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跟随曹操 >

第377章

跟随曹操-第377章

小说: 跟随曹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功的道理。现在诸葛亮重伤,法正、李严又皆是书生,正是咱们反正的好时候,我已经向曹军派出信使乞降,相信曹军也会欣然接受咱们的,今天半夜就能得到好消息。不知诸位兄弟意下如何?”
    他的手下早就被他用金钱美女喂饱了,哪里还提得出异议,何况自从跟随孟达以来,大家都跟着及时转向站队,先是依附于刘璋,再投靠诸葛亮,全都跟着孟达得到了不少好处。现在自己的老大提出建议了,众人哪里有什么异议,全都应诺。
    孟达见手下如此反应,心中也是一喜,他笑着说道:“我刚刚已经用言语稳住了法正、李严,等到曹军的使者到了,在曹军的支援下,咱们就举义行事。到时候擒下诸葛亮、法正、李严,咱们就立下了大功。何况诸葛亮现在生死未卜,与其让他回到剑阁碰运气,还不如去曹军战俘营里医治呢,曹军可是有大汉最好的外科医师啊咱们也算是救了这诸葛主公一命,也对得起他往日里对咱们的重视了。”
    见众人纷纷点头,孟达心中更是安稳,他对众人说道:“一会吃饭的时候,大家去各屯各曲串联一下,找找志同道合的人,不需要太多,只要能够控制局势就可。日后金钱美女,只要我孟达有份,就少不了你们的”
    众人被孟达言辞说动,全都充满斗志地开始行动,前往各处营帐。此时夕阳西下,正是埋锅造饭之时,士兵们来回走动,也方便了孟达的亲信们活动。看着诸葛亮的大帐,孟达偷偷笑着:这次要是成功生擒了诸葛亮,一个郡守的位置那是稳稳当当的,也许益州将下,曹军正需要一个熟悉蜀地的新刺史呢
    孟达得意地笑着,他万万没有想到,李严现在已经率部抬着诸葛亮悄悄离开……
    名楼inGL   
第七十四章 诸葛亮之死(大结局)第七十四章
    话说孟达派人向张颌乞降,张颌当然欣然同意,挑选部队连夜渡河,等到第二天一早,就堵在了孟达的营门口。这个时候法正刚刚起床,还没得及用高价买来的并州青盐刷牙呢。
    一听说曹军渡河,法正连忙召集众将议事,但是谁也没有前往中军帐的意思,法正顿时心中一凉,知道他们已经投向了曹军。这个时候,曹军和孟达所部并不知晓李严早就抬着诸葛亮离开了,还以为诸葛亮正在营中,因此只是严密包围,谨防他们突围。法正倒也是条汉子,为了给李严争取时间,法正假托诸葛亮的命令,率领所部九百余人奋力抵抗。以九百士兵对抗近万敌军,一个时辰之后,法正所部全军覆灭,就连法正也在抵抗时被曹军弩箭命中要害,不治身亡。
    而此时的剑阁之中,却是愁云惨淡。剑阁守将高翔顺利接应李严来此,并遍请名医,为诸葛亮诊治。众位白胡子名医们搭脉叹息,高翔和李严顿时全都明白了,不过名医们在此倒是有些效果,那就是在他们的诊治之下,诸葛亮终于醒过来了。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阴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苦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一边吐血,一边断断续续地说着,他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当说完这几句话后,诸葛亮再次陷入了昏迷之中,他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不要让自己的儿子离开成都。
    在锦衣卫数名指挥使的策划之下,早就潜回蜀地的张松顺利溜进了成都城。这时候成都城中虽然看起来风平浪静,内中却是很不平静,蒋琬的突然离开,让城中消息灵通之辈都感到了异常,接着锦衣卫发来的大批传单更让大家了解到了前线的战况。这个时候,蜀地虽然没有伤到元气,却使大家却丧失了对胜利的信心,全都陷入了迷茫当中。加上大家现在得知曹军已经平定了江东、江南,正征调队征讨益州后,大家更是有了改换门庭的念头,张松来的正是时候
