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闪电小兵 >

第47章

闪电小兵-第47章

小说: 闪电小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事情已经过了许久,所有知情人都已被幕后黑手遣送离开本地,难以找到下落,包拯总是抓不到确实的证据,向官府要求重审也无人理睬,最后只能闷闷不乐地带书僮离开,暗自决定,将来有朝一日,定要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

在前往京城的途中,路过一个县城时,他看到一家人正在出殡,而那死者的妻子却是哭而不悲,只顾干嚎,不由留了心,便住在县城中,调查起这件案子来。

经他几日不懈努力,果然发现,那死者却是被奸夫淫妇谋害而死。死者的亲族兄弟们得知此事,大为愤怒,请他一同上县衙喊冤告状,在包拯的努力下,寻找到的线索已是铁证如山,县官自然要判奸夫淫妇抵罪。

在受了死者亲族热情款待之后,包拯婉拒了他们的苦苦挽留,告辞离开,继续前往京城准备赶考。

谁知出城数里,到了荒无人烟的地方,后面便有人尾追上来,却是奸夫的亲族,因为奸夫被判了死刑,他的兄弟们便欲杀包拯以泄愤。幸亏包拯见机得早,带着书僮一路奔逃,终于逃到这个村子里,自己虽逃了一命,书僮却被那些人射死了。

罗大成听了包拯的解释,暗自沉吟。

若是前几年没有自己出现的话,今天的包拯大概就会因为这次逃命,而结识仍然在村中做小买卖度日的张龙等人,或者还会招收他们作为保镖,送他前往京城赶考。即使没有一同前往京城,既然已经相识,他日招揽起张龙四人来,也会容易得多,开封府四大名捕,或将因此而产生。

一想到自己的出现导致王朝丧命,罗大成就心情低落,暗自伤痛不已。

而包拯却对他十分尊敬,只当是他救了自己的性命。罗大成虽然实话实说,道是那骑马的贼人箭法太劣,便是站在马前让他射,他多半也射不中,实际上救了包拯性命的本是这些村民,那包拯却只当是他谦虚之语,待他恭敬有加。

村中百姓,俱都强悍勇猛,又古道热肠,帮着包拯将那些追杀者送到县衙治罪之后,又邀他到村中居住,替自己写几封家信,好交给罗大成,带给张龙等人。

罗大成虽然也会写字,不过毛笔字写起来太过歪扭,无颜见人,于是一直对人声称不会写字,此时包拯来了,倒是合了张龙等人亲戚的心意,况且现在又有闲钱招待客人,因此硬留他在村中住了几天。

罗大成与包拯都是外乡人,暂居于此地时,互相攀谈。包拯本感激他救了自己性命,而罗大成也因为亲眼见到了历史上有名的包青天而惊奇兴奋,对他有意结纳,二人一见如故,交情渐深。

包拯虽是博闻强记,怎么比得上罗大成传承数千年文明,见多识广,对许多事情都有这个世界未曾出现过的独到见解,令包拯时时暗自惊叹,渐渐对他的学识见解越来越是佩服,常有雾中看山,惊其巍峨广博之感。

对于自己的来历,罗大成自称是来自北方边塞,身居副指挥使之职,因为受上司差遣,回京城有公干,顺道回家,发现自己在从军之前娶的那个小媳妇身染重疾,因此准备带她上京寻兄,因为她的兄长精通医术,希望能够医治她的病患。

两人因为都要上京,因此相约同行,告别了村中乡民们的挽留,一同向传说中的京城而去。

立马村外,回头望着王朝生长与长眠的村庄,罗大成暗暗叹息。

自己进入中原,要做的事,已经完成了一件。庞克行的故乡所在位置,自己也知道,也在中原;只是狄丽娘现在如此模样,自己又怎么能忍心丢下她,独自前去追杀仇敌?

现在唯一所愿,就是能够医治好妻子的伤势,其他的一切,都只有以后再说了。

第六十六章 桃林结义

罗大成的两匹马,分赠给包拯一匹,而他仍然是抱着自己的小媳妇,共骑一马,向京城驰去。路上行人见了,既惊讶狄丽娘的美丽非凡与衣饰华美,又纳闷罗大成居然将她抱在怀中当众轻薄,常以怒目视之,连带着包拯也挨了不少白眼。

罗大成倒是安之若素,将那些白眼只当看不见。现在狄丽娘身体虚弱无力,只能依偎在他怀中,虽然一直在担心狄青能否治好她的内伤,但能够每时每刻抱着她娇美纤柔的身子,对他来说,却隐约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三人两骑,一路向京城行去。这一日午时,三人骑马骑得困倦,便下马歇息,因前后没有村镇,只能歇息于一片桃林之中。

