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九种教育方法-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汤姆颇有音乐天赋,简谱掌握得很快,两只手弹起来也非常协调。仅仅半年的时间,小汤姆就熟练掌握了音乐的基础知识,并且在全美少年音乐大赛中还获得了个二等奖。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的好胜心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好胜的对象应该超越自我
竞争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实力,而要提高实力,关键是超越自己。当然,孩子要提高自己就得向别人学习,要进行横向的比较,以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但是无论怎样横向比较,最终还要改变自我,才能有成效。连自我都不能超越的人是无法超越别人的,超越自我是超越别人的前提,超越别人只不过是超越自我的一种自然结果。很多家长把超越自我和超越别人的关系颠倒了,他们总是搞横向比较,忽视了孩子自己跟自己比是否有进步。这样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形成眼睛盯着别人位置的不正常的“排队心理”,于是很自然就会滑向嫉妒的泥坑。
——好胜应该对事不对人
所谓“胜”,只是说在某一件事情上比别人做得好,如此而已,并不是说整个人比别人高一等。语文不如你,但数学可能比你好;学习不如你,但体育可能比你强;绘画不如你,但音乐可能比你好。也就是说,所谓胜负,主要是对事而不对人的:人都是平等的,都是好孩子。这样的“好胜”和“竞争”就不容易造成某些孩子的妄自尊大和另一些孩子的自卑,就比较健康。如果对孩子某次考试成绩的高低和某次比赛的输赢太在意,老要分出个“好生”和“差生”,这种竞争的结果就会涉及到孩子整个的生活质量,于是一下子就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事情的比赛转移到人的位置上去了。
——敢于面对失败
在竞争中,孩子难免会遭到失败,受到打击。这时,父母千万不能责备、讥笑孩子,这样会使他气馁,甚至失去信心,丧失竞争意识。父母可以引导孩子从竞争中发现自己的进步和长处,帮助孩子走出失败的阴影,使他懂得竞争既是展示自己的力量,也是检验自己的不足,其目的是求得进步。
第五部分 斯宾塞:快乐教育法
好奇心让孩子自愿学习
很多孩子对学习是非常敌视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学习剥夺了他们玩耍的重要时间和吃零食的时间。他们宁愿在沙地上玩闹打滚,也不愿意静下心来坐在书桌前学习。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他们不明白学习的真正意义。
小斯宾塞有一段时间只爱玩游戏,对书本不感兴趣。一天,老斯宾塞拿着个沙漏,告诉他说,这是古时候的钟表,里面的沙子全部漏下去时,整好是三分钟。小斯宾塞想玩玩这个沙漏。这时老斯宾塞说,以沙漏为计时器,和爸爸一起看故事书,每次以三分钟为限。小斯宾塞很高兴地答应了。小斯宾塞果然静静地坐下来听爸爸讲故事。但事实上他根本没有留意看书,而是一直看着那个沙漏,三分钟一到,便跑去玩了。
老斯宾塞没有气馁,他决定多试几次。这样数次之后,小斯宾塞的视线渐渐由沙漏转移到故事书上了。虽说约定三分钟,但三分钟过后,因为故事情节吸引人,小斯宾塞听得特别入神,他要求延长时间,但老斯宾塞坚持“三分钟”约定,不肯继续讲下去。小斯宾塞为了早点知道故事情节,就自己主动阅读了。
开始的时候,老斯宾塞在一旁陪伴孩子读书。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小斯宾塞也懂得询问了。
不久,老斯宾塞教孩子学习查字典。他在以后的短短半年中,所学习的生字超过了很多大孩子。
当然,故事书也远远不能满足他的阅读兴趣了,小斯宾塞开始广泛地阅读有用的书籍,大大开阔了自己的视野。
在人类社会里,对任何事物都保持一种强烈的好奇心的人,兴趣往往十分广泛,创造力也特别强。这种人对大家觉得平常的问题,依然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驱使着他不断学习、积极进取。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看到自己不了解的事物都想探个究竟,小的时候更是这样,孩子会对自己所看到的一切感到惊奇,常常会向父母问这问那,久而久之即使最有耐心的父母也会感到麻烦、费劲,其实他们往往忽视重要的一点,好奇心是促使孩子学习、成长的良机。
