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钢铁大亨 >

第207章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207章

小说: 重生之钢铁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力升相信,这一切是在沈淮到主动要求到梅溪镇任职之初,心里就有一个规划的。

张力升自认无法做到沈淮的水平,但还是有识得格局高下的眼力,不然也不会给业信银行派到东华担任一地重任。

东华市官场里的人物,不管内心有多少认同沈淮,或多或少都不得不屈服于谭启平作为市委书记的威势之下;而对张力升这些人来说,一定要在谭启平与沈淮之间做出选择——跟着谭启平,只能在现有的狭小框架里腾挪;而联合,或者跟随沈淮,才有可能做出一番事业——答案还能不明显吗?

沈淮跟张力升分开后,就直接回了梅溪镇。

褚强在镇政府遇到他,回头拿了一本期刊给他。

沈淮接过来看是淮海省经济学院的学报,笑着问褚强:“辛琪的论文在她们学校的学报上发表了?”

“嗯,打电话过来说,她还要继续跟进研究梅溪镇的发展模式。”褚强说道,“对了,还有件事我要跟沈书记你汇报。”

“什么事?”

“省经济学院招收在职研究生,我想尝试报考一下。”褚强说道。

沈淮狐疑的盯着褚强,问道:“我让你负责招待,你没必要把自己也搭进去吧?”

褚强毕竟还是脸嫩,叫沈淮一眼窥破,脸就腾了红起来。

沈淮哈哈一笑,说道:“你随杨书记到市里后,空闲时间应该比在梅溪镇要多,真应该好好的充一充电。”

从徐城火车站回来,李谷坐在车里,看着外面渐暗的天色,看着两边显得陈旧低矮的建筑,暗感淮海省的经济是滞后太多了。徐城虽然也是东部省会城市,但城市建设甚至都远不如江东省经济发达的平江等市,也不知在徐沛的手里,能发展成什么样。

“李主任,你要哪里?”省委办的小车司机小黄,从后视镜里看了李谷一眼,问道。

“去田书记那里。”李谷说道。

徐城新泽区北京路,省委家属大院掩映在苍郁树木之间。

风吹草折,树枝坠地。

常年在北方生活的李谷,今年还是第一次在南方过冬。以为南方的冬天要比北方暖和许多,但真正过来后,才知道跟想象不一样。

刚下车走进田家庚家里,屋里没有开空间,李谷冻得直搓手,见田家庚身上就穿了一件棉袄背心坐在书房里批文件,说道:“田书记,你可是真不怕冷啊。”他走过去把取暖器拿出来,准备插上电源。

徐城位于渚江中游,有丘山横切在东侧。北方冷空气南下,通常会在徐城附近滞留很久,使得徐城的冬天既潮湿又寒冷。气温虽说也就零下三四度,但湿冷钻骨入髓。徐城入冬后不供应暖气,房间里要没有制热空调或取暖器,还真不是北方汉子能习惯的。

“你要少偷些懒,跟我一样,每天五点钟起床跑步健身,这些冷真算不了什么。”田家庚笑道。

“这个我就更受不了。”李谷说道,他随田家庚南下工作,已经有四个月,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虽然也坚持锻炼,但没办法每天五点钟起床。

“对了,梅钢跟富士制铁的合资项目,东华市里应该是昨天到省政府汇报情况,谈出成果来了吗?”田家庚问道。

“我这里有一份汇报纪要,下午刚从省政府办拿了过来。”李谷从公文包里把汇报纪要拿给田家庚。

除了必要的人事调整外,田家庚还无法直接越过赵秋华干涉具体的经济工作,对富士制铁跟梅钢这么大的合资项目,也只能通过省委办表示关注,不方便直接跟进谈判的进程。

就是省政府那里,也是更多的把谈判的主动权交给东华市掌握;等东华市有了成果,或者当中出了什么漏子,才好询问或干预。这也是分级管理、各司其职的需求,上级部门若是事事插手,一是自身没有这么多的人力跟精力,二是会让下面束手束脚,结果什么事都做不成。

“淮海要发展,要有高起点的产业规划,也需要有大项目拉动啊。”田家庚感慨地说道,从李谷手里接过东华市的汇报纪要,重新戴上眼镜看起来。

东华市的汇报纪要,只有合资谈判的初步意向结果,而无谈判过程。

“不对啊。”田家庚看过汇报纪要,蹙着眉头,将文件放下来,看向李谷,疑惑不解地说道,“从这个初步合资意向来看,梅钢似乎无意参与这次合资啊,占股比例反而远远低于东华市钢铁厂。”

