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英豪榜-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季云:“公子……”
魏无忌:“两位勿须多言,静观事态发展。”
时光分秒流失。
张唐眼望浮躁的五国军马,轻声地:“吕相,五国联军心存忌惮,不敢主动发动攻击,我们布下的疑兵之计已经奏效。现在,敌军越来越急躁不安。若我军此时主动出关,必能一举击溃敌军!”
吕不韦不动声色。
王翦:“五国兵马表现浮躁,但阵形未乱,士气尚足。我军若主动出关,必将遭到敌军潮水般地疯狂反扑。”
吕不韦:“两位大将军分析的都有道理。自古攻守之间,得失之间蕴含着无穷变幻。敌军人多势众,一路势如破竹而来。我军唯有以不变应万变,方能保关退敌。”
日渐高升。
联军将士胯下的坐骑纷纷急躁地刨地。汗水顺着众人的脸颊,大滴大滴地溅落在干裂的土地上。
卫庆、庞暖、公孙婴、景阳、将渠等将帅纷纷向魏无忌投来询问的目光。
魏无忌拭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催马上前一步,遥遥抱拳:“吕相,久仰。”
吕不韦还礼:“久仰,信陵君。”
魏无忌:“秦国暴虐,荼毒四海,为天下人所愤恨。我五国联军为天下平安大计,兴正义之师,讨伐暴秦。历来邪不胜正,望吕相顺应天意,率秦军将士弃关投诚。免得生灵涂炭。”
吕不韦朗朗地:“所谓正与邪,往往只是针对命运的一面之辞,天下的命运有各种各样的注解,但无论谁都没有资格与命运讨价还价!”
魏无忌:“既然吕相执迷不悟,就请率兵出关列阵,一决雌雄!”
吕不韦不置可否。
季云偷偷张弓搭箭,一箭射向吕不韦。
千钧一发之际,王翦出手距箭头仅有吕不韦半寸距离,挟住了箭杆。
吕不韦镇静自若。
王翦倒转箭头,放声疾呼:“来而不往,实属非礼!暗箭伤人,岂是堂堂正义之师所为?季云小人,接箭!”
说着奋展神力,掷出了箭。
季云躲闪不及,面颊中箭落马,一命呜呼。
联军将士大哗。
魏无忌脸色变了几变,大声地:“大丈夫快意恩仇。请吕相率秦军将士出关,一决高下!”
吕不韦:“信陵君快人快语,爽快。两军对垒,未免劳师动众。出于体恤贵军将士性命之心,我方现演示一个小小的阵法。若信陵君和诸将士没有把握破得了这个阵法,就请知难而退。”
说着与王翦和张唐消失在城楼上。
魏无忌和联军将士翘首而望。
众人只觉眼前一花,一大群身着彩色鱼鳞软甲,头扎各式彩色飘带的女郎在城楼上现身。众目睽睽下,女郎们分成数十组,重迭一体,似彩蝶倒挂般顺城墙迭挂而下,扩散开来,组成一个奇异的彩色剑阵。与此同时,飞天玉鼠率百名身着金甲的女郎,从关内飘飞出来,落在剑阵中央。
阳光下,剑阵似一只奇异的大彩蝶,流光四溢。
惊异之下,联军将士中不断有人暴发出惊呼:“飞天玉鼠——飞天玉鼠——”
飞天玉鼠抚了抚满头银发,从容一笑:“几十年了,天下竟然还有人叫得出老身的贱名,真让老身感慨。信陵君和各位大将军可识得此阵?”
众人互望,纷纷摇头。
飞天玉鼠伸手在空中一挥,手中魔幻般地出现了两把宝剑。她施展双剑,在剑阵前演示了一套剑法。
刹那间,众人感觉有千百支剑在眼前晃动。
剑光消散,飞天玉鼠的身影重新在众人眼前呈现。她瞅着众人,泛起一抹微笑:“诸位可识得此套剑法?”
信陵君和众将帅脸色阴沉。
景阳:“恕老夫眼拙,这似乎是专门杀人的越女剑法!”
飞天玉鼠:“景大将军好眼力。不过老身需要强调的是,这才是正宗的越女剑法!而这个剑阵,就是传说中的越女剑阵!老身的远祖施珏当年追随幽华子赴越军大营,传授了越王勾践所率的将士这套剑阵,因此吴国才被越国所灭。这个剑阵有另外一个称呼,叫彩蝶大阵。但其中的寓意并非是张扬蝴蝶的美丽。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蝴蝶是美丽和温柔的。殊不知这种在万物之中最有灵性的生物,在从蛹化为蝶的过程中相对太多植物来说,是贪婪残忍又可怖的毛虫,蝴蝶从来都是用彻底摧毁别的生物的方式来成就自身的美丽。所以这套剑阵所演化的每一招每一式,除了无情,还是无情。这套阵法一旦发动,一支剑可演化为千百支,千百支剑可溶为一支。诸位可有兴趣上来试试?”
