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资源帝国 >

第213章

资源帝国-第213章

小说: 资源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入,商场,学术,只要他们乐意,他们就能随时进入,单单求稳妥,又何必去官场那混水趟呢?
    至于享乐,那就更加可笑了。一个县级的地方,再享乐,能享乐到哪里去?他们这类人,可以说是国内顶尖,什么东西没享乐过?区区县级小地方,又能有什么东西入他们这类人的法眼?所以,真心想要从政的三代,是绝对不会让自己第一个脚步,太过平稳,当然,也不能过于风险。总之,他们是会把所有的一切都考虑通透。
    “我知道穷县有穷县的好处,但那个县的穷,实在是没办法说,要仅仅是一般难度的穷县,我至于这么为难么?老爷子这次,可是给我选择了一个大难度的题目啊。”齐贺仁大倒苦水的说到,他很明白胡力那意思,但如果难度不是超出了预期,他又怎么会这么泄气?
第二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贫穷县
    一般来说,要说到县有多穷,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带着国级帽子的贫困县。如果不这样,根本就不能显示这个县到底有多穷,单单是个省级的帽子,那还不够。
    而以齐贺仁的手段,都能够感觉得到非常棘手的穷县,那也只有国级的帽子,才能让他也皱眉头。在全国都出了名的穷县,背景稍微差一点的人,都不是那么好办。
    所以,当齐贺仁说到这话,大家也就心照不宣,明白齐贺仁将要去的那个县,肯定是在全国都挂上号了的。但如果仅仅如此,好像以齐贺仁的背景,也不至于是这样的感觉。因为齐贺仁家,可非同一般,要是普通的国级贫困县,只要他用心,也不至于这么纠结。
    可能看出了大家的疑惑,齐贺仁也就不再兜圈子,直接说道:“大家都知道,我们家是干嘛的,要是一般的国级贫困县,我说不定还有心气闯一闯。好歹是齐家出来的人,要是不弄个困难的任务上手,那都对不起我们家的招牌。但我们家老爷子,这次给我安排的那个县,可不仅仅是普通。要是国级贫困县也要分个难度高低,我要去的那个县,就绝对是难度最高的那种,都能算得上是贫困县中的贫困县。”
    “我看也不至于吧?贫困县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数,最多的原因,却是政策的问题,而你要下去了,怎么的也能带些政策和资金下去,把这些资源放出去,多少都能有些效果啊。再难的地方,也不可能是毫无优势。只要你凭着这些资源,带动那个县的优势发展,总是能得到一些收获。”胡力不以为然的说到。
    这也不是胡力在空谈,而是实际的经验,只要是能住人的地方,就没有说完全一点优势都没有。要是什么东西都没有,那当初也就不会有人会选择在这些地方居住,一个村的人避世居住那还有可能发生,但要是一个乡,那就不可能了,更何况是一个县。
    就算是再小的县,那也得有上万人居住。一个上万人的聚居地,却什么都没有,这样的事情,怎么可能发生?单单上万人的吃穿用度,那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供应不了上万人的生活需求,别人又为什么要住在这里?
