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明朝其实很有趣儿 >

第36章

明朝其实很有趣儿-第36章

小说: 明朝其实很有趣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完人的意思。然后又秘密联络江湖豪杰凌十一、闯二十四等兄弟,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按计划,宁王打算是乘武宗朱厚照又满世界乱跑的当口,假称太后密旨进京监国,宰掉朝中讨厌的大臣,传檄天下,号召全国人民揭发检举流窜犯朱厚照,有将其扭送公安机关者,颁发一定数量的奖金,并授予劳模的荣誉称号……

总之,计划非常之完美,就是不太好执行。

为啥不好执行呢?因为宁王运交华盖,时衰命蹇,他闹事的时候,恰好赶在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儒王阳明横空出世的节骨眼。

那王阳明出世,关人家宁王什么事呢?

这个……这么说吧,夫王阳明者,乃中华儒家文化积千年之久,才盛开的那么一朵奇葩。说起儒家文化这种东西,那是超级地让人上火,这东西的逻辑结构,深藏于零零星星的只言片语之中,其特点是聪明人学了会弱智,弱智学了会变傻,傻子学了会变白痴。只有极少数极个别的超天才,才能够把握住这宏大思想的脉搏,从而达到超凡入圣,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的神异境界。

也就是说,孔孟这闹心的玩艺,承传了千余年,苦等了千余年,终于等到了王阳明——偏偏宁王这时候要闹事,你说他这不是找不自在吗!

说了这半天,那王阳明到底有什么了不起呢?

就这么说吧,当宁王朱宸濠意气风发,仰天长笑之声,大儒王阳明正在福建打击由一伙军方恐怖人士所发起的群体事件。正闹腾着,忽闻宁王起兵,王阳明立即弄来一身农民工衣服,把脸涂得漆黑,一日一夜狂奔到了江西临江,然后和当地官府接洽,立即征召四乡民兵,趁着宁王朱宸濠攻打安庆的机会,来了个黑虎掏心,围魏救赵,突兀杀入了南昌。

突闻老巢被连窝端,当时朱宸濠惊讶得差点没哭出来。你说我们老朱家正在商榷换届选举的事儿,你个书呆子王阳明跟着瞎搅和什么?大怒之下,朱宸濠回师营救,却被王阳明让开大路,占领两厢,抢空门而入,连夺南康、九江。害得老实厚道的朱宸濠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好逃往樵舍,希望建立一个解放区。

那边王阳明牛气烘烘,催师猛入,水陆并进,四面合围,将朱宸濠并老婆孩、部属朋友,统统抓了起来。

原本是一场完全符合法律的换届选举,就让王阳明给彻底搅黄了。

消息传出,威武大将军朱寿正在征招讨的路上。闻说朱宸濠已经为王阳明拿获,朱寿勃然大怒,当即向王阳明发出最后通谍,勒令战犯王阳明悬崖勒马,及早回头,马上释放朱宸濠,放弃与皇帝为敌的反动立场。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王阳明自己来承担。

(8)武林又见风波恶

按理来说,王阳明逮到了朱宸濠,平定了叛乱,这是好事啊,为啥朱厚照反倒勃然大怒呢?

这是因为,威武大将军朱寿此番出征,志在必得。本打算由自己来狠狠教训一番朱宸濠,将其击败并擒获,从而青史留名,并顺理成章地登基为帝……这是朱厚照给自己没定的一个人生游戏,只有这么玩过来,这个皇帝才是由他自己奋斗得到的,这样他的人生才会圆满。岂料大儒王阳明跟着添乱,竟然把朱宸濠逮住了,那朱厚照的人生目标又在哪里?什么事都让你王阳明干了,朱厚照又玩什么?

王阳明把人家朱厚照的人生课题给做了,难怪儒家不讨人喜欢。

在朱厚照的暗示下,一伙太监蜂拥冲入南昌城,叫着王阳明的名字,在街上破口大骂:“姓王的,你个王八蛋,丢你老母!马上给咱家放了朱宸濠,否则骂死你!”

老百姓听到骂声,都紧紧地关了房门,躲在家里,趴在门缝上偷偷往外看,想看王阳明怎么解释这个问题。

王阳明笑咪咪地把骂娘的太监们迎进内室,搬出一只箱子,打开来,只见里边满满的,全都是宫中太监们和宁王暗中勾结往来的书信。看到这情形,小太监们吓得面无人色,再也不敢骂娘,赶紧向王阳明求情。

王阳明说:“叫你们的张公公来!”

