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奇材-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恚挠屑樯棠敲匆跸眨绞敝还俗鸥晒ぷ髯ヒ导ǎ鍪恿硕允窒抡庑┤说牧私狻�
钟全山和伍明成了赵启明杀鸡儆猴的祭品,实在没脸继续再呆在怀圣堂,一散会就递了份辞职报告给陈致远,连工作都不交接就走了。
陈致远开始还觉得赵启明有点太过份了,可没过多久,他就明白自己错了,差点亲自动手灭了那两个不是人的东西。
所有的人都在这件事情当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不过他们全明白了一件事:赵董事长做人的风格不仅和陈致远是两码事,还是一个比他们所有人都高明得多的人。会后赵启明让五位新上任的大区经理到自己办公室等着,他还有些话要跟这几个人说。
“服了!”省区经理们的会议刚结束,陈致远就冲着奸商竖起了大拇指。
“对付这些做业务的,不仅要让他们又服又怕,还要让他们猜不透!”奸商收起刚才那副三分微笑七分严肃的嘴脸,奸笑了两声:“嘿嘿!有了这几个人,你可就解放了,该怎么感谢我?”
陈致远若有所思:“我知道你对吃喝玩乐没兴趣。要不……,再帮你特色第三个老婆吧。”
奸商顿时脸色苍白,手一哆嗦,连笔都拿不稳了,“叭”的一声掉在桌子上。看着这家伙吓成这样,把齐雅婷笑得花枝乱颤。
奸商好不容易才恢复了正常,咬着牙冲陈致远竖起了中指。玩笑归玩笑,这家伙却一直惦记着一件重要的事:“味之素的那个‘麦滋林颗粒’你搞得怎么样了?”
陈致远瞪着眼嚷了句:“自己没长眼呀!去年年中的时候二十三个省,现在已经扩展到二十六个了,新的省份全是拿着这个品种在开市场。不过据反应麦滋林的疗效还不错,在其它省份的不少医院都比较受欢迎,已经影响到了我们‘胃宁’胶囊的销量。”
齐雅婷笑道:“你什么时候变成日本人的狗腿子了?听启明说你一向是反日积极分子呀?”
陈致远急了:“他这家伙才是狗腿子呢!帮日本人卖药的主意就是他出的!”
赵启明倒也不否认:“影响就影响吧,用不了多久就把他们赶滚蛋。对了,你感冒还没好呀!”他这几天查阅了不少资料,掂量着让怀圣堂医药公司如何迈出下一步。
“能好得了吗?我这些天忙得连打针的时间都省了。”陈致远一脸的委曲。
赵启明想了想:“通知你老爸,把感冒胶囊的产量提高一倍……”他还没说完,陈致远就吼了起来:“你疯了!这种普通药品是个药厂都能生产,利润不高市场上还到处都是,生产这么多干什么?你自己吃呀!”
奸商原来打算把想法说出来的,可被这家伙打断了,干脆卖了个关子:“懒得理你,我自己去通知总行了吧。”
陈致远梗着脖子指他:“管你!回头我爸问起来,你可别往我身上栽赃!”
赵启明看着这家伙一副傻比青年的德行,拖起他就走:“猪头!到时候你就是跪着求我,我都不会说这事跟你有啥关系!……快走,你的五员大将正在我办公室等着呢!”
