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明朝其实很有趣儿 >

第26章

明朝其实很有趣儿-第26章

小说: 明朝其实很有趣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祁镇急了:“也先,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皇上?你要是不认我这个皇上的话,干脆连我一块杀掉。”

也先讪讪地道:“皇上,你看你,我不过是跟老袁开个玩笑,你干吗急成这个样子?那你们快回去吧……”

三个人回来,袁彬流着泪,控诉道:“陛下,这都是喜宁出的主意,他想干掉我和老哈,皇上你就六神无主,任他摆弄了。”

朱祁镇道:“老袁,老哈,你们两个放心,只要我在,就决不容许他们伤害你们。咱们哥仨不离不弃,生死不移,长命无衰绝,山无棱,江水竭,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敢与你们哥俩绝。”

袁彬摇头:“陛下,得琢磨个招儿,把喜宁这厮干掉,不然的话,这家伙迟早也会……”

怎么干掉喜宁呢?

三人坐在一起,嘀咕了半宿,终于想出来个好法子。隔了几日,朱祁镇去见也先,说:“也先啊,咱们这样拖下去不行,得抓住机会赶快跟北京那边议和,以前你派出去的人,不了解北京的情况,办不成事。我给你推荐一个人选,你看喜宁如何?要知道他是宫里出来的太监,最了解那边的情况。我敢说,喜宁出马,一个顶俩,你觉得呢?”

也先是个憨厚的实在人,听了后就说:“嗯,小朱你这个想法好,就这么办吧。”

临到喜宁派往北京议和,朱祁镇又推荐了一个叫高磬的士兵,让他跟喜宁一道走,却偷偷地写了封密信,让高磬藏在身上。于是喜宁和高磬两人到了宣府,守将杨俊摆下宴席,请两位喝酒,高磬喝了几杯,突然跳起来,拦腰抱住喜宁,大叫道:“抓住他,快抓住他……”众人不明就里,七手八脚,一拥而上,将高磬并喜宁一块抓住。然后高磬拿出朱祁镇的书信,杨俊这才恍然大悟。当即命人将喜宁捆成一只粽子,押往京城。

铲除了喜宁这个死敌,朱祁镇的处境顿时好了起来。长舒一口气之余,就见北京派来了一支慰问团。

慰问团长是两名低级官员,一个是礼部给事中李实,另一个是大理寺丞罗倚。这两个人,一个是负责精神文明建设,另一个是负责管理刑事档案,居然派到塞外来——这就是目前朝廷对朱祁镇的态度了。

见到这两个小官,朱祁镇放声大哭,两个小官也大哭。众人哭过,两个小官就回去了,临走前也先问:“喂,你们到底还要不要皇上了?”两个小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句话也没说,转身走了。

“你们……这……”也先顿时急了:“有你们这么办事的吗?把个皇上扔给我了,噢,看我也先老实,就让我替你们养皇上啊?”

这时候的也先充满了悲愤与绝望。悔不改,悔不改逮了个皇上当肉票,可是人家打死也不赎回肉票,这可咋办呢?

绝望之际,石破天惊,奇人杨善突兀出世,给也先带来了希望和生机。

(11)未曾发明的秘密武器

世上有许多人都有这样一种痛苦——一生注定不过是个寻常百姓,却有着皇帝的梦想。

景泰帝朱祁钰的痛苦却跟别人恰恰相反,他是已经坐在了龙椅之上,却仍然是一个寻常百姓的思维。

追溯起来,朱祁钰做错了一件事——他就错在,打小就没有野心,没琢磨过当皇帝的事情。要知道与哥哥朱祁镇相比,他出身不好,母亲是逆臣朱高煦家的侍女,在皇宫里属于正宗典型的黑五类。那朱祁镇出生还不到五个月,就已经立为太子了,而自打他出生,母亲对他耳提面命的,无非不过是要安分守己,千万不要想入非非,以免祸加自身。可谁料到风云突变,土木堡开战,皇宫一片混乱,他也就在这片混乱之中,稀里糊涂地登基为帝了。

有一件事他从未想到过,帝王的思维与普通百姓是完全不一样的。

比如说他现在坐在龙椅上,要做的事情,就是大喊大叫大吵大闹,嚷嚷着去营救大哥朱祁镇。如果他这样做了,定然是尽收天下之心,因为这不是他的工作,而且还显得他有情有义。

最要紧的是,如果他嚷嚷着营救朱祁镇,只能够导致一个后果——那就是瓦剌人会奇货可居,更加不肯释放朱祁镇了。

所以,以一个帝王的思维来说,如果他不希望朱祁镇回来,最正确的做法就是嚷嚷着营救,你越是嚷嚷,朱祁镇就越是回不来。而且你还可以一边嚷嚷,一边将朱祁镇的亲信以营救不利为由,一个个充军流放,趁机提拔重用自己的亲信死党,就这么搞上十年八年,则帝王基业,稳如泰山矣。