坐在桃林中,包拯二人席地而坐,而狄丽娘依然依偎在罗大成的怀中,一副娇弱无力的模样,鬓发青丝,轻依在罗大成的肩头。

包拯早就见怪不怪了,和抱着嫂夫人的罗兄闲坐谈论,偶然看到身边的桃树,罗大成一时兴起,便将从前看过的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拿出来讲述,将那兄弟三人事迹,从起兵诛黄巾一直讲到赤壁大战,果然听得二人都入了神,其中狄丽娘更是目光迷离晶莹,心中对这位无所不知的夫君崇拜至极,几乎便要以神人视之。

待讲了一个段落,罗大成停下来喝口水,只觉讲得畅快淋漓,充分体会到了说书先生的快乐。

借着他停下来的工夫,包拯疑惑道:“罗兄方才所言故事,小弟却未曾在三国志中看到,不知却是出自何处?”

罗大成含混笑道:“小弟也是在野史中看到的,或者后人亦有纂改之处,只是拿来当故事讲的,算不得真实历史,包兄不必当真。”

包拯方才释疑,又和罗大成谈论三国事迹,为赤壁大战诸位英豪叹息不已。

罗大成却留了心,沉吟一下,拱手道:“包兄,你我二人一见如故,不若效桃园结义故事,就在此处义结金兰,不知包兄可肯答允否?”

提出这样的建议,他心中也微微有些跳动起来。若能与天下千古名相结为兄弟,虽然他现在尚未发迹,自己心中,也会甚为欣慰。

包拯一怔,面色似有些欢喜,又渐渐变得凝重,拱手肃然道:“罗兄此言,正合我意。只是朋友相交,贵在坦诚,不知罗兄能为小弟释疑否?”

清风徐来,在桃林中席地而坐的青年儒生,衣袂轻轻飘荡,黝黑而清秀的面庞上,却带着难言的认真表情,让罗大成面色一肃,也不由镇重起来,肃声道:“包兄有何疑问,尽管问来!”

话虽如此说,包拯问了之后,他是否坦诚回答,那倒不一定了。

包拯拱手道:“敢问罗兄如此博闻强记,所见所识却又出于何处,不知罗兄可肯相告?”

这个问题,首先就不能实话实说。罗大成也只有貌若坦然道:“是由师父所教。我师父来自远方,祖籍何方却未曾对我说过,自我小时,便收养了我,常教我各种知识,天文地理,俱都有所涉猎,只是小弟愚鲁,每一门都学而不精。有一日我出门打猎时,却被盗贼闯进家中,害了我师父性命,并将房屋焚烧一空。我回来后,虽追上盗贼,将他们杀尽祭奠师父,随后因家里已烧成白地,不得不在安葬师父之后,辗转流落四方,最后到了北部边塞,投军做了一名士兵,只望他日能有出身,率大军纵横疆场,一展男儿平生之声!”

说到此处,低头看到狄丽娘,这才发现自己说漏了嘴,把狄丽娘忘了,便淡然补救道:“拙荆本是师父当年为我说下的亲事,这次顺路回乡,却见她已身染重病,无法自如活动,因此只能带拙荆上京,去寻舅兄为她医治。”

包拯肃然拱手,又问道:“请问罗兄,自北部边塞而来,可曾听说过,曾有罗副指挥使杀伤上官,冲出军营,自此不知所归之事?”

罗大成一听便知要糟,面上却是古井无波,沉吟道:“此事我也曾听说过。只是边境上,驻军既多,分布亦广,未能一一了解清楚。不知包兄远离边塞,又如何知道此事?”

包拯淡然微笑道:“小弟曾因父执辈常识,在庐州府衙中帮助处理公文,看到过海捕文书,要各处衙门留意捉拿罗副指挥使的。后来又发下有关此案的公文,小弟好奇,多看了几眼,因此知道。虽是那一案的案犯与罗兄同名,不过天下同名之人甚多,倒也算不得什么奇事。”

他这样轻轻一句揭过,罗大成却知道他在弄鬼。随同海捕文书发下来的,自然还有画影图形,同名同姓,相貌官职俱同,包拯就是再迟钝也知道事有不对,哪能这么轻易就放过的?

包拯又拱手问道:“罗兄从北方来,可曾经过一个小镇,名唤陈家集的?”

罗大成淡然道:“未曾去过。怎么,那里也曾出过什么事情?”

包拯微笑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一名外来男子,因为妻子被无辜打成重伤,一怒之下斩杀了陈家父子三人,以及秦氏父子二人,外加数十名家丁武师,俱都惨死在光天化日之下。如此大案,已经轰传天下,罗兄未曾听说过吗?”