进了办公室,奸商和陈致远立刻换了副嘴脸,绷得比牛皮还结实,在部下们面前,该严肃的时候是不能给别人笑脸的。
刚进门,几个端坐着的人全都站了起来,奸商摆了摆手让他们坐下:“把你们几位单独找来,是想跟大家谈谈今后工作的事。”他脸上仍然是一副让人琢磨不透的表情。
五个人之中只有浙江的刘涛和辽宁的孙长龄年纪大些,其他三人都不到三十岁,其中刘涛是赵启明原来的老部下。
对这个明远集团的董事长,大家都抱着小心谨慎的态度,升职之后的感觉虽然兴奋,但赵启明在这几天里给所有人造成的心理压力,却让他们不敢稍有松懈。
“细节上的安排回头让陈总跟你们谈,我只是想和大家说点别的。”赵启明随意地和他们一起坐在了沙发上:“大家都看得到,公司现在的规模逐步扩大,你们五位今后就是怀圣堂的骨干力量,公司将来发展的重任都靠大家了……。明远集团虽大,但只是个空架子,没有怀圣堂这几家公司的支持就不存在。所以怀圣堂医药对于公司的意义重大,而你们的责任就更大了。”
奸商先是给几个人戴了顶高帽子,再接着灌迷汤:“从商业角度来说,怀圣堂就是一个国家,如果你们原来的职务算得上是怀圣堂的封疆大吏的话,那现在就是裂土封侯的一方诸侯。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赵启明脸上带着微笑环顾面前的几个人,他们连连点头却没人敢答话,只有自己的老部下刘涛怕冷场,笑着接了句:“赵董事长说的没错!您就是我们的国家元首。”
奸商一笑置之:“可能你们不太了解我的个性。我这个人最重视的不是一个人的个人能力,而是他做人的良心!你们几位的才干虽然出众,但更懂得为人之道,这是我所看中的。谁也不可能凭着一己之力成就辉煌的事业,只有大家拧成一股绳,才有机会让明远集团站在巅峰俯视众人!……。”
他说一堆给大家打气的话,虽然没有什么具体的东西,但是却可以达到鼓舞人心的效果。这使眼前几位管理层的头目们心中汹涌澎湃,奸商看着他们的表情就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此后公司的业务人员将会产生比以往更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奸商经过了几年的历练,早就掌握了管理企业的种种手段,作为老板,最重要的不是如何指挥部下做事,而是如何调动起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让所有能接触到自己的管理层人员甘心情愿地为自己卖命。
下部第179~181章
一百七十九章干好事的坏人
赵启明最后终于说了一件具体的事:告诉他们大区经理的提成比例和工资标准。几个人心里更是兴奋,按照这个比例计算,他们的收入比原来要多出50%。
羊毛出在羊身上,奸商比他们算得精。他仔细看过业务报表,每个人的片区不仅有尚未开发的地方,就连目前掌握的城市都还有一些没有攻下的地方医院。如果把这些全部启动,给公司带来的利益当然要比眼下付出的多得多。
讲完这些之后,终于轮到了陈致远表演了。这家伙给大家安排具体的工作内容,包括个各自负责哪些省份以及相关的任务量等等……。第二天,公司的任命书就发往了各地。
齐雅婷这个市场推广部的经理也走马上任了,带了几个陈致远为她挑选出来的人,又在外面招聘了几个,全权负责新产品在各地的推广会。许多行业都用这种方法做宣传,为了使新产品能够尽快在各地打开市,会邀请当地医院、医药公司的专业人事召开一个会议。
名义上是推广品种,但最主要的还是请这帮主任医生和专家吃一顿玩一玩,顺便封个红包,让他们以后多给些照顾。
这些钱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大的一笔开销,尤其是怀圣堂医药目前从几十个国内外药品生产厂家手里接了上百个品种,每个月的支出都大得惊人。
过去都是由各地办事处打申请报告,批下来的钱到了省区经理手里,他们是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结果可想而知。因此把这一块的费用集中由齐雅婷掌管,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举措。
在奸商的协助下,怀圣堂医药公司总算是完成了一次改革,这对于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
在赵启明对公司进行整改的第一个月就见了成效,怀圣堂医药公司的当月利润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新高。这并不是因为把市场分为五个大区取得了开源的成就,而是齐雅婷的市场推广部起到了节流的作用。
这天,奸商坐在办公室里跷着腿翻看上个月的财务报表,正因为自己给公司创下了一个良好的局面喜上眉梢,桌上的手机响了。
赵启明一看来电,是市委书记葛兴邦的号码,连一秒钟都没敢耽误就接通了电话:“葛伯伯好!您老人家找我有事?”葛兴邦平时很少跟他联系,接到这个电话,奸商心里有点吃不准。
电话那边,葛兴邦笑道:“呵呵,小赵!你做了好事,也不通知我一声。我可要好好表扬表扬你呀!”
“我最近没干什么呀?”赵启明脑子里转了半天,想不起自己最近干过些什么。
葛兴邦还以为他在打马虎眼:“还想瞒着我呀!你们明远集团最近是不是向安徽、河南、湖北这三个省捐了一批速效感冒胶囊?这件事别说你不知道哦?”
