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超级能源强国 >

第33章

超级能源强国-第33章

小说: 超级能源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几十口油井中甄别3口油井,听起来不难,实则不然。要是选错了,不光浪费补孔费用,且容易留下漏洞,同一个油层的三口油井,若是属于同一个人,怎么开采都无所谓,但若是被别人承包掉一个,互相争夺的情况下,肯定是不注水猛采油,成本上升不说,其他两口井也维持不了多久。

将舒兰送回东营,已经稍微有点晚了,不过,下午的课程往往都是没有老师的。舒兰也不紧张,将剩下的盒饭一股脑塞给苏城,道:“这次出来特意多做了,你晚上热热就能吃,别吃太多牛排,对身体也不好。”

跳下自行车,舒兰笑着挥挥手,小步跑向学校,光洁的小腿偶尔露出裙外,亮丽非常。

苏城一阵恍惚,将盒饭揣在怀里,直接骑到了图书馆,找出南二庄的油井地图,边查资料边标注。

他圈定的大概位置有11口油井,其中2个在产,都是日均3吨左右的临界值,苏城不得不判断,它们是否包含在三座低电阻油井中。果真如此的话,承包兴许就得往后放一放了。

毕竟,如今的胜利油田,只允许承包绝对“低品位”的油井,要包下两座日产40桶的油井,并非不可能,但容易触碰红线。对现在的苏城弊大于利。

他当年上学的时候,地球物理勘探等课程,仅仅作为专业基础课来学习,并未深入到哪里去。低电阻油井的判断并不是那么难,但需要仪器的精细化分析,以及一些小运气。若非如此,那位师兄的论文也不会被特意挑选出来讲演了。

从11个油井中挑选3个,或者排除2个,已经是相对简单的工作了,但苏城依旧做到了下班时间,纸面画满了分析图。

……

第六十五章 采油尖端领域

泡了几天图书馆,苏城手上的南二庄油井图也越来越复杂,很快圈定了三口已停产油井。

安全起见,他又将两个摸不准的油井也圈进去,如此凑足5口井。

一切准备就绪,苏城才叫上小胖,重新杀向油田总部,找魏孔进行承包。

见面说了两句话,魏孔就笑呵呵的问:“你们是不是想承包南二庄的油井?”

“唉,你怎么知道?”小胖先奇怪了起来。

“南二庄的江宁贵是个人物。”魏孔呵呵笑了两声,打开抽屉,露出一条牡丹,道:“丢下就走,我也只好放着。”

苏城挑起眉毛,问道:“他想要什么?”

“让我把你选的油井告诉他。”魏孔意味深长的道:“另外,他说南二庄作业区准备深挖产能,最近一段时间,希望我们办公室不要把南二庄的废油井承包出去。”

苏城苦笑摇头,道:“人怕出名猪怕壮,一口废油井也要耍心眼。”

“别人选的废油井,它就是废油井,你苏城选的废油井,可是日产百多吨呐。”魏孔半真半假的笑道。

油井产量不能糊弄。苏城想想每天七八万的收入,恼怒也消退了不少,只道:“现在怎么处理?”

“我不知道你要选哪几个油井,那就没法告诉他了。”魏孔笑了两声道:“你要是不着急,那就等等看,他总不能一直深挖产能吧。你要是着急……”

“嗯?”

魏孔从抽屉里拿出一叠文件,笑道:“你要是着急,咱们直接签承包合同。油田办公室又不是他们南二庄办公室,如今哪个作业区不想深挖产能,都像他们这样,我们还建什么三产公司。”

话虽如此,魏孔这样做还是极难得的。

苏城想说什么,魏孔却挡住他,道:“你要是想谢我,有机会弄瓶茅台原浆就算了,别学江宁贵。”

“好。”苏城郑重点头,掏出准备好的井号,一边抄到文件上,一边道:“其实,就算告诉江宁贵是哪几口井,他也打不出油来。”

“有名堂是吧?都说你跑了好几天图书馆了,前两天,还有人看见江宁贵早上揣着烟去图书馆,借你借过的书……可惜,他看不懂。”魏孔说着说着,嘴角就翘了起来。

“这家伙……不过,前两天发生的事,你怎么就和亲眼看见的一样?”