    既然有优势,再加上齐贺仁的背景,还有那些三代们下到地方,通常都会有的扶持政策和资金,只要不是完全白痴,想要弄点起色出来,那根本不是太难的事情。
    他们又不像那些下面的人,要什么没什么。分到这样的地方去,就只有白白的虚度光阴,完全没有能力改造现有的一切。所以,就算是最高难度的地方,那也不是毫无用处。
    反而是这样的地方,要是出了一点成绩,那就可以夸成一朵花,而且并不需要完全的改变,就算仅仅改变一点,那对于当地来说,都是一份非常耀眼的政绩。
    但是,听了胡力的话,齐贺仁的脸色并没有多少变化,依旧苦闷的说到:“这些东西大家都明白,也就不用你说了。那个县的确有着自己的优势,而且这个优势还不小。但是我要想用这个优势来拉成绩,根本就不可能。就算我有再多的政策,但触及到根底的东西,我拉来的那些政策,可以说是没有多大的用处。”
    “触及到根底的东西?这可不好办了,在东北,有很大的优势,但却不能碰。岂不是说,你要去的县,是个农业大县?”对于触碰根底的东西,他们这些三代,非常明白有哪一些,并且是在东北那地方,资源也很优势,有了这么多的信息,就不难推断到这一点上面去。所以,胡力开口说下那番话。
    “是啊,就是农业,而且是远近闻名的农业大县,专程种粮食。这么一个地方,你叫我能有什么办法?那个地方,该发挥的优势现在已经发挥完毕了,再想找潜能挖掘,哪里是那么容易?”齐贺仁一脸郁闷的说到。
    听到齐贺仁这番解释,大家也就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齐贺仁会觉得很棘手,这样的县,想要作出政绩,实在是太难了。要换了他们任何一个人去,其实也不会比齐贺仁好到哪里去。
    农业大县,尤其是种粮食的农业大县,看起来是非常的美好。但实际上,只要是在这样的县城待过的人,就知道,越是远近闻名的农业大县,而且是粮食大县,这样的县,贫困程度就越是不低,想要改变,那是比登天还要难。
    因为这个年月的农副产品,那价格是低得可怜,蔬菜一类的还要好一些,多少有些由头,可以让这样的农产品,卖个高价,增加一些收入。如果是大棚反季节蔬菜,那附加值就会更高,说不定还能混得很不错。
    但是粮食,那就难了。工农业的剪刀差,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现在什么东西都在涨价,但唯独,粮食的价格,却必须稳定在一个高度上,因为粮食,虽然看起来不太起眼,但是,这是关系到根本的问题。
    所谓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全国人民都明白的道理,没可能上面的人不明白,如果粮价出现较大的波动,那绝对会出现大问题,所以,粮食这类的东西,虽然看起来是可以卖大钱,但实际上,在华夏的控制却是很严厉的,成交价格多少,只有政府说了才能算。
    更何况,齐贺仁要去的县,那些粮食的归属还根本就不在他这个小小的县长手里掌控着,在上级部门的规划当中,这些粮食,是早就有了去处。是要供应周边那些工业县市人口吃饭的问题,不论是从最上层,还是下面的基层,都不会允许任何一个人,在这样的事情上动些手脚。
    这样的根基问题上,又岂是齐贺仁下去以后,几个优惠政策能够改变得了的?所以,想要在优势项目上动头脑,那根本就是一条不归路,齐贺仁又哪里会傻乎乎的碰这玩意?
    但如果保持现状,齐贺仁又怎么能摆脱这个贫困县的帽子,作出成绩,得到政绩?就算是他能拉下去几笔资金,但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些资金,也总归仅仅是资金而已,账面上看起来好看,实际能有多大的作用?
    听完了齐贺仁的话,几个人都觉得齐家的老爷子,对齐贺仁太苛刻了一些。因为这样的农业大县问题,就算十年二十年之后,都没有得到多好的解决,又岂是现在的齐贺仁能够解决的。
    在刘东看来,齐贺仁家的老爷子,这次可能是有些拔苗助长,把期望值看得太高了,才会让齐贺仁有些下不来台。等到齐贺仁实际下去以后,他们家的老爷子,可能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木已成舟,想要改变,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
    刘东这个时候也陡然想起,前世齐贺仁的官途好像比起胡力来,还要慢了一步。胡力正位省委书记职位的时候,齐贺仁还是省长,虽然上升的呼声很猛,但晚了胡力一步,却是事实。虽然看起来两人的级别是一样,但在实权上,却要差很多。
