够的时候,人能选择的道路有很多,但是人的天性只会选择用暴力去达到想要的目标,无可否认用战争手段是最快崛起最快的一种选择。
    纵观历史数千年,整部历史书写的其实就是一部战争史,每一章华丽的诗篇之中最为重点书写的事情莫过于谁战胜了谁,从战争中得到了什么样的好处。
    文明和平的崛起过程不是没有,但是它从来还没有被真正的做到过。想要崛起的人或国家必然伴随一路坎坷,不管是愿意或者不愿意,其实一直以来都是时代在呼唤战争,而不是和平。
    自有人起,两人手拿石器,他们为了争抢一个猎物在搏斗;一群人为了生存下去必需拥有水源和栖息地,原本占有水源和栖息地的人想活下去就需要保卫,他们不会选择用嘴巴去谈,因为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妥协,因此他们只有互相攻击;两个国家,假设她们都强大无比,甲国的境内有一块乙国需要的土地,甲国不可能拱手相让,乙国对甲国发动战争……
    人是有扩张欲望的灵长类动物。他们在占有某一件东西地时候总是渴望得到更多,能够依靠力量快速获得绝对不会自己去辛辛苦苦的培育。
    人性本恶,这绝对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吕炎自觉就不是一个好人,他自小生活在势力错综复杂的河朔比谁都明白生存法则的残酷,现状就是如此,不想成为砧板上的鱼俎就需要比别人更为强大,在强大的过程中不断地消灭任何一个有威胁的敌人,让他们成为历史尘埃再也无法威胁到自己!
    “游骑兵抓捕回来地卫氏朝鲜人说了些什么?”
    “回统领:俘虏只交代盘山关隘驻扎两千卫氏朝鲜军队。守将名叫百缘。其余如关隘有无可绕路地捷径小路。城防如何皆没有作答。”
    吕炎不喜欢山地战从来都没有喜欢过。他现在更加厌恶率领一支骑军和一支只在汉国打过小仗地军队去满是山地和关隘的国家作战。
    卫氏朝鲜的地势太复杂了,多山不说,叫不出名字的河流更是多如牛毛,传统的闪击战术对卫氏朝鲜没有效果,因为如果想前进就必需一个关隘一个城市的犁过去,不把挡在路上的关隘和城市占领过去了后路也必然要被截断。
    “真是麻烦!”
    很多人都郁闷地快要内出血,以前他们骄傲地宣布自己是骑兵。现在面对复杂道路和高山城隘时只能呐呐的说“阵型摆不开”“骑兵无法攻城”,骑兵在辽东以东的土地上沦落为看戏的闲杂人等,有时候也只是需要配合步军进行所谓的侦查和佯动的任务。
    吕炎是先秦人,他熟悉攻城战,而且是非常熟悉的那种!要命的是什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麾下地军队是骑军、是一群刚刚训练出来地二流步军,便算他有多少攻城的招术也需要有人能够执行,郁闷的是……能打硬仗地军队(黑旗军)在肃慎战场,不是在卫氏朝鲜!
    “如果有黑旗军的匠作营在或许还能打一打。就现在的现状……我只能让部下窝在无虑。直至打造出足够的攻城器械!”