赵启明恍然大悟:“呃……,是有这么回事,春节后听说这几个地区爆发了流感,我是想为这几个地方的老百姓做点实事。”他这才想起半个月以前,自己安排齐雅婷以怀圣堂医药公司和鸿福连锁超市的名义,给这三省的红十字会赠送了一批感冒胶囊和别的药品。当时存心为了充脸面是按零售价计算的,标价高达七百万人民币。
不过他当时的目的可不是为了做好事。鸿福超市下一步要向周边省份拓展,明远的名气在国内的影响力也不够,这么做当然还是出于商业目的。有了这件事,鸿福超市就会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而怀圣堂医药公司在业内的名气也将进一步提高。
更何况这对怀圣堂药业也有好处,药品发到老百姓手里,相当于给厂子做了广告。而且感冒胶囊的成本实际上非常低,加上包装费,最多只值零售价的20%,算下来公司包括运费才只花了一百四十多万。
可捐赠的事怎么会引起葛兴邦的兴趣呢?毕竟受捐赠的又不是上海市,奸商弄不懂他怎么突然提起这事来。
“我前天去了趟北京,遇到卫生部的徐际源部长,是他跟我问起了你们公司,我才知道有这么回事。小赵,你可是为我们上海争了面子哟!国内那些企业个个只知道自己挣钱,没几个想过为老百姓做点事,你带了个好头,徐部长对你的评价很高呀!”
“葛伯伯您过奖了,要不是您平时经常教导我,我还没这么高的觉悟呢!”奸商不失时机的拍了葛兴邦一马。
虽然这话有点言过其实,但好听的话谁都爱听,葛老头听了直乐:“你小子就这张嘴能说!对了,我是提醒你,下星期徐部长要来上海,他想跟你聊聊,你可别忘了……。”
赵启明满口答应下来:“您放心好了,肯定不会给您老丢脸的!……”
两个人又闲聊了几句才挂断电话,这时候,陈致远推门走了进来。
他进门就看见奸商那副得意洋洋的死相,顿时脸拉得老长:“别臭美了!味之素的小日本刚才来电话了,江口平五郎约我们去聊一聊。妈的,老子成天在上海,也没吃过这老头一顿饭,你小子刚来他就请客,真不拿我当回事。”这让陈致远心里非常不平衡。
赵启明一脸奸笑地奚落他:“这只能说明你人品有问题!说了什么事没有?”
陈致远瞪了他一眼:“人品有问题的是你……!打电话的人是江口平五郎的助理,姓林,说是晚上去淮海路的一家日本会馆见面……”
赵启明心里有鬼,忽然有了种不好的预感:“难道他们看出了我的计划?”转念之间他又打消了这个疑虑。应该不可能,去年初味之素公司找代理公司的消息放出来之后,有不少公司都看好这个品种,而自己开出的条件在国内算得上数一数二的。
胃宁这个品种日本人不是不了解,但赵启明当初毫不犹豫地答应他们第一年销七百件货,而且还明确表态准备在两年内把胃宁撤出市场,借用以前建立起来的医生关系来做麦滋林。合约里有了这两个条件,日本人在考查了怀圣堂医药公司的业务情况之后,最终打消顾虑,跟陈致远签了约。
奸商打了个哈欠,把报表丢在桌上:“管他,去了再说!看看这帮小日本能玩出什么花活。”
由陈法林负责的怀圣堂药业是不仅是明远集团的支柱企业,也是怀圣堂医药公司的基石。这几年在陈法林手中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现在已经是一家生产二十七个针剂以及口服剂品种、多达五十多个规格的大型制药企业,年产值二亿六千万,利润三千多万。
而“胃宁”胶囊一直是怀圣堂的主打品种,这种药不仅治疗各种胃炎胃溃疡的效果不错,而且价格适中,是当年陈法林对市场考查很久才选定下来的。由于是怀圣堂医药公司负责销售本厂产品,又有自己的销售队伍,这就省去了一些中间环节。
九六年药品销售人员给医生的回扣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美其名曰:临床观察费,这个名词一直延用到现在。那时候业内还没有现在这么黑,正常情况下像胃宁这类的专科用药一般都是给出零售价的10%,只有各个科都可以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可以按15%左右。
而胃宁给医生的费用却可以达到抗生素的标准,这在当年比业内同类品种的条件要好。
有了这两个优势,胃宁胶囊几年来一直占领着国内胃药市场份额的40%以上,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