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一品夫人成长记 >

第125章

一品夫人成长记-第125章

小说: 一品夫人成长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了武进士,娶了郑家姑爷的妹子,他的仕途应该是一片光明。可是十几年了。他一直外放。去年才调到神击营做了一个七品小官。如今,他盯上了这位刚从大同调到锦衣卫的李大人。

    据他的内幕。这位李大人没有任何背景,战功显著,是皇帝钦点调入京城的武官。因此,他认为与他搞好关系,才是自己日后的出头。

    可是这位李大人油盐不进,他有些犯难,这该如何是好。直到听说他太太要来,他才松了口气,扯拽着自己的太太一同来请见。

    萧如进太太地兄长是郑贵妃的妹夫,对丈夫不求着自己的兄长,反而带着自己来见个没有根基的武官,很是有些不满。

    她抱怨地打理着自己领口上的金盘口,整了整自己的袖口,不是味地道:“有这么多东西求旁人,还不如让我带了去求哥哥。你只管说你要几品,我跟嫂嫂说就是了。”

    他最烦妻子动不动就说她娘家哥哥嫂嫂有多厉害。郑家是厉害,她娘家哥哥也混得不错,才三十多岁就是户部从四品的员外郎了。可是他怎么就不能帮着自己说两句好话呢?可惜,那一家子在姓郑的面前一个屁都不敢放。

    “这大明江山是你们家的?大舅子若是能管用,我十几年了,还是个七品官么?”

    “你!”

    萧太太顿时气结。这些年依着娘家地地位丈夫对自己也算是谦让有加,却没想到丈夫会在外人地宅院给自己难堪。她顿时横眉冷眼:“姓肖的,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正文 第一百六十八章 有客来访(中)

    萧如进端起瓷杯像模像样地品尝起锦衣卫从三品同知家的待客茶叶。茶香浓烈,茶色黄绿,很普通的茶叶。若是自己那位大舅子家,估计端上来的会是什么老君眉之类的好茶。看样子,这位李大人还真是受皇上喜爱,一届光身荣登锦衣卫同知,看来自己还真要好好的巴结巴结这位李大人。

    清清嗓子,萧如进神秘地看着横眉冷眼的娘子,米尔一笑:“你这么大的火气做什么?回去让人给你熬点荷叶粥。”

    萧太太根本就不吃丈夫的那一套,没好气地道:“姓肖的,你别给我使这些弯弯绕绕,你是……”

    这是廊檐下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就听见门外小厮喊道:“老爷过来了。”

    萧太太只好收了声,同丈夫一起站起来,迎接这位李大人。

    这位李大人,每个部分都太过寻常。寻常武官的虎目、狮口、熊腰、络腮胡在他身上没有显示出一点。像他这样长相的人满大街一抓一大把,只有那双眼睛炯炯有神,令人难以移目。一身浅色长袍,飘逸地衬托着他中等清瘦的身材,犹如道士般地清逸。这么一看,他竟然跟甚为读书人的哥哥一样,清俊神秀。若要是在私塾瞧见他,她一定以为他是个教书先生。

    萧如进哪有妻子那份闲心,一见李松走了进来,赶紧迎上前,深深一揖:“卑职萧如进拜见李大人,这位是拙荆周氏。”

    怎么把内眷也带了来?与礼不和,这是做什么?不过人家既然来了,他也不好将人赶了出去。

    李松微微怔了下,伸手请萧氏夫妇坐下。小童很快端茶上来。

    不过才喝了口茶,萧如进便将自己带来的东西呈了上来:“这是卑职的一点点心意。”

    送礼的人太多,瞧上得是他锦衣卫的名牌。李松摆了摆手:“无功不受禄,萧大人不必如此。”

    见李松直接往外推。萧如进赶紧打开锦盒:“不不不!这都是小孩子玩地。吃地。卑职听闻太太与两位小姐已然进京。特地准备了些。”

    里面放着地都是些吃食。萧如进一一点着:“这是翡翠烧麦、象眼小馒头、玉带糕;这是必得斋地酱菜;还有冰镇凉皮带给两位小姐尝尝鲜。”

    他早就知道李松是不收任何东西。不过到了京城这块地界。任你是再清廉。都抵挡不住京城官员地轰炸。就说他那个大舅子。是既要往手里捞钱。可是面子上还要摆出副清廉自守地样子。好好地衣裳非要撕烂一块。再拿针线补齐了。又要看得出是补了得。又不能影响整件衣裳地华丽这种人他不能跟着走。若是能赶在旁人前面。令自己娘子跟这位李太太走得近些。日后说话。走门子也方便些。若是再能把自己调到锦衣卫。那他可是一身荣光。财源滚滚。

