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认识马云-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阿里巴巴集团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网商大会暨第二届网商节在杭州成功举办。
2007年10月10日:
中国工商银行与阿里巴巴联合推出的网商融资新产品“易融通”正式宣布上线。首批4家企业通过阿里巴巴从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获得贷款,共计75万元人民币。
2007年11月6日:
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688)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全球发售集资总额为131亿港元(17亿美元),其中包括收市后行使的超额配股权的集资额,这使得阿里巴巴成为全球第二大规模的互联网公司首次公开发售。
2007年12月5日:
阿里巴巴集团正式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它的发布,意味着国内互联网企业开始自觉、有序地承担起社会责任。
2008年3月:
阿里巴巴成为恒生综合指数及恒生流通指数成分股。
读者点评《谁认识马云》节选(1)
附录三
读者点评《谁认识马云》节选
2006年11月,《谁认识马云》面世,短短一个月内便蹿上财经人物畅销书排行榜首位,这是我们欣喜却又始料未及的。欣喜的是我们的努力让读者认识了马云这样一个人物,却又未料到读者对马云的关注居然如此密切。以下选取部分读者的评论,对于他们的支持,我们深表感谢!
《谁认识马云》带给我的思考
第一次接触马云是因为《赢在中国》,除去阿里巴巴的因素,仅就赛事本身而言,这个评委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妙语连珠的点评,极实在也极诚恳,对案例本身和生活都有很强的指导性。
感谢刘世英老师,用了一周的时间,使我重新认识了马云。
纵观马云的人生历程,从童年时代身材瘦小却爱打架的顽童,到青年时代永不言弃参加了三次高考,以及之后多次艰苦创业却又历经多次失败,而最终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成功企业家,'奇。com书'一个坚守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有着强烈使命感的企业领袖,他扬言要带领全球网民进入“网商时代”—这一切都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这就是出现在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出现在民间、出现在草根阶层的“马云现象”。
从马云身上,我看到了战胜自己、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创业的激情,奋斗的豪情,成功的信心,创新的精神。
用马云的话讲,在创办阿里巴巴的时候,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告诉自己,可以用各种各样创新的手法,但是不能用各种各样流氓的手法做事情,做不被容忍的事情。否则有一天会有人说:“马云,你当年打天下是用了流氓的招数。”所以,我提醒自己,提醒以前的各位同事,这才是应该具有的创业精神。
我很欣赏他的一句话:“心中无敌者,无敌于天下”,说的是心中不要把别人当对手,只有你心中不把别人当对手,你才能学习他、超越他。人,最大的对手应该是自己。
人,需要永远保持零的温度状态。
从马云的身上,我学到了怎么去做事情,怎么去做一个做事情的人。
我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做事情的人,并把事情做好。
(李云飞,2007年2月5日)
倒立者马云
我认识的CEO中,有两位CEO身处不同行业,却有着一些共性,就是马云和潘石屹,他们都信奉这样的理念:永远不做大多数。
在《谁认识马云》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马云的特立独行之道。逆向思维可以构成核心竞争力。马云有句口头禅:倒立看世界一切皆有可能。为了强化逆向思维,马云甚至把倒立写进公司的企业文化里。每位员工在转正之前,需要通过一项特殊考核—倒立,男性需保持倒立姿势超过三十秒才算过关,对女性的要求稍低些,十秒即可。
马云的理念是:“倒立看世界是我们的一种文化,网站每个员工都必须学会倒立,双手撑着。我们从正面一定打不过eBay,倒过来看呢……”仅靠倒立显然远远不够,但是,马云的逆向思维有着互联网时代的法则:学会站在客户的角度来看问题,而不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作为互联网界的标志性人物,以及一个喜欢打破常规的CEO,《谁认识马云》无疑选择了一个好的切入点,也提供了一个发现马云的角度。
读者点评《谁认识马云》节选(2)
(金错刀,2007年1月13日新京报)
天下谁人不识君
我不认识马云,当然马云也不认识我,是刘世英的《谁认识马云》一书让我有幸认识了马云。《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兼《经济日报》出版社社长刘东华先生在序中感叹:“我们这些中国老乡,真的认识马云、认识阿里巴巴了吗?”是呀!日本人孙正义因为真正认识了马云,率先给阿里巴巴做了“舅舅”,美国人杨致远因为真正认识了马云,急急忙忙让雅虎做了阿里巴巴的“岳父”。而我们这些中国老乡难道只能通过日本人、美国人、欧洲人,只能通过全世界外国人的眼光间接地、将信将疑地认识我们中国的优秀儿女,承认自己骨肉兄弟的出类拔萃和伟大创造吗?
