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一品夫人成长记 >

第137章

一品夫人成长记-第137章

小说: 一品夫人成长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大人根本就没想到这个李松敢在光天白日下就这么把自己带到锦衣卫,他有些愕然地望向周景源。此时。周景源却选择了莫言,他若是再说一句。拖走的说不定是自己了。们拉到自家喝酒却是为了心中地谜团。他起身将自己藏在书架之中的东西取了出来,一一地摆在书桌上。

    “一个多月前,户部给事中顾于泓大人死在家中。我发现了这个。”文俊彦打开一个纸包,里面正是他那日从顾于泓的瓷杯里抓住的一把茶叶末。

    杨取过茶叶末细细地放在灯下查究着,他根本就无法看出是什么茶叶。他疑惑地看着文俊彦递来的另一个纸包,打开后,还是茶叶。

    文俊彦将一份亲手书写的文档分别递给了杨二人:“澄怀。之聿。你们还记得当年出现在永宁县的那件案子么?”他略微顿了顿嗓音。有些沉默地道,“顾于泓很可能是死于当年同一凶手手下。”

    “顾于泓的颈下有条不为察觉的青白印记。还有就是那杯茶,茶叶居然有毒。当年叔公死的时候。桌子上也有一壶茶,这就你手中地那包。”

    文俊彦指了指杨手中拿地那个纸包继续说道:“两件案子都是死后以吊死做掩盖,除了叔公,大概是为了转移视线。”

    杨想事的时候还是喜欢敲击桌面,他思量再三,轻声道:“如此,这还是件棘手地事情。这么说来,我也想起了一件事。我被外放甘南县为知县的第二年也遇见了同样地案子。”

    “哦?”杨的话立即引起了文俊彦同段延沛二人的注意力,两人对视了一眼,又望相杨。

    “死者是书院的夫子,乃告老还乡的老翰林。不过是同其他乡绅争块地没争赢,一气之下上吊自杀。当时我不过以为是见寻常之事,并未深究。其后我无意间在他的脖子上发现了一条青白印记。”

    谨慎地文俊彦忙问道:“可有茶?”

    “那位老大人嗜茶如命。”

    “同样都是用吊死掩盖,还有茶。一隔十几年南北作案,他究竟是要做些什么?”从普通的农户再到朝廷官员,这里面涉及地人也太多,地位也太悬殊了。

    杨有些遗憾地道:“若是能找到那位老大人的底档便好,也可看看他究竟历任何职,也好找出共同之处。”如果是真的为同一人所做,那么三起案子中一定有什么关联。

    杨所说的事情无疑为文俊彦又带来了一丝新的线索,他点点头:“这个好说,明日去吏部查阅即可。”

    “那个……昨日那个锦衣卫李松是个什么样的人?”杨有些迟疑的开口问道。

    一直没开口的段延沛突然展开了扇子,有些好奇地看着杨:“李松?皇帝钦点锦衣卫同知,皇太后侍卫首领。你怎么想起来问他?”

    杨喝了口茶,沉吟着道:“原来是个红人。他寻日里都与何人来往?”

    段延沛突然嘻嘻一笑,脸上早就没有了方才的正经,嬉皮笑脸地道:“说道这位李大人还真是个好主!我挺欣赏他的。好家伙!”他手中的大折扇呼呼地扇个不停,说不出的得意快道。

    文俊彦推了推一句话未说到点子上的段延沛,沉声道:“并不见他跟何人有交道,一般退了朝便在家中。”他指着段延沛米尔一笑,“之聿欣赏他,是因为他太太早产,他一个人打进首辅府把那个稳婆弄出来给他太太接生。爱妻之心与之聿一样。五妹子若是知晓也算……”

    文俊彦不小心提起失踪多年的馒头,三个男人都沉默了。一口接一口地喝着闷酒并不说话。

    终于,段延沛率先打破了这份沉默。他端起酒杯略带着一丝惆怅地问着杨:“还没有她的消息么?”

