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哲学史讲演录 >

第52章

哲学史讲演录-第52章

小说: 哲学史讲演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篇,第二章,第二十页。

…… 361

    丁、赫拉克利特753

    特性:“敌对、仇恨、斗争和友谊、和谐”

    ,——分割与合而为一(用神话的方式来说就是:爱①等等)。

    “在这两方面中,敌对、斗争是差别发生的原理,——但导向燃烧的是统一及和平”

    ②。就人与人的敌对而论,就是一个人自认为独立,敌视另一人,或各人自为,——一般说这就是分裂、实现;而团结与和平就是从自为存在沉落到无区别性或非实在性|Qī+shū+ωǎng|。任何东西都是一个三合体,是本质的统一;自然就是这种绝不静止的东西,万有都是从这个到那个,从分裂到统一,从统一到分裂的过渡。

    他对这个现实过程的较详细的规定,有一部分是有缺陷的和矛盾的。在这方面,现在我们从关于赫拉克利特的记载中徵引一些材料,据说他曾如此规定这个过程:“火首先转化(变化)为海;海的一半转化为地,另一半为闪电”

    ③——闪电就是跃出的火。

    这种说法是很一般性的,而且是很晦涩的。

    第欧根尼。拉尔修④说:“火凝缩变为潮湿,到固定时它就变成水”

    ,熄灭的(烧尽的)火就是水,就是过渡到冷淡的火,“但干硬的水变成土;而这就是下降的路。

    接着土又变成流质(被熔化)

    ,从它又产生潮湿(海)

    :从此潮湿又产生海的气化,从此气化而发生万物“

    ,气化之物再变成火,火作为火焰冒出来;“这就是上升的路”。因此这一切都是火的一般变形。

    “水

    ①参看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第一卷,第四章。

    ②“第欧根尼。拉尔修”

    ,第九卷,第八节。

    ③亚历山大里亚的克雷门:“基本问题”第五卷,第十四章,波特本,第七一二页(斯特方“哲学诗篇”

    ,第一三一页)。

    ④第九卷,第九节。

…… 362

    853哲学史讲演录  第一卷

    自身分裂为黑暗的气化之物,变成为土——纯粹的、发光的变成火,在太阳系里它发起火来;火花变成殒星、行星和星辰。“它们并不被视为静止的、死的星体,而被视为在变中、在永恒的产生中的东西。这些东方式的、形相化的词句是不能以粗糙的感性的意义来了解的,亦即不能说这些变化是在外在知觉中出现的,反之,它们是这些原素的本性;土永恒地给自己制造着太阳和行星。

    自然就是这样的圆圈。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听见赫拉克利特说道:“宇宙并不是上帝造的也不是人造成的,它过去是、现在是、而将来也是一团永远活生生的火,它按照它自己的规律燃烧和熄灭”

    ①。我们可以理解亚里士多德所引用的话了,原理是灵魂,因为灵魂是气化——是世界的自己运动的过程;火就是灵魂。与此相联系的亚历山大里亚的克雷门还有另一种说明②:“对于灵魂(有生命的东西)说来,死就是变成水;对于水说来,死就是变成土;反过来从土里产生出水,而众水中产生灵魂。”

    因此一般讲来这个过程就是熄灭的过程,对立回复到统一的过程,熄灭者重新甦醒的过程,从“一”中发生的过程。有几个人③错误地把灵魂的熄灭、火的熄灭于水和最后产生的燃烧叙述成世界的燃烧。说赫拉克利特曾讲到世界的燃烧,即在某一时间(有如我们观念中的世

    ①亚历山大里亚的克雷门,第五卷,第十四章,第七一一直。

    ②“基本问题”

    ,第六卷,第二章,第七四六页(斯特方“哲学诗篇”

    ,第一三一页)。

    ③“邓尼曼”

    ,第一卷,第二一八页;“第欧根尼。拉尔修”

    ,第九章,第八节。欧瑟比由:“福音之准备”

    ,第十四卷,第三章。

…… 363

    丁、赫拉克利特953

    界末日)