她的声音忽远忽近,忽高忽低,令人在朗朗乾坤下心中滋生莫名寒意。
压抑的沉默之后,卫庆抽剑大骂:“飞天玉鼠,你这个老妖婆!光天化日之下,本帅岂容你妖言惑众!拿命来!”
说着拍马直往前冲。
刹那间,剑阵发动。众人只觉得眼前宛若有一只立体的大彩蝶翩跹起舞。卫庆连人带马消失了。
片刻之后,飞天玉鼠和众女郎似一只飘飞的彩蝶,在空中扑闪之后,飞越城楼,消失不见。空地上留下一具血淋淋的马的骨架和骑在马上仍握着剑的卫庆的骷髅。
五国联军将士惊惧交加。恐怖似瘟疫一般在军中迅速传播。有人惊骇地睁大了眼睛,有人浑身颤抖,有人冷汗淋漓,有人上下牙互碰,有人忍不住呕吐……
大开的关门仿佛一只怪兽张大的嘴,弥漫着阴恻恻的冷笑。
眼看军心溃散,魏无忌费力地咽了一口口水;对朱亥强作镇静地:“传令,后军为前军,前军为后军,缓慢退兵!”
87.秦国国都
秦庄王在寝宫的一个室内水池中沐浴。
字幕:秦国国都咸阳
蒙骜手持一份奏章,兴冲冲地走进来:“大王,好消息!五国联军在函谷关不战而退!”
秦庄王坐在池中,接过奏章阅览了一遍,思索片刻,冷静地:“诏令全国,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蒙骜愕了一愕:“…大王。”
秦庄王:“列国兵马随时有可能卷土重来。非常时期,我们不能有一丝松懈。另外,对此前阵亡的将士家属,给予加倍重恤。”
蒙骜:“大王败而不恼,胜而不骄,令老臣由衷钦佩。老臣告退。”
待他走后,秦庄王再次阅览了一遍奏章,脸上现出了一丝难得的微笑。
蔡泽、公孙述和冯劫走进来。
秦庄王放下奏章,瞅了几个人一眼,收敛了笑容:“有何不妥?”
公孙述走到池边,取出一份名册递给了秦庄王,沉重地:“在五国联军大举进犯我国之时,全国各地有一批官吏心存畏惧,企图外逃。这是老臣根据各地的监察御史报上来的材料所罗列的有叛逃嫌疑的各级官吏名单,其中不乏王室成员,请大王过目。”
秦庄王接过名册,阅了几页,再也看不下去,合上名册,低沉地:“想不到这其中竟然有我的九个亲兄弟和一帮朝廷重臣。这是我大秦国的奇耻大辱啊!这个国家真的让人失望了吗?你们认为对这些不顾国家安危的贪生怕死之辈,应如何处置?”
公孙述:“立即批捕。一经核实,按律视其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秦庄王:“蔡相的意思呢?”
蔡泽:“臣赞同公孙述大人的意见。”
秦庄王:“冯大人的意思呢?”
冯劫:“微臣以为在国家危难之际,大王应以稳定国家大局为重。所以对曾想背离我大秦国的人,大王应宽大为怀,对这些人给予安抚而不是严惩。”
秦庄王想了想,深沉地:“临危退缩,抛家弃户是普通人都不齿的行为,何况抛弃国家和民族?!不对这些人给予严惩,我大秦国的威严何在!蔡相,公孙大人,立即批捕所有人犯!不论其爵位有多高,官位有多高,择日一律斩首示众,以正国法!”
88.朝堂之上
秦庄王面对文武百官,深沉地:“有关王室子弟和一批各级官吏在国家危难之际企图外逃的事件,审理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在确凿的证据面前,犯案的王公大臣纷纷认为罪不当诛,喊冤叫屈。有的大臣也上书劝谏。在此,寡人的答复是,凡对国家怀有一丝异心者,杀无赦!”
众臣肃然。
唐中期出列启奏:“大王,老臣有话要说。”
秦庄王:“说。”
唐中期:“历来国家沦亡,不是亡于暴政,就是亡于腐败。老臣坚持认为针对一批王公大臣企图外逃事件,大王定罪太重……”
秦庄王作了一个手势:“轻罪重罚,是大秦律法的原则!谁指责这个原则,就是公然与大秦律法对抗!”
