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商战:电商时代 >

第29章

商战:电商时代-第29章

小说: 商战:电商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2003年马云开始做淘宝时设立的,阿里巴巴称之为倒立者文化。对于那些出身世界500强的朋友们,这就会带来一些困扰,因为这个正立着的世界,就是世界500强的企业建设的,所以他们习惯于在一个正立的、由他们所创造的世界里看待所有的游戏规则。突然有一天叫他们要倒过来弄,他们可能会想:领带怎么办呢?西装怎么穿呢?

因此,阿里巴巴的倒立者文化,对于世界500强出来的这些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这就是“空降兵”阵亡的第一个原因:文化上的排斥性。

第二个原因是什么?是绩效主义的功利性。世界500强企业也不是没有绩效主义,它们的考核也很严格,但是世界500强企业的绩效主义是:今年做了10个亿,那么明年也要增加16%,后年也得增加16%,再后年也是增加16%,总之是不能低于16%,低于16%就要受到惩罚,超过16%也没有必要。所以世界500强企业,对绩效主义的考核和价值观评价,是一种均衡式评价,它的要求是匀速地向前走,克服所有的困难到达那个目的地。

但是对于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绩效主义是怎样的呢?是今年如果做了1个亿,明年就要做到5个亿;明年做到5个亿以后,后年就要做到20个亿;再后年最好能做到120个亿。它的考核是一种几何式的、非线性的。

这种绩效主义考核,对于那些创业草莽分子来讲,是非常适合的:我只要能够从5个亿做到20个亿,那就能够获得股权,获得奖励,获得晋级,获得很大的个人成就感。而对来自世界500强企业的朋友来讲,这就会变得很困难、很难适应。因为在原来的企业中,对他们的考核目标大概是16%左右的增长,到这里突然一下子跳到200%的增长,他可能直接就瘫在地上了。

但是在阿里巴巴这种公司,有着独特的武侠文化,充斥着“遇佛杀佛,见鬼杀鬼”的氛围。它的游戏规则是,你能够过得了关你就是英雄,过不了关你就是狗熊,甭管你是哪来的,做不到你该走就走。所以说,它的这种非常严酷的绩效主义和极端功利性的特点,对这些比较适合匀速成长的大公司高管来讲,是很难适应的。

第三个原因,是公司政治的残酷性。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在中国,一个人没有问题,两个人可以成兄弟,三个人就成帮派,五个人就成两个团队。所以有句很流行的话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一群中国就变成了一条虫。

而在阿里巴巴内部,也出现了公司政治。

当年十七“罗汉”跟着马云一起创业,后来马云跟他们说,你只能当班长,当连长,当个团长都很困难,只能当副团长。然后又突然跑来一群跟他们年龄差不了多少的人,这些人都当了师长、军长,成了领导。对于这十七“罗汉”来讲,这怎么受得了?他们认为自己是马云的“子弟兵”,后面跑进来都是“空降兵”。因为有这种分歧,所以公司内部的斗争就变得非常激烈和残酷。

曾经当过淘宝网副总裁的黄若就是一名“空降兵”。她曾经对马云讲过一段话,后来这段话被记者记录下来:“你现在是阿里巴巴大家长,你面临两种人:一种是你的女儿,你从小看她长大,怎么看都舒服,哪怕她脸上长了痘;我们是嫁到你们家的儿媳妇,战战兢兢,想讨大家长的喜欢,但这个大家长看女儿和看儿媳妇永远是两种眼光。所以你这个大家长,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的话,你会让这些儿媳妇日子很难过。”

这就是为什么淘宝也好,阿里巴巴也好,虽然花了很多成本引进了很多优秀的高管,但都留不下他们的一个重要原因。黄若将这些外来的高管比喻成“儿媳妇”,将当年的十七“罗汉”比喻成“女儿”,这种身份的差异,必然会导致冲突。

两千多年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甚至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有没有一个家庭能够彻底地解决女儿和儿媳妇的关系呢?是没有的。所以阿里巴巴非常浓烈的武侠文化、子弟兵文化和这些外来高管的冲突是天然的。

对这种冲突的天然性,马云也很无奈。所以在有段时间他变得很反智,他曾经讲过一句话:“有两个东西我最讨厌,第一个我讨厌MBA, MBA都不靠谱。你会不会打仗?你不会打仗你读MBA有什么用?MBA在阿里巴巴眼里不算个东西。第二个讨厌什么呢?咨询顾问。咨询公司搞个咨询项目,拿我500万、1000万甚至拿我2000万,拿出来一堆纸给我看。你有没有打过仗?你知道中国市场怎么回事吗?你不知道,凭什么收那么多钱?”