“油田里谁不认识谁啊,整个指挥部漏的像筛子似的,越机密的文件,传的越快。”

苏城哑然。

签好合同,魏孔盖了办公室的章子,又亲自拿着合同满世界找人用印,半天时间才将合同完成,推给苏城道:“时间紧,费用就不能减了,承包10年,每年1万。五口井就是五万。江宁贵再想玩花样,你就拿着合同抽他。”

苏城仔细一看,书记薄荣和副书记林永贵的章子都在上面,不由再次感谢魏孔。

经过这两位盖章,承包合同不仅更加完整合法,而且有了级别上的优势。除非江宁贵牛到北京,否则根本没地儿打官司去。这里面除了魏孔肯出面帮忙之外,也有苏城的面子。否则,换上一只油田领导不熟悉的阿猫阿狗,薄荣和林永贵肯定是不理的。

周一。

南二庄的578井沉默数年后,又竖起了钻井。李耀的钻井队用了四天时间搬家,总算把补孔作业的装备搭了出来。

江贵宁不甘心的仰望着钢铁架,凑到李耀跟前问东问西。由于他是南二庄作业区长的关系,后者也有一句没一句的回应,尽管他本身知道的就不多。

几个油老板也围在跟前,想看看传说中“千桶井”的所有者,能不能再创辉煌,语气间更是夹杂着怀疑与艳慕,有高个儿毫不掩饰的道:“这口井要是赌赢了,苏老板就是咱们中间的头一份了。”

“甭管赌赢没赌赢,咱们早就落后了。什么低电阻油井,你们谁懂?谁听过”矮个儿指指天空,说:“知道不,人家是北大的!”

一会儿,苏城开着吉普,风尘仆仆的到了地方。

钻井采油研究院的钱院长和另两名研究员,下车就吐了个稀里哗啦。

小胖幸灾乐祸的递送早已准备好的卫生纸和湿毛巾,又装作知心哥哥似的,说:“坐我师父的车,比坐过山车还刺激吧。哎呦,别哭别哭,你们还算距离近的呢,有一次……我懂,我懂,坐车上的时候,颠的太厉害,想哭都哭不出来是吧,没事,尽管哭……这位兄弟不说话,是咬了舌头?在我师父的车上,再害怕也不能叫,下次就懂了,唉,别哭嘛……”

苏城一无所觉,沿着路边溜达了一圈。

来到80年代,他还从未进入过村庄呢,记忆中的影像也几乎停留在四五年前。相比老家,南二庄依托油田,并不甚穷,朱红色的大门和琉璃瓦的屋檐随处可见,竟让苏城有种置身于90年代末农村的感觉。

不过,时代的印记永远是存在的。入目所见,最多的就是计划生育宣传标语:

“一人超生,全村结扎!”

“一人结扎,全家光荣”。

“该扎不扎,见了就抓。”

……

“宁可家破,不可国亡。”

……

最使苏城佩服的一句话,以超越时代的科技感和荣辱观,桀骜不逊的高高挂在马路拐角的白墙上:“以做爱带套为荣、以不管不顾为耻”。

“真先进啊。”苏城暗道:莫非有哪个倒霉的穿越者,好不容易来到80年代,竟做了计划生育的工作?

待苏城回转过来,钱院长等人已经脸色如初了。

苏城立即问:“油井怎么样!”

钱院长摸着下巴,半天才“嘶”的抽了一口气,道:“小苏,你这个北大中文系的毕业生,怎么还知道低电阻油井?”

“图书馆翻书的时候,学的。”苏城搪塞的说完,又问:“确定是低阻油井吗?”

钱院长摇头,道:“这是咱们采油业的尖端领域呢,我一时半会,也不好判断。小苏,你来油田才几个月……要我说,还是再好好看看,低电阻油井也有很多区别,不是每种都能补孔操作的。这一孔下去,就是几千上万块吧。”

他说的足够委婉,其核心,实际是不信任苏城的判断。不借助仪器的情况下,低电阻油井的判断是极困难也是极不准确的。至于这样的仪器,采油钻井研究院都不全活。

苏城自学成才的话,钱院长更是没往心里去。石油部下属6所石油大学,谁不是辛苦学习4年,照样接触不到顶尖领域。

苏城才不管他想什么呢,直接道:“钱院长,油井我已经承包了,钻井队也都搬家过来了。您看,是不是先设计个补孔操作的方案,看看再说。”

钱院长无奈点头,让两个研究员忙去了。他们这次来是要收指导费的。

几个油老板激动的围在桌子跟前,像是发情期的兔子似的,一阵趴在高个的身后看,一阵趴在矮个的身后看……

第六十六章 肥油星

由于苏城事先已经标注了补孔的深度等相关信息,两位研究员傲娇的认为自己的学术权威被侵犯,极不情愿的修修补补,很快完成了具体数据,交给李耀,就到一边休息去了。

“碰巧搞出一口高产油井,就以为自己是专家了!”顶着啤酒瓶底眼镜的研究员不屑的抱怨道。

钻机“轰隆隆”的响彻油区,钻头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直插井下。

两名研究员刚坐下,尚未拧开饮料瓶,就听前方一阵欢呼:“又出油了!”