张公公,就是打掉大奸宦刘瑾的太监张永,他来到之后,和王阳明举行了秘密会谈,说:“王阳明,不是咱家骂你,瞧瞧你自己办的这事,太操蛋了!皇上折腾了这么长时间,才把宁王的谋反激起来,这是皇上的人生课题啊,完成了这个课题,皇上就成长起来了。你说你王阳明多什么事呢?显你书读得多,有本事啊?”

王阳明道:“抓宁王朱宸濠,是我不对,我不应该,都怪我学习不够,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可是老张,你也替我想想吧,我翻破了儒家经典,才终于悟到了终极人生智慧。如果不乘着宁王这件事情上炒作炒作,天下人又如何知道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我炒作成功了,天下人都知道读书之重要,这可是千秋万代的事业啊。相比于皇上的人生成长……唉,他爱成长不成长,关我屁事!”

张永说:“王阳明,注意你的态度,现在你只有一条出路,何处何从,你自己选择。”王阳明问:“什么出路?”

张永说:“你必须重新炒作这件事,就说宁王朱宸濠之所以被擒获!全是因为皇上的英明领导,你王阳明只不过是忠实地执行了皇上的思想路线,才取得了微小的进步。与各级领导相比,你还需要加强学习,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再接再厉,戒骄戒躁,再立新功……听清楚了没有?”

王阳明:“……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反正我把朱宸濠移交给你了,老子不管了,老子回家教学生读书……”

于是王阳明重写了奏章,把擒获朱宸濠的原因归结为“奉威武大将军之方略”的结果。然后张永将朱宸濠打入囚车,押往南京。途中,朱宸濠饿得半死,苦苦哀求给口饭吃,遭拒绝。不长时日,终于被送到了南京演校场上,就听锣鼓喧天,金戈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笼门打开,朱宸濠从里边钻出来,就见朱厚照腰间围了个兜裆布,大叫一声哪里走,直扑过来,抄起宁王朱宸濠的脚腕,用力往起一掀。朱宸濠大怒:“你个小王八蛋,招呼也不打一个就偷袭,懂江湖规矩吧?”愤怒之下,疾扑过去,照朱厚照的脑壳上就揍。

有分教:帝王千秋古惑仔,沙场鏖战把人宰。江湖邀斗风波恶,脚丫专往脸上踩……斗不若干回合,由于朱宸濠多日水米未进,又被囚于笼子之中,等于已经废了他一半的武功,所以斗到最后,被朱厚照卖了个破绽,抢空门而入,一跤将朱宸濠掀翻,大脚再往脸上砰砰踹上几脚。朱宸濠悲叫一声:“朱厚照,你不守江湖规矩,倚多为胜,好不要脸……”这场决斗,就这么结束了。

生擒了宁王朱宸濠,从此朱厚照的大名,不胫而走,江湖上尽人皆知,无人不晓。而此时,他却已经参透人生,避居于镇江,与名臣杨一清钦酒赋诗,探讨人生。原本这是挺好的事儿,可宫中不停地催他回去,愤懑的朱厚照踏上回家之路,经过清江浦时,一个不留神,扑通一声跌进了水里,再捞上来,虽然性命无虞,却已经是冻得唇齿青白。朱厚照病倒了。

尽管身体虚弱,但他还是强挺着主持了祭天大典,正祭祀间,忽然眼前一黑,昏厥于地,殷红的鲜血淌出口角。人民的好皇帝,伟大的领袖朱厚照,病危。

他留下来的遗言是:此前种种,都是我的责任,与我身边的人无涉,只希望我死之后,你们能够善保其身……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朕躬有罪,无以万方——早年虞传天下于唐尧,说的就是这句话。由此可知,这个年轻人也和王阳明一样,已经尽得儒家思想之精要。在他的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之后,隐露的是他对人类愚钝的无奈苦笑。

第九章 世宗朱厚熜——最是愚蠢大智慧

(1)资质平庸会闹事

通常情形下,人们会有这样一种认知,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必然有着智力上的优势。如果你敢说你比大人物还要聪明,那就是存心找骂了——你这么聪明,怎么还混得这么惨,人家比你笨,反倒高高在上,你说到底谁笨谁聪明?