我被“马云”这个名字所吸引,相信很多读者和我一样。没有办法,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想从13亿人中脱颖而出,吸引大家的眼球确非一件易事。
马云的丑
对于马云的酷丑,大家是共识的。也有人委婉表达为“酷”,“酷”得有点像天外来客,演外星人基本不用化妆。其实COOL,对于一个长着小老头一样娃娃脸的马云来说,也不准确,他的长相与冷峻不搭界,也并非很爷们儿。因此准确的描述还是丑。不过我是挺羡慕马云的,他长了一张让人过目不忘的脸,相信大家登陆阿里巴巴、淘宝网和雅虎中国的时候,眼前总是浮现出他那张“酷脸”。马云旗下公司的最佳形象代言无疑就是马云那张脸。
马云的倔
马云是少年时期动手,青年时期动口。幼年的他和许多同龄的男孩一样,在人们的眼中都是典型的差生:叛逆、倔强、爱打架、逞强、顽皮淘气、屡教不改。因为打架,马云受过多次处分。最严重的一次打架,年幼的马云受伤被送进医院,缝了许多针。也因为打架,受过多次处分的马云被迫转学,进了杭州八中。
这位老先生不单爱打架,而且从来不避讳自己的身单力薄,不论敌人多么强大,只要惹恼了他,他就硬碰硬地和对方“单练”。打架从来不哭。赢就是赢,输就是输,不骂娘,更不向家人告状。一个小小少年骨子里却有一点倔强,可贵的是他把这种不屈不挠的倔强淋漓尽致、不折不扣发挥到商战中,许多年以后的淘宝与eBay的PK之战,马云麾下的一小撮流寇一举击溃美式装备的王牌军,就是马云的痞和倔的真实写照。
马云的傻
喜欢打抱不平,经常帮别人打架,少年马云坚定不移地践行他在武侠小说中看到的“侠骨仁心”。到了小学四年级,他在学校又帮人打架,伤得白骨都露出来了。没有麻药,只好直接缝针。“虽然很疼,但我当时眼泪都没掉一滴。”
在高考中数学考1分,还有勇气参加3次高考,是马云的第一傻。
1999年夏末秋初,马云的阿里巴巴得到软银投资的总裁孙正义的认可。计划给阿里巴巴投资,于谈判的过程十分艰辛,3000万美元投资基金的获得实属不易。回国后,马云却反悔了—一向不贪心的马云不是嫌钱少了,而是嫌钱太多了。他对孙正义的助手说:“我们只需要足够的钱,2000万美元,太多的钱是坏事。”孙正义的助手立刻跳了起来,这简直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谁会嫌孙正义的投资太多?这是马云的第二傻。庆幸的是孙正义看重马云的傻,他的回复是:“谢谢您给了我一个商业机会。我们一定会使阿里巴巴名扬世界,变成像雅虎一样的网站。”
马云的狂
“男人的长相往往与他的才华成反比。”“我就是拿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从此番言语中足见马云的“狂”。
马云“狂”不是没道理的。他左手是阿里巴巴,右手是淘宝网,口袋里还放着支付宝。
马云所提出来的这种由网民到网友进而到网商以及整个网商时代的概念,其产生的基本前提就是2004年互联网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在这一年中奇 …書∧ 網,中国互联网用户增长了1000多万,总数突破了9000万,这个数字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绝对数量,而且已经占到中国总人口比例的7%以上,这意味着“互联网”这个概念已经受到全社会广泛的关注。一向眼光独到的马云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命题:“今年电子商务最大的成果就是‘网商’群体的诞生'奇。com书',电子商务正在让互联网走进‘网商’时代。”
读者点评《谁认识马云》节选(3)
阿里巴巴的目标是要改变全球生意人做生意的方式,是要将全球网民带入网商时代。这样,阿里巴巴注定属于整个世界。
感谢这个精英辈出的时代让我们品味精彩!感谢马云振聋发聩,激发起我们激情创业的梦想!记住马云的话:“只要有激情和勇气,人生在零度也能沸腾!”