    想起两个女儿方才地软磨硬泡地。李松点点头:“多谢。有劳费心了。”自己到京城来虽说快两个月了。可是根本没时间知道那家地点心好。哪里地馆子味道好。

    东西收了。萧如进心里更是欢喜。他就知道若是拿孩子说事肯定成。他碘着脸皮小心翼翼地道:“那下官就告辞了。”

    “多谢。”李松委婉地推了。他提声唤道。“保全。去把太太带来地东西取一份来。”

    他转脸笑着对萧如进道:“这里有些土仪,萧大人还别嫌弃。改日本官才请萧大人喝茶。”

    萧如进忙说不敢,连连作揖告辞出去。

    临上轿子,周氏忍不住发起牢骚来:“你不是让我见见那个李太太么?怎么到了,你怎么又不提了?”

    “女人家头发长见识短。你懂什么!”李松又回赠了东西,弄得萧如进有些灰头灰脸的。这一来一回,根本就没办成事。没想到这位李大人最后又说改日请他喝茶,他又觉得有希望。

    “我见识短?我也没看你见识比我强到哪?你看看你送了多少东西,走了多少门路,到现在还是个七品的小官。你有这么多东西送人,还不如去求我娘家哥哥……”

    “滚你娘的!给老子闭嘴!嫌老子,滚回你娘家去!”萧如进火大的道。早知道不贪图与郑家结亲。还以为娶了她,自己的仕途多少顺利些。可哪里想到他是娶了个败家子。做衣裳、打首饰他这位婆娘一个子都少不得,就这样还说她娘家如何如何。

    望着一圈等着看笑话的下人,周氏满面羞红:“回就回!嫁给你我算是倒了八辈子霉了!我看你到时候别把我的嫁妆赔了!”狠狠地瞪了两眼围观地下人,吼道,“看什么看!”

    周氏的绿呢二人小轿稳稳地抬了起来,出了二门,朝另一个方向走去。萧如进叹了口气,背着手离开李家,他连轿子也不坐。一个人垂头丧气地在大街上遛弯。

    睡到点灯时分。馒头终于醒了。她一睁眼就瞧见两个女儿笑嘻嘻地盯着她,眼神中还有那么一点迫不及待。一见她醒了。两个孩子更是耐不住了,一人一边地摇着她的胳膊:“娘,快起来,快起来。”

    看着两个梳洗干净地女儿,馒头慢慢地撑起身子,挽着头发,笑着道:“怎么这么高兴?”

    子双急忙忙地开口道:“爹爹买了京城小点心给我们吃。”

    子怡也等不及地道:“只是要等娘起来才能吃。您快起来,快起来!”

    她们俩姐妹一见馒头坐了起来,欢呼地跑向外面,一面跑,口里一面喊着:“爹爹,娘醒了,我们要吃地!”

    坐在外间的李松早就听见馒头的说话声,他放下书本,将跑出来的两个女儿分别抱上了炕,命人端了东西给她们吃。自己则快步走到里间。

    馒头已经坐起身子,双手打理着自己的长发。丫鬟梅儿正蹲下了身子帮馒头穿鞋。

    “吵到你了吧!”那两个小家伙一起来看着那些点心就吵着要吃。若不是答应她们等馒头醒来就可以吃,她们哪里会这么老实。

    她摇摇头,扶着后腰,艰难地站起身子:“京城太热了。”屋外的知了没完没了的叫着,吵得她心里更加烦闷。

    “也就是这一个月最热,等入了秋就好。”

    馒头点点头。她又交待着为自己梳头发的梅儿:“别梳那么繁杂的,高髻就好。”

    梅儿答应了,三两下就为馒头梳好了头发,不过是装饰了一枚点翠流云发簪,也不上脂粉,清清爽爽地。

    静坐在一边瞧着她地李松,走了过来,选了朵绢花为她戴上:“有那里还放着两盆冰,要比这里凉快。”