马云开始不相信书本,相信直觉。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在国际公司“空降兵”人才的引进上吃了很大苦头。

●中国企业的抉择:用人以忠or用人以能

阿里巴巴集团所出现的这种“空降兵”“集体阵亡”的现象,究竟是阿里巴巴所遇到的独特现象,还是中国公司成长时会必然遭遇的一个普遍现象呢?

很不幸,这是一个普遍现象。这不是阿里巴巴一家才有的病,而是中国很多公司都有的病。

中国很多公司引进高级人才后,可以说这些人才中90%以上都是阵亡掉的,这是中国公司管理中一个非常严肃的命题。

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很多种解释,但很大程度上还是东西方公司的文化差异性所造成的。

中国公司这些老板和企业家们,他们用人的第一条原则是什么呢?是用人以忠。曾经有一个年纪很大的企业家对我说:“晓波,你知道吗?我现在公司里面的这些高管,都是当年高中毕业以后就跟着我的,读到博士的这些朋友们,都是在办公室以外的。真正是在一线帮我赚钱的那些决策层的核心全部都是高中毕业生。”他说用人要用人以忠,能干的人在你这公司里,如果忠心的话那还好,如果他是不忠心的人,那么越能干的人对你公司的破坏性就越大。

但在西方国家,在很多欧美国际大公司里,用人的第一原则是用人以能。你是个能干的人,哪怕你品行一般,只要不是贪污,都能用你。而贪污的问题可以用制度来解决。这其中就是东西方之间一个很大的区别。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区别呢?

第一,改革开放虽然已有三十多年,但是到现在为止,中国的职业经理人阶层还不成熟,我们没有办法用制度的方式来解决这些能人犯错的可能性。如果没有办法把能人控制住,怎么办呢?我们只能用人以忠。

第二,公司发展的阶段和制度差异。中国的公司目前仍处在一个高速成长阶段,所以它的风险外延性非常强,也就非常容易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忠”的元素就会大于“能”的元素。只要你是忠诚的人,我就用你、培养你,“忠”就比“能”更重要。中国目前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中国的公司只要顺着这个大势,就会有高速的成长。

西方发达国家则不一样。首先西方的国家经济已经处在一个稳定期,美国每年的GDP增长1。5%到2%。他们的公司,不管百事可乐公司也好,迪士尼公司也好,每年能够增长5%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所以在这种成长变得匀速化和低速化的情况下,要用人以能、规避风险。

第三,东西方文化差异。东方人和西方人对一个人能不能干、是不是一个优秀人才的定义是有区别的。中国长期受儒家文化浸染,想想看,中国人要拜什么庙?拜关公庙。拜关公的什么呢?就是忠。所以中国有忠孝文化。而在西方文化里,无论是希腊也好,罗马也好,都提倡能人,讲求能人经济,倡导让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很大的发挥。

所以,职业经理人阶层成熟程度、企业和国家的发展阶段以及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了这样的区别。

阿里巴巴公司里面“空降兵”的“集体阵亡”,不是阿里巴巴的独特现象,而是中国公司的一个普遍且长期的现象,更是中国公司在未来走出去、真正成为一家国际级公司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难题。

在人才引进时,最大的风险是文化上的排异。

第四章 淘宝遏制假货采取的办法

●淘宝售假背后凸显的法律缺失

在一个商业世界中,如果两个人要进行交易的话,最大的交易成本是什么呢?