    杨知道段延沛一直心仪五妹子,用情到之聿这份心上实在难得。他往嘴里送了粒花生米点点头:“跟周家人上京后就再也没消息。”这么些年,真的是一点消息也没有,他同霜妹都不愿意再去想。

    “砰!”段延沛将酒杯重重地放置在桌上,气恼地道:“这个衣冠禽兽!”当年他一进京听闻周景源娶的是郑家的姑娘,便认为自己又有机会了。可是那个小丫头一点踪迹也没有。唯一令他信服的只有在周景源订亲的前一夜消失了。他在京城苦熬资历却怎么也查不出她的下落,最后他只能选择相信她逃了出去。他至今只有一房妾室,却是遵照父母之命,只为段家留个根。正室的位置他一直为她留着。

    文俊彦赶忙捺住了要打发脾气地段延沛,他知道只要一谈及白家老五,段延沛的无名之火就冒了出来。他赶忙转移话题:“澄怀,你说李松怎么了?”

    “昨日,他带了家人去寻我。”杨怕说的不够明白,补充道,“哦,是他太太跟几个女儿。”

    他有些不明白,既然找自己就找,为何还要把家眷都带上,这……

    “带家眷?”一时间文俊彦同段延沛面面相觑。他们在一联想到昨日所发生的事情,更觉得有些奇怪。昨日一见面,李松就能道出杨的履历,这实在是有些不同寻常;再说李松的官职比杨高,怎么可能亲自跑去见杨还带着家眷。

    段延沛虽整日只负责修书,可也明白李松的背景多少有些向首辅大人那边偏移,怕是首辅大人的什么嘱托,忙问道:“可说了什么?”

    “我昨日去户部调文书,哪里见到,只是驿馆的人见我回来就巴结我,我才知道。”既然来见他可是没见又走了,这实在是说不通。

    正当他们说着,只听见文家的家人在外面禀报:“锦衣卫同知李松大人拜见老爷。”。

正文 第一百八十四章 小妹子?

    一听说李松找上了门,在座的三人都有些面面相觑。倒是段延沛先反应过来,扇子“哗”地收了起来,笑着道:“京城这地界还真是邪乎!说曹操,曹操到。”

    文俊彦却没有段延沛的那份轻松。他只是对这个锦衣卫同知有些好奇,找人居然找到自家门上来。这位同知大人究竟是想做什么。他微微一沉声:“之聿。”

    段延沛喝酒作为掩饰。他在翰林院做编修也不是死人,朝廷的动向是什么,他十分的清楚。就连被外人认为与世无争的翰林院其实也是分成两派。他们两个现在已经被牢牢地打上了皇长子的名号,那位同样被首辅大人看重的李大人一定会有所亲近之意。

    他释然地笑道:“子方兄,你先去,我陪澄怀兄。难不成你怕我把澄怀身上的铜钱偷去不成?”

    一席话说的其他的两人也都笑了。杨平日里就把一文钱当十文,更别提进了京城之后。杨无奈地笑了笑,叹声道:“还是敦化好!”至少他不用为银钱之事操心。他又推了推文俊彦,“子方兄,你快去吧!”

    文俊彦怎么都没有想到,李松上他家来却是为了找杨。一进花厅,李松开门见山的道:“在下冒昧来访。不知杨大人可在府上?”李松的话太过于直白,直白的让文俊彦都有些愕然。“杨大人?”

    李松不好意思地道:“杨,户部给事中杨。”

    他居然知道澄怀在自己家,他找澄怀要做什么?澄怀到京城不过才两天,这位李大人的过于热情究竟是什么意思。

    “李大人这是……?”

    李松不是白跑的,他手底下的人早就尾随杨到了文家,并说一同去的还有翰林编修段延沛。他不过是客气地问一声罢了。

    “在下有要事请杨大人。”嗯。亲人见面是件要事吧!

    锦衣卫是什么人。他文俊彦还不知道么?这个李松是客气地问一声。相比他收下地人早就派人在自家门口盯住了。文俊彦不好说什么。只得将杨请了过来。

    请杨李松是动了脑子地。如果贸然地说自己是请杨去他府上地话。这个倔脾气地杨是一定不会去地。所以他找了个理由。还找了个正式地理由。

    “有些公事还请杨大人同本官走一趟。”

    杨有些疑虑地看着外面地天色。他不明白自己不过才接了印信。锦衣卫就会有事找上了自己。不过他有不好拒绝。毕竟这位锦衣卫同知身上还穿着鲜亮地大红金色飞鱼服。

    一上了马车杨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可究竟有什么不对劲他也说不出来。只是觉得事情并没有李松说地那么严重。

    从马车下来。杨便知道自己彻底上当了。匾额上蓝底金字分明写得是“李府”。根本就不是锦衣卫地牌匾。站在门口地家人虽然各个是孔武有力。但是身上地服色却不如锦衣卫地鲜亮。而自己先前心中地那份不对劲立即明了过来。他居然是坐马车过来地。锦衣卫会对自己这么客气?他懊恼地叹了口气。自己怎么就没发现这个呢。

    不过他没表露出来,抢在李松开口前便发了火。这是他多年审案的经验。在旁人没开口之前,突然提声一问,往往会得到意外的收获:“李松你这是要做什么?”

