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资源帝国 >

第418章

资源帝国-第418章

小说: 资源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些企业,就是后世常说的那些乡镇企业,而后世很多大拿的私企,出生都要打个乡镇企业的标签。也就是因为现在的论调不对,这样的调调,也就只有老首长南巡了之后,才算是是给他们穿上了合法的外衣,而那都是几年后的事情了。
    至于现在,私企绝对是大家看不上眼的东西,即便是国企的人很多都羡慕那些先富起来的人,但也免不了骂上几句暴发户。就算自己工资都发不起,都不愿意丢掉所谓的国企饭碗,跑去私企吃肉喝汤。
    这点,也算是很有时代特色了。那些存有傲骨的国企员工,当面临着大规模下岗的现实时,才会低下他们高贵的头颅,去私企上班。而在二十年后,这样的人,将会形成主流。国企虽然在某些方面是巨无霸的存在。但只要能让私企占据市场份额的行业,那么国企的日子,就不能算是太好过。
    “罗成,你觉得,现在的私企,还不成气候,所以认为他们挑不起大梁?是么?”刘东笑着问道。
    “是啊,现在的私企,能有什么能耐,我就不信,那些推着车子卖电子表的人,他们就有能力把国企的摊子给接下来。我这不是带着歧视的眼光,而是事实就是这样。国企就算是再破,他们的骨架,也是几十年的时间拉扯起来的。
    而国内的私企呢?兴起的时间才多久,总共都还不到十年。从无到有,十年的时间,要是私企就能够挑战国企的地位,那么国企这样的存在,就是完全失败的。当初就应该让私企上,但这样的事情,可能么?”罗成说到。
    “按照常理来说,私企的发展时间,的确很短,想要超过国企,更是非常艰难。但是,你忘了一点,那就是创造力。国企因为模板化的问题,他们都是被限定在一定的框架当中,而这个框架制定的时候,都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
    人生能有多少几十年?几十年的东西,要是物品,都老旧不堪,就好像现在的国企,虽然看起来骨架是很大,但实际上,很多国企都病入膏肓。就算是产品,要快的,每年出两代,那都能换多少新的产品出来。就算是重工业这样换代不频繁的行业,都会换上那么多代。可想而知,现如今的国企,究竟面临着多么严峻的形式。
    你说得倒是的确不错,以国企的骨架,现在的那些私企,是根本就挑战不了的,他们也没有那个能力挑战,也没有那个实力挑战,更加没有那个政策挑战。但是,我们现在讨论的问题,并不是让他们挑战国企的地位,而是让他们接手国企的遗产。
    国企现在面临的最大危险,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钱。但其他的原因也不小,产品的灵活,和成本的差距,也是让他们病入膏肓的原因。而这个方面,私企却是做得很好的。
    因为他们的钱,都是自己的钱,搞私企的,其目的,就是为了要赚钱,而想要赚更多的钱,他们就不得不重视成本这个环节,还有市场这个大考场。而能够存活的私企,其实就已经相当于通过了这两场考试。
    国企的劣势,就相当于是私企的优势,也就是这样,所以私企在面对庞大的国企,才能够生存下来。而现在,我们仅仅是需要引导一下,给个政策,把这两方面都结合起来,岂不就是两全其美?”刘东说到。
    当刘东说完这番话以后,其他的人都被刘东的话给吸引住了。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刘东那两方面结合,强强联手的论调。如果真的像刘东说的那样,只要有一点启动的资金,甚至于不用国家出钱,直接以私企自身的力量,就能够把国企的问题解决。
    这期间他们需要付出的,就仅仅是一些政策,钱这一方面,根本就不用自己考虑。
第五百八十九章 所谓强强联合
    “但是你确定,那些私企,现在有能力盘下国企么?要知道,这可是个大项目,一个两个私企是不能代表全部的。只要私企总体的实力不行,那和国企强强联合的事情,基本上就没有任何的希望。”罗成依旧对私企的资本表示怀疑。
    “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毕竟现在国内的私企,名分都还没有确定。他们就算有钱,也不想当这个出头鸟。但只要看看联众超市,我其实对私企的实力,还是很有信心的。
    虽然那些人不可能有我们这么强的人脉和势力,但他们既然能在这个年代混得风生水起,敢和国企抢肉吃,在一定程度上,就能代表他们的实力其实并不弱。
    他们现在欠缺的,或许也就是那么一个名分。联众超市才开业几年?我记得是八六年的时候吧?现在才过去了三年,而仅仅三年,联众超市的资本就能够达到十亿往上。那些私企,尤其是有实力的私企,哪个不是早就开始做事了?