    在华夏,省委书记是正部级,省长同样是正部级,但是两个正部级,想要再上一步,成为副国级的政局委员,省委书记要走的路,仅仅是一步,但省长,却要走两步。这其中,就能看出其中巨大的差别。
    而现在,胡力都还没有得到下放地方的消息,齐贺仁却抢先了一步,按理来说,应该是齐贺仁先胡力一步上位,再加上齐贺仁家的背景,比起胡力家来,都还要好上那么一些。就更加不应该会是后世那样,胡力反而先一步成为省委书记,而齐贺仁还在省长的位置上待着。
    如果说到原因,刘东觉得,就应该是齐贺仁第一步的时候,耽误了他很多的时间,才会让胡力先行一步。而齐贺仁的第一步,不就应该是现在这个贫困县么?这样难搞的地方,虽然要是搞起来,那政绩绝对会让很多人眼红。
    更加会让高层知道齐贺仁这么一个人物,对于齐贺仁以后的仕途,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很明显,前世的齐贺仁,并没有把这个事情做好,所以才会蹉跎了几年的时光,然后让后进者都抢先了自己一步。
    想来那个时候,齐贺仁家的老爷子,不定会有多后悔。他当初的做法,太不妥当了,把齐贺仁的能力,估计得过高,才会让齐贺仁的仕途,并没有那么顺畅。
    但那个时候,就算是呜呼哀哉都没有用了。毕竟时间这玩意,根本不会停下来,过去的也就只有过去,想要后悔,没那个能力。废掉的那几年,是怎么也补不回来的。
    想到这里,刘东不由得为齐贺仁可惜。如果不是最开始的一步走错,齐贺仁的成就,比起前世来,应该更加辉煌。毕竟,他们家老爷子,可是挺得很久,比南巡首长都还走得晚,要到了二十一世纪初期,也就是二零零几年的时候,才与世长辞的。
    (本来还想继续保持每天两更,但显然蒹葭已经做不到了,这两天事情实在多,大家体谅一下吧!从今天开始,可能有几天会每天一更,希望大家不要怪罪。)
第二百九十五章 贫困县的两个优势
    (今天的一章,终于赶上了。实在是对不住各位,昨天一群朋友喝酒,直接就整到一点多钟,悲剧的断了一天。到今天一个白天脑子都是晕晕乎乎的,蒹葭需要调整状态,今天就一章了。等过了这两天,蒹葭肯定恢复原先的更新量。)
    有了这样的认知,刘东觉得,应该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帮齐贺仁一把。要不然,齐贺仁又像前世那样蹉跎几年,对齐贺仁,对于自己这个小团体,都不是什么好事儿。
    毕竟,现在算来,齐贺仁都能说是自己人,一个自己人,明知道他会掉进坑里,却没有任何施救的动作,刘东可做不出来。要是齐贺仁躲过这一劫,以后成就更高,反过来也可以帮助刘东更多的东西。
    但问题是现在齐贺仁的去向是已经定了,谁也改变不了。齐贺仁家的老爷子,可是相当的固执,如果就因为一点可能出现的困难,就要给齐贺仁换地方,老爷子肯定不会同意。不等到齐贺仁撞得头破血流,老爷子的思想,是不会转变的。
    如果这个位置是别人给齐贺仁安排的,那还有改变的可能,但齐贺仁家的老爷子安排了,谁也改变不了。刘东就算要做改变,也就只能从那个县入手,而不是从齐贺仁的去向入手,刘东还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有了这样的想法,刘东对着齐贺仁开口问到:“你要去的那个县,地形如何?人口多少?除了粮食这个特产以外,还有什么东西没有,就像矿产什么的。我记得在东北那边,矿产应该不少啊,可不可以从这方面打主意?“
    “那个鸟地方,地形倒还不错,基本上全是平原,连山都没有一座,还有一条河流过那个县。人口倒还蛮多,别看那个县穷,但就县城的人口,都有三十多万。要加上下面乡镇,总人口都快要破百万了,算是一个人口大县。至于矿产,那就没有了,本来那边有个煤矿,但不归我们那个县。至于其他的,就真没有了。仅仅靠着粮食这个主收入,又怎么能让上百万人口富裕起来呢?”齐贺仁大倒苦水的说到。
    听到齐贺仁这么详细的说明,刘东对这个贫困县也大致有了一些印象。要说这个县的优势,那是非常明显,单单一个粮食主业,就能撑起上百万人口的生存,这样的产业如果还不算优势,那就真找不到优势的产业了。
    但是,就因为这个产业太过优势,让其他的任何产业都出不了头,赶上了国家的政策,就让这样的县出路变得很窄。想要靠着自己县的优势发展,根本就行不通,而且还需要养活那差不多上百万的人口,只要粮食价格没有明显的变动,就只有维持现在的模样。给多少政策和资金,都改变不了多少实质的问题。
    而且这个县,在刘东看来,就只有两个优势,一个是粮食,但这条路却走不通。而另外一个是劳动力,暂时来说,也没有能够有效利用起来的手段。
    因为齐贺仁带下去的那些铁帽子资金,虽然在用途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