“应该是的。”李谷说道,“梅溪港工业园以发展钢铁产业为主,是沈淮主导做出来的格局。合资项目放在梅溪镇,要是梅钢不积极,东华市钢铁厂未必有能力做好这个合资项目。不过事情很奇怪,富士制铁方面,也没有强烈的要求梅钢主导合资项目,我也琢磨不透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你直接打电话给东华市,了解一下这是什么情况。”田家庚说道,待李谷把电话拿起来,又摇了摇头,“这好像也不合适,东华市未必会说实情。”

“东华市毕竟还是谈出成果来了,现在还真不好追问什么,最多补他们出一份更详细地谈判情况介绍。”李谷说道,“就算真出了什么问题,好像也不好干涉什么。东华市今年的经济发展,还算不错,在全省都能排到前面去。”

省里要干涉地市事务,也需要有冠冕堂皇的理由,要么是经济发展滞后问责,要么是重大案件问责,要么是关注重大投资或建设项目。

谭启平到东华市担任市委书记之后,还是成功开展了工作,掌握了局面,不仅连续查处大案要案,东华各方面的工作都有明显的改善;招商引资及财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等指标,相比较往年,都有明显的进步。

这种情况下,田家庚到淮海省,就果断调整几个地市的党政领导,甚至把信任的徐沛调到徐城来担任市长,主持省城的经济工作,反而对东华市不好拿省委书记的身份去指手画脚什么。

见田家庚蹙眉犹豫,李谷说道:“说来也巧,省经济学院上个月出的学报,有一篇研究乡镇经济的论文,研究的原型就是梅溪镇的发展模式。我这两天刚抽时间看了一下,数据很详实。”

“是吗?”田家庚眉头一挑,说道,“你快拿过来给我看看。”

第二百八十三章 市长徐沛

李谷也住在省委大院里,没有其他事,见田家庚对梅溪镇及跟富士制铁合资项目的事情很感兴趣,就跑回去把省经济学院上个月的学报拿过来给田家庚看。

省经济学院在国内的经济类高校里,并不是很出名,教授学者也没有特别出彩的,但省经济学院的学者研究经济问题,还是针对性的研究淮海省的地域经济。不过这些研究的水平高下,李谷随田家庚到淮海省来工作,想要帮助田家庚了解地域经济问题,不跟省经院的学者接触,不去看省经济学院的学报,就有些失职了。

李谷把省经院上个月的学报拿过来,田家庚戴起眼镜,看了起来……

田家庚现在想要了解东华市的情况,更多接触的是东华市主动递交上来的宏观资料。

省委研究室对乡镇经济也有一定的研究,但工作不扎实,梅溪镇的发展模式,也没有进入省委研究室的视野里去。赵秋华想要搞淮海十强镇,拉几个典型拉抬经济,但还没有全面启动,下面地市也没有把所辖的经济强镇材料送上来。

田家庚虽然从很多方面了解到梅溪镇发展模式很具典型性,但他站的位子太高,反而只能知道一些从不同方面反应上来的零碎情况,偏偏沈淮这段时间又没有什么文章发表出来,他也就不知道梅溪镇发展的具体情况。

现在的情况,田家庚也没有办法跟沈淮直接接触,甚至通过李谷跟沈淮接触都不行,惊扰太大。

宋系内部的凝聚力已经逐步的在削弱,其他派系都乐意如此,而不愿意看到宋系内部的凝聚力再有增强的可能。

派系凝聚力的关键还在于核心人物以及核心人物的代系传承。

宋华仍在,故而宋系屹立不倒,但宋乔生目前看来是并不能完全继承宋华的政治影响力。倘若宋华病逝,宋系换宋乔生接继为核心,就有可能会导致整个派系的下滑,从而造成宋系官员的利益给整体的压制下来。

派系给一时压制住还不算什么,宋乔生在台前的政治生命最高也只有十六七年,宋系的其他重要人物,如戴相怀、贺成国,在台前的政治生命都要短得多。在宋、戴、贺三人之后,要是没有一个让大家看到希望的继承人出现,宋系的情况就只会是越来越糟糕。