    三天之内,足有百余人倒在了血泊之中这大大震慑了骑墙派,许多人赶紧拉关系找门路,向张松套近乎。但是他们并不清楚,其实刺杀这些人,并不全是锦衣卫的功劳。如果锦衣卫真有这么厉害,那还打什么仗啊,直接靠他们就能够平定天下。在这刺杀过程中,有许多准备反水的蜀军将领也掺和其中,以同僚们的性命充当自己的投名状。但是为了自己的声名着想,他们就把这事情全都推到了锦衣卫身上。
    张松下令宵禁,封闭成都四门,整顿军械准备守城,同时派出大批使者,前往益州各地劝降。诸葛亮占领益州时日尚短,还来不及撤换所有的官员,许多人其实对于谁当自己的主公并没有多少意见,更何况曹军治下百姓安乐,官吏的待遇也不错,加上曹军势大,使得很多人都摘下了诸葛亮的旗子,投向了曹军。
    这时蒋琬想要率军反扑,可是手中根本就没有得力的大将,高翔守城尚可,指挥部队攻城夺寨实在不是他的强项;再说了剑阁如今正面对着曹军的凌厉攻势,也根本就抽不出多少部队来。除了扼腕叹息,蒋琬、李严他们居然再也没有任何方法。两个人只能够抱着诸葛瞻,在昏迷的诸葛亮面前放声大哭。
    蒋琬知道诸葛亮不是一般人,不会迁怒于自己,更不会做出冲动之举,事到如今,他更希望诸葛亮能够为他们指点迷津,找出一条出路来。于是蒋琬不顾李严的眼色,对诸葛亮说道:“主公,我虽然为您的身体担忧,但是也不会单单为此而效妇人之举。如今我们轻率离开成都,张松趁虚而入,占据成都妖言惑众,如今益州大半已经益州,咱们的基业岌岌可危而且有消息称曹仁大军东进,行军速度极快。而益州上下群龙无首,根本就无法抵挡现在还请主公为我等指出一条明路来,要不然不几日我等就要追随主公而去啊”
    可是,诸葛亮苦笑着摇了摇头,这又有什么意义呢?除了再让大批忠勇的将士倒在血泊中,再让大量信任自己的百姓颠沛流离、饥饿无助外,还能够有什么好处呢?诸葛亮叹了口气,“公琰,待我死后,你率领大家降了吧”
    诸葛亮笑着点头:“我知道,我知道,只不过……百姓自黄巾之乱后受苦良久,如今曹军治下虽然有些重商轻农,但是百姓却也是安居乐业。咱们这么多年来收集了这么多情报,糊弄得了别人,难道还要糊弄自己吗?百姓在曹操、曹铄治下确实比在咱们这边幸福富裕,如今也该让百姓们喘口气,休息一下了。公琰、正方,我等最初起兵也不过是想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而已,如今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那么就不要再犹豫了。我死之后,你们就投降曹军,曹铄求贤若渴,定会重用你们,瞻儿就拜托于你们了……”
    诸葛亮看着诸葛瞻还想说些叮嘱的话语,然而刚刚的那番话已经耗尽了他所有力气,他奋力伸出手来,伸向了诸葛瞻的发髻,想要轻抚下这聚少离多的宝贝儿子,只是手伸在半空中已然没了力气,垂了下来……
    两日后,蒋琬、李严向赶赴剑阁前线的夏侯渊投降,夏侯渊受降,命厚葬诸葛亮并善待诸葛瞻。半个月后,夏侯渊、曹仁顺利会师成都,并将益州全境收入囊中,大汉全境就此平定。益州很快就像大汉其他地区一样,废除了口赋等种种苛捐杂税,百姓负担大大减轻,从此过上幸福安康的新生活……
    三年后,夏侯惇病逝,已担任两届丞相的曹铄将丞相一职交付曹昂,担任军政议事会委员长一职。十年后,曹昂辞掉丞相一职,接任委员长。而曹铄则推掉一切职务,与众多老将隐居于邺城之北,从此不问世事,悠闲于田野之中……
    (以下YY,供大家一笑:
    大汉历四百二十二年,曹操病逝。
    大汉历五百二十一年,建立澳大利亚流放区,后升级为澳州。
    大汉历九百七十六年,大汉远征军首次饮马莱茵河,欧洲大半并入大汉疆土,汉语成为国际唯一通用语言。剩下的欧洲土著纷纷挑灯夜战,努力学习汉语,争取早日考过汉语等级考试四级,加入大汉国籍。此后四百余年,大汉军队未曾西进,专心汉化已占有地区。
    大汉历一九九一年,二十岁的拿破仑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大汉军政大学法兰西分校,加入大汉军队。因为大汉统一寰球再无敌手,无仗可打的拿破仑最后以中校军衔郁郁退休……)   
……(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