    之后世界将在火里毁灭,这不过是幻想的表象而已。

    但是立刻我们从最确切的段落①中看到,世界的燃烧并不是像他们所意谓的那样,而是持久的燃烧、友谊的生成,——宇宙的普遍的生命、普遍的过程。

    “赫拉克利特说,生命既像死亡一样交织在我们生活中,同样也交织在我们的死尸中;因为当我们生活时,我们的灵魂业已死亡并埋葬在我们身中:但当我们去世时,我们的灵魂又复活并生活起来。”

    ②

    关于赫拉克利特说火是有生命的,是灵魂,这话还有一种可能显得很奇怪的说明,即:“最干燥的灵魂是最优良的灵魂。”

    ③诚然我们不致把最湿润的灵魂认作最好的,但却可从另一方面说,最生动的灵魂是最好的;在这里干燥的意思即是火热的,所以最干燥的灵魂就是纯粹的火,而这个东西不是不生动的,它就是生动性自身。

    这就是真实的生命过程的诸主要环节。我在这里要逗留一片刻,因为这里已一般地表述了对于自然的思辨考察(自然哲学)的整个概念。这种哲学自身就是过程;在这个概念中一个环节、一个原素过渡为另一环节、另一原素:火变为水,水变为土和火,关于元素的变化及与不可变性的争论是早已有的争论。在这个概念里分别开普通的感性的自然探究与自然哲学。从思辨的观点看来,单纯的本体自在地变形为火及其他原素;而从另一种观点看来,所有过渡都被取消了,

    ①参看斯托拜欧:“自然的牧歌”

    ,第二十二章,第四五四页。

    ②塞克斯都:“皮罗学说概略”

    ,第三卷,第二十四章,第二三○节。

    ③“普鲁泰克”

    ,de

    esu

    carnium,第一卷,第九九五页。克须兰版。

…… 364

    063哲学史讲演录  第一卷

    水就正是水,火就是火,如此等等——没有概念,没有绝对的运动,仅有发生,即仅有业已存在的事物之一种外在的分离。如果说前一种观点主张变化,那末后一种观点就相信能够指出相反的一面来;诚然它也主张水、火等等不再是简单的元素,而是把它们分碎为氢气、氧气等等——但是仍主张它们的不可变性。

    它同时也公正地主张,从思辨的观点看来,自身应该是什么的东西,也必然还是具有实在的真理性;因为如果思辨的概念就是自然及其环节的本质的话,那末它也必然是现存的了。

    (人们想像思辨的概念只存在于思想或内心之中——这就是说,人们不知它在何处。)

    思辨的概念也是现。

    存的;但是自然科学家由于他们狭隘的概念而闭眼不见它。。我们常听到他们〔自然科学家〕说,他们只是观察并说出他们所见的;这话并不是真实的,而〔事实上〕是:他们不自觉地通过他们〔有限和呆板〕的概念直接改变着所见之物。而这个争论也就不是观察与绝对的概念之间的对立,而是褊狭的固定呆板的概念与绝对的概念间的对立。他们认为变化,例如水变为土的变化,是不存在的。直到最近这种观点还被主张着,因为当水蒸发的时候,曾留下一点土的残余。

    拉瓦谢曾经作了一个正确的实验,把所有的盛水器都秤过;他得到一点土的残余,但是他从比较中得出结果,说这点残余是从盛水器来的。他们承认有一种表面的〔变化〕过程,这过程并不能克服〔或改变〕实体的性质:“水并不变成空气,而只变成蒸汽,同时蒸汽又永远凝缩成水。”

    但是在那里也跟在这里一样,他们只把片面的有缺陷的过程固定起来,并把它当成绝对的过程。当我说:“自然过程是各种条件的全体”

…… 365

    丁、赫拉克利特163

    时,意即如果这些条件缺少了几个,就要产生与具备所有条件时不同的东西。

    铁变成磁铁,并不是当我烧红它的时候,而是用某种方式使它们相互摩擦的时候;诚然也有这种情形,摩擦之后,铁还是一样的铁。机械的分割永远仅仅是可能的;——一座房子能分割成石与砖,这些东西是作为石与砖而存在着的。

