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入门-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伴否?”比丘以上事白佛。佛言:“汝痴!汝须见我,犹不见我,毁我佛戒故。彼死比丘已先见我。”此可谓守戒一分,自有一分受用者是也。是故佛言:“若佛离数千里,忆念我戒者,是常见我,必得道果;若不念我戒者,虽在我左右,犹不见我,终不得道。”
今众位发心受戒,须具决定信而求之,切不可外徒虚名,内无真实。众位要谨慎珍重;受戒后,要认真持戒修行。
五
众位既已出家,归受三宝,而又发心求戒,诚为真佛弟子。
所言三宝者,即佛、法、僧是也。佛者,梵语佛陀,此云觉,即省察之意,谓体灵觉,照了诸法,非空非有,即空即有,双照双忘,即我人本具之佛宝也。法者,梵语达摩,此云法,即执持之义,谓法性寂灭,无染污故,而恒沙行德,皆可执持,即我人本具法宝也。僧者,梵语僧伽,此云和合众,即平等之意,谓物我平等,性相不二,事理融通,
修和合无诤,即我人本具之僧宝也。戒者,梵语尸罗,此云戒,即调伏之意,
学谓调练三业,制伏过非,体本无作,乃诸佛之本源、众生之佛性种子,
佛即我人本具之性戒也。
而三宝之体性,与夫无作戒体,人人本具,各各不无,只缘业识蒙
础昧'而不显露’舍生受生'覆蔽真常。若非我佛之遗言、历代祖师操持、师长指授,真为能返忘为,发明大道。今者众位既然发心受戒,必须要认真操持,守之弗失,辗转教化,为人天师范,作大善知识。
六
夫戒者,梵语波罗提木叉,此云戒,乃无上菩提之根本,过去诸佛因之成道,现在菩萨依之度生,未来行人由之解脱,诚为万善之玄机,众生之依怙,但有志于道者,未有不从而入也。故世尊灭度,以律藏嘱优波离尊者而传之。仪范首结集于西乾,法律宏传于东震。三学流通,六和建立。唐道宣律师,于终南山大兴律学,遂称南山宗焉。
今汝众位,既能远离尘俗,不辞烦恼,跋山涉水而来,求受戒法,真可谓具大丈夫之志。受戒后,当认真持戒,认真修行。
七
夫戒法者,能超凡秽鄙流,可入圣贤宝位。三无漏学,戒为初学;五分法身,戒分为首;诚涅磐之正因,菩提之真乘。故世尊灭度示众曰:“我灭度后,汝等当尊敬波罗提木叉。波罗提木叉者,是众等大师,如我住世,无异此也。”
今汝众位,既入道门,求受戒法,应当熟读《毗尼》,专精律学,晓了开遮持犯,明白成坏两缘,方不负双林最后之遗嘱也。尔等受戒后,认真持戒修行。
因果报应
在座诸位,我们在沦陷期间,受敌人蹂躏,水深火热,今幸国土重光,当有无限的感想。我们要知道这回战争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是因各人共业所感而来的。古德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又云:“倘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人们缺乏道德,做种种罪恶,酿成干戈水火饥馑的浩劫。若要转移天心,消弭灾祸,应从转移人心做起,应从人类道德做起,人人能履行五戒十善,正心修身,仁爱信义,才可转移天心。若人只管做恶事,不肯回头,怎能化除戾气?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即是由迷得觉,导人归于至善的不二法门。
我们对于因果报应,要相信是事实而非虚假的,如果人人能够相信善因结善果,恶因结恶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那么悖理犯法的行为,当然是不敢再做了。释迦牟尼佛抱救世之心,弃舍王位,修尽苦行,以救度世间。诸君明白因果,欲免将来受苦,应该在这时候多造善因。我们今日所受种种的苦难,皆是前生所种下的恶因所感。所以,我们今后应种善因,将来自然得善果。
《金刚经》的“无我相,无人相”,没有性别和地方的界限,而达到人类的真自由真平等了。经云“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在义译即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无彼此你我之分,但这必须由自心做起,自心若果具足贪嗔痴,不能摒一切恶,修一切善,人相我相,如铁围山,何能达到极乐,进于大同?这点最关紧要,请大家参详牢记。