好奇心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可以培养的,如果学习的内容就像一壶白开水,没有一点悬念,没有人会对此产生兴趣,真正的趣味学习在于制造悬念,由浅入深。
有一对父母,他们不是把孩子看的书放在书桌上,而是把这些书籍藏起来,可爱的孩子觉得父母既然把它藏起来,肯定是一本不同寻常的书,便“偷”来仔细阅读。可见,只要掌握了孩子的好奇心,就别怕孩子没有学习的动力。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是父母成功引导孩子的关键所在。
教育孩子读书也要勾起他们的好奇心,才会被认为有意思,有奔头。眼前的事物才会变得其乐无穷。家长完全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乖乖地学习,还以此为乐。
第五部分 斯宾塞:快乐教育法
培养孩子的快乐性格
斯宾塞认为要让孩子快乐地成长,就必须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这需要家长做到以下几点:
——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
平时注重孩子的爱好,为孩子提供各种兴趣的选择,并给孩子必要的引导,孩子的爱好越广泛,自然就越容易拥有快乐的性格。
——限制孩子的物质占有欲
因为给孩子东西太多会使其产生“获得就是得到幸福的源泉”这样一种错觉,所以应结合事例教育他们,生活的快乐不能仅与物质财富的占有划等号。
——密切同孩子之间的感情
在培养孩子快乐性格的过程中,友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要鼓励孩子与同龄人在一起玩耍,让他们学会愉快融洽的人际交往。
——给孩子提供决策的机会和权利
快乐性格的养成与指导和控制孩子的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父母要设法给孩子提供机会,使孩子从小就知道怎样使用自己的决策权。
——保持家庭生活的美满与和谐
家庭和睦也是培养孩子快乐性格的一个主要因素。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幸福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成年后能幸福生活的比在不幸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要多得多。
——父母教孩子调整心理状态
首先应使孩子明白,有些人一生快乐,其秘诀在于有适应力很强的心理状态,这使他们能很快从失望中振作起来。在孩子受到某种挫折时,要让他知道前途总是光明的,并教孩子注重调整心理状态,使其恢复快乐的心情。
第五部分 斯宾塞:快乐教育法
快乐教育的禁区 (一)
斯宾塞认为要实现快乐教育,就必须避免走入下列教育的误区:
——粗暴尖刻的言语
小斯宾塞有一个同学莎拉,他胆子很小,从小生活在爷爷奶奶身边,爷爷奶奶对他精心呵护,日常生活几乎大包大揽地代办,慢慢地,莎拉养成了内向、胆怯的性格。
后来,莎拉开始到父母身边生活,爸爸脾气比较暴躁,莎拉在他面前经常吓得什么都不敢说,不敢做。一天,家里来了客人,爸爸让莎拉给客人倒水,一不小心,茶杯摔在了地上,爸爸当着客人的面劈头盖脸地就骂道:“你真是个笨猪!”生性敏感的莎拉羞愧得无地自容。
当天晚上,莎拉做了一个噩梦,看见爸爸恶狠狠地指着他的鼻子,用手指着他的脸。从今以后,莎拉看到爸爸就紧张,越紧张越是出错,每当这时,爸爸都毫不留情地加以训斥。莎拉最后患了恐惧症,每天晚上做噩梦,一点风吹草动都紧张得不行。
莎拉的父母是爱他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由于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常会以粗暴的打骂来发泄情绪。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常常不注意就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如:“你看看人家邻居的孩子,学习多好啊,你怎么就这么笨呢?”“你和你爸爸一样,都是没出息的东西。”“你真笨,连这样简单的问题都不会。”
这些语言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自信、自爱。最可怕的是它还将影响孩子的一生,使他们长大了以后心里始终有缺陷。