可是朱祁钰哪懂这个?他仍然是以一个平民的思维出发,担心朱祁镇回来之后跟他争权,在营救朱祁镇一事上表现得消极,甚至故意扯大家的后腿。可是他越是这么一个搞法,就越是容易激起臣属的叛逆之心——总会有人看不下去,跳出来的。

这个人果然跳出来了。

右都御史杨善。杨善这个官,相当于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重要的人事安排轮不到他,如果干部任用上出现了问题,倒是少不了要找他的麻烦。再者说,自打朱祁钰出其不意地坐到了龙椅上之后,身边的重要位置早已被名臣于谦等人迅速抢占,杨善反应得稍微慢了那么一点点,此后在景泰王朝里,已经注定没有他的机会了。

于是杨善就琢磨,要想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就必须改变目前的政治格局,除非把眼前这个利益结构彻底推翻打烂,否则不会有自己的机会。

那么,要如何推翻现有的利益架构呢?答案只有一个——想办法把英宗朱祁镇弄回来。

但要迎回朱祁镇,至少要过两道关。在朝里,最高领导人朱祁钰就跟你捣乱,他甚至连差旅费都不肯支借。在瓦剌那边,也先也不是好对付的,搞不好,不唯是英宗朱祁镇没有弄回来,反倒把自己搭进去了。

正因为这桩差事不是那么容易,所以别人才躲得远远的。但是杨善却铁了心,朱祁钰你不是不肯支借差旅费吗?好办,老子卖掉家产,焦土抗战——看看,杨善已经是铁了心,务须要达成目的。

卖掉家产之后,杨善就出发了,很快到达瓦剌部落,受到了瓦剌领导人也先的热烈欢迎,然后俩人坐下来聊天。这是一次严肃而亢长的外交对话,核心的内容是涉及到了大明帝国的几桩秘密武器。

杨善说:“老实说吧,我们知道你们若想侵犯大明朝,就得骑马翻山越岭,所以我朝已经下令,在边境上都钉上铁镢子,上面留小孔插铁锥,你们的马蹄踏上去,哈哈哈,我不说你也知道后果会如何。还有还有,现在我们的大炮,每次只能发射一枚石弹,杀伤力远远不足。所以呢,我们已经将石弹改为小型号的了,下次发射,呼啦啦铺天盖地一大片,让你吃不了兜着走。还有还有,现在我们的箭头上,已经涂抹上了最厉害的毒药,沾之则死,碰上就亡,你们要是活腻了的话,尽管过来吧。还有还有,我们的火枪也已经改进了,现在的火枪是双头的,一枪俩眼,一箭双雕,管叫你有来无回……对了,这些都是国家机密,你看我跟你说这些干什么……”

实际上,杨善在这里说的秘密武器,一桩也没有,大明帝国压根就不是琢磨这事儿的国家,中华民族也不是喜欢研究武器的民族。可是也先却是个实在人啊,听到这情形,吓得目瞪口呆,心想:“大明帝国果然了得,那什么,我快点把英宗这厮放回去吧,留在我手里,迟早会带来大麻烦……”

于是也先强烈请求无条件释放朱祁镇。事情就这样轻易地解决了,消息传到朝廷,让景泰帝朱祁钰吃惊得嘴巴都合不拢。

(12)神秘的人际规律

照例,景泰帝的平民思维又发作起来,在迎回朱祁镇事件上处处找大家的麻烦,但最终,朱祁镇还是平安回来了。一进北京城,朱祁钰就将他软禁在宣武门内的南宫中,从此,朱祁镇就在那里享受起孤独而寂寞的人生。

朱祁钰让他不喜欢的一个太监阮浪去南宫,服侍朱祁镇。这个阮浪实际上是越南侨胞,为人耿直,朱祁镇很赏识他,就把自已的绣袋和镀金小刀送给了阮浪。偏生阮浪太拿领导不当玩艺,转手就将这两样东西送给了自己以前的部下,现任皇城防卫使的王遥。

王遥这厮却比较浅,喜欢在人前炫耀。结果让同事卢忠和高平盯上了,都认为这么个傻家伙,恰是一只可以踩着往上爬的阶梯。于是卢忠和高平灌醉王遥,偷出绣袋和镀金小刀,飞奔了去报案,硬说英宗朱祁镇要复辟。

