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明朝其实很有趣儿 >

第13章

明朝其实很有趣儿-第13章

小说: 明朝其实很有趣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棣摇头:“你这几招到底管不管用啊……还是再等等吧。”

也就是说,燕王对未来的预期是充满了绝望与悲观的。所谓的等,不过是给自己找个借口拖延而已。拖延固然是个坏习惯,可面对朱允汶这种行事缺乏考量的年轻人,你不拖还能有什么办法?

拖吧,说不定拖着拖着,建文帝朱允汶就长大了,就成熟了,懂事了,不再跟叔叔们捣蛋了……正当朱棣这样自欺欺人的时候,出事了。

朱棣的部属,燕山护卫百户倪谅,他显然发现了点什么,忽一日飞奔到朝廷,向建文帝举报说:“报告,藩王手下的官校于谅、周铎等密谋造反,这一定是奉了燕王之命。”刑官问他:“你不是燕王的手下吗?怎么可以告自己的主公谋反呢?”

倪谅响亮地回答:“亲不亲,路线分。我生是大明皇帝的人,死是大明皇帝的鬼。不管什么人,只要他敢阴谋反对皇帝,我就要坚决地和他斗到底。”

建文帝朱允汶闻此言,大喜,就命人悄悄地将官校于谅,周铎逮到京师,喀嚓喀嚓,剁成了碎块。然后朱允汶发下圣旨:“朱棣,你怎么搞的?你的部属在谋反,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无论是哪种情况,你先给我把事情说清楚。”

朱允汶这话一说,出事了!

有诏责燕王,王乃佯狂称疾,走呼市中,夺酒食,语多妄乱,或卧土壤,弥日不苏。张呙,谢贵入问疾,王盛夏围炉摇头曰:寒甚。宫中亦杖而行,朝廷稍信之……这一段记载,说的就是造反谋逆事发,燕王假装疯子,成功地逛过了朱允汶的历史传说。

但实际上,这段历史记载却是错误的。错在什么地方呢?错就错在,燕王朱棣并非是“佯狂”,不是装疯。他是真的疯了……确切地说,燕王面临着恐怖的绝路,情急之下,心理崩溃了。

这么个判断,有没有依据呢?有!

先来说说,什么样的人物才能够成为皇帝之位的人选?单从心理学的意义上来说,能够成为帝王的人,他必须要有与普通大众截然相反的情感机制,表现在普通人陷溺于夫妻之情,儿女之爱上。而古之帝王,对于夫妻,从来没有什么感情,对于儿女,不要说感情,甚至连感觉都没有——一旦心里有了感情,有了爱,也就有了弱点,就会在帝王争霸战中被对手揪住软肋,被迫落败,清理出局。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被追兵追赶的时候,他嫌马车跑得慢,居然将自己的儿子女儿推下车去。后来项羽将刘邦的父亲缚在案板上,扬言刘邦不投降,就立即剁了刘邦的亲爹。可猜猜刘邦当时说了什么?

刘邦说:“……剁吧剁吧,剁碎了煮熟,别忘了分我一杯羹……”

听听,刘邦说的是人话吗?

如刘邦这种思维,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冷漠冷酷,缺乏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不懂得爱,也不会爱,更没有想过去爱。这种人心里只有仇恨,只有不停地杀戮,面对善良无助的普通大众,这种野狼的嗜血法则,是无可抵御的。

也就是说,如果燕王朱棣渴望夺得天下,他首先必须要让自己成为这样一种不懂得爱也不会爱更没有想过去爱的冷漠动物。

糟糕的是,燕王朱棣知道自己不是这种冷血的狼人,他还有人的基本感情,只因为三个儿子在京师,就表现得缚手缚脚,不敢妄动。

然而现在,双方已经撕破脸皮,朱棣被置于最危险的位置。眼下的情形就是,除非他是那种冷漠嗜血的狼人,否则他已经不再有存活的可能。然而他偏偏不是狼人,那么他该怎么办?

答案是——进化,让自己迅速地成为野狼。

可是,一只善良的老绵羊,如何才能够迅速进化成野狼呢?

他必须立即着手摧毁自己的旧有人格,也就是他的灵魂。这是一只老绵羊的灵魂,带给他的是我为鱼肉的悲剧。唯其摧毁旧的绵羊人格,重新建立起来一种可怕的野狼人格,他才能够成为一只真正的狼。

你究竟是一只羊,还是一匹狼,不是取决于你的愿望,而是取决于你的灵魂。如果你有一只羊的灵魂,再装出凶狠的模样,也不管用。相反,如果你拥有一匹狼的灵魂,甭管你披上多少层羊皮,迟早也会干出嗜血如狂的猛事来。

可如果你拥有老绵羊的人格,却必须要像朱棣那样,在短时间内迅速地进化成为野狼的人格,这个过程会如何呢?

