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商业大亨 >

第34章

重生之商业大亨-第34章

小说: 重生之商业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博义张口没话说,指了指姚忆,叹了口气,离开了,因为他没办法再待下去了。
    想看到的就是他离开,因为他不离开,这后面的话就没办法说。
    姚悬壶有气无力地问道:“忆忆,难道你真的打算放弃公司?”
    姚忆笑嘻嘻的说道:“爷爷,这件事我还没拿定主意,正想向您和宇文伯伯请教一下,请你们给出个主意,到底如何办才好。”
    姚悬壶说道:“你说说吧,看怎么个情况?”
    姚忆说道:“爷爷,宇文伯伯,现在呢,我有两个西药制药厂,还有两个纺织厂,一个印刷厂,一个农场,一片一万两千亩的仓库,还有一块上次您看上的千亩土地,大约有十五万亩多的地,目前呢,还没想好如何把这些资源好好的整合一下,所以,就想请爷爷和宇文伯伯给出个主意,看怎么办才好?”
    姚悬壶和宇文凌轩听完后,都呆傻了,他们不知道姚忆竟然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聚集了这么多的土地和工厂。
    姚忆看着他们呆滞的表情,撒娇般的说道:“爷爷,快说话呀,我该怎么整合资源?”() 
第六十九章改革风暴十四
第六十九章改革风暴十四
    第六十九章:改革风暴(十四)
    宇文凌轩捂着胸口说道:“哎哟哎哟,我的心脏受不了了,天哪,这事情太恐怖了,这么大的产业,要人命呀。”
    姚悬壶虽然惊呆,但也听出了里面的商机,同时也看出了里面的危急,打起了精神,问道:“这些厂子到底怎么来的?你给我一五一十地说清楚。”
    宇文凌轩也想知道,但是他更知道,这些话都是机密中的机密,除非是姚家的人,外人是没有资格听得,所以便说:“你们先聊,我到隔壁喝杯茶去。”
    姚忆一把抓住他,说道:“宇文伯伯,都是自己人,您不用回避,我也相信您的人品,不会向外说这些秘密。”
    宇文凌轩听到这句话,心里是热血沸腾,再加上他本身就是一个重情义的人,内心对姚忆的感激那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宇文凌轩紧紧地抓住姚忆的手,冲他点点头,看看姚悬壶。
    姚悬壶说道:“凌轩呀,都是自己人,你这是干什么,快坐下来。”
    三种人坐定之后,姚忆把事情的前后经过仔仔细细的说了一遍,当然,有些该保留的都保留了。
    那些该保留的都是极端的商业秘密,就是姚悬壶也不应该知道,否则的话,只会坏事,毕竟他们的思想和重生后的姚忆思想是很不一样的,有些概念给他们讲也听不懂。
    姚忆刚把事情说完,而且说的这些事,钟财、钟进银都知道。
    钟财和钟进银便夹着公文包走了进来,笑着说道:“老主人,小主人,那些人已经全部打发掉了,您看看这些单子,这是他们贪污的所有数额,简直是太胆大了,如果再有两个月,公司还真被他们给瓜分了。”
    姚忆接过单子,看也没看,一把撕掉,说道:“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今后不再提,明天把钱都给他们,以后爷爷也就不欠他们什么了。”
    钟进银看到姚忆的动作,甚是不解,但是其他人都纷纷点头,姚悬壶蹭的站起来说道:“忆忆呀,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这样,要有大气魄,我们姚家要以德抱怨。”
    姚忆说道:“爷爷,快坐吧,这些事都是小事,真正的大事在这里,我们看看如何整合这些资源?”
