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千古大变局:影响近代中国的十一个关键人物 >

第38章

千古大变局:影响近代中国的十一个关键人物-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颇有意味的是,慈禧留下的遗命,其中一条却是“以后勿再使妇女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有违”。“与家法有违”当属堂皇之语,就慈禧的内心与本意而言,她是否感到女人主政于国于己都是一场悲剧,才于死前反省,流露真情,特意立此遗命?不然的话,这不是对她一生的彻底否定吗?作为一名特别要强不肯认输的女人,她会这样做吗?

慈禧一死,清末的政治权威不复存在,互相牵制的各派力量顿时失去平衡,积郁已久的各种矛盾在权力真空中全部爆发,清廷内部百病丛生,地方与中央的离心力加大,国内立宪派积极推行政治改革,海外革命党人加快武装推翻满清朝廷的步伐……

其实,慈禧以其相当敏锐的“嗅觉”,早已感知到在风雨飘摇中苦苦挣扎的清廷危险来自何方。1907年,当端方由湖北巡抚调任直隶总督入京晋见时,她就不无忧虑地对他说道:“造就人才的是湖北,我所虑的也在湖北。”

如若慈禧晚死,满清朝廷极有可能要多延续一些时日。

作为一名女人,封建末世的实际统治者,平心而论,慈禧也有许多“出彩”的地方,留下了不少亮点。比如发动辛酉政变后,她就没有扩大打击面,仅仅处死三人,处分十六人,共计十九人而已,表现出一个政治家的风度与胸怀;她“用人公平”,排除阻挠,重用汉族大臣,其力度之大,超过以往任何一任满清皇帝;她支持重用左宗棠,平定西北,收复新疆;她昭雪冤狱,不惜处分一百多名朝廷官员,为一普通民女小白菜平反;她尽可能地争取女性权益,强调女子的独立精神,认为女人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与精神空间,女子应该读书识字,清末新政时鼓励开办女子学校,1906年下令禁止缠足;没有慈禧支持,早期洋务运动便不可能兴起,为减轻阻力,她杀鸡给猴看,有意打击顽固保守势力的代表人物,当时有名的理学大师,又是同治皇帝的师傅倭仁;由她大刀阔斧、自上而下推行的清末新政,其改革的力度与深度一直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很多方面都超过了戊戌维新,私营企业开始大力发展,外资的引进与利用成为国内建设资金不足的一个有力补充,废除延续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考试,特别是将改革由技艺推进到了制度层面——预备君主立宪。近代所有的落后、失败与贫弱,都可归结于封建专制统治下整个国家的制度性群体愚昧,只有不遗余力、大刀阔斧地推行制度改革,中国的民主与富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否则便是一句空话……

而慈禧更多的则是失策,囿于自身的弱点与识见,做出了许许多多影响国家命运的错事。比如她打压倾向西方、锐意改革的恭亲王,中止派遣留美幼童,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中日战争期间不顾一切地举行六十生日庆典,发动戊戌政变葬送维新变法错失改革良机,利用义和团盲目排外……

慈禧哪怕死后,仍以悲剧的方式影响着中国的政治发展与权力格局。

作为悲剧人物的慈禧,她的一些想法与行为总是适得其反、事与愿违。意欲死后永远享用、埋入陵墓的大量珍贵陪葬品,结果惹得无数盗墓者垂涎不已,睡在寝陵的她半刻也不得安宁。1928年,军阀孙殿英打着“崩皇陵也是革命”的幌子,干出了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惊天大事——身为军长的他,率领三个师的部分军队盗窃东陵。陵墓炸开,棺椁打开,已死二十年的慈禧仍然面色如生。为取出含在她口中的一颗夜明珠,一把刺刀捅入她的嘴中,两边嘴角被割开一直延伸到脖根。为搜求藏在她身上的所有宝物,慈禧尸身的所有衣服被扒掉,仅剩一条红色贴身裤衩和一只吊在脚尖上的袜子。两名士兵见状,淫欲大发,准备上前奸尸,若非官长担心慈禧尸体发霉变质、士兵染上不治之症而加以呵斥阻止,她将遭受世间最为邪恶的羞辱。尽管如此,慈禧尸骨仍被“砍为碎片,四处丢散,无从辨认”,“其惨状真是目不忍睹”。