(独钓寒江雪,2007年12月14日http://blog。sina。cn/s/blog_569f404c010009z2。html)
谁又能读懂马云?
《谁认识马云》也许能够让你认识马云,然而谁又能读懂马云?
除了马云自己,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答案!
如果按照马云的话说:互联网将由“网民”和“网友”时代进入“网商”时代。那就从某种意义上讲,致力于将互联网带入网商时代的阿里巴巴就势必成为一个变革者和弄潮儿。
我常开玩笑,马云有两大贡献:一是给了所有出身低微(非名校)的土鳖们信心,因为环境不重要,有心最重要;二是给身材矮小、相貌平凡的青蛙以动力,因为可以通过培养内心的强大,历练智慧和胸怀来增强男人的魅力。
这未免让我想起了一句话:男人靠征服世界征服女人,女人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
知识经济时代,梦想年代,一切皆有可能。马云是一个充满梦想和激情的人。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他还是一个能够为他人创造梦想和实现梦想的人。
我个人认为,别看他狂言狂语,殊不知这是高调做人低调做事,不战而屈人之兵,借用言论起到广告作用的营销方式。关键是他能名实双向进行。
他敢说:“投资者最多是舅舅,主人是我们自己。”
在很多中国人心中,马云丑得可爱,丑得有魅力,有马云这样的标杆我甚至怀疑以后我们的审美观会不会改变。至少我觉得他非常帅。
书中精彩很多,也是因为马云的精彩太多,有太多马云语录可以供人咀嚼。
最后有意思的是结尾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借由书面媒体和网络媒体交融沟通,这种互动对书的推广又进一步加强,更多人会了解作者,作者也会通过这本书额外提供的平台使得更多草根呼声传递给更多的人。
我一直认为书的半部空间开放,缩短再版周期,增加互动反馈会成为一个趋势。总之,个人比较喜欢看刘世英的书。
总体上讲《谁认识马云》是本不错的书。尽管很多人知道马云,但是这本书可以让你更加认识马云。能否读懂马云就看自己领悟了。
借用马云经常说的一句话,给所有需要自我激励的朋友。不要眼红人家成就,多问自己如下问题:“Ifnotnow,when?Ifnotme,who?”(如果不是现在,是何时?如果不是我,那又是谁?)
(菩提树丫枝,2008年1月21日http://blog。sina。cn/s/blog_4ed3d04501008y20。html)
“马云现象”留给我们的思考
后记
“马云现象”留给我们的思考
纵观马云的人生历程,从童年时代身形瘦小却爱打架的顽童,到青年时代永不言弃参加了三次高考,以及之后多次艰苦创业却又历经多次失败,而最终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成功企业家、一个坚守自己核心价值观和有着强烈使命感的企业领袖,他扬言要带领全球网民进入“网商时代”……这一切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就是出现在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出现在民间、出现在草根阶层的“马云现象”。
“马云现象”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是战胜自己、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还是创业的激情、奋斗的豪情、成功的信心、创新的精神?我想更有许多反逻辑的思考:
1。为什么“差学生”也能成功?
马云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一所可以被认为是“名不见经传”的二流学校,比起出身名校的张朝阳、丁磊、陈天桥,马云的求学经历可谓是一路坎坷。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创建了一个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