首先,你必须要在外部及内心的双重高压之下,彻底摧毁自己的老绵羊人格。而人格是一个人保持思维正常的基础构件,一旦旧有人格被摧毁,这个人也就丧失了理智,成为了冬不知寒,夏不知暖,吃饭不知饥饱,睡觉不知颠倒的疯子。

一如朱棣。

世界上百分之百的精神病患者,都是因为无力抗拒外界的压力,导致人格崩溃所形成的。但是绝大多数人是不具重新构建全新人格的能力的,但是朱棣却有这种能力。如何知道朱棣拥有这种可怕能力呢?

证据:早在朱棣二十岁以前,他就在最博学的老师指导之下,系统地学习了儒家、佛家及道家的思想知识。所有的这些思想,无一不是在探究人的灵魂及心智,无一不是在探讨人格的组建机制。

朱棣读懂了这些书。

所以,当历史的房门对着一只老绵羊的鼻尖关门,再打开的时候,我们看到门里,赫赫然蹲坐着一只凶残的野狼。

他就是这样完成了自己的进化。

(6)半狼羊之战

当朱棣赤裸着身子,奔走于北京城的街上之时,南京城的皇宫里,突然发生了件可怕的怪事。

夜宴张灯荧煌,忽不见人。寝宫初见,见男子提一人头,血气模糊,直入宫内,随索之,寂无所有。狐狸满室,变怪万状,遍置鹰犬,亦不能止。——《奉天靖难记》

恐怖的异象,让年轻的建文帝坐卧不安。他感觉到有什么可怕的事情正在发生,可到底是什么事呢?恰好这时候疯子燕王朱棣的部属护卫百户邓庸到南京出差,建文帝毫不客气,立即吩咐拿下,取巨型刑杖,往死里揍,打到他说实话为止……一顿暴打,打得邓庸哭爹喊娘,就一五一十地把燕王准备谋反的事情全都说了。

“圣旨下,着北平都指挥佥事张信,立即将燕王朱棣拿下,先打死再说。”

张信接到密旨,就先回家喝口水,然后准备干活。恰好他妈正在屋里研究国际局势,见到儿子进来,就问:“你干吗这么形色匆匆?”张信兴奋地告诉妈妈:“娘,天大的好消息,疯子朱棣要完蛋了,我现在就去逮他来。”张母闻言大怒:“儿子,你缺心眼啊,也不说比较比较燕王和南京城的那个小皇帝,燕王是食人不吐骨头的饿狼,皇帝是温柔善良的小绵羊,狼与羊斗,你站在羊的一边,这岂不是活腻歪了?赶紧,马上去燕王府,写血书表决心,誓死保护燕王,旗帜鲜明地反对南京伪政权……你听清楚了没有?”

张信最听娘亲的话,答应了一声:“听清楚了。”就去燕王府表忠心。他到达的时候,正见燕王光着身子,在地下打滚,见他来到,大吼一声:“秃驴!敢跟贫道抢师太?拿命来……”不由分说,扑将过来。张信慌忙架住,急道:“王爷,你先别疯了,圣上有旨,让我立即逮起你来……”就听燕王大叫一声,向后便倒。张信疾前一步,语速飞快地说道:“王爷放心,我张信决不会奉南京伪政权的诏令,现在我隆重向王爷表态,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为了王爷,为了解决全人类,请王爷下命令吧!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王爷指到哪里,我就打到哪里,决不会打错地儿的。”

燕王朱棣悲叫一声:“你这来得也太快了,我这里……人格置换还没有完成……”

张信道:“王爷,少扯那没用的,打人不过先下手,杀猪不过快下刀。赶紧下命令吧,让兄弟抢钱,抢地盘,抢女人……兄弟都等不及了。”

朱棣茫然地爬起来,商量说:“要不,咱们这么着,我这边继续慢慢地完成人格置换,让兄弟们先动起来吧……你看如何?”

