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跟随曹操 >

第45章

跟随曹操-第45章

小说: 跟随曹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士长更是恼怒地一拍马背,转身就去找援兵了。
    等援兵来了,黄花菜都凉了。就在弩箭呼啸的那一瞬间,小巷里的力士已经催动了马车;等到卫士们散乱地围在李儒周围时,我们的“战车”已经获得了足够的速度,猛虎下山般冲向敌军!嘭的一声巨响,挡在“战车”前面的五六个人直接就被撞飞了,不是当场死亡,就是筋骨寸断,李儒马车前顿时出现一个大大的缝隙!
    就是现在,我舔了下干裂的嘴唇,“弩手继续射击,锦衣卫士,随我冲锋!”
    六个人,清一色的牛皮札甲、厚背环首刀,两人一组,形成三个小小的阵势,冲了上来。一人防守,一人攻击,如沸水入雪,直入中央!胆敢抵抗的卫士们不是被砍倒在一旁,就是被弩箭点了名,我一下子冲到马车跟前,掀开车帘,当场呆立……
    只见车厢中只有一个中年男子身上插着三只弩箭,血已经快要流干了,可他不是李儒!   
第八十七章决战紫禁之颠(四)
    且说我们精心准备了许久,最后冲杀上来却发现车厢里躺着一个陌生男子,绝不是李儒。那个男子虽然身中数箭血已流干,手中却还端着一具精致的手弩。我走上前来,将那手弩一脚踹开,中计了,那个中途离开的“护卫长”一定就是李儒,好一个金蝉脱壳之计!不过幸好我在朱雀大道还布有伏兵,要不然这次可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李儒啊,李儒,枉你聪明一世,还是落入我的算计之中。
    这个时候,王允和吕布也发动了……
    就在李儒离开皇宫的一刻,董卓也从另一侧的宫门那入宫了。本来他待在鹛坞挺舒服的,可是突然李肃来报,说是得到了消息:献帝重病。本来他过去就授权李儒弄死了一个废帝,如今如果再死一个,那名声也太不好听了,这不成了皇帝杀手了吗?所以一得到消息,董卓本来想穿上铠甲,可是貂蝉说:“您现在都是相国了,是朝中的大官,怎么还能和武夫一样打扮呢?”董卓一想也是,就在貂蝉帮助下穿好锦袍,带着一大票人进京了。
    刚到城门口就触了个大霉头,十几个小孩子一起在唱一首莫名的童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歌声悲切。董卓不知怎么,心中突然一慌,问那李肃:“你看见李儒没有,他没去皇宫?”
    “李大人半夜就去皇宫探看,现在估计回家中补觉去了。”
    “这小子也不知道等我,他儿子还在我们鹛坞乱窜呢,老夫快受不了了。几次想砍了他!”
    “相国说笑了,那李封我见过,挺听话的啊。”
    “我是爱说笑的人吗?这小子现在就是匹野狼!”董卓横了李肃一眼,正当李肃胆战心惊的时候,董卓哈哈大笑:“小子,你怕了?”
    “相国……”
    “我娘说咱们西凉人都是狼,是狼就该天生天养,李儒太宠他的儿子了,这样这个小李封永远也成不了狼,只能是个绵羊!绵羊就是上天专门留给狼吃的!”
    李肃默然无语……
    来到了北掖门口,董卓一挥手,他的亲卫们就形成了两道人墙,前几天诚心认错的吕布也在其中,李肃纳闷地问道:“相国这是何意?”
    董卓也无奈的说道:“这都是李儒的主意,他说现在我好歹也是相国,该有的仪仗也该准备一些,要不然让天下人还以为咱们西凉人马不懂礼数呢。”
    李肃暗自心惊,暗道宫中只布置了十余人,又怎么会是这些人的对手呢?连忙上前阻拦道:“相国不会入宫也带这么多人吧,宫中本来就都是李儒大人的手下,又何必拘泥于虚礼呢?现在皇帝病重,您带这么多人进宫,万一皇帝有失,天下人该怎么看您呢?”
    “你说的对,险些误了大事。”董卓点了点头,命令侍从武士推下,一边和李肃走进宫门,一边说道:“你们读书人花花肠子就是多,我们武夫就想不到这些。待会见了那小皇帝,该怎么说你可提醒我点,免得被旁人看了笑话!”
    李肃擦了擦汗,“相国言重了……”
    等到两人都进了北掖门,一旁侍立的几个小黄门突然奋力将宫门合了起来,董卓警觉地一回头,看到自己的卫士都被关在了外面,于是问身后的李肃:“怎么回事,宫门怎么关了呢?”谁料到不但没有换来李肃的回答,反而当胸被他刺了一剑,一下子刺了一个大大的血洞!董卓双手一把抓住李肃的宝剑,左脚一踢,已经将李肃踹到了一旁,口中大叫:“我儿吕布何在?”