    他们只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有全体与部分的关系,而没有说及思想的环节;——他们得到这些环节,然而这些环节对于他们是自在的,不可见的,潜伏的,而不是积极的(作为环节)

    ,但是在这里这些环节还是被当作表象。但在实在的过程中,在自然过程中,他们有这种经验:融解了的结晶体成为水,而在结晶体中水则消失了,变硬了——成为“结晶水”

    ;土的气化并不以蒸汽的形式(就外表状态而言)

    出现在空气中,而是:空气始终是完全纯洁的,亦即氢气在纯洁的空气中完全消失了。他们曾完全白费气力地在空气中去寻找氢气。

    他们同样又有这种经验:在完全干燥的空气中,他们既不见潮湿,又不见氢气,而这种空气却转化为云雾和雨等等。这就是他们的观察,但是他们由于凝固的概念而败坏了对于变化的一切知觉;——这就是说,他们带来了关于全体与部分的固定概念,带来了从部分构成一件事物的概念,带来了关于一种表现正在发生的东西的已经预先存在的概念。

    结晶体分解产生水,他们就说:“那并不是发生了水,水在以前已经存在其中了”

    ;水在过程中分解,产生了氢气和氧气:——“这些不是发生的,而是在以前就作为部分而存在了,水就是这些部分构成的”。

    但是他们既不能在结晶体里指示出水,也不能在水里指示出氢气和氧气来。他们对待“湿

…… 366

    263哲学史讲演录  第一卷

    热“也是同样的。正如对于知觉利经验的一切表达一样,当一个人说话时,在他的话里就有一个概念,他是不能制止这概念在意识里再行产生的——因为在这一切里都常包含着普遍性和真理的微波。因为概念正是本质;但是只有对于有教养的理性,它才成为绝对的概念,而不像在这里一样限于规定性中。他们必然地达到他们的界限,这样,他们的苦恼就是在水里找不到氢气。温度计,从高地用气球带来的充满空气的瓶子,都不能给他们指示出氢气是存在的。结晶水不再是水了——变化了,变成土了。

    回到赫拉克利特吧,他就是第一次说出了无限的性质的人,亦即第一次把自然了解为自身概限的,即把自然的本质了解为过程的人。哲学存在的开端必须自他始——这开端便是长存的理念,这个理念在所有哲学家中一直到今天还是同一的理念,正如它过去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理念一样。

    〔三 过程之为普遍及其对意识的关系〕①

    在他所讲的理念〔过程〕方面还缺少这点:即把理念〔过程〕的本质、理念〔过程〕的单纯性当作概念、当作普遍性来认识。人们可能觉得这里找不到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不变的静止的东西。过程尚未当作普遍来理解。赫拉克利特诚然。。。。

    说过:一切皆流转,无物常住,仅“一”常存。但这还没有表达出真理和普遍性;这是在对立中存在着的统一的概念,而不是自身反省的抽象的概念。这个与运动、与诸个体的过程

    ①译者增补。

…… 367

    丁、赫拉克利特363

    相统一的“一”就是普遍、类、理智,或者就其无限性说,即作为思想的单纯的概念。作为这样性质的理念是尚待规定的——即阿那克萨戈拉的“心灵”。

    普遍是在对立中的直接的单纯的统一,是不同的东西回归到自身的过程。但是这在赫拉克利特那里也有了。赫拉克利特把这个普遍、这个在对立中的统一——有和无是同样的东西——叫作“命运、必然性”

    ①。。。

    必然性的概念正是这种概念:存在者作为被规定者,具有这样的性质(这性质构成它作为一个个体事物的本质)

    ,即它是什么,正由于它与它的对立物相联系;——这就是“贯穿在全体的存在中的绝对关系(yos)”。他把这绝对关系叫做O B“以太的身体,万有变化的种子”

    ②。

    在赫拉克利特看来这就是理念,就是普遍本身,就是本质。这就是静止的过程,——如兽类是不变的东西,是接受自己的(回归自身的)单纯的过程。

    除此以外,我们现在还必须来观察,赫拉克利特给本质(即世界,存在的东西)对意识、思想什么样的关系。就全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