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只体现在身体上和智力上,而且还体现在心理上。一棵小树苗,只浇水施肥而不见阳光,就难以长成参天的大树。家庭尊重之于小孩,就好比阳光对于小树苗。要想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切忌在众人面前用命令和训斥的口吻和他们说话,对孩子采取冷漠和粗暴的方法都是非常不可取的。教育孩子时恶言相向是一种极不尊重孩子的表现。
——过分地批评孩子
很多父母易犯这样的错误:孩子犯了小错误,父母跟孩子一样,不去注意,更不用说提醒孩子注意了;而当孩子犯了大错误,正在内疚、痛苦,需要安抚的时候,父母不但不去抚慰那颗脆弱的心,反而不等孩子从挫折感中恢复过来,就在现场大呼小叫,一遍遍捶胸顿足地数落孩子,甚至将孩子过去所犯的错误都翻出来数落一遍。
事实上,只要孩子不是犯错过大,对一些不符合父母标准的小错误,父母可以加以提醒,不需要横加指责。过多地指责会使孩子常常处于无地自容的境地,尤其是在生人面前斥责孩子,对孩子的打击更大。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形成一种消极的思想“我不行”、“我干不了”等等,埋下了自卑的种子。
对于小错误,父母应当保留孩子的面子,做出适当的提醒。对于大错误,父母同样应该注意孩子的心理承受力,防止批评过度。
——冷漠和麻木
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引起别人的注意,孩子既愿意得到父母的表扬,也愿意忍受父母的批评,而最不希望自己被父母忽视。
冷漠,对孩子来说是极具杀伤力的行为,冷漠留给孩子的心理阴影将会终身不散。在斯宾塞看来,冷漠地对待孩子比打骂孩子更加恐怖。在冷漠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会很容易产生心理异常、心理变态。
第五部分 斯宾塞:快乐教育法
快乐教育的禁区 (二)
六岁的小女孩泰瑞总是打她两岁的弟弟,她的父母也总是告诫她别碰弟弟或做点好事,如若不然,她就会受到惩罚。但泰瑞的坏行为却并未停止。因此,泰瑞常常是在挨骂之后再被送进她自己的房间。
其实,泰瑞是因为感到自己的位置被小弟弟取代了,而她又太小,不知道怎样才能引起父母的注意。于是,她才用打弟弟的方式来换取她所期望的父母的关注。
用挨打来获得母亲的重视和赏识,可见孩子用心之良苦,可见获得重视的感觉对孩子有多么重要。
但遗憾的是,父母常常因被繁忙的日常生活所累而忘记了去表扬孩子的优点,也忘记了在孩子困惑时帮孩子一把。相反,他们只有等到孩子犯错误之后才去关注他们。
想要让孩子快乐地成长,父母一定要注意:
经常抚摸、拥抱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被爱、被关怀;
不要经常惩罚孩子,尤其不能重罚,更不要为一点小事就对孩子施以身体或心理上的惩罚;
即使拒绝孩子的要求,也应该让孩子知道原因,而不是简单地对孩子下达命令;
必须满足孩子合理的生理需求,不要用不准吃饭、不准上厕所、不准睡觉等手段来处罚孩子。
——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斯宾塞指出: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世界,是要靠自尊来支撑的。尊严可以带给人自信,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每个人都有自尊,尤其是还未成年的孩子。他们往往因为年龄阅历的关系更为在意别人的话语,尤其是自己的父母。父母无意间说出的许多话,都可以潜入孩子意识当中,而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和成年生活中不断地支配他们的行为。
孩子的自尊心像幼苗,一旦受到伤害,会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所以父母除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外,还应该注意培养孩子正常的自尊心。
——把自己的遗憾交给孩子完成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父母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弥补父母的遗憾。比如曾经希望当画家的父母,最后没有实现这个愿望,于是他们从孩子出生的那天起就计划把孩子培养成画家来一偿夙愿。
不加选择地为孩子的未来做很多规划,是很多父母的毛病。孩子们在父母准确给自己定位的人生道路上疲于奔命,更多的精力浪费在以后可能不会用到的知识的学习上,真正自己想学的知识的也可能因此而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