    姚悬壶想了想,说道:“忆忆,那两个药厂和我们的药厂可以互补,我听说世一堂已经开始在药店里卖西药了,我们也可以卖。至于那两个纺织厂,我看可以多元化发展,与农场合并,让农场为它提供棉花发展纺织业,至于印刷厂,那就更不用发愁了,不管是我们药厂还是纺织厂,都离不开它。”
    众人纷纷说道:“老主任说的对。”
    忆忆说道:“爷爷,您太伟大了,每一句话都说到我心坎里了,我原来也是这么想的,不过,从制度上,我觉得不能一锅粥,让他们即优势互补,又能够竞争,引入竞争机制,今后这几个工厂就被划分为三大块,一个是纺织公司、一个是药业公司、另一个是印刷公司,除此之外,把大关村仓库转化为一个物流公司,这样的,我们的企业就通过专业的物流运输来降低成本,打破原来每一个工厂都有自己物流系统的弊端,实现物流的专业化。”
    姚悬壶拉着姚忆的手,说道:“没想到呀,你的思想这么前卫,好,爷爷支持你,放手去干吧。”
    姚忆接着说道:“爷爷,我还没说完呢,除了这些现有的资源外,还有三个公司等待成立,第一个需要成立的就是律师事务所,以后我们的公司打官司的话,就不害怕了。第二个就是成立专门的财务公司,让钟爷爷专门负责,这样一来,各公司只保留出纳,所有的财务由财务公司来核算,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财务漏洞。第三个就是成立地产公司,专门帮助我们进行店铺扩张,生意好的时候,可以快速的进行店铺扩建,生意冷清的时候,就可以出租,减少损失,使用这种方式,可以灵活的应对各种经济危机,还能够进行悄悄地提前规划,保证我们的快速发展。”
    姚忆的这些想法,相当的超前,姚悬壶和众人听的是一愣一愣的。
    姚悬壶问道:“忆忆,你这些想法是从那里学来的?”
    姚忆早就想好了对策,在他的前世,这种组合型的经营策略和常见,是一种优势互补的综合型企业发展模式,可是在八十年代,还是国企与家族企业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这种综合型的企业发展模式仅在西方发达国家存在。
    姚忆说道:“这些是我在《西方企业管理学》上面学到的,而且我就得,这样一来,我们的企业就进入一个超级发展时代,以后公司开始进入拥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的职业经理人时代,我们这些公司统统聘请职业经理人进行专业化管理,而我们作为股东,仅仅做好财务监督就行了,其他的不用过多的操心,我也就能安心的回到学校里学习了。”
    姚忆向他们描述了一个综合型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模型,虽然他们不是很懂,但是觉得姚忆说的很对。
    姚悬壶紧接着问道:“一个公司,最重要的是财政权、人事权,还有行政管理权,你实行经理人制度,让渡出去行政管理权,那么财政权和人事权,你该如何进行?保证股东的权益?”
    姚忆说道:“爷爷,我都说了,财政权有财务公司来监督,人事权可以在集团公司内部成立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心,负责所有分公司的人员录用、培训和考核。”
    姚悬壶想了想说道:“你钟爷爷负责财政我没意见,但是这至关重要的人事大权,你有没有备用人选?”
    姚忆笑了笑说道:“爷爷,您那么厉害,我要是没想好,感到您这里来显摆吗?我可是有备而来,而且,公司所有的构架和人事管理都想好了。”
    众人也很期盼这人事大权会最终花落谁家。
    姚悬壶问道:“好了,别卖关子了,给我说说,这人事大权的候选人是谁?”() 
第七十章改革风暴十五
第七十章改革风暴十五
    第七十章:改革风暴(十五)
    姚忆笑了笑说道:“在我们这几个人当中,爷爷认为谁最合适呀?”
    姚悬壶掐了姚忆一把,说道:“要说这最合适的,还是——”
    姚悬壶看了看宇文凌轩。
    就这一个眼神,一下子把宇文凌轩惊呆了,他不敢相信他自己的分量在姚悬壶心中有这么重。
    姚忆笑着说道:“爷爷,我的看法和您是一样的,宇文伯伯人正直,讲义气,平时对人也是和蔼可亲,在公司里什么人都能合得来,更重要的是,他处理事情比较公正,这一点最最难得。”
    姚悬壶笑了,说道:“忆忆呀,你快赶上爷爷了,呵呵。”
    众人笑了起来,钟进银有些泄气,他原本还以为是他呢,没想到,在姚忆心中,那宇文凌轩的位置比他还重,如果今后请专业经理人来管理公司的话,他这个总经理到时候能不能当得成还是个问题,他在心里开始犯嘀咕了。
    姚忆看在眼里,紧接着说道:“不过,我们济慈堂药业公司是一种比较专业的公司,又是老字号,还应该由我们自己的人来管理,我觉得钟叔叔在医药行业极为精通,尤其是销售经验,所以,今后慈济堂在钟叔叔的带领下,要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走中西药并重发展的道路,为今后与世一堂一决雌雄打下基础。”
    钟进银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宇文凌轩说道:“老主人、小主人,我都年过半百了,恐怕胜任不了。”
    宇文凌轩知道这人事的事不好干,如果不是姚家的核心成员,很难干的长久。所以,他推辞一下,试探试探姚忆的心。
    姚忆自然之道宇文凌轩的意图,便说道:“宇文伯伯,我爷爷都赞同,您是宝刀未老,放心的干吧,我今天把您留下来就是想给您说这件事,实际上,这个人事大权的候选人,我早就在百草园的时候就定下了,而今天,你让我更加相信,选择您我和爷爷都没看走眼。”
    宇文凌轩忍不住的流下了泪,哽咽的说道:“老主人,我对不住您那,我一大把年纪了,还和小辈们争风吃醋。”
    姚悬壶说道:“好了,您的人品,老哥我信得过,忆忆也信得过,如果你真想对得起我们爷孙两个,就努力的把这人事大权帮我们看好了。”
    宇文凌轩说道:“老主人、小主人、您放心吧,我就是豁出去这条老命,也要把这人事大权帮你们看好!”