印度国“佛陀”二字,译即“觉者”。觉的意义包含有三点,第一是自觉,第二是觉他,第三是觉行圆满。自觉即自己觉悟,自己了解善、恶、苦、乐,概由因果演化而来。如果能够自己明明白白,彻悟这些道理,便能了却四相,即成觉者。觉他即一切宇宙万有之生物,无论是胎卵湿化,蜗飞蠕动,皆有佛性,只因迷而不觉,故日众生,我们应该自重自爱,本着我佛慈悲普度的宏旨,把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去转教他人,去拯拔这苦海沉迷的众生。我们如果体会《楞严经》所说:“一切男人作是我父想,一切女人作是我母想”,自然对人深心敬爱,尤其对一般鳏寡孤独无靠之人,更能加以尊敬怜爱的情意,布施济恤而使觉之,这样才能达到真平等真大同的目的。觉行圆满者,即依佛法戒律而行,以至功德圆满。佛灭度后遗留下的经律论三藏,皆是我们的宝筏,所有一切规戒,都应切实奉行,行至充量完成的时候,那便叫做觉行圆满。所以,佛是觉者,众生是迷者,迷与觉即是众生与佛所由区别的界限,背迷入觉,背妄归真,这即是觉,也即是佛。
谈到因果,还有一段公案可资证明。当释迦佛前世身的时候,罗阅城中有一捕鱼村,村中有一大池,天值大旱,池水将被晒干,所有池中的鱼类先后被村民取食,最后剩下一头大鱼,也被其烹杀,只有一位八岁的小童不食鱼肉,只坐视嬉笑。其后,释迦佛在世的时候,波斯匿王信仰佛法,娶释种女,生下太子名叫琉璃。当波斯匿王驾崩以后,传位于太子,号琉璃王,他亲率大兵攻取释种的迦毗罗阅城,把那城的居民悉数屠戮。当时释迦佛头痛了三日,众弟子都求释迦佛慈悲,设法将他们施救,他不肯答应。目犍连再三恳求,亦不允许。后来,目犍连以钵装摄遗民藏起,但当放下来时,都变成了一些血水而已。佛弟子不知其原因,便向释迦佛叩问,佛为说及过去罗阅城中大旱,和那处捕鱼村的人民烹杀鱼类分吃其肉的一段公案。现在的琉璃王便是前身的大鱼转世,而现在被杀的迦毗罗阅城人民,即是当时的烹鱼食肉之人,而释迦佛的本身即是那个坐视嬉笑不肯食鱼的小童了。因有了这段因果,故成定业,所以没法转移。释迦佛彻明前因,解其杀报,故把这公案晓谕弟子,切戒造因。愿云禅师有偈云:“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如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诸君试把这段故事思索之后,复诵这一偈语,便可彻悟战祸的原因,而共相警惕修省了。《小说下载|WRsHu。CoM》
现在我们要改造世界,趋进大同,一切须凭我们这颗心做起。在学生方面,先要努力读书,读书不忘救世,救世首要救心,救心即是纠正自己思想的谬误,要笃信因果律的道理,勿入歧途;更由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以达到治国平天下的实现。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与我佛所示的慈悲吻合,空四相修十善等含义,都很相同。如果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能够笃信因果,实践八德十戒,那么,强凌弱,众暴寡,及种种争杀造业的祸事,便不会酿成,而真和平、真平等、真大同的极乐世界,也可促其实现而再没有五浊恶世,和一切苦恼的滋生了。
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云:“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而不能成佛,全由尘劳烦恼之所迷惑。佛陀福德智慧圆满,是不迷常住真心,常即不变,住即不动,真即不假,此不变不动不假、能觉悟了知一切法者,名常住真心。起惑作业,无量痛苦。众生因迷常住真心故,起惑作业,纷纷扰扰,此纷扰中即有无量痛苦在。
如《大乘起信论》云:“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粗即可见诸事实之粗相。目前世间之现象,是贪嗔痴及杀盗淫种种恶业充满,由此恶业,引起流转受报,致有众生相续,世间相续(轮回)。推此轮回之因,为心对外境迷执(无明)而起,如能觉悟,返妄归真,即能息除流转轮回之苦,何以有贪嗔痴,即能起杀盗淫种种恶业!