“怎么可能?”

围上来的不止这两名研究员,江贵宁也一脸嫉妒的关注着各处压力表上的数据,眼睛不由自主的打量着附近未被承包的油井。

按照他朴实的石油理论,附近的其他6口油井,总该有一口,与苏城选下的5口油井,是同地块的吧。

江宁贵一边想,一边暗骂魏孔:收礼不办事,还一口气承包了那么多给苏城!

耳边沸腾的议论声,像猫爪子似的,挠着江宁贵的痒痒肉。

钱院长一扫之前的无精打采,目光火热的打量着各色仪表数据。整治油井,就像是给人治病一样。在不能剖开数千米地层的情况下,只能通过超声波、压力表、测力传感器等装置来进行判断。

当废油井的油压和套压,分别增加到6兆帕和12。5兆帕的时候,老吴熟练的卸下电缆,快捷无伦的接上电路、连上开关箱,电焊工对照流程,开始丈量尺寸,备料下料,安装闸门。

老窦和另外两人,同时对电泵进行保养、润滑和安装,另一组人则忙于紧固法兰螺丝、卡箍螺丝,安装油嘴……

调运设备、铆接电缆……直到烈日当空,地面控制柜方才更换成功,随着苏城一声令下,南578井重新恢复生产……量油、核产紧随其后。

钱院长喃喃自语:“见证历史的时刻啊。”

的确,胜利油田停产的油井数千口,怀疑判定为低阻油井的很不少,但经过透彻研究,能够恢复生产的却一口都没有。

此时,决定性的问题,已经变成了油井的产量。若能达到日产5吨(35桶),就有深入研究的价值;若能达到日产10吨(70桶),就有实质性的生产价值。

流量控制器疯狂的转动,代表着不断涌向输油管道的原油数量。

几个油老板最熟悉这个仪器了,嘴唇微动,默默读数,并将之换算成他们最关心的单位:

“日产1吨了。”

“日产两吨。”

“3吨……苏老板好运气,又赌赢了!”

“日产5吨了。”油老板们的声音大了起来。这是“低品位”井的临界值。超过这个数字,水电费、作业费、人工费都可以忽略。

然而,吼声没有停,还在继续,而且越来越大。

“6吨!”

“7吨!”

……

苏城深深的呼了一口气,还有一点点忐忑的心终于落回远处。只要证明这口井是低电阻井,那他的判断就没错,产量更是不会少。

产量最终稳定在了8吨,但大家似乎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从零产出的废油井到日产130桶的油井的,真是让人有如梦似幻的感觉,特别是几位油老板,掰着手指头算,发现自己费劲气力弄来的几口“低品位”油井,竟然没有苏城一口废油井的产出多,那奇怪的感觉就别提了。

更是有人不自觉的扫向附近的其它油井。苏城一共承包了5口油井,若是再能有一个油井产出相同的8吨……

看的人哑然失笑,心想:这不可能,太不科学了。

刚这么想,就听苏城喊:“李耀,搬家了,把南579和南584也打了。”

这三口油井都在同一个油层,只要其中一个出油,剩下两个就没有理由不出油。照那位师兄的论文来看,这两口井,还应该有每天10吨左右的产能。

李耀应了一声,趁着天亮,首先开始拆装钻机。

江宁贵则在一边趁着大伙不注意,偷偷摸摸的找上钱院长,递给他一整包烟,笑道:“钱院长,我们南二庄还有几口井,您是不是给看看?”

“哦?哪几口?”钱院长见是牡丹,微笑的接过,塞进了上衣口袋。

江宁贵指指前面,小声道:“苏厂长承包了5口井,跟前还有6口井是我们的,2口在产,4口停产。挨着苏厂长的580和577,我看机会最大。”

“同地块的油井出不出油,距离不是第一位的,还要看是不是同一个油层。有时候,两个互相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