    姚忆说道:“宇文伯伯,第一个重任就是帮助我找一个拥有大型现代化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来当总经理,最好是在大型外企工作过的华人来担当。”
    宇文凌轩问道:“那我们新的集团公司的名字叫什么?”
    姚忆想了一会,想起了他前世的名字——刘宏,便说道:“宏姚集团怎么样?”
    姚悬壶听到后,一拍大腿,说道:“好,就它了,宏姚集团,好名字,要宏扬我们姚家,把它发扬光大。”
    众人也纷纷赞同,众人有商量了一些细节,之后便各自散去。
    临走时,姚忆特意对钟财秘密安排道:“钟爷爷,我们公司要保持两个亿的资金流动量,其余的,要加快收购我曾经要求的地产,还有,预留一个亿左右的资金量,我需要大规模的进购一笔药材。”
    钟财点了点头,现在他对姚忆是言听计从。
    钟进银回到公司后,也按照姚忆的吩咐,开始在济慈堂进行大规模的体制改革,同时开始对两大西药制药厂进行收编合并。
    除此之外,最最忙碌的要数宇文凌轩了,几个公司都需要成立,他正马不停蹄的招人。
    甄律师和钟财也不轻松,一个在负责律师事务所的招兵买马,同时进行总公司和各分公司的注册,尤其是对慈济堂商标的保护性注册。另一个不仅要负责姚忆的各种财务,还要考虑新的财务公司如何开张。
    姚悬壶现在是坐镇全局,每天听甄律师、钟财、宇文凌轩以及钟进银的汇报。
    对于这些事情,姚忆基本上不管了,因为想管也没精力管了,十一月份马上就要到了,佟奶奶已经电话催促,让他好好准备一下,进入学校学习。
    姚忆这些日子开始把他自己关起来,一个人在屋子里做一份详细的计划,这个计划就是他的扩张计划。
    在他心中,最重要的就是地皮,尤其是重要地理位置的地皮,因为那些地皮能够升值,为以后炒地皮做准备。
    姚忆密密麻麻的在一百个重要的省会城市和沿海城市进行圈圈画画,时刻准备着成为这些地皮的主人。
    日子飞一样的过着,十月很快就结束了,济慈堂进入了正轨,其速度之快,让原来的那些股东们后悔不已,大呼上了姚忆的当,世一堂的核心人物得知济慈堂也进军西医药行业,开始大会接小会,想办法应对济慈堂在未来对他们的冲击。
    坐在市政府里的李市长对姚忆彻底的刮目相看,看着他的秘书对姚忆新的宏姚集团的情况汇报后,会意的笑了,自言自语道:“不久的将来,燕京市将会出现一名新的商业大亨。”
    满肚子坏水的赖市长也开始想各种各样的办法,想在姚忆的宏姚集团安放几个炸弹,到适当的机会再引爆,而萧市长却忙着处理市政府其他的几个大包袱。
    在燕京市这样的大城市里面,在建国初期,建了很多布局极为不合理的一些公司,这些公司不仅仅没有带来什么效益,反而是一个沉重的财政负担,除了市政府原来的包袱之外,一些中央单位的很多包袱也甩给了燕京市,尤其是他们看到燕京市的财政好转,而且很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