    那吕布大踏步上前,手中方天画戟上鲜血直滴,戟尖挂着一个首级,正是董卓的侍卫队长董奋!吕布长戟一轮,砸向了董卓,口中暴喊一声,“奉诏讨贼!”
    董卓待要躲过,可是毕竟受伤过重,脚下打了一个踉跄,被吕布一戟砸在肩上,只听咔嚓一声,左臂已经被削了下来!董卓惨叫一声,发疯一样冲上来,招招都是以命换命、同归于尽,硬是把吕布逼退了三两步,可是已是强弩之末,被身后的李肃一剑削下首级。
    吕布左手提戟,右手拎着董卓的首级,一脚踹开宫门,口中大喊道:“奉诏讨贼臣董卓,余者不问!”他本以为士卒会立即欢呼投降,可是他错了。在场的侍卫都是李儒精心挑选的西凉勇士,在他们眼里,皇帝又算个屁!董卓就是他们的天,他们的神!现在天塌了,神死了,活着还有什么用?一个伍长高呼着“为董公报仇!”冲上前来,被吕布一戟挑开;那个伍长带来了一阵自杀冲锋的**,一个个侍卫高呼着口号冲了上来,又一个个心满意足的战死,给吕布身上留下一道道伤口。
    吕布也发了疯,从小到大,他哪里吃过这样的亏呢?就是虎牢关之战自己一个人挑战夏侯敦、夏侯渊、曹铄、魏延四人,也只是堪堪打个平手!正好看到一身是血的高顺带着陷阵营冲了过来,吕布看他们的神情,知道他们已经把并州军中亲董卓一系全都斩杀,顿时松了一大口气,高呼一声:“杀光董卓亲卫!”自己率先从宫门口冲了出来……
    一刻钟以后,董卓的侍卫们全都战死,吕布仍然怒气难消,于是下令高顺协助王允控制皇宫,自己带着张辽等将杀入湄坞,誓要杀光里面的所有人。
    这时候,留在朱雀大道的弩手派回来两个人,把那被射穿大腿的“卫士”拖了过来,我打眼看去,那人正是李儒!李儒见了我,顾不得捂自己的伤口,膝行两步:“曹铄,救我儿子!我李儒这条命就是你的了!救我儿子,董卓的亿万藏宝就是你的!”
    亿万藏宝,听着倒是挺诱人的,不过与宣誓效忠的李儒相比,差距就大了。我朗声说道:“救你儿子,你就要效忠于我,如何?”
    “成交!”
    (感谢大家对我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转眼已经上传二十万字了,在这期间,在大家的帮助下,才有了如今的成绩。明日敬请关注第一卷的最后结局。跟随曹操,明犯强汉者,随远必诛!)   
第八十八章决战紫禁之颠(终)
    我收拢部队后统计伤亡,仅有两个轻伤,老兵就是不一样。要救李儒的儿子,就要趁快。于是兵分两路:一路十人回到蔡邕家里,保护蔡邕家眷和蒲元;另一路跟随我直扑鹛坞。记得历史上皇甫嵩等人平日里还与董卓有点交情,他们查抄鹛坞时,董卓亲眷一律斩杀,就连他八十岁的老母亲也给杀了。现在历史发生了改变,从路边小卒嘴里得到消息,这次是吕布咬牙切齿地带人查杀鹛坞,不杀个尸横遍野才怪。
    一路上紧赶慢赶还是来晚了,离鹛坞还有二十里地,就看见了一个巨大的黑色烟柱直冲云霄,吕布真是个败家子。那鹛坞城墙之高下厚薄一如长安,是董卓役使民夫二十五万所筑,俨然是长安的卫星城,历史纪录皇甫嵩将董卓灭族后从中搜出黄金二三万斤,白银八九万斤,其余的奇珍异宝不计其数,现在居然被吕布一把火给烧了,真是个标准的败家子,诅咒你!
    可我没想到吕布也很郁闷,自己抢先来到鹛坞,除了泄愤外,也存了发财的意思。毕竟自己脱离部队已久,要想在短期内挽回自己的影响力,除了展现自己的武功外,最主要的还是带领士兵一起发财。可是真正诈开鹛坞大门,冲进藏宝库才大失所望,里面居然空空的什么都没有。士兵们还可以抢点零碎物件,多少也能捞一点,可是自己还指望藏宝库中的金银细软、武器辎重来组建新部队呢。“留着董卓亲眷,我要问话,其余的全给我杀了!”可是这命令下得为时已晚,除了董卓老态龙钟的老母亲,其余人已经悉数斩杀。
    吕布一把揪住那老人的头发,拽倒在地,厉声问道:“哪些个金银细帛呢?哪些个军器辎重呢?”