“小弟孤陋寡闻。想必包兄对此事知之甚详了?”罗大成这样平静地说着,轻轻地将狄丽娘从怀中放下,让她坐在自己身边的毛毯上面。

狄丽娘虽是虚弱无力,也勉强能够自己坐着,纯洁稚嫩的俏丽娇容上,已经微带上了惶然的神情,看着自己的夫君与那姓包的举子之间,隐然升起的紧张气氛,呼吸也变得微有些急促。

包拯对他的动作若恍然未见,淡然笑道:“小弟曾为家中族兄之事,到陈家集去过一趟,刚好看到满街画影图形,捉拿那无名男子。画师技艺非凡,将那男子容貌画得极为详尽,让人一看便知。”

罗大成暗叹一声,心中有些苦恼。若如此,自己带着狄丽娘到京师去,会不会被人认出,惹来麻烦?

不过,麻烦现在就已经找到头上来了。包拯眼神犀利,静静地看着他,仿佛要一直看到他的骨子里面去。

桃林间的气氛霎时变得极为凝重,罗大成的手已经按在刀柄上,脸色冷酷,强烈的气势在他的身上散发出来,仿佛无形的重压一般,让包拯渐渐有些透不过气的感觉。

罗大成的姿势,已经化为单膝跪坐在地上,仿佛一只猎豹,身上充满了狂暴活力,随时都可能暴起伤人一般,手掌紧紧握住刀柄,冷酷的面容上隐隐现出凶恶之相,一字一顿地说道:“包兄,你可曾听说过,祸从口出的话?”

包拯的眼中光芒闪动,脸上却是一片平静,微微笑道:“罗兄,你就不必再吓唬小弟了。在你的眼里,根本就没有杀气,虽然你纵横沙场多年,身上自有萧杀气息,可是是否真的动了杀心,小弟在庐州衙门帮办刑狱多年,自认还能看得出来。”

听了这话,罗大成那强装出来的凶相渐渐减弱,最终化为平静,眼中隐然现出温暖的笑意,淡然道:“哦?你就这么肯定?”

“关于边塞一案,小弟曾看过先后到来的那些公文,虽然有些地方含糊其词,亦能从中看出些蛛丝马迹。自庞克行掌管阳武寨军务以来,不过几日,便出了罗副指挥使遇伏之事,随即又有二将争执动手,显见其中或有挟私报复、欲陷同僚于死地之隐情;后来又有公文发来,道是曾设伏的契丹大将萧达烈与三百辽兵被诛于村寨之中,穆将军与杨琪将军又先后为罗副指挥使力辩,更有从辽军围攻中救出杨将军的大功于后,由此显然可知,罗副指挥使虽然刀伤上官,实则功大于过,有杨氏相助,他日取消海捕文书,甚至让罗副指挥使官复原职,亦不用多少时日了。”包拯平静地说着,又沉吟道:

“至于陈家集之事……小弟也曾为家兄服毒一案,在陈家集的乡间走访询问,虽然家兄一案至今未有确凿证据翻案,但陈秦氏父子被杀之事,前后一切事端,小弟已经一清二楚。那一位外乡来的男子,实为为民除害,也可算是自卫伤人,便是到了衙门,也当从轻发落。若是小弟审案,还要对那位义士多加褒奖,以嘉奖他的义行!”

罗大成听得有些惊讶,却见包拯面色肃然,向他拜倒,沉声道:“家兄被陈氏父子派人谋害,此案若要翻过来,至少也要多年之后;罗兄为家兄报仇,小弟在此拜谢!”

罗大成慌忙还礼,苦笑道:“原来你族兄,就是去年被谋害的那位年轻县令……小弟当时一怒杀人,终究有个罪责,包兄若要到衙门出首,小弟也不敢拦阻。”

包拯洒然一笑,道:“恩将仇报,罗兄当小弟是什么人了?若是小弟审理罗兄之案,自当禀公而断,不徇私情;只是到衙门首告,出卖恩人,此等事小弟还做不出来。”

罗大成松了一口气,暗道:“原来包拯还不象传说中那么死板,这就好多了。”

包拯又是深深一拜,道:“罗兄博闻强记,见识非凡,兼且武艺高超,小弟钦佩至极;既蒙罗兄青眼,愿与小弟结成兄弟,敢不从命!”

罗大成听得大喜,慌忙回礼,上前将他搀扶起来,二人相视而笑,彼此俱有惺惺相惜之情。

包拯问道:“请问罗兄,贵庚几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