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唐诗三百首 >

第24章

唐诗三百首-第24章

小说: 唐诗三百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乘木兰舟在湖中泛游。
明月从广漠的湖上升起,
两岸青山夹着滔滔乱流。
云中仙君怎么都不见了?
我竟通宵达旦独自悲秋。

【评析】:
唐宣宗大中初年,诗人由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被贬为龙阳尉,自江北来江南,行于洞庭湖畔,触景生情,追慕先贤,感伤身世,而写下了《楚江怀古》五津三章,这是第一首。
第一首虽题“怀古”,却泛咏洞庭景致。诗人履楚江而临晚秋,时值晚唐,不免“发思古之幽情”,感伤自身不遇。首联先点明薄暮时分;颔联上句承接“暮”字,下句才点出人来,颈联就山水两方面写夜景,“夹”字犹见凝练;尾联才写出“怀古”的主旨,为后两首开题,而以悲愁作结。
全诗风格清丽婉约,感情细腻低徊。李元洛评曰:“在艺术上清超而不质实,深微而不粗放,词华淡远而不艳抹浓妆,含蓄蕴籍而不直露奔迸。”

=============================
《书边事》
作者: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戌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解】:
1、调角:犹吹角。
2、梁州:当时指凉州,在今甘肃境内。

【韵译】:
号角划断宁静清秋,
征人独自凭倚城楼。
昭君青冢春风吹拂,
夕阳西沉边城梁州。
广袤荒漠无兵阻扰,
边疆重地有人旅游。
蕃民之情长如此水,
千秋万代永向南流。

【评析】:
此诗是写作者游历边塞的所见所闻。首联写边塞军旅生活和安宁,征人安闲无事;颔联虚写昭君墓秋来依然春风吹拂,梁州边城一派日丽平和,再次伸述民族团结,边防安定;颈联极言广漠边塞无蕃兵阻扰,游客到这里观光,反复渲染和平景象。尾联抒写作者“蕃情似此水,”“长向南流”,民族团结的心愿。全诗意境高阔
而深远,气韵直贯而又抑扬顿挫,读来回肠荡气,韵味无穷。

=============================
《除夜有怀》
作者: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注解】:
1、羁危:指漂泊于三巴的艰险之地。
2、岁华:年华。

【韵译】:
巴郡巴东巴西,离家多么遥远;
漂泊在这艰险之地,真难容身。
山峦错落,大雪下到更残漏尽;
孤烛一支,彻夜伴我异乡客人。
我与骨肉亲眷,不觉渐离渐远;
只有身边僮仆,跟我越来越亲。
漂泊生涯之苦,怎么经受得了?
除夕一过,明日又是新年新春。

【评析】:
这首诗写除夕之夜旅居之感怀。首联即对,起句点地,次句点人,气象阔大。颔联写除夕客居异地的孤独,颈联写亲眷远离,僮仆成了至亲。再烘托“独”字。末联点出时逢除夕,更不堪漂泊。离愁乡思,发泄无余。

=============================
《孤雁》
作者: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注解】:
1、之:往。
2、失:失群。
3、渚:水中的小洲。

【韵译】:
几阵齐飞的旅伴,全部回到了塞上,
只有你这孤雁,不知独自飞向何方。
暮雨中,你悲凄地呼唤丢失的伙伴,
你想栖息,却又迟疑畏惧不下寒塘。
渚上低暗,你孤独地穿越过了云层;
只有关山的冷月,伴随你孤苦凄凉。
虽然你未必会遭暗算,把生命葬丧,
只是失群孤飞,毕竟叫人疑惧恐慌。

【评析】:
这是一首咏孤雁的诗,作者借此以喻自己孤栖忧虑的羁旅之情。一联写同伴归尽,唯尔独去,写“离群”切题。二联写孤雁神态,先写失群原因,再写失群后的仓皇。三联写失群之苦楚。尽管振羽奋飞,仍然是只影无依,凄凉寂寞。四联写疑虑受箭丧生,表达诗人的良好愿望和矛盾心情。今人徐培均以为此诗“字字珠玑,没有一处是闲笔;而且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可称五律诗中的上品。”

=============================
《春宫怨》
作者:杜荀鹤

早被婵娟误,欲归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注解】:
1、婵娟:形态美好貌。
2、若为容:又教我怎样饰容取宠呢。
3、越溪女:指西施浣纱时的女伴。

【韵译】:
早年我被容貌美丽所误,落入宫中;
我懒得对镜梳妆打扮,是没有受宠。
蒙恩受幸,其实不在于俏丽的颜面;
到底为取悦谁,叫我梳妆修饰仪容。
鸟儿啼声繁碎,是为有和暖的春风;
太阳到了正午,花影才会显得浓重。
我真想念,年年在越溪浣纱的女伴;
欢歌笑语,自由自在地采撷着芙蓉。

【评析】:
这首诗是代宫女抒怨的代言诗,其实也含有自叹无人赏识之意。首联写因貌美而入宫,受尽孤寂,不愿梳妆,颔联写取宠不在容貌,因而不必妆扮了。颈联写景,春风骀荡,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借以烘托春心受残,寂寞空虚的情感。末联写往日之悲苦,更露其怨情。“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是历来为人所推崇的名句。
关于此诗作者,历来有所争议。欧阳修和吴聿以为周仆所为,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却断为杜荀鹤所作,且云:“故谚云:杜诗三百首,惟在一联中,‘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是也。”孰是孰非,有待行家考证。