    这真是有点望梅止渴的作用。一听见冰,馒头只觉得有股凉气吹到自己身上,说不出的爽快。

    李松见她要起身。左手环在馒头的后腰上,轻轻地将她带了起来。

    “上哪来的冰块?”大热天还能弄到冰块,京城的奢侈实在是不容小觑。就是在大同也不过是在总督大人府上瞧过,寻常她根本就没想过夏日里还能有冰用。

    “朝廷给官员消暑地。”他没有说谎,自己也没花银子,这是锦衣卫的份利。夏天有冰敬;冬天有炭敬,这都是外官孝敬京官的。

    一见主人从里屋出来了,站在外间伺候两位小姐吃东西地仆人忙转了身子,向两位主人问安。

    馒头才坐下。就有个丫鬟端来一盘小冰块。

    “娘!快吃冰,好凉快!”往嘴巴里塞凉皮的子怡抬起早就吃得花猫似的小脸,又抓向了别的吃食。

    因为不大会用筷子,由丫鬟喂的子双就没那么的出格。不过一双眼睛是紧紧地盯着炕桌上地吃食。

    她笑着掏出帕子,为子怡擦拭着脸蛋,微微板着脸:“慢点吃。都是个大姑娘了。”

    吃得正欢的子怡哪里关得了这些,应付点点头。京城的小点心实在是太好吃了,她都挪不开嘴了。

    馒头这才拣了块小小地冰块放进口中,顿时觉得一阵凉气从口一直下到全身四处。口中也似乎清爽了不少。

    李松举起筷子。为馒头夹了几样点心放在小碟子里:“尝尝。厨房还备了荷叶粥,要不喝点冰镇酸梅汤?”

    她现在怀着孩子,哪里敢吃这么多地冰,虽然她很喜欢那种冰冰凉凉的感觉。馒头沉吟片刻,有些遗憾地道:“还是荷叶粥好了。”

    她虽然也来过京城,可并未吃过京城地点心。这里的点心样子做的精致,味儿也好。看着眼前的翡翠烧煤,她好奇起来,这皮是怎么做成的?半透明的皮细致地捏在一起。形成一圈漂亮地花瓣。里面还放着……

    “这是……”咬了一口。馒头看着里面红色的肉,有些奇怪地问道。这味食物她从未吃过。像肉,可跟肉的味道不一样,还是有点橘红的颜色。

    “好像是虾。”

    “虾?这就是虾?”她只听说过,却没吃到过。

    “嗯。我也是进京才吃到这东西。”久在北方,他连鱼都吃得很少,更不要说这些南方的虾蟹。

    “那鱼刺呢?”她心里面的好奇心思全部冒了出来,很多听苏慕楠说过的东西她都想知道,想亲自尝尝。

    说道这个李松就想笑。也是在十几年前,就是自己在京城见到小妹子的那次。那个兵部的小官吏招待他们这群西北来地军官那桌酒菜里就有鱼刺,当时有个武官还说,这厨子真厉害,那么硬的刺居然煮得跟面条一样。

    “是海里一种鱼的背脊,瞧着跟咱们吃得粉丝很像。明日就做给你尝尝。”

    一家人说说笑,好不热闹。

    小厮保全在外面探头探脑的,大丫头梅儿瞧见了,悄悄的走到外面。

    “你偷偷摸摸的做什么?”

    保全讨好地笑道:“好姐姐,外面有人求见咱们老爷。帮兄弟禀报一声?”

    “保全,你在外面嘀咕什么?”就是这么点声音,李松还是听见了。

    保全哈着腰从外面走了进来,掏出几张大红烫金名帖呈上去:“老爷,外面有人拿了帖子求见老爷。”。

正文 第一百六十九章 有客来访(下)

    怅然地李松放下筷子,瞪了两眼保全,他这是在吃团圆饭,一点眼里见都没有。看来家里的下人要好好的教导。

    被李松瞪的保全委屈地低下头。他跟老爷不过是一年的工夫,在大同他也没经历过那么多的官员上门。一来京城,他接帖子都接到手软,这京城当官的也太多了。而他也真正见识到他家老爷的官做地有多大。

    李松接过丫鬟递上来的名帖,翻看了下。有几家只是送了礼,还有几家是请他过府听戏。他随意地递了馒头,笑着央求道:“既然你来了,还请你多费心了。”以前这些事都是小妹子打理的,这次自己一个人来京城,整天要应付这些琐事,他还真有些自顾不暇。

    馒头瞧了下礼单,这些东西让她有些瞠目结舌。里面有二十批的人参,金器玉玩比比皆是。这也太过了点,她要拿什么还过去?难不成拆了东墙补西墙不成?

    她将那几家挑了出来:“这几家的东西退了回去。告诉门上的,以后超过五十两的礼一概不收。这几家的拿上好的回赠……”

    五十两她要攒多少年?这些人拿出这些东西也太容易了些。

    当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