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衙内-第14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先生固然名满天下,被党史哲学界奉为泰山北斗,堪称一代大儒。为人却并不迂腐,除了性格比较执拗之外,平日里说话,十分风趣。不过他对邵逸平很欣赏。不是欣赏邵逸平的“迂腐”,而是欣赏他治学的严谨,为人的风骨。
柳俊到达的时候,周先生已经和邵逸平坐在客厅里说话。
类似这样的授课,其实是很随意的,周先生绝对不会当真拿出教材,一板一眼地照本宣科。多数时候,是大家坐在一起,讨论一些比较深刻的哲学问题,就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进行深入的探讨。
柳俊进门,先就朗声叫了“伯伯师母”。
两位老人年近八旬,耳朵都还好使,柳省长原本无须这么大声,只是为了表示亲近而已。
“小俊来了。”
周先生脸露微笑,点头答应。
邵逸平却立即起身,很客气地说道:“师兄好。”
柳俊走到周先生面前,先鞠了一躬,动问安好,然后才和邵逸平握手,寒暄了两句。
师母闻声走了出来,笑呵呵地说道:“哎呀,小俊来了……来来,喝茶,吃水果。”
每次见到柳俊,师母较之先生还要开心,亲自端茶倒水,望着他看个不了,笑眯眯的,仿佛柳俊就是自己的嫡亲子侄一般。
每次来到这个四合院,柳俊也像回到了自己家里一样,被一种温馨祥和的气氛包围着。
柳俊在沙发里坐了下来,给先生敬上香烟。别看周先生年近八旬,师母却并不像解英和阮碧秀一样,管制老头子抽烟。倒也并不是先生的身体,就胜过了严玉成和柳晋才,而是师母觉得,老头子八十岁了,也就这么点爱好,再给管住了,于心不忍。最多是周先生抽得太勤的时候,在旁边小声提醒两句。
“小俊啊,今天咱们就讨论一下,如何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先生就着柳俊手里的火机,点着了香烟,抽了两口,说道。
柳俊微笑道:“好啊。伯伯今天怎么想到要讨论这个问题呢?”
周先生指着邵逸平说道:“不是我要讨论这个问题,是逸平要讨论。他都已经写了一个专门的论文,发表出来了,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啊……逸平,把你那个文章,给小俊看看。”
“是,先生”
邵逸平礼数周到,答应的时候微微鞠躬为礼,将摆放在桌面上的一本杂志轻轻推到柳俊面前。
柳俊拿起来一看,正是最新出版的《号角》。这本期刊,要算是党内影响最大的理论性刊物了。该杂志是我党中央机关刊物之一,由党的中央委员会主办的理论刊物,担负着全面系统地宣传党的重要思想,完整准确地宣传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促进党的事业发展的任务,是党中央指导全党全国工作的重要思想舆论工具,是党在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阵地。
《号角》创刊将近五十年,是官方重要的宣传重地,被称为两报一刊之一。
在《号角》杂志上发表文章的作者均是我党各层级的领导人或干部,也包括军队的各阶层等。在这个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如果内容敏感,切中时事的话,往往会引起党内各阶层的热烈讨论。
以邵逸平的理论水平和所从事的工作来看,他在《号角》杂志上发表文章,正是他的职责之一。柳俊也不是很在意。他们经常会就《号角》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进行探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对文章的观点进行剖析,时常还会发生一些争论。
纯理论上的东西,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见解。
不过柳俊只是看了一小段,就情不自禁地挺直了身子,神情也变得十分关注起来。
邵逸平这篇文章,题目很长,叫做《论在现行体制之下如何加强对党政一把手权力的监督》。这样的标题,在《号角》之上,倒是并不鲜见。甚至有一些文章的标题,比这个还要尖锐。
关键是内容如何。
邵逸平的文章,柳俊以前也拜读过,单就文章的写作水平而言,邵逸平的风格是比较的“八股”,格式非常的标准化,很讲究起承转合,论点清晰,论证由浅入深,层次分明。这样的文章,阅读的快感是谈不上的了,普通的干部,除非本身是搞理论工作的,不然多数也是看不下去。
柳俊倒是不至于这样浅薄,到了他这个层级,对于理论研究,也是必须要深入探讨的。他已经到了要逐渐建立自己理论体系的阶段。
邵逸平的观点,看上去并不是十分新颖。关于现行体制之下,对党政一把手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已经有很多的学者发表过文章,进行了各种探讨。就理论而言,邵逸平的文章没有太多的出奇之处。令得柳俊形容严峻的,乃是邵逸平文章里的指向,十分明白。
邵逸平竟然是以明珠市作为例子来论证的。文章的矛头直指现任明珠市委书记于向宏。