东陵被盗的消息传开,中外一片哗然,最感耻辱与气愤者,当数慈禧于临死前选立的末代皇帝溥仪,他发誓报仇雪恨。正是在这种强烈情绪的支配下,溥仪已分不清正义与邪恶,结果在日人的策划下,于1931年的一个夜晚出逃,回到了他的先祖之地东北老家,成立伪满洲国,成为日本侵略者操纵的傀儡,沦为民族叛逆与战争罪犯。

不论正说反说,只要客观一些,我们就不得不承认,慈禧的确是一名旷世奇女,有清一代的大人物。正如《慈禧外纪》所言:“慈禧必为中国历史上一极有名之君主,其聪睿之识,沉毅之才,远出寻常男子之上。”

若论中国近代史中影响最大者,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此人便是慈禧。其他关键性人物的重要影响,或局限于某一方面,或停留在某一时段,而慈禧则属长时间、全局性的深刻影响与改变。只是这种影响与改变,负面多于正面——置身列强环伺、内外交困的封建末世悲剧时代,笼罩在无法摆脱的悲剧意识、悲剧宿命与悲剧阴影之中,慈禧以其失败的悲剧性一生,将中华民族推向了更加黑暗的悲惨境地。

康有为:传统“乌托邦”

据出身书香世家的康有为回忆自述,他四岁时“已有知识”;五岁“能诵唐诗数百首”;六岁那年,家族长辈课以属对,上联为“柳成絮”,他不假思索地脱口对以“鱼化龙”,对仗工事、意境奇崛、超然脱俗,担任教谕的伯父康达棻当即赞叹不已:“此子非池中物!”十二岁在连州一年一度的龙舟竞渡赛上,他当场赋诗“二十韵”,惊得州吏连呼“神童”,特赠“漆砚盘盒数事”以资鼓励。

然而,被视为“神童”的康有为在科举道路上却历经坎坷,让那些对他寄予极大希望的康氏家族长辈不禁大跌眼镜:他从十四岁就开始参加童子试,屡次应试,屡次落选。最后还是凭借祖父在连州训导任上驾舟救灾,不幸殉职的荫庇,获了个荫监生的资格,才得以赴京参加顺天乡试。而六次乡试,就有五次落第,直到光绪十九年(1893年),已是三十五岁的他,才以第八名的成绩考中举人。

莫非康有为的“神童”之誉,乃无端吹捧浪得虚名?事实并非如此,梁启超说他“脑筋最敏。读一书,过目成诵;论一事,片言而决”。一次,他曾相当自负地对众人言道:“少时读六朝文,皆能背诵。”接着又说:“少时喜欢读杜诗,至今仍能背诵全集。如诸君不信,请任提一句,我即可连接下句,不遗一字。”康有为的确有着过人的聪慧颖悟,攻读也十分刻苦,八股功底相当扎实,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时为制艺文,援笔辄成”,“但不好为之,不工也”。也就是说,他的心思并未完全专注于科举一途。

康有为的个人兴趣非常广泛,阅读相当繁杂,除科考必读的儒家典籍外,还系统地饱读诸子百家、经史文学,就连当时最新出版的《瀛环志略》,也有过一番认真研读。这种看似有所失,实则更有所得的阅读,全赖两位叔祖父提供了他人难以企及的条件——先是在左宗棠手下立有军功的叔祖父康国熹在故乡广东南海县西樵银塘修了一座藏书万卷的澹如楼;其后任过福建按察史的叔祖父康国器回乡,又在澹如楼对面新建书楼一座,收藏各类卷帙浩繁的经集杂史及新版图书数万册。

面对浩瀚的“书海”,求知欲非常强烈的康有为简直“忘乎所以”了,他刚刚放下这本,马上又拣起那本,还想翻翻更多的卷本。新鲜好奇充斥胸间,他一个劲地东啃西食、大嚼大咽,恨不得将两座藏书楼的所有书籍吃遍啃透。这种“得博群籍”的粗读,严重分散了他的精力,影响了他的科举仕途。对此,他似乎不以为然,仍我行我素,“不务正业”地翻看“闲书”。

十一岁那年,康有为父亲病逝,生活与学业便由祖父康赞修及诸叔父们打理。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古代社会,个人的功名利禄往往牵扯到整个家族的荣耀与利益,一个享有盛誉的“神童”,却在科举场上屡屡失败,连最起码的秀才“资格证书”也拿不到手,不禁弄得康氏长辈们颇有几分难堪。他们为他急得不行,严加督责的同时,鉴于过去接受的主要是家庭教育,便找了一位名师——人称九江先生的晚清宿儒、义理学大师朱次琦为他指点迷津。朱次琦不仅是康有为祖父的老朋友,他的父亲及几位学问不错的叔父都出自朱先生门下。光绪二年(1876年),十八岁乡试再度落第的康有为前往礼山草堂,正式拜朱次琦为师。