=============================
《章台夜思》
作者: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解】:
1、殊:绝。
2、乡书:指家书。

【韵译】:
长夜中清彻的琴瑟撩人幽怨;
好象风雨绕弦无尽凄楚悲哀。
孤灯之下听到楚地号角凄怆;
西边一钩残月巳经落下章台。
韶花宛若芳草经秋业已衰落;
当年深交老友也都绝迹不来。
寄给亲眷家书正愁难以发出,
尽管传书秋雁又从北塞南回!

【评析】:
这首诗是怀人思乡之作,在概是寄给越中家属的。诗以“夜思”为题,开篇却不写思,而写夜听瑟声,接着写听到悲凉的楚角,勾动了游客怀“思”。诗的后半,即为所“思”的内容:芳草已暮,韶华已逝,故人不来,乡思难寄。最后点出时当秋节,更令人秋思不断。诗中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恨,读来不胜悲凉凄楚,叫人肠
断。

=============================
《寻陆鸿渐不遇》
作者:僧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解】:
1、扣门:叩门。

【韵译】:
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
乡间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
近处篱笆边都种上了菊花,
秋天到了却尚未见它开放。
敲门竟连一声犬吠都没有,
要去向西家邻居打听情况。
邻人报说他是到山里去了,
回来时总要西山映着斜阳。

【评析】:
诗是写访寻友人陆鸿渐不遇,大有乘兴而来,扫兴而归的感慨;但吐属自然,毫不装点做作。层次分明,有条不紊;虽不讲对仗,其音调却合诗律,仍然算作律诗。唐诗中此种律诗亦有所见,如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一首,便是一例。



唐诗三百首·卷六、七言律诗

=============================
《黄鹤楼》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解】:
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武昌县,民国初年被火焚毁,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文袆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也有人作昔人已乘白云去。
2、悠悠:久远的意思。
3、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4、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韵译】: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
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
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
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评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
《行经华阴》
作者:崔颢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注解】:
1、迢峣:高峻貌。
2、三峰:指莲花、明星、玉女,华山最著名的三峰。
3、武帝祠:指巨灵洞。
4、畤: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

【韵译】:
高峻的华山俯瞰古都咸阳城,
天外三峰不是人工所能削成。
巨灵河神祠前云雾将要消散,
仙人掌峰顶大雨过后天初晴。
函谷关北枕黄河华山更险要,
西连驿路祀神所在益加旷平。
敢问路旁追名逐利的过客们,
怎么比得上在此学道求长生?

【评析】:
这首诗是写行旅华阴时所见的景物,抒发吊古感今的情感。诗的前六句全为写景。首联写远景,起句不凡,以华山之高峻和三峰的高矗天际,压倒京都之豪富,暗寓出世高于追名逐利,颔联写晴雨时的景色,这是写近景。颈联写想象中的幻景,描述华阴地势的险要和汉畤的形胜。即景生感,隐含倦于风尘退隐山林之意。尾联反
诘,借向旁人劝喻,说明凡争名夺利的人,就不得安心息影学长生之术。隐约曲折,潇洒自如,风流蕴藉。
全诗打破了律诗的起承转合的格式,别具神韵。诗境雄浑壮阔,寓意深刻。

=============================
《望蓟门》
作者: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解】:
1、一去:一作“一望”。
2、三边:汉幽、并、凉三州,其地皆在边疆,后即泛指边地。
3、危旌:高扬的旗帜。
4、投笔吏:汉班超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曾投笔叹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后终以功封定远侯。
5、论功:指论功行封。
6、请长缨:汉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心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后被南越相所杀,年仅二十余。缨:绳。

【韵译】:
一到燕台眺望,我就暗暗吃惊;
笳鼓喧闹之地,原是汉将兵营。
江山积雪万里,笼罩冷冽寒光;
边塞曙光映照,飘动高高旗旌。
战场烽火连天,遮掩边塞明月;
南渤海北云山,拱卫着蓟门城。
少年时虽不象班超,投笔从戎;
论功名我想学终军,自愿请缨。

【评析】:
诗是吊古感今的。开首两句说北望蓟门,触目惊心。起句突兀,暗用典故,说燕自郭隗、乐毅等士去后,即被秦所灭,故客心暗惊。又汉高祖曾身击臧荼,故曰“汉将营”。因而清人方东树说:“岂是时范阳已有萌芽耶?”(《昭昧詹言》卷十六)怀疑这是对安禄山的叛乱有所预感。颔联、颈联写景雄丽。全诗扣紧一个“望”字,以“烽火”承“危旌”,以“雪山”承“积雪”。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格调高昂诗。从军事上落笔,着力勾画山川形胜,意象雄伟阔大。为尾联抒发从戎之志做好铺垫,使人读了慷慨非常。

=============================
《九月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作者: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注解】:
1、三晋:战国时韩、魏、赵三家分晋,号三晋。今属山西、河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