唐中期惶恐下跪。
王绾出列启奏:“大王,贯彻执行大秦律法,应审时度势。如果一味古板地照搬律法,有失律法公正!”
秦庄王不怒反笑:“好!说得好。王绾,你俨然又是一个唐中期!可惜你们都忘了,当初商君制订大秦律法的初衷,是用律法的条款来督促和惩戒官吏的!大秦律法不是任何一名官吏的保护伞!试问,先君孝公直至先王昭王是暴君吗?大秦律法哪一条哪一款有失公正?你二人身为朝廷重臣,曲解律法,该当何罪?”
王绾下跪:“臣等出于对国家的一片忠心……”
秦庄王拍案而起:“为企图抛离国家和民族的一群败类辩解,是你等对国家忠心的体现吗?如果是,贪生怕死的人岂不成了民族英雄?千千万万浴血沙场的将士岂不成了千夫所指的懦夫?!来人哪!”
侍卫应声入殿。
秦庄王:“将唐中期和王绾收监,择日与被裁定死罪的人犯同斩!”
侍卫将唐中期和王绾拖了出去。
秦庄王坐下,缓了缓语气:“列位臣工,大秦国的官很难做。因为凡为我大秦国的官员,都注定是万民的仆人,而不是大众的再生父母。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才有资格为我大秦国服务。希望诸位好自为之。”
蔡泽出列下跪:“大王,在国家危难之际,发生了一批王公大臣企图叛逃的事件,臣负有督导不力的责任。臣请引咎辞去相国职务,连降三级继续为国尽忠。”
秦庄王思索片刻,点了点头:“准奏!”
89.渭水河畔
阴冷的天空下,唐中期、王绾和数百名王公大臣身着死囚服,一字排列跪在堤岸上候斩。
波涛滚滚。
担任监斩官的辛胜在森严的气氛中,移步走到了王绾面前。
王绾缓缓抬起头。
两人对视。
王绾启了启唇:“我,不后悔。”
辛胜面无表情:“什么意思?”
王绾:“不论过去还是现在,我始终没有抱怨过自己的选择。”
辛胜不语。
王绾:“人生在世,有爱有恨,但是终归没什么可抱怨的。”
辛胜:“那就等于没有忏悔。”
王绾:“这世界自始至终不需要的,就是忏悔。”
辛胜定定地看了他一眼:“恭喜你有一个如此坦荡的人生。”
说完,迈步走向监斩台。
秦庄王下了马车,在蔡泽、公孙述和冯劫等人的簇拥下,登上监斩台,在监斩桌后坐下。
辛胜作了一个手势。
催命鼓一响。
众多刽子手就位。
催命鼓二响。
秦庄王从签筒中取出斩签,抬手欲掷,吕不韦、王翦和张唐策马而来,在监斩台前滚鞍下马,疾步上前,俯身下跪。
吕不韦:“大王,万万不可!”
秦庄王垂下了手臂:“嗯?”
吕不韦:“自由和平等是大秦律法立法的基础,大王切不可把大秦律法转换为个人意志,强迫别人爱国!”
秦庄王锁紧了眉头:“难道不爱国不是罪过吗?”
吕不韦娓娓地:“世上唯有爱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对国家和民族的爱源于个人的内心,远远超越律法和道德的范畴!在任何形势下暴发的战争,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难民。大王难道非要把国家的灾难作为罪过加在离乡背井的每一个难民身上吗?在动荡的局势下,无论谁想脱离苦海,寻求安全的彼岸的行为都无可厚非。大王之所以认为这么多王公大臣有罪,无非是把他们对战争的恐惧当成了叛逆的罪证。他们的恐惧来自于对当权者的不信任和对时局的判断失误,与是否爱国无关。他们获罪,不是因为临阵脱逃,也不是因为企图叛乱,因此臣请大王收回陈命,将这些人一律无罪释放。只因这些人并没有作出危害国家的行为,只不过一时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而已。我大秦国自大秦律法问世以来,一直是一个崇尚律法,尊重人权的国家。这些人作为大秦国的子民,如果愿意继续留下来为国效力,大王应该给他们继续施展才华的机会。如果他们自愿放弃作为大秦子民的资格,请大王无条件地为他们开关放行。”
秦庄王瞅了瞅手中的斩签,一脸深沉:“你认为寡人应该如此宽容吗?”
吕不韦:“大王拥有的权力,凝聚着列祖列宗和全国军民对大王的信赖。要让每一个人发自内心地爱国,以及坚定不移地支持一统天下的伟业,大王应怀有包容臣民的仁爱之心。”
沉默,沉默,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