    目前吕炎的十四万军队分为两部份驻扎在辽东境内,目前正以非常缓慢地速度向无虑推进,打算以无虑城作为进攻卫氏朝鲜的基地。分别向盘山和黑山的卫氏朝鲜守军发动进攻。他们之所谓能够前进到这里是因为卫氏朝鲜主动退后让出城池,卫氏朝鲜铁定了心不与汉部军队野战,把守住辽东向卫氏朝鲜前进的各个路口,依靠地势进行被动反击战。
    卫氏朝鲜的大将卫达肯定是一名擅于防守战的将军,他知道卫氏朝鲜军队的弱点是不能打野战,把辽东的盘山以西所有土地都让了出去,执行坚清避野战术,阴狠地在固定水源,比如井中下毒,于山林里面设置陷阱。
    根据不完全的统计,吕炎率领的南路军团推进到无虑城时,行军途中中毒、中陷阱死亡的士卒死亡人数超过两千人,而卫氏朝鲜仅仅只是付出了近百人的代价。
    固定水源无法取用增加了吕炎南路
    补给难度,士卒需要到六里外的活水(溪流)取水,朝鲜提供袭击的机会,几次出去取水的士卒遭受偷袭,最惨的一次是五十名士卒被不知数量的卫氏朝鲜埋伏军队全歼,连一个逃回去报信的都没有。
    南路军团推进艰难,北路的甲贺豹军相对比较顺利一些。
    辽东以北的地势有一大部份是属于平原地带,豹军以骑兵为主,携带五万的附属军队,卫氏朝鲜根本不敢在平原与豹军作战,在卫蒙的授意下卫氏朝鲜‘慷慨’地把辽东以北的平原‘赠送’给豹军。大约六万的卫氏朝鲜军队一路狂退,退到了襄平城,之所以不再退还是因为襄平是黑山的后盾,襄平一失无论是黑山还是盘山都失去死命把守的必要。
    甲贺与吕炎被偷袭和坚清壁野的战术搞得焦头烂额,时不时就悲叹“时不在我”相比起来,甲贺的命就显得相当好。
    甲贺暗猜是林斌把这个便宜让给自己,派吕炎去啃难啃的骨头,把一块香喷喷的肉交到豹军手中。他没有与卫氏朝鲜的小股军队纠缠,一路快速行军直击位于大辽水河旁的望平城。
    望平城不是一个大城,它更加不是一座坚城,它只是一座人口大约只有三万的小城,城墙高不过两丈余,守军更是少的可怜,被豹军协同附属军队轻易攻下,自此豹军也有了一个比较稳固的前进基地。
    甲贺是一名沉稳的军人,他占领望平后下了数道详思后的军令,命令豹军的游骑兵部队出动,不断猎杀平原地带的卫氏朝鲜斥候,同时派出轻骑兵部队向西骚扰大辽河一线的卫氏朝鲜补给线,他留下五千步军防御望平城自己则是率领两万骑军和三万步军向南行军,摆出威胁卫氏朝鲜位于辽东的中心城池辽阳。
    吕炎的唉声叹气仍在继续,他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林斌会说如果攻下卫氏朝鲜会选择无虑建造一座坚城,“这地方的地势太让人感到窝囊了!在这破地方立一座坚城,向西有无忧虑山作为壁垒,向东则有黑山和盘山作为依托,只要无虑不失,百万大军也休想从这里过去!”
    时代的限制性首先限制的就是友军之间的联系,直至甲贺攻下望平城继续向辽阳城进发时,被堵在无虑的人吕炎对辽东以北的战局发展依然还是一无所知。
    可怜如吕炎被托付一个难以完成的重任,他窝火之余得出一个结论:名声害人!君上太过信我,我是秦人没错,但……麾下士卒不是秦人啊!我他***正被挡在这里寸步不前!
    “黑山和盘山要选出一个作为主攻的对象,我决定让骑军对黑山做出佯攻,发兵进取盘山关隘!”
    张贺是吕炎的老部下了,他知道吕炎被卫氏朝鲜的部队骚扰得火冒三丈已经不顾后果想要强攻,瞄一眼地图看看黑山又看看盘山,“统领……”
    “有屁就放!”
    张贺压抑道:“两山东南相隔之间有一城名为险渎,何不攻下险渎切断两山的联系,无虑与险渎成相连之势,尔后再取盘山?”
    吕炎先是一愣随后一脸黑线,他走到张贺前面伸出拈花指往脑袋就是一阵戳,戳得张贺目瞪口呆。
    “看见这个没有!”吕炎指的是两山之间的一条河,至于是什么河卫氏朝鲜人根本没有起名:“知道这条河多宽吗?知道河后面有多少卫氏朝鲜的弓弩手么!知道渡过这条河要死多少人么!你***……”
    张贺当然是看见了,他还真的不知道河面有多宽,地形如何。所以说纸上谈兵永远是那么犀利,足够害死千百万人。
    吕炎发火的一部份原因正是因为这个险渎城,它与黑山和盘山分别相距不到三十里,前面的那条无名河道可以充当运输线,提供卫氏朝鲜军队随时增援两山。
    “这是一个倚角之势,三个方向的敌军遥相呼应,敌攻此彼来援,敌攻彼彼亦来援,要是能引出其中一军还能试试,可惜卫氏朝鲜不出城野战。如果有三十万的军队还能兵分三路去攻!我们只有多少人?只有十四万人!分出两路已经是在冒险,我们被裹在正前方,正他***前进无门!”