邵逸平指出,明珠市近几年间发生的一些现象,比较“奇特”。这也是邵逸平作文的特点,在遣词用句方面,非常注意,轻易不使用过于激烈的字眼,深得理论性文章的真谛。理论性文章,首先就要自己站得住脚,要客观公正。如果像孟夫子一样,动不动就“禽兽也”,恐怕没有几个人会心悦诚服。
时代不同了嘛。
邵逸平认为,明珠市这些年“大干快上”,无视中央的种种宏观调控政策,自行其事,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明珠的主要党政领导人,错误地解读了自身的权力,没有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对于来自中央的监督,置诸不理,自行其事。对于中央的政策要求,尚且如此,来自下级和民间的监督,那就更加置若罔闻了。
明珠市为了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和各种数据,无视,最少是漠视群众的民生状态。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邵逸平例举了明珠市这些年群众上访的一些情况。指出无论在上访人数和规模之上,都超过了以往。“群众的满意度”就是执政者成绩的晴雨表。明珠的现行做法,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就足以证明,施政措施出了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权力,失去了必要的监督和制约,才会造成这种情况出现。
这篇文章,甚至不能单用尖锐来形容了,可以说是一篇“讨伐”于向宏的檄文。
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无根之木
邵逸平的文章不长,只有四五千字的样子。柳俊却足足看了差不多半个小时,甚至看到后面,还会偶尔再看看前面的部分,做个对比。
柳俊放下杂志,掏出一支烟来点上,双眉微蹙,默不作声。
周先生和邵逸平也各自抽烟,不说话。
这篇文章,绝对不能等闲视之。应该说,理论性刊物,本身就允许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出现。如果《号角》上面发表的文章,全都是一个调子,那么这本刊物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就很值得商榷了。纵算是在大动乱期间,政治高压如此沉重,《号角》刊物,也曾发出过一些“刺耳”的声音。
现在的环境,毕竟远比大动乱期间要宽松得多了,一段时间以来,理论上的不同观点,层出不穷,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不为过。
然而在如此关键的时刻,直接针对于向宏,就差指名道姓了,也不能不说是政治上的一颗重磅炸弹。
单单这篇文章出现在《号角》杂志之上,便很能说明问题。
不明内情的人,无疑会将此当做是严柳系的属意。不过就柳俊所知,邵逸平确实与严柳系的其他大佬都搭不上界,也就因为周先生的关系,和他有那么一点交集。他们之间,还谈不上有多深的交情。邵逸平这个人,也不是谁都可以去影响他,让他充当马前卒的。
或许周先生勉强能够做到。
但柳俊清楚,周先生事先肯定不知情。如果是周先生属意邵逸平这么干,或者是首肯,一定会先和严玉成通个气,或许还会在电话里跟他提两句。周先生退二线多年,政治敏感性可一点都没有降低。
严柳系已经和那边大举开战,此时发表这样一篇文章,也谈不上有多么不合规矩,不过如果是事先安排,总要协调一致才好。各自为战,容易出衔接上的问题。
不是周先生的属意,《号角》的编辑,敢于让这篇文章发表出来,可见颇有胆魄。
想一想,本派系对宣传阵地的影响力,似乎也能够理解。
周先生、容百川等人,先后担任过中宣部的部长,杨元益也担任过中宣部干部局局长,现在宣传部门内,也还有本派系的重量级人物坐镇。有了这么些渊源,如此敏感的文章,也就堂而皇之地发表出来了。
“伯伯,逸平,单就文章本身来看,我比较赞同逸平的观点。对于党政主要领导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我们确实还做得很不够。这个问题,不仅仅明珠市存在,其他很多省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抽了几口烟,柳俊缓缓说道。
邵逸平说道:“但明珠那边的情况,特别明显。实话说,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落后地区,我是能够理解的。那些地区经济不发达,群众受教育的程度也不是很高,一些封建残留的思想还大行其道。无论是在领导阶层还是在基层群众中间,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很深。要改变这种状态,并非朝夕之功。然而这种情况,在明珠市如此的突出,就颇为令人费解了。”
周先生似乎并不是特别在意此事的“政治含义”,仿佛真的将其当做一个学术问题来探讨了,脸色平静,甚至还略略带着一丝笑容,说道:“那你说说看,为什么在明珠市出现这种情况,就令人费解呢?”