朱次琦主张经史两学相互贯通印证,学问应“济人经世”关涉国计民生。他要求弟子们读遍二十四史,特别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更要深研精读。康有为在朱次琦门下一学就是三年,其间只回家过两次,一次是祖父去世结苫守灵,另一次是回家娶亲。三年系统学习,康有为熟读四库典籍,“得闻中国数千年学术之源流,治教之政变,九流之得失,古人群书之指归,经说之折中……”

在此,我之所以花费笔墨强调康有为的读书历程,是因为兴趣爱好、博览群书及系统阅读,对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影响,塑造并改变了他的整个人生。他能够高屋建瓴地进入社会,全赖一生所铸学问——以学问为根基,以学问为武器,以学问而救国。

刚入礼山草堂,朱次琦给康有为的唯一训示,只有两个字:戒傲。历代文学家、哲学家中,朱先生最推崇韩愈,要求学生们多读其文,尤其是他的代表作《原道》。康有为却与老师意见相左,认为韩愈“道述浅薄”,“不过为工于抑扬演灏,但能言耳,于道无与,即原道亦极肤浅,而浪得大名”,并生发开来,认为上千年来的文学大家皆属装腔作势之辈,实无人真正了解“道”、懂得“道。认识不同,见解相左,本属正常,朱次琦也未加严责,只是笑了笑,说他的想法太狂了一些。没想到却在同学中却产生了极大的反响,说他目无尊长、胆大妄为到了极点,并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恐慌”——“渐骇其不逊”。

康有为不是那种泥古不化的书呆子,他一边阅读一边思索,对辞章考据之学,对程朱理学不禁产生了怀疑。书读得越多,就越觉得“私心好求的安心立命之所”,无法在故纸堆中找寻。于是,不由得抛开书本,闭门谢客,什么也不读地静坐养心。他尽可能地使自己进入宁静澄明之境,在王守仁式的“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的体验中,康有为似乎进入了超越个体的博大境界。对此,他在《康南海自编年谱》中写道:“静坐时忽见天地万物皆我一体,大放光明,自以为圣人,则欣喜而笑。忽思苍生困苦,则闷然而哭……”

对这种老师厌恶的静坐打禅方式,同学们先是感到奇怪,后见他“歌哭无常,以为狂而有心疾矣”。康有为经常沉浸在这种忘却周围世界的个人内心之中,“飞魔入心,求道迫切,未有归依之时”,此种情形与洪秀全病中进入谵妄与梦魇状态,视自己为上帝派到人间斩杀妖魔的“天王”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所不同的是,洪秀全以幻为真,难以自拔,康有为却能及时地回到现实大地。

尽管如此,这次深陷其中的走火入魔仍在他心灵深处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隐患,带来的影响与后果不可小觑。比如他此后便一直没有走出圣人的虚幻,孔子有素王之称,他自号“长素”,不仅以“圣人”自视,更有超越前圣孔子之意;比如他在某些事情上不近人情的顽固与偏执,便与“歌哭无常”表现出来的人格分裂疾患极其相似……

求道而不得,与老师朱次琦在求道的方法问题上又有分歧,加之同学们认为他既狂且癫,康有为终于离开了礼山草堂,告别家人,来到位于广州西南六十八公里的西樵山,入住白云洞的三湖书院,潜心研习佛道。

置身幽山,行吟流泉,睡卧林石,骋思游想,于康有为而言,这是一段率真随性、恣意浪漫的美好日子。他或坐或眠,或行或奔,或歌或哭,或吟或啸,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物我两忘境界中,由义理之学转向佛道之学。他吸收佛学精义,希望自己有一天也像大慈大悲的释迦牟尼那样普渡众生。在对道教五胜道仙术的苦修中,康有为则进入了另一种走火入魔——“视身如骸,视人如豕”。看自己是一堆骷髅,见他人是一群猪猡,这样的修练算得上大彻大悟、真正得“道”吗?

苦苦寻“道”而不曾得“道”的康有为怎么也不甘心,这时,他认识了一位归乡省亲、游逛西樵山的朋友——广东番禺人、翰林院编修张鼎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