    诸将问:“如此……真只能强攻盘山打出缺口?”
    吕炎恶狠狠咆哮:“死多少人都要给我砸开山门!”   
第一第二百五十六章:死磕硬磕
    盘之松,盘中之石,下盘之水。峰石各抱地势,竞之上多有巨石,些许石壁光滑平整,若是往后再移数百年不知该有多少文骚弄客会留下笔迹?
    所谓下盘之水指的便是位于盘山正前方的河流,这条河流目前没有名字,它在后世被称为双台子河,河从辽东入海,亦渤海,汇入辽东湾。
    盘中之石所指的是盘山半山腰的繁多乱石,这些乱石模样千奇百怪,颗颗石块颇大,它们形象各异地立于山腰间,有些只是底部撑在地面的石块半倾斜似乎随时都会翻滚而下,一些巨大的石块却是半埋入土,石块之上偶有青松,看去霎是奇特。
    松,辽东最常见的植物类就是松树,难以想象盘山的半山腰是乱石,山顶为什么会耸立数之不尽的松树林。
    卫氏朝鲜在盘山立关隘名为盘关,盘关在历史上默默无名,只在卫氏朝鲜被灭国期间小小的书笔了一次,会被书写不是它的地理位置多么重要,而是汉灭卫氏朝鲜时曾经在盘山打了一仗,两万余汉军精锐攻取盘关留下数千具尸体无功而返。
    盘关话说是关隘,它其实更像是一个立于山门前的要塞,只不过这个要塞不是四墙而立,它只有一面城墙一个关门连接盘山前部,周围依靠山体,墙高有四丈,内长驻卫氏朝鲜两千军队。
    汉部对卫氏朝鲜开战后,卫蒙撤掉辽东以西的所有军队。撤下来地军队分批进驻黑山、盘山和险渎城。
    盘山作为卫氏朝鲜辽东屏障的倚角之一,它紧急进驻五千士兵,盘关得到增援后兵力剧增达到七千。盘山与黑山和险渎成为整个辽东的军事重地,三个倚角之中盘关前有河水、侧翼临靠辽东湾,是三个军事重地中地势最险的一个,因此卫氏朝鲜在黑山驻军三万、险渎城驻军七万,唯独盘关只驻扎了七千。
    吕炎选盘山自有他的理由,其一盘关虽然地势险要。但它却是位处偏僻。卫氏朝鲜军队若想要支援盘关需要绕开那条无名河。只要控制住河岸两边就能极大限制卫氏朝鲜增援的时间;其二是盘关不攻下就算是进取了黑山和险渎城,医无虑山的侧翼依然还是遭受水道上的威胁;其三攻下盘山后等于攻下卫氏朝鲜在辽东地一个出海口,若卫氏朝鲜想从海路偷袭也只能从其它地方绕原路增加航程,最重要地是卫氏朝鲜不敢惹怒汉国,所以定然不会进入汉国水军地势力范围。
    五万大军转向盘山,骑军主力转道东北方向的北镇平地威胁黑山,其余的六万步军向险渎城的方向行军摆出要强渡大辽河的架势。
    卫氏朝鲜西部大将卫达得知‘汉军’开始行动的时候派出金令急使(类似于汉军的鸿翎急使)严告各方守将。在还没有确定‘汉军’想干什么之前强硬地限制卫氏朝鲜军队出外野战。他没有马上判断出‘汉军’地主攻方向,确切探出向黑山而去的是骑军时剔除‘汉军’要强攻黑山的可能性,对另外两支以步军为主的军队进行严密监视。
    卫达从探知‘汉军’军事动向之日起到接到盘关守将百缘的急报方才知道吕炎的攻击目标是盘山,他听到吕炎只是带着五万人就要攻盘山时狂傲地笑了:“盘山虽兵少却是地势险要之地,若想以五万人攻下盘关无疑痴人说梦!”
    笑归笑,既然卫达是擅于防守的大将,那么他必然也是一个性情稳重的人。他让黑山地军队别动,险渎城地七万士兵分为三批。留下三万人守城。其余的四万士兵再一分,一万被派往增援大辽河,三万则是快速南下准备威胁攻击盘山之敌军的侧翼。
    而就在卫达分兵应付吕炎地第二天收到辽东郡君(同郡太守)的战报。另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