人各净心,世安民乐。如一家庭父母养有子女数人,父母对之必加爱护,有爱即有贪,贪其所爱者,常得快乐及美好之享受。如贪求而不得,则嗔心随起,嗔心炽盛,则起争斗,小者则家与家争,大者则国与国争,战事爆发矣!故欲世界安宁、人民和乐,必须各净其心。贪嗔痴犹若人之心病,欲使去除此心病,必须良医开示妙药。佛即一切众生心病的良医,一切佛法是妙药之单方,众生心病有多种,故治心病之法门亦多。
佛学必须注意实行。如能信医服药,自必药到病除。但信医之药方而不依方服药,故虽有良医妙药,以不服故,病亦依然。故学佛而欲修净自心者,必须注重于实行。复有不得不注意者,佛为治各种不同心病,故设有多种法门。如治嗔心重者教修慈悲观,治散乱心重者教修止观,治业障重者教修念佛观,一切如来三藏十二部经典,皆不可思议,不得于此中有所偏轻偏重!
不离本宗,专心信赖。只能选择何法门与本人最相应,即以此一法为正,余法为副。专门修学,行住坐卧,不离本宗。如念佛则随时随地不忘念佛,试观经中有:“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号,与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其功德正等无异。”皆为勉励众生专心信赖所宗,作如是说。设学佛者,无有主宰,不专心修学,结果必一无所得。
努力破除一切妄想。又修学者,必须依佛戒,戒为无上菩提本。如依佛戒,则不论参禅、念佛、讲经,无一不是佛法;若离佛戒,纵参禅、念佛、讲经,亦与佛法相违,入于外道。学佛修行,本非向外寻求,目的只为除去自己业障,使不致流转生死;若了生死,无须行持。故经云:“佛说一切法,对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即无一切法。”此心即指妄想,其经中意,如无病即不需药。又学佛者最要具足自信心,《梵网经》云:“我是已成佛,汝是当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意谓人人如能自信具有佛性,当来成佛,必努力解除一切客尘妄想。
有如演戏,人生若梦。自信自身本来是佛故,一切烦恼,一切相,~切障,皆是颠倒妄想。故修行者,切不可执著,应当放下,所谓万法皆空,一无所得。《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何以一切世间有为法是如幻无实?此以喻明之,犹如演剧,台上鼓乐奏时,戏子则扮演男女老少种种角色,演出喜怒哀乐等情节;台上之天子,威风凛凛,及至台后问之,则彼必答曰:“戏也!”台上之杀人凶犯,惊怖忧愁,及至台后问之,彼亦曰:“戏也。”
设能觉了,何有苦乐?演戏时情节逼真,下台后则一无所得,众生亦复如是。烦恼未了时,荣华富贵,喜怒哀乐,般般出现,人人本来是佛,犹如戏子本身。烦恼流转时,犹如扮演剧中人。设能觉了世间原是剧场,则处天堂亦不为乐,在地狱亦不为苦。男本非男,女本非女,本来清净,佛性一如。世人不觉,常在梦中分别是我、是他、是亲、是怨,迷惑不息。其有出家者,虽离亲戚眷属,但又分别此是我居之寺院、是师、是徒、是同窗、是法友,亦属执迷。
返妄归真,自利利他。故在家者被俗情迷,出家者亦有法友法眷之迷,皆未得真觉。如能脱离一切迷惑,
返妄归真,方可成佛。
故六祖大师听人念《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处,顿然有所觉悟。此八字,如从言语上解当不可得,必须心内领会。佛教真理,虽不可以言说论表,但若全废言说,则又有所不能,理必依文字方能引见义故。今之学佛者,应研习一切教理,而以行持为根本,宣扬佛法,使佛法灯灯相续。“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希望一切学佛者,皆以此二语,以为自利利他之标准可也。
佛法宗旨
佛教者,实今日周旋国际、趋进大同之唯一大教也。目下,世界有两种力——唯神论与唯物论,否认轮回果报之说,故其影响所及,不可说不可说。基督教之唯神论,虽有为善者神给与快乐报酬、为恶者神施以痛苦惩罚之说,然以神之存在,认为自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故不能令人深信,且贻唯物论者口实。此基督教所以不能维系世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