    别说联众超市,就算是我的环亚,论到经营的时间,都还比不过那些私企。即便是他们没有太强的人脉,只要他们在创业的过程当中没有受到过多少挫折,他们就能积累起不错的身家。虽然不肯能达到咱们这样的高度,但几十万,一百来万的那种私人,其实在国内,并不算很少。
    之前不就有过私企兼并国企的事情么?在没有任何政策支持,也没有多少人脉支持的情况下,他们都有胆子吃国企的肉,现在还有政策给他们,你觉得他们会不抓住机会么?要知道,现在的私企老板,哪个不是有心思的人?要是没有心思,他们也不会成功。
    就拿我们能见到的例子来说把,现在在四九城里面,有多少拿批文的人?而这其中,又有多少是代表的私人,而不是其他?这些就算私企当中最有能力的那批人了。数量有多少,你们应该比我还清楚。这样的情况下,罗成你还认为,那些私企,会没有钱把国企给撑起来?”刘东说到。
    听到批文的事情,在坐的很多人,都露出了会心的一笑。因为他们其中很多人,其实起家的第一笔钱,就是这些批文。就算是现在开王府会所的徐忠耀,要是当年不靠着批文关系,他也没钱先开舞厅,后开会所。
    听到刘东的解释以后,罗成点了点头,认可了刘东这个说法。不算他们这些三代,就说那些真正从底层打拼起来的人,在四九城里面,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虽然这其中,有很多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管理经验,仅仅是做了肩客,但那些批文,最终也是需要落到实处的。而需要这些批文的人,除了国企的人之外,剩下的,不就是私企么?
    既然他们早就证明了他们的能力,之前仅仅是欠缺了一个政策,如果现在就把政策放下去,他们哪里会有手软的可能。而在有政策保护之下,他们肯定能够把这个事情做好。以前没有政策都在打这个主意,现在有了政策以后,岂不是如鱼得水?
    “可是刘东啊,那些私企,凭什么要收国企呢?你说的是强强联合,但我们现在讨论的那些国企,可是个个都快要散架的那种。私企就算有能力,也有钱弄下这样的国企,他们未必会希望要这样的国企。毕竟,收下这些国企要是不能够给他们带来利润,他们也不可能接手啊。而就算有优质资源的那些国企,现在陷入了困境,也不是一般的人能够打得了主意的。
    除了这些国企,其他的国企,其实就是赔钱货,那些私人就算是爱国,也不能爱到把自己也给赔进去的地步啊?我们想要他们接手的东西他们不要,不又回到了原点么?”赵建铭这个时候,担忧的说到。
    “我说他们是强强联合,自然有我的理解。而且,国企放在国企的手里面不赚钱,但并不代表放在那些私企的手里面不赚钱。要不然,那些私企,也不会巴巴的想要把国企收到自己的手里面。既然本来就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么私企收购国企,肯定是有利可图,商人要的是赚钱,只要有钱赚就可以了。但是亏欠的生意,他们肯定是不会乐意做的。
    国企,尤其是小型国企,他们之所以赔钱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并不是说他们就真的一无是处,要全是废物,当年前辈们,也不会弄出个这样的玩意。而私企嘛,很明显,他们最为在意的就是时代的脚步。如果东西卖不出去,他们又哪里来的钱过得那么滋润?所以,你这个担心,完全是没有任何必要的。”刘东笑着解释到。
    其实,要不是因为刘东自己现在的盘面已经够大了,并且合适他的国企,也没有多少,再加上国企里面的弯弯绕也很多,刘东并不想因为一时的痛快,就让环亚在国内出现污点。刘东巴不得环亚去收购国企呢,想当初,环亚特钢建设的时候,不就是先收购的国企架子,然后才有了现在的规模?要是没有最开始的国企底子,现在的环亚特钢,压根不可能达到这样的高度。
