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百花图卷 >

第100章

百花图卷-第100章

小说: 百花图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箬人以骑兵起家,攻占上京的时候号称有三十万铁骑,但是自从攻占上京后,苏箬人建立骅国,已有十余年,这十余年间苏箬人部族人口大长,由立国时的一百来万人增长到一百五十万人左右,只是这新增的人口大多是小孩子,并不能作战,而原来的三十万铁骑,本来就是几近全民皆兵,只要是男子能上马开弓射箭便列入其中,这时退役了一部分,战死了一部分,真正能战之兵不过二十来万,要对付一个号称拥兵百万的国家,即便是没有经过训练的,也至少要动员五万以上骑兵,同时再动员二十万左右的仆从军队,这才有胜算。 
    苏箬人少,这二十余万骑兵分散各地,要汇聚到盛京就要一个月,渡过河水又是一个月,庄周称帝不过一月,苏箬人自然是反应不过来,要等到大军决战,至少也还要一两个月。 
    自然苏箬人也可以动员那些仆从军,只是这些军队除了少数几只,绝大部分都是看门犬型的,要是守护地方,的确是个个凶猛无比,可要让他们外出作战,那就千难万难,这些世家大族哪个不怕自己手里的军队拉到外地却被人端了老窝,而且手里军队有了损伤,对这些人维护自身利益更是不利。 
    所以要镇压汉国,这些人却是靠不住的,而现在形势不明,庄周要想攻打这些地方,也是极为麻烦,没有确定汉国可以真正击败苏箬人的骑兵,无论是那些立寨自保的豪强还是投靠苏箬人的世家都是不会轻易倒向汉国的,要是逐一攻打,那自然是太花时间,所以关键还是看最后的决战如何。 
    虽然边境时有摩擦,但总体还是比较平静,大家都在期待最后的决战。 
    汉国的一线野战主力扩展到六个集团军,二线集团军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二个,主要是各个定居点的守备部队组成,这被列为一线主力的集团军就在边界地带和苏箬人的游骑不断拉锯,在这种小规模的军事冲突中不断变得成熟起来。 
    庄周就在这种情况下,有条不紊的将土地法真正贯彻下去,汉国境内已经没有什么地主,所有的土地都是国有,经过丈量后,登记造册,然后分发到各家各户,按户计丁授田,一个成年男子一百亩,成年女子折为八十亩,如果家中有人在军队服役,则每增加一个名额多分两百亩,由军管会和民议会领着,设立界标,颁发土地产权证书,规定土地流转必须到官府登记才有效。 
    这个时候,农业实行的是精耕细作,结果却是广种薄收,一亩地的亩产,不过是两三百斤,少数技术好的,还要是旱涝保收的良田,也就是四百来斤,如果碰到了天灾人祸,那就是百来斤上下甚至是颗粒无收了。 
    这是一个死循环,没有高产的良种,再精耕细作也是无用。 
    优质良种的推广,也是庄周最迫切想在昆仑星大规模推广的科技,嗯,还要加上造纸术,让恐怖的竹筹去死。 
    户籍制度建立后,每个汉国辖下的家庭,都可以通过租赁或借贷的方式得到官府提供的良种、耕牛、农具,无钱的可以等到粮食收获时再用粮食偿还,而且一开始就废除了人头税,而是按照耕地数量来征税,按照当年收成的百分之十缴纳,比起佃农交地主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二来,可说是微不足道的一点。 
    为此庄周特别又颁行了农业税法做为土地法的补充,一改税目繁多,手续复杂的历史,规定农业只征耕地一税,除此之外其他任何对农民的直接征税都是非法,此后也不会再对此新增任何名目的赋税,又简化了手续,从来征税,都是只征一分,消耗的火牦中却达到五六分,各种离奇的名目极多,层层盘剥,又有粮食折银的弊端,官府只收银两,百姓卖粮时因为新粮大量上市价贱,吃亏极大,而且所得大多是铜钱,铜钱换成银两又需要经过一重盘剥,故而百姓苦不堪言。 
    所以庄周明确了税额,就是当年收成的百分之十,由当地官府根据当年产量定出每亩田需要缴纳的数额,公布之后征收,如果当年收成不好,甚至可以减免,而且只收粮食,直接交到当地粮仓,无需再卖,在过程中也禁止收任何名目的手续费和火牦。 