但是这种观点和认知,只在竞争体制下的社会有效果。比如说,高考中的尖子生,自我奋斗成名或发家的人,如果是少了智力上的优势,他们是不可能于芸芸众生之中,脱颖而出的。

但如果遭遇到世袭的社会法则,这条规律,就不见得再有效果了。

比如说,大明帝国的第十二任皇帝,世宗朱厚熜,就是这么一种类型。

也就是说,在明武宗朱厚照而后,将由资质平庸的朱厚熜来唱主角了。情形到底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呢?我们还是先来看看他的求职简历吧。

朱厚熜历史档案

姓别:男

姓名:朱厚熜

出生:1507年9月16日

籍贯:湖北省钟祥县王府庄园的一株老树下

属相:兔

星座:处女座

血型:B型

身高:164公分

体重:52公斤

相貌特征:普通,满脸怒气冲冲。

职业:出任大明帝国第十二任皇帝。

特长:猜疑心犹重,喜欢把话说得不明不白,难为别人。

社会关系

父亲:献王朱祐杭

母亲:蒋氏

妻子:陈氏

儿子:10人

心路历程

0岁:出生。

13岁:父亲死,与母亲蒋氏相依为命。

15岁:表哥武宗朱厚照死,被群臣和全国人民一致推选为大明帝国的第十二任皇帝。

15岁:母亲蒋氏入朝,但闻知群臣一致推选她为皇帝的婶子,禁止再做皇帝妈,蒋氏悲愤,拒绝前进。

15岁:明确向张太后提出辞职,被挽留。

15岁:张太后以王妃之礼视待蒋氏,朱厚熜怒,从此两厢结怨。

16岁:蒋氏房居起火,大礼之争初现端倪。

16岁:朱厚熜的第一次婚姻,娶妻陈氏,当年离异。

16岁:朱厚熜的第二次婚姻,娶妻张氏,七年后离异。

17岁:朱厚熜发表严正声明,就是要管他亲爹叫爹,群臣大怒。

18岁:朝臣分裂为亲爹派和非爹派两大政治派系,其中亲爹派认为皇帝的爹就是皇帝的爹,而非爹派则认为皇帝的爹不是爹,最多只能算叔叔,由是两大政治派别箭拔弩张,斗得不可开交,最终在朱厚熜的英明领导之下,亲爹派打退了非爹派的猖狂进攻,有力的捍卫了皇帝的亲爹。

18岁:大同兵变爆发,一小撮少壮派军人,为了逃避战争,悍然杀害军官,蹂躏百姓。

24岁:与张皇后离异,娶新皇后方氏。

27岁:大同兵变再次爆发。辽东巡抚吕经正设宴,亲切慰问几名美貌的性产业工作者,遭乱兵破门而人,将吕巡抚并多名性产业女工的衣服剥光,关入笼子里游街。

34岁:权奸严嵩入京,出任礼部尚书。

38岁:正式提出离休,遭群臣哭天抢地否决。

41岁:十二女子反动集团事件爆发,是夜,朱厚熜与曹妃同榻。曹妃去洗手间的工夫,十二名宫女潜入朱厚熜卧室,欲勒死之,未果,十二女子俱被剐,连累曹妃也被剐为零碎。

46岁:名臣夏言被斩弃市,时年76岁。

50岁:倭寇大掠浙闽,总督胡宗宪诱斩倭寇汪直。

55岁:道士蓝道行进言,思斩严嵩。

56岁:斩道士蓝道行。

57岁:贬窜严嵩之子严世番,杀胡宗宪。

58岁:严世番纠结不明真相的群众,大搞群体事件。

59岁:斩严世番。

60岁:卒,死因,服食丹药过多,憋死。

我们可以注意到,朱厚熜执政时期,江湖上可谓是风起云涌,嚣闹非常,境外是蒙古兄弟俺答不停地跑来闹事,沿海是中国人和日本人搅和在一起,大行倭寇之乱。朝中是几派大臣打得你死我活,后宫则是一群女生大打出手。总之,一个人能够把天下弄到这份上,那绝对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那么,何以明武宗朱厚照时代,肆意游玩胡作非为,天下却一片安静,等到了朱厚熜这里,就搞成这么个样子呢?

原因就在于朱厚熜的资材平庸,平庸并不意味着他的智商有多么的低,事实上,朱厚熜智商系数,恰恰卡在一个平均线上,既不高,也不低,既不聪明,也不愚笨。这种智商的人,如果作为一个百姓,那是活得相当地幸福,该有烦恼一个也少不了,该凑的热闹,也会全盘照收。唯独是将他放在皇帝这个职位上,这就凸显出处处别扭来。感觉到别扭,那就会闹事。这就是朱厚熜执政能力的全部总结了。

(2)亲爹从此成叔父

这可怜虫会被聪明人玩死。

但如果这个资质平庸的人掌握着生杀予夺的权力呢?

那么他就是朱厚熜了。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明武宗朱厚照死后无子,于是朝中重臣立即开会秘密研究,研究的结果,是分头行动。

分什么头呢?第一头,就是假传武宗圣旨,骗统率着锦衣卫的大帅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