张信说:“随你,王爷你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于是朱棣急招道衍和尚人内,诱杀建文帝派来监视他的地方官张呙、谢贵。午夜兵出,夺取九门,三天后拿下北平,然后移师居庸关,大砍大杀之际,建文帝派了老将耿炳文统兵前来,首战不利,于是绣花枕头李景隆闪亮登场。

李景隆,男,朱元璋外甥李文忠的儿子,生得身材高大,容貌健美。年轻的建文帝没有鉴识人才的眼光,只能单看相貌,一见李景隆外壳如此华丽,大喜曰:“希望竭力相维持,他日事平,当有重报。”

于是李景隆调集精兵猛将,计五十万人,杀气腾腾前来攻打北平。而朱棣这边呢,满打满算,加上前者收罗的降兵,也不过一万之众,实力对比是五十比一,所以按照孙子兵法,十则围之,李景隆先行将北平团团围困。

李景隆这边,最能打的是大将瞿能父子二人。此二人者,曾随大将军蓝玉出大渡河征西,煞是凶狠。这次首战出兵,就听哐哐哐……哗啦啦。父子二人合力,竟将北平的彰义门捣碎,不由分说,冲入城中。

按理说,朱棣已经玩完了,没咒念了。可这个理是瞿能父子的理,不是李景隆的理。李景隆一见这父子二人要立功,登时火大了,立即传令收兵,存心把瞿家父子坑死在城里。幸亏瞿家父子武艺高强,又扭头杀出条血路,冲出城来。急忙命人用冷水浇城头,把城头冻得结结实实,筑成一座冰城,从此李景隆再也无计可施。

北平杀得热闹,但朱棣其实并不在城中,这老兄正在会州急忙收罗降兵,凑足几万人之后,杀了回来,正遇李景隆的骑兵,被朱棣发狠捣碎,打得黄河冰面“哗”的一声裂开,李景隆的骑兵尽数跌落河心,冻成了冰人。

双方移师,决战于白河,但是李景隆已成惊弓之鸟,趁朱棣不留神之际,飞也似的逃走了。

五十万大兵就这样闹得灰头土脸,朱棣顿时嚣张起来。然而此时的朱棣,仍然未能完成他的人格转化,他目前最多不过算只半狼半羊的动物,行将到来的惨烈冲突,以及两军对垒时的强大压力,随时都有可能让他再次崩溃。

(7)绵羊时代的回归

首战失败,建文帝向李景隆发来贺电:人生豪迈,不过是从头再来。于是李景隆再次集调全国兵马六十万人,号称百万,气势汹汹地又回来了。

这一次朝廷方面,不唯兵多,将领也猛,除了武功高得怕人的瞿能父子,还有大将平安。说起平安以前和朱棣也是战友,两人曾手挽手,肩并肩,共同出征过塞北。但是残酷的路线斗争,让昔日的战友沦为战场上的死敌。在平安这里,昔日和朱棣的交情,就是他政治上的污点了。所以他的表现比任何人更积极,两军对阵,他就大喊大叫,疯了一样地奔燕军杀过去。朱棣开始时还对老战友抱着莫大的希望,可眼瞧着自己的将士被砍得满地都是乱滚的脑壳,终于血红了眼睛,不由分说,调骑兵从平安背后重力冲撞,这才将平安击退。

次日,双方展开了大决战,由平安、瞿能父子带头,高喊着灭燕的嘹亮口号,集结优势兵力,向着燕军猛冲过去。平安一马当先,捞到燕军大将陈亭,劈头一刀,将陈亭脑壳砍飞。骇得燕军心寒胆裂,不敢靠前,任由平安及瞿家父子砍瓜切菜大杀一气。

眼见得大势已去,朱棣已经在脑子里构思失败后的自白书,正在措辞之际,忽听“喀咔咔”一声怪响,只见一股黑色的狂风,从东南方向平地卷起,直向李景隆的中军刮了过去,“砰”的一声巨响,把中军旗折为两段。朝廷军不明所以,一个个频频回头,想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朱棣趁机,急令轻骑绕到李景隆的后面,重力冲撞,顺风纵火,就见浓烟四起。李景隆的六十万大军不战自溃,六十万人逃命的脚步声惊天动地,丢弃的辎重器械,堆积如小山。而朱棣不依不饶地穷追猛赶,最能打的瞿家父子双双死于乱军之中,只有平安逃脱。

此役,奠定了燕王夺取天下的最大资本,也暴露出了建文帝的孱弱无能,其对民心士气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兴奋的朱棣挥师猛入,李景隆败逃如飞。

这时候锦衣卫杨本怒了,此人两臂有万钧之力,惯使一根重三十斤的狼牙棒。他先上书痛批并揭发了李景隆无能的罪状,然后大踏步地迎着燕军冲了过去。

燕军排山倒海般涌来,将孤零零的猛将杨本湮没,等密如蚂蚁的燕军拥过,有人看到杨本手脚被反缚,拖在马屁股后面跑步前进。

孤掌难鸣啊。

但锦衣卫杨本的拼死血搏,刺激了朱棣大脑中的一个兴奋点,这导致了日后锦衣卫制度全面复活并肆虐。

但朱棣此时还顾不上复活锦衣卫,他率领着燕军,大踏步地向济南逼近。在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