    在一张白纸上作画最是容易,立国也是如此,一切制度都可以很坚决的被贯彻下去,不会遇到多大的阻力,庄周也是看中了这个,这才下决心要把现在汉国的统治区建设为以后影响昆仑星的核心力量,尤其是土地、赋税这两大根本问题得到解决,庄周的威望在汉国老百姓中已经达到了无可比拟的地步,哪怕是有人在背后说一句庄周的坏话,都会被其他人打个半死,一句话下,就有千万人为他赴死,有这样的民心支持,即便是和苏箬人的决战失败,汉国也绝对不会灭亡。 
    这个国家,已经把根扎在了老百姓的心中。 
    由于最基础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接下来就是些锦上添花的工作了。 
    庄周到了这里后,便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像魏国骅国这样的大国竟然都没有自己的货币,更不用说沓蓝人和西域三十六国了,所有国家都用的是梁国的铜元,这对庄周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直到仔细观察后,庄周才明白过来,地球上的货币都是观念货币,就是一张纸甚至是一个电子信号,它有价值的地方依赖政府的公信力,一旦政府崩溃,货币也就跟着崩溃了,而昆仑星的货币还比较原始,货币之所以值钱,不是因为它是官府发行的,而是因为它里面蕴含了金属,代表的是它本身的价值。 
    而且只有铜元却没有金元、银元,也是因为货币的计算方式是重量,而不是数量,即使是铜元,虽然计算的时候是一元两元,其实也是因为它里面蕴含的铜的多少,王莽曾经发行大钱,一个大钱价值五十个五铢钱,重量却差不多,利用的就是官府的信用,理念可说是很先进了,但是老百姓根本不信任,还是私下里用五铢钱,大钱很快就贬值了,根源就是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老百姓看钱的价值,是看的里面蕴含的铜的多少,想用出售官府信用的办法来圈铜,是不可能的。 
    还有许多地方豪强铸私钱,里面铜的含量减少,掺入了别的金属,也能在一定范围内流通,但相对官府制造的铜钱来说品质差了不少,兑换的时候就要打折扣。 
    所以庄周很快就建立了大汉帝国中央银行,在各个定居点设立支行分行,负责货币的结算和汇兑,依托手里的两万多吨黄金,实行金本位的货币制度,发行有庄周头像的纸币,最大的面值是一百元,最小的是一元,相当于一个铜元,此外还有五元、十元、五十元的货币,没有角币和分币,同时禁止金银的直接流通。 
    这种新制的纸币色彩鲜艳,图案清晰,由于用的是欧盟的先进制版技术,含有多道防伪标记,即使是地球上的科技,也很难仿照,更不用说昆仑星了。 
    这种货币上市的时候,自然是引起了轰动,许多人对这种花花绿绿的纸币是否值钱还有着疑问,但由于土地和赋税问题的解决,庄周已经在汉国老百姓心目中树立了绝对威望,见到上面印有庄周头像,许多老百姓甚至是恭恭敬敬的将钱请回去供奉起来的,反应倒还不是很大,尤其是庄周公开宣布,这种纸币可以无限量兑换黄金,而其他货币则和纸币挂钩,这个消息一传开,各国震惊。 
    一开始各国自然不信,以为荒诞,甚至有大笔资金进入挤兑的,但是两万吨黄金是什么概念,把整个昆仑星所有财富加起来都只是其中的一个零头,有这么巨大的后备,自然是不怕任何挤兑,而且汉国央行开始大量回购铜元集中销毁,随着这场经济战的进行,铜元不断减少,汉元的强势已经日益明显。 
    在汉国国内,汉元已经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虽然私下里还是有一些小额的交易用铜钱结算,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采用汉元交易,无疑,纸币是比铜钱更适合携带使用的,而且汉国可是实行的军事管制,发现直接使用金银的,就是军法处置,对铜元虽然不禁止,但也不鼓励,在这种导向下,铜钱自然是顶不住,节节败退。 
    这种经济战争,拼的就是彼此的实力,没有任何可以取巧之处,梁国经济实力强大,梁国的铜元就成为各国的通用货币,汉国底子比起梁国来更加雄厚,央行的两万吨黄金储备更是让任何国家望尘莫及,汉元成为各国通用的货币也是指日可待。           