是信用。信用构成了所有交易的不平等性和屏蔽性。

马云最开始做的阿里巴巴,是一个交易平台,即B2B,是中国公司和外国公司做交易。后来做淘宝,是消费者和消费者进行交易,天猫是企业和消费者进行交易。所以阿里巴巴集团所有平台的基础都是信用。

马云对于阿里巴巴的诚信问题,曾有过很多次重要的讲话:

中国加入WTO最大的挑战就是诚信,企业做生意首先要建立的就是诚信,诚信是最大的财富,是今天的企业特别是中国企业要面临的问题。

——2003年3月7日

电子商务化有五个环节,第一个就是诚信的体系,没有诚信体系,中国企业永远在做生意的过程中成本不仅不能降低,而且会越来越高。

——2005年社区大会

客户第一的价值观意味着我们宁愿没有增长,也不能做损害客户利益的事,更不用提公然的欺骗。

——2007年接受记者访问

这些话都充满了真理的气息。

在阿里巴巴的B2B平台上面,有一个重要的产品,马云将它命名为“诚信通”。

由此可见,在马云的意识观里,“诚信”这两个字有多么重要!

然而到了2011年,关于诚信的危机开始笼罩阿里巴巴。在这一年的2月份,网上开始流传一份独立报告,报告称在过去的两年里,发现了2326个骗子公司(所谓骗子公司,是指在跟国外公司做贸易的时候,伪造合同或者虚构很多销售信息,以骗取别人的信任的公司)。2月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阿里巴巴宣布B2B平台的执行总裁卫哲以及CEO李旭晖,双双辞职。这是阿里巴巴历史上,一起非常严重的高管辞职事件。

2011年4月,美国贸易代表组发布了一个报告称,淘宝网已经跻身全球点击率最高的假货网站前15名。也就是说,中国存在的骗子公司和假货现象,在全球贸易中都已经成了一个非常突出的事件。此时的阿里巴巴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诚信危机。

同样也在该年4月份,中央电视台4月23日的《焦点访谈》播出了关于淘宝上卖假货的专题报道——《网购——想说爱你不容易》。这是中央级媒体第一次曝光淘宝网卖假货,其中讲了两个非常生动的案例:〖TXT小说下载:。。〗

第一个案例,讲的是在长沙有一个人叫刘乐真,他想在网上给他妈妈买一个真皮包,于是在淘宝网上淘啊淘啊,终于淘到了一家网店,他发现这家网店有很多漂亮的包,价格又很便宜。但他害怕,万一买到假货怎么办呢?后来他发觉这家网店参加了淘宝网的“消费者保障计划”。他心想,既然参加了保障计划,那么这家店的货就应该是真的。于是他就把皮包买回来,但买回来一看,皮包却是假货。

第二个案例,央视记者采访了一个人,这个人在网上卖假货。他跟央视记者说,我原来以为卖假货是件很困难的事情,结果却发觉,只要有一个身份证,提供一张银行卡,我就能够在淘宝上开店,而且开店以后不管卖真货还是卖假货,居然都没人管我。他认为是淘宝网给他创造了一个犯错误的机会。

中央电视台这期的《焦点访谈》播出以后,对淘宝网的冲击非常大。之后媒体又报道了两个数据。第一个数据是,在2010年,淘宝处理侵权商品纠纷的数量有1400万件;第二,淘宝网组织了一个2400人的网络打假志愿者团队,这个团队处理了53万件的假货商品。从这两个数据可以看出,第一,淘宝网在处理假货的问题上确实很努力;第二,在这么积极努力的前提下,还是有那么多骗子公司和假货存在。这就让我们不禁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马云在打假和反欺诈的问题上,显得那么无奈和没有办法呢?

其实,互联网购物这件事,是最近十几年才在全球发展起来的,中国地区和美国地区都是全球电子商务比较领先的区域。随着互联网商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和道德问题。

在淘宝上出现的假货现象和在B2B市场出现的欺诈行为,其背后都有一些非常严肃的问题,其中的两个问题,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第一个问题是:商户售假,平台是否要承担责任?

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在线下的商品世界中是不存在的。比如说一个消费者到王府井的商店里面买了一根金项链,结果发觉这根金项链是假的。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呢?他可以直接投诉王府井商店。那么,王府井商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