邵逸平想了想,谨慎地说道:“明珠市无论经济发展的水平,还是群众的受教育程度,在国内均是首屈一指的。也就是说,无论官员还是群众,都具备了民主的基本素质。我以前,对明珠寄予很大的期望,以前他们推出那个监督干部权力的措施的时候,很让我振奋了一阵……”
柳俊嘴角闪过一抹笑意。
邵逸平所指的“权力监督措施”,柳俊也是知道的。前两年明珠市委组织部推出来的一个试点,就是在基层党委政府搞权力监督制约,将相对高度集中在党政一把手手里的权力,通过人大政协的相关运作,进行一定的制约和平衡。
当时这个试点和相关的举措,明珠那边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传,也引起了党内和理论界的强烈反响,到处都是一片“叫好”之声。一些相邻的省市,还派了代表团前往明珠市“取经学习”,甚至中组部都由一位副部长亲自带队,到明珠进行了考察,对这个举措表示充分的肯定。如果试点运作成功,将考虑在全国其他省市进行推广。
不过最后的结果,是一批官员因此受益,获得了提拔和重用。至于在全国其他省市推广,就没了下文。到目前为止,也还是一个试点县。好像很多人都争相要去那个试点县担任县委书记,情愿将自己的权力交给大家去监督和约束,彰显自己的民主胸怀。
因为大家都知道,“民主”之后,往往就意味着提拔重用。
好事情嘛,又找到了一条向上的捷径。
不争破头才怪了
说起来,于向宏同志,就是依靠类似的炒作手法,坐上直升机的。
柳俊很清楚,在现行体制之下,任何类似的尝试,其实都是无根之木。柳俊的目标很现实,就是由上而下的实行监督,对于干部提拔严格把关。唯有基层干部的素质提高了,整个官场风气才有可能好转,才能将更多的精力真正放到为民办事上头去。
难度是很大,但至少不是没有一点成功的希望。
自下而上的监督……
邵逸平继续说道:“……但是后来我发现,他们那个试点,基本上就是在作秀,我很失望。如果明珠市这样的环境,都只能造就官本位,造就大批的上访者,那就……”
周先生摆了摆手,说道:“逸平,理论探讨,主要还是理论。过于联系实际了,会走入歧途。”
柳俊又轻轻一笑。
看得出来,周先生对邵逸平确实是很欣赏,爱护有加。生恐他知识分子的倔脾气发作,再接再厉,不免要捅出大篓子来。就是这篇文章,其实已经将邵逸平置于“危险”境地了。估计这会,不知道有多少大人物看过文章之后暴跳如雷呢。
毫无疑问,会有很多人将此事归结于严柳系的又一个进攻步骤。占据理论上的制高点,抢占宣传舆论阵地,正是政治斗争的一贯手法。别人或许拿严柳系的高层人物无可奈何,对付邵逸平这样一个无权无势的知识分子,可就简单多了。有很多办法让他“深刻吸取教训”。
关键问题在于,此事还真不是严柳系的属意。也就是说,如果有人要针对邵逸平,邵逸平很难获得强有力的庇护。
“逸平啊,我建议,你今后一段时间,多钻研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