以当前中央领导人的年龄估计,在宋、戴、贺三人之后,宋系要是培养下一代的继承者,应该以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官员为宜,这样才能保证政治上的延续性,沈淮还是太年轻了,但有时候能力会弥补年龄上的不足。

田家庚并不知道沈淮会不会作为宋系的下一代或下下代继承者得到培养,也不知道沈淮现在在宋系内部有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相信以他的能力,将来必然会在宋系内部扮演重要角色。

对其他派系来说,即使暂时还不屑刻意的用什么手段打压沈淮,但也应该关注之而冷处理之——田家庚深知他自己也是身处派系之中,他背后的人,也不会都喜欢看到他跟沈淮有直接而密切的接触,也不便直接派人去梅溪镇做调研。

“这篇论文是省经院的一名学生写的嘛!”

论文开头有作者介绍,田家庚对省经院有学生能深入研究乡镇经济还是颇感惊讶,他一时没时间逐行逐字的细读,便挑紧要数据去看,这样能把他从其他方面掌握的情况联系起来,对梅溪镇有一个全景式的认识。

“东华市报上来的数据,预测今年的财税比上年有十三个点的增长,要比去年高出五个点来。”田家庚把眼镜放下来,搁在书桌上,说道,“现在看来,东华今年快速增长的部分,很可能就是落在梅溪镇。”

李谷点点头,说道:“我从省国税调过梅钢的缴税数据,七月之后的增幅特别大,应该是技改完成得很好。整个梅溪镇的数据还不是很清楚,这篇论文主要采集的数据相对全面一些,或许可以让政研室跟省经院联系一下,跟进一下研究。”

田家庚点点头。

今年全国都推行分税制,增值税等重要税种都进入国税体系,这样中央对地方上的经济及建设情况,就有一个准确的掌握,而不用担心地方上报的经济数据会习惯性的弄虚作假。

淮海省九二年就先全面试行分税制,地方财税增幅就稳定下来,全省平均水平就在9%左右,这个水平全国不算太低,但在东部沿海省市里则是排尾。加上淮海省的底子本来就差,跟其他沿海省市拉开的差距就越来越大。

要是东华市今年的财税增长幅度,能比去年高出四个点,在全省十三个地市里,增长幅度就会从中下游位子进入前三,所以各个方面都会肯定谭启平到东华之后确实拓开的局面。

“滴滴滴”,有车停在院子前面。听到声音,李谷走到窗前,看到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徐沛从车里下来,跟田家庚说道:“徐市长过来了。”

“哦,我请他过来了解一下火车站的事情。”田家庚说道。

徐城火车站新建的候车大厅投用没有半年,前些天突然掉了顶,好在事故发生在凌晨,没有什么人受伤,但影响很恶劣。田家庚这几天盯着这事,想整顿一下地方的经济轶序。

“设计单位没有什么问题,是省建分包工程时出了问题,分包单位偷工减料得厉害。我让调查组拍了一些照片,等明后天洗出来给田书记你看。除了分包跟承建,后期的验收肯定也有问题,但究竟能查到哪一步,目前也只是由徐城市纪委跟进,我发再大的脾气也没有。现在,整个候车大厅都需要推倒重建,市里本来就缺钱,还要再掏一笔建设费出来,这个市长可真不是人当的。”

徐沛推门进来,就牢骚满腹的把火车站事故调查情况汇报给田家庚听。

田家庚点点头,要徐沛坐下来歇歇火气。

就算他作为省委书记,想要去揭盖子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现在地方上盘根错节、积弊甚深,目前他还只能哪里出了问题,就揪住哪里不放,想要一下子把整个地方关系都理顺,也是很难。或者说是现在根本就没有可能完成的任务,关键还是推动整个地方经济往前走,让一些问题跟流弊在时间跟发展的浪潮里,逐步的去消化。

徐沛接过保姆手里接过泡来的热茶,跟李谷说道:“李谷,你也到市里来吧。我想在南城沿江地区扩大工业园建设,但没有合适的人手,你来当党工委书记。”

“让李谷在省里再帮我一两年,对地方情况再熟悉熟悉,之后再考虑让他到地市更合适一些,他不比你在地方上有经验。”田家庚不让徐沛将李谷从身边抢走,“现在一动不如一静,淮海省是大省,治大省如烹小鲜,我也心急着想动大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