    李松并没有同杨相处过。他对杨的了解不过是从小妹子地口中得知。不过呢,他并未被杨吓到,而是主动的道:“在下请您来吃个便饭。”

    吃便饭?杨气呼呼地瞧了他两眼。甩手就要走人。却不想被李松牢牢拉住。他一个文弱书生哪里能敌得过李松的力量。他用劲甩了两下,都没能把李松地手甩开。

    杨顿时气喘吁吁,满面通红地瞪着一脸轻松似笑非笑的李松。“君子动口不动手。你松开!”

    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杨还是一股文人做派。文绉绉地话陪着他底蕴十足的话音,显得有些不搭调。他又连甩了几次还是没能将李松的手甩开,反招来守门的讥笑。

    “杨大人,请。”论力气杨怎么能跟他这个沙场下来的人相比。他也不管杨是否愿意,稍微一用劲就把杨强拉进自己大门。

    杨对待这样蛮不讲理的人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他对这种一身力量的武官更是一点法子也没有。

    “人还没来么?”左手拿着包了帕子的筷子。按席摆放的馒头听见那熟悉地脚步。头也不回地问道。

    “请来了。杨兄,您请。”

    杨没想到此时自己又成了李松口中的杨兄。这位李大人变得也太快了。他沉声道:“李同知大人,你这是何意?”

    这是大哥到京城以后第一次请同僚来家里喝酒。再说大哥也吩咐了要她好好地准备。她亲自做了菜。昨天还把她跟孩子也一起带了去,她以为是多好的朋友。却没想到大哥居然请了个不卖他面子地人,她有些惊愕的转过身子。

    “啊!”

    圆润的面庞焕发着粉红的红晕,额头上戴着一条不合时宜的锦缎缀珠抹额。杨有些吃惊地看着这个一瞧见自己一脸惊讶的内眷。微微一愣,就侧过头去,不再瞧人一眼。

    “大哥,这是……”馒头有些不大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高高的颧骨,清瘦的面庞,模样虽然说是苍老了许多,可是自己还是一眼就能认出,眼前的人就是三姐夫杨。只是她还是有那么一丝的不确定。她将目光移到李松李松的身上,她希望他能准确的告诉她,这是不是真的。

    李松没有回答,他笑嘻嘻的看着一脸不信的馒头,他在等待着她认出杨。

    看着李松对自己默言而笑,馒头肯加肯定:“三……三姐夫?”在从大哥口中得知,自己记错了那人的名字后,她就有些放弃寻找四姐的心思。

    这一声三姐夫叫的杨实在是有些吃惊,他坐堂这么些年,经历了多少事情也没有眼前这穿着缟衣蓝裙的女眷叫自己三姐夫来的震惊。这认亲认的也太荒谬了吧。

    他沉了声,唬着脸:“你休要乱认亲!”在一刹那间,不怒自威的官气顿时升起,这一刻杨仿佛已处身于公堂之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他一手掌握之中。

    馒头哪里管得了那么多,她急急地走上去,急切地道:“三姐夫,你认不出我来了么?我是小五啊!”

    杨听她自称小五,心里咯噔一下,寻了多年的小妹子这个时候蹦了出来,这实在让他有些不敢相信。可是方才她也是一脸的不相信,而那个将自己硬拉来的李松却是一脸笑意,这事是他摆弄的?他要做什么?

    “馒头,你不记得了?”馒头头一次说出自己的名字,说出了她最不愿意说出口的名字。好像现在也只有这个能令杨信服了。

    这个在别人听起来莫名其妙地名字,听在杨的耳里又是别样的味道。他再次仔细地瞧了瞧眼前那个激动不已的妇人。眉眼中早就没有了当初了的生涩,这是个成熟的妇人,看似简单却彰显身份的衣料。他有些迟疑了,断案中养成的小心谨慎,迫使他试探性的问道:“五妹子?”

    馒头激动地直点头,泪水忍不住就流了下来:“是我。三姐好么?静儿好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