    那老人愤慨地反问道:“我的儿呢?”
    吕布不屑地一笑,“董卓匹夫,已成肉泥矣!”
    老人大恸,锤地哀号,三两声的工夫,已然没了气息。吕布大怒,下令举火焚烧鹛坞。待要离开,却听房中另有动静。吕布循声望去,只见一个三两岁的小男孩正小大人一样坐在胡床上,不哭不闹,尤为奇怪。这就是那李儒的儿子吧,长得倒是肥头大耳非常可爱,不过据说这李儒已经被人刺杀,留着这孩子也没什么用了,吕布一举方天画戟就要将其串死,没想到那男孩居然试图用手去抓长戟。吕布一缩手,那男孩顿时抓了一个空。他戏谑地问道:“家人都死绝了,你怎么不哭?”吕布也没想到会有回答,毕竟他只是一个三两岁的小娃娃而已,没想到那小孩居然回答:“我是狼,狼不哭!”
    吕布脑海中但觉轰的一声,思绪似乎飞到了二十多年前,大草原上一个小娃娃对这救他的老武师,同样用稚嫩的童音回答道:“我是狼,狼不哭!”
    吕布大笑:“娃儿,你倒与我有缘,从今日起,李封已死,你就是我的儿子吕枫!”说罢仰天长啸,声震环宇。张辽纳闷地跑过来,吕布乐呵呵地对他说:“文远,此子与我有缘,你替我把他抱走,交与严氏。我再寻找一幼儿尸首,斩碎喂狗!”
    等我来到鹛坞的时候,远远就看见旗杆上挂着一具白乎乎的身体,正是曾被封为谓阳君的董白(董卓的一个孙女),躲在地窖里的她一问三不知,吕布下令将她剥光了衣服,用铁钩穿起下身吊了起来。我来到的时候董白身下的旗杆已经被染成了红色,就像城堡中正在上演的颜色。我下令部下停止前进、全员戒备时,正看到城墙上吕布正将一幼儿尸首斩碎喂狗,大吃一惊。如今鹛坞中那会有别的孩子,除了李封外也就有一个董曼的一个孙子罢了。“奉先将军,真是许久不见。你堂堂英雄,怎么也搞虐杀这种事情,未免太有**份了吧!”
    吕布看到我吃了一惊:“曹铄曹子烈,你怎么会在这,联军打过来了?”他又摇摇头,“那群废物也有这本事?你是来行刺董卓的吧,来晚了,董卓已经被我干掉了。这是李儒的儿子李封,就该有这样的下场!”
    “奉先莫跟我开玩笑,李封?谁信啊?”
    那吕布并没有发怒,而是反常的从怀中掏出一个玉佩,扔了给我:“这是他颈上系的玉佩,上面有李封两字,”他看了下我,讥讽地说道:“奥,你不识字吧,稍后找人一看便知。”
    谁说我不识字,我写的简体字你们认识吗?回到东汉这么多年,我现在终于能将公文看懂了,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进步啊!居然诬蔑我,哼,看着吕布手中的方天画戟,没事,我不介意。
    我带着那块粘着血迹的玉佩来见李儒,李儒什么也没有说。过了一会儿,他费劲地在赵雨的帮助下站了起来,勉强走到我的跟前,拜了下去:“自今日起,李儒已死,李枫参见主公。”声音苍老嘶哑,好像一下子老了二十多岁。
    我连忙扶他起来:“是我无能,没有来得及赶上……”
    李枫摇摇头,“生死有命,是我这当爹的没有尽到责任,不怨您主公。”
    我叹了口气,什么也没说……
    而这时董卓被杀后,王允“禄尚书事,总朝政”。作为诛杀国贼的首要功臣,王允自然少不了朝廷的嘉赏和广大官员的称赞。于是,王允态度开始发生改变,似乎有些飘飘然起来:“连董卓这样不可一世的大奸贼都死于我的手下,我还有什么可惧怕的呢?”他便对任何人、任何事情都无所谓,毫不在乎,甚至居功自傲。“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每当群臣集会,王允很少像以前那样和大家推心置腹,共同商讨权宜之计,而是正襟危坐,面无和悦之色。慢慢地,群臣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推崇和拥护他了。
    王允这时开始清算大账了,在朝廷上严厉指责蔡邕道:“董卓是国家的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