    刘东有顾虑,所以除非必要,他是不会对国企下手的,但其他的人,就未必会有这样的顾及。刘东是脱离了大包大揽的阶段,所以他可以挑选的余地很多,但其他的人,哪里能像刘东这样拿了一手好牌?能有个国企收购就不错了,还想挑挑拣拣,根本就不可能。就算国企有毒,那也比不上发展来得重要。
    有了国企的架子撑着,他们就能够大踏步的发展,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再去祛除这些毒瘤,都是值得的。但如果没有收购到国企,以他们本来的规模,想要跨越式的发展,根本就不可能。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内有一段时间,国企兼并和私企收购那么疯狂的原因,想要直接飞奔,没有好的饲料,怎么可能飞奔得起来?而国企,就扮演着饲料的角色。就好似催肥剂一样,能把原本还是瘦子的私企,一口气就吹成胖子,而成了胖子,再想发展,就容易多了。
    “那你说的国企优势,到底在什么地方,我们也可以参考一下,到时候就算没有私企,我们自己也能把国企给拉起来。”赵建铭很有兴致的问道。
    对于私企这样的还没有被上面明确的东西,赵建铭还是有一定疑虑的,如果能够不靠着私企,就能把国企的问题给解决了,那他还要私企干嘛?再说了,万一以后风向变了,私企出问题了,他们这些人,也会吃大亏的。
    “国企是有优势,但想要靠他们自己,把这样的优势发挥出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就算是有政府主导,也不行。不是我看不起政府的力量,而是这事儿的根子,就在于国企的管理问题。
    这么说吧,国企想要过得好,活过来,他就必须要盈利。但这一点,国企自己肯定是不能保证的,但政府方面,是否能保证,也是一个问号。你不能奢求,原本是做行政的人,现在个个都变成了商业能手,那样根本就不现实。
    再说了,要是让政府来帮国企赚钱,政府的职能,又会出现问题。专业的事情需要专业的人来处理,搞政治的,在商业问题上,能搞过搞商业的人么?这点就算是用屁股想,也能想得出来。所以啊,想要不靠着私企,就把国企的问题解决,根本就不现实。
    政府扶持国企的目的,是不想让他垮掉,但企业这玩意,可不仅仅是不垮掉,就万岁的。就像现在那些企业一样,他们同样也没有垮掉,但他们是不是问题?如果不是问题,今天我们就不会讨论这个事情了。
    归根到底,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要赚钱的。以前国企的目的,是满足国内的生活需求。但问题是现在国企根本就满足不了这个需求,那么就需要改革,让能满足人民需求的人来搞企业。”刘东知道赵建铭的打算,所以毫不客气的点评到。
    刘东都说得这么明白了,赵建铭哪里还能不知道?说实话,刘东说的东西,也是相当的实际。政府需要的不是赚钱,而是稳定。保证国企的稳定,或者说是保证国企里面的人稳定,那才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但赚钱这玩意,他们是真的玩不了。
    如果政府里面有这样的人才,那早就下海了,哪里还至于继续在国企里面混?要知道,现如今的政府人员,那可是真心羡慕那些下海的人,只要不是在政府里面有很大发展前途的人,如果能在商界里面混得好,他们是完全不在乎国企里面的编制。
    公务员一年才能拿到几千块钱。但是做得好的商人,一年能挣个百八十万都是没有任何压力的。现在国内消费水平涨的比工资都还快,在政府工作吃不起饭的人,并不少见。
    所以这年月,才是商人的黄金时间。哪里像后世,一个小小的科长,手里面的权利,就算是千万富翁,也得好好的掂量一下。如果是那些强力部门的科长,别说千万富翁,亿万富翁,都得好好对待。而现在的百万富翁,让县处级的领导迎接,都不是稀奇的事情。
第五百九十章 优势在哪里
    “说了这么多,那刘东你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