    第八卷 大地平沉 第三章 十万人的仪仗队     
    土地法和农业税法的贯彻落实,帝国的根基有若磐石,已经坚不可摧,而汉元对铜元的胜利,更让人看到了汉国隐藏的巨大实力,无数的势力纷纷将目光投注到这里,间谍耳目纷纷涌入帝国,但是却很快被打散分入各个流民的定居点,在保甲制度下被限制了活动范围,能够掌握的情报不过是眼前的一角。 
    即便是如此也让人感到震惊,一个月前,这些人还只是流民,流民是什么,没有粮食的时候流民就是人形的野兽,根本不会受道德礼法的约束,为了生存可以不择手段,但这个时候这些人却都以汉国人自居,对新兴的帝国有了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样的国家,你可以摧毁它,却不能征服它。 
    在有些人眼中,逐鹿天下其实就是一件最大的生意,其中利益博弈,筹码权衡,用智慧和实力在新王朝中赢得地位,而这种投机的心态,这一些没落的势力中表现的更是突出,见到一个新国家可能替代骅国的位置,有些人已经不顾可能的风险,匆匆的从四面八方赶来,要向新的统治者兜售自己的主张。 
    “公子,招贤馆内眼下已经聚集了不下千人,其中儒道佛墨兵法阴阳纵横各家都有,只是知名的大贤就有十余人,就等着您召见呢,您看是不是抽时间见一见他们,要不然就直接安排他们下去做事,也好测试他们的实际才干,总不能这么养着啊。” 
    湛卢身为机要秘书,凡是庄周经手的文件都要先行过目,分出轻重缓急,做出节略,还要安排庄周的行程,此外还实际负责军情部的工作,可说是汉国第一忙人,只恨自己分身乏术,她本来就是极为聪明的人儿,跟了庄周之后一直默默努力,还专门下苦功锻炼秘书的各种基本功,此刻处理起一个大帝国的事务来竟然也井井有条,如同庄周的肢体一般,不可或缺。 
    “不过是些锦上添花的点缀罢了,雪里送炭的却是一个也无,汉国多了他们,也就是好看一点,于现在的情势并无大用,我发布招贤令,为的是收揽流民中的人才,这些才是我们的基石,虽然不如这些投奔的人有才华,却胜在可靠,可说是我们的核心力量,只是这些人还需要锻炼,拖上一段时间,等这些人都成长起来了,别说是一千人,就是一万人撒进去,也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庄周淡淡的看了一眼湛卢,“招贤馆的那些人来历复杂,远不如流民来的单纯,其中虽有大才,还不到提拔重用的时候,国家初立,要注意的地方很多,军情部以后还是要把精力集中在军队高级指挥官的确认和苏箬人的动向上,其他可以先缓缓。” 
    湛卢小脸微微一红,随即说道,“公子,湛卢知道了,军队内部的资料已经确认了一部分,您是不是要看一看。” 
    庄周点了点头,湛卢麻利的打开旁边电脑的数据库,输入密码之后,刷的就调出一长列名单,“公子,师级以上代理指挥官的名单都在这里,共计631人,其中589人已经经过了确认,还有42人正在调查中。” 
    汉国此刻有一线野战主力六个集团军十八个师,六十万人,近卫军三个师,十万人,二线地方守备部队二十二个集团军,六十六个师,此外还有二十个独立旅,两百万人,两者相加汉国共有军队将近三百万人,这么多的人自然不可能完全查清来历,只能根据自述和他人证明相结合,确定来历,重新登记造册。 
    军情部成立后,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配合军政部为士兵建立档案,掌握军队的情况,铲除潜伏在军队中的内奸特务,而确认军队的指挥官档案信息是否可靠更是重中之重。 
    汉国军制,班排连三级全部直选,师级以上主管上级确认选举结果,报军政部档案局备案,营团旅三级间接选举和上级推荐相结合,实行差额选举,由庄周亲自确认,颁发委任状,集团军和师级指挥官由庄周亲自任命,不再选举。 
    但事实上庄周身为帝国皇帝,哪有功夫处理这些小事,连委任状都是印刷的空白文书,直接由湛卢等人按照名单抄写,盖上皇帝印玺,然后下发下去。 
    可是人事任免这项权力太过重要,军队又是国家基石,皇帝做为军队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