实际上,英宗复辟的心是有的,但偏偏这只绣袋和小刀,跟他的复辟没有关系。而景泰帝朱祁钰如临大敌,逮走阮浪往死里打,逼迫阮浪承认朱祁镇有复辟之事。可是景泰帝终究是不会做皇帝,刑官严格不配合他,硬说打不出口供来。但打不出来也不要紧,只要坚持不懈地打下去,不愁打不出一个反动团伙来。

朱祁镇危险了。

岂料,就在这节骨眼上,突然出了一桩怪事。那告密的卢忠,很可能是因为诬陷了朋友,导致过于强大的心理压力,让他的精神突然崩溃。于是他迅速地疯掉了,光着身子满街跑——光身子跑就对了。九成九光身子往外跑的精神病患者,都是试图向这个世界表明——你看我有多清白?

卢忠突然发疯,朝中群臣大哗,纷纷上奏,和景泰帝吵了起来,都说这事不对头,要求立即撤诉。朱祁钰感觉很失败,就吩咐将阮浪和王遥杀掉,这事就算过去了。

此事过后,朱祁钰产生了更为强烈的危机感,就琢磨着废掉朱祁镇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可是群臣不肯,内宫不答应,最要命的是就连朱祁钰自己的老婆都反对——这厮到底是怎么混的,居然弄了个众叛亲离?

这时候广西出了一桩灭门大案,思明土知府黄纲,正好端端地在家里睡觉,不曾想门外突然冲进来一群人。不由分说,上来就按住黄纲父子,硬是把他们的骨头拆碎了,然后装进一只罐子里,埋在了后院。这伙歹徒杀人的时候,全没有注意到黄纲家里有个小书僮,叫福童。这小东西躲在暗处看得明明白白,原来这伙凶手,不是别人,正是黄纲的同父异母弟弟黄雄。

那么黄雄为什么要杀哥哥黄纲呢?

其实也没太多的理由,就是黄雄想让自己的儿子来接黄纲的班……看明白了,在广西这么个小地方,又一轮兄弟争位大战,甚至连亲属关系都跟皇宫里的朱祁镇朱祁钰兄弟没什么区别。

可是广西这边的事情全被书僮看到了。等凶手走后,小书僮狂奔到按擦司处报案。当地迅速将此一案件上报朝廷。黄雄发现麻烦大了,遂一琢磨,我这里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为了自己的儿子杀人争位,敢打赌,朝廷那边的人际关系格局,跟我这边一模一样,铁定也是同样的矛盾结构……这个深藏不露的小官员,真乃举世罕见的智者啊,他纯粹是靠了推理,甚至比后代的史学家都把握住了朝廷内部的主要矛盾。

于是黄雄断定,现任皇帝朱祁钰,他肯定也是和自己一样,想让自己的儿子接班。那么没二话,赶紧写奏章,强烈要求换太子。

奏章递上去之后,朱祁钰打开一看,顿时哭了,说:“想不到啊,想不到,我还说咱们大明的忠臣是不是都绝种了,原来真正的忠臣,竟然是在千里之外。”

传旨,赦免黄雄所有罪过,想杀谁就去杀,随他的心思,再将黄雄提拔为都督。然后召集群臣,商量换太子的事情。

此时群臣的心思,是说不出的痛苦。反对吧,惹火了朱祁钰,铁定没自己的好果子吃。签字表示支持吧,得罪了朱祁镇不说,还丧送了自己的一世清名。所以大家干脆闭上嘴巴,一声不吭。可不吭也不行,总会有几个人抓住机会,要好好地表现表现。于是在几个急于表现的人争取之下,易储之事,总算是通过了。

终于让自己的儿子当上了太子,朱祁钰舒舒服服往龙椅上一靠,正要喘口气,就听到一个奇怪的消息报来:“报,太子刚才死跷跷了……”

仿佛当头一记闷棍,打得朱祁钰摇摇欲坠。

这个狗屁儿子,怎么这么不争气?老子费了九劲才让你当上太子,可你怎么说死就死呢?

明摆着,朱祁钰的这个儿子,是故意死的,存心摆他老爹一道。

新太子的暴死,如一片蝴蝶翅膀,于大明王朝掀起了渐行渐大的风暴,最终将景泰帝的时代彻底摧毁。

(13)权力的蝴蝶效应

朱祁钰易储成功,而太子却突然暴死这件事,引发了天下人心里狂猛的波澜。

所有的人先是为这种不可思议的怪事惊呆了,然后恍然大悟:天命乌龟!

啥叫天命乌龟呢?

是这个样子的,但凡一个人杀人盈野,夺得天下,总是要宣称:是历史选择了俺当皇帝,只有俺才能救帝国……这个说